大圆满法

禅修的方法(第一讲)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8481
  • 分享到: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9月29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开始讲一些禅修的方法。百日共修已经学修到了三特加行。三特加行有共同和不共同的方法,现在学的都是共同的方法。不共同的方法是大圆满(阿底瑜伽)独有的加行修法,这些不是随便公开学修的。共同的修法主要是身、语、意三个要点。

调整身、语、意,将身语意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这样禅定会自然产生,很多世出世间的功德也会自然圆满。但是身、语、意要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也是很有难度的!

(一)身的要点

不用说心,就连身体要真正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或姿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说,毗卢七坐也是很难做到的。毗卢七坐是常用的一种身姿,大乘和小乘都用这个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在身体姿态方面都是有要求的。让身体完全放松也是很重要的,若是身体没有完全放松,也没有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禅定很难产生。即使产生了,有时候也许能入定,但是很容易出现障碍,所以,身体的姿态是很重要的。

有这样的教言:身直则脉直,脉直则风直,心自然就平静了。

毗卢七坐仅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很多种方法。跏趺坐,有全跏趺坐和半跏趺坐,也就是双盘和单盘,若是能双盘是最好的,若是不能双盘也可以单盘。手结定印,也可以双手扣放在膝盖上。眼睛看着鼻尖,也可以看着前方的虚空。类似于这样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这些都是方法,若是真想把心静下来,真想进入禅定,就要这样。对于修行境界比较高的人来说,身体的姿态不是很重要,躺着、站着、坐着都可以。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身体的姿态是很重要的。

要打坐、禅定的时候,有以下几点要求:

其一,世间的这些琐事统统都要放下。打坐、禅修及禅定的过程中,若是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去关窗户、开门、接电话、关煤气等,都是一种障碍。

其二,可以说身语意的善业也要放下,比如说磕头、绕佛、转转经轮、捻念珠等等,也都要放下。虽然这些都是善事,也是平时都要做的。但是打坐、禅定的时候,都要放下。否则会影响心态,心不容易静下来。

其三,通过毗卢七座等方法,让身体完全平静下来,丝毫不动摇。

这是对身体姿态的要求。

(二)语的要点。

语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通过九次排浊气法让语(气)平静。

其一,不说世间的绮语,是非长短等都要断掉。

其二,打坐、禅修的时候,连念经或念佛都要放下,不念经,不念佛。

其三,念咒有默念的方式,也要放下,什么也不念。一切语言都要停止、禁止。

通过九次排浊气或三次排浊气等方法,调整语(气),保持适当的状态。

其实,无论是身体还是语言,都要把握适度,这个很重要。这里只是讲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种方法。

(三)意的要点。

主要是不想过去的事情,不想未来的事情,也不能分析现在的事情。放下一切分别念,心像三岁的小孩子一样,什么也不想,就这样坐着。

其一,我们总有很多世间的分别念,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一会儿想家人,一会儿想孩子,一会儿想工作上的事儿,一会儿想生活上的事儿。这些分别念都要断掉,这些都是不好的。

其二,比较好的分别念也要断掉。比如说观佛像,观坛城,观咒轮,这些都是好的分别念,但是坐禅的时候也统统都要断掉。

其三,其他内在的、细微的一些分别念,也要断掉。比如说要观察的念头,或者要观察的心理状况等,都要断掉。

总之,所有好的与不好的、粗与细的分别念,都要尽量断掉。让心保持它自己的状态,即很明了,但是也没有动摇。这种状态并非什么也不知道,一片黑暗。它的状态(自性)是一种明明了了的,没有分别,没有动摇。

最好有空性的见解。如《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万法唯心,心也是不可得的,也是空性的。若是有这样的见解,能安住于这样的状态,这是最好的。

但是今天我们主要是讲一般的禅修的方法,不分世间和出世间。这个时候,主要是尽量断掉内心的一切分别念。其实,要彻底断掉那些细微的分别念是非常难的,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时才可以。但是也要尽量去断掉这些分别念,什么也不想也是可以的。

我们现在只讲一些禅修、禅定的方法,主要讲寂止。寂止,也可以说是禅定。如果这种禅定是有见解,有智慧的,就是止观双运的。见解指的是出世间的见解,智慧指的是出世间的智慧。若是没有见解,没有智慧,它仅是寂止,也是禅定,但不是双运的。

前面主要讲了身口意的要点。若是修禅定,身口意三门都要先平静下来,一定要调整好,这是基础。现在很多人都想获得禅定,但无论是修世间的禅定,还是修出世间的禅定,都要以此为基础。若是没有什么见解,没有生起智慧,这样修禅也可以,但是不能超脱轮回,也可以获得一些境界,但它是世间的。也可以出现一些神通,比如说五通等。例如宿世通,就是知道自己的前世;天眼通就是可以看到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神足通等等。若是没有其他的境界、智慧,只通过禅定,可以获得世间的八大成就。

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打坐。有些是为了养生,为了身体好。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想获得一些世间的成就。如果想养生,就不用达到刚才说的标准,简单坐一下就可以了。但若是真正想获得世间的一些成就、一些神通,一定要通过正确的方法,长期修炼,最后才能获得。偶尔坐一坐是不可能获得的。

刚才讲的身口意的一些要点,也可以说都是前行,也需要练很长时间。自己应该安排时间,先不做其他的,先练习这些要点。比如,用三天、七天,也许更多的时间,一步一步地练身口意的要点。其实这是一种窍诀,这样比较扎实,也比较稳定。否则,既不扎实,也不稳定。就像我们现在学修一样,虽然学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道理,但都没有落实,也没有一步一步地实践,这样是不会受益的。虽然很多人学修的时间都很长了,但是都没有任何境界,也没有产生任何功德。主要是因为我们虽然都知道,都明白,但是没有去做。还有的不扎实,实际就是糊弄自己。百日共修每天四座修法就要这样做,但是没有人认真去做,若是你这样坐,现在快到一百天了,你的变化会非常大,肯定会有一些进步,有一些收获,但是很多人什么都没有。

下面讲一些具体的禅定方法。

我们的心,其实叫“藏识”,密续里叫“普作王”。“藏识”就是阿赖耶。世间出世间的一切,都从这里产生,从这里幻变,其实都是心的一种幻变。若是你降服了心,一切就都降服了;心自在了,一切就都自在了。若是真正明白了,问题都在心里,若想解决问题,也要从心入手。去驯服心,驯服了心,一切都驯服了。之所以称它“普作王”,因为世出世间的一切显现,无论是清净还是不清净的,都由它来造作的,从它这里产生的。之所以称“藏识”,也是因为世出世间一切清净的不清净的显现,都是它的幻化和游舞,所以也叫“阿赖耶”。它是一切快乐和痛苦的根,快乐由它来造,痛苦也是由它来造。所以,一切都是由心来造,都是由自己来造,跟天主没有关系,跟耶稣没有关系。

想要驯服这个心是很难的。我们的心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有时候想安住,想静下来,但静不下来,越想静越静不下来,越想安住就越安不住,起心动念更多,分别念更多。所以这方面也有很多方法。虽然它是野马,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抓住它,驯服它,最后它老实了,怎么都行了。同样,心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驯服它,它就能平静下来。

对于脱缰的野马,你直接去抓它,它可能跑得更快,你根本追不到它,也抓不到它。你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在它能看见的地方,放一些它爱吃的东西,它会慢慢地走过来,慢慢地吃东西,然后慢慢地它就不怎么怕人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抓住它,驯服它。心也是如此,不要让它直接地安住,直接想平静是很难的,要通过一些方法。

就像被风刮的沙子,风停了,沙子自然就落地了。你不要去想好与不好的,不用特意地安住,自然地安住,它就平静了。若是你直接去观察,直接去特意安住,这样你无法安住,可能分别念会更多。心跑了,抓回来,然后又跑了,又抓回来……这样容易患心理上的疾病,精神容易出问题,会出现很多障碍。通过一些方法让它静下来,禅定自然就会在相续中产生。

禅定有无相禅定和有相禅定,这里先讲有相禅定。

一般修禅定,都要先皈依、发心。这个心容易动摇,会突然出现一些分别念,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物质上,可以先找一些东西,比如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茶杯或一支笔等,放在眼前,然后把一切注意力放在这个所依上面,别的什么也不想。这样坐一会儿,分别念就会起来,这时候不要让它想这想那的,注意力放在这个所依上。例如,如果所依是一块木头,注意力就放在木头上;如果所依是一块石头,注意力就放在石头上;如果所依是一个茶杯,注意力就放在茶杯上;如果所依是一支笔,注意力就放在笔上。眼睛盯着所依,心里也只想着这个所依,这样就可以了。

这也是一种方法。找一个所依,心专注于所依上,不散乱。心特别专注,它也是一种明了的状态,没有散乱,也没有动摇。

讲闻法方式的时候也讲过内收和外散。心专注于所依上的时候,不能内收,即过度专注,这样容易昏沉,容易出现障碍。这时也不能外散。心不能动摇,也可以说保持不紧不松的状态,这样坐着就可以了。

不能闭眼睛,要睁开眼睛盯着所依,心放在所依上,不能散乱。通过眼睛,内心专注不散乱。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不紧不松的状态,这是很重要的。若是太紧了,会出现障碍,如昏沉;若是太松了,心就会跑到其他的事物上。

心放在所依上面,但心还是在一个平静的状态中。入定坐一会儿,时间不能太长,然后可以出定。出定的时间也不能长,心也不能放逸,一定要注意。接着再入定,再进入那种状态,时间不能太长,然后又从那种状态中出来,时间也不能长。为什么这样要求?时间短,则不容易出现内收或外散等障碍。否则,若时间长了,就会像你们打坐那样,有的在那昏沉、打瞌睡,有的散乱,身在修法的行列中,心不在修法行列中,不在大殿里,跑到家里去了。若时间短,就不会出现外散、内收这些障碍。次数多,出定又入定,入定又出定……这样可以产生禅定,产生这种功德。

入定和出定的时间都不要太长。大圆满里更强调这点,时间要短,但是次数要多,出定、再安住一下……慢慢就可以连起来。此处通过这个方法修禅定也是这样,时间要短,次数要多,最后可以连起来,就能很顺利地出现禅定。否则,容易出现障碍。现在很多人为什么禅修不成功,没有什么功德,就是这个问题。

最后收坐的时候,不能直接起来就走,慢慢地把这种状态运用到日常行为当中,回向、念吉祥,这样就可以结束。

这是一种方法。有这样的所依(对境),将注意力放在所依上面,就可以了。

今天先讲一种方法。这样修炼也可以产生禅定。只靠这个方法,别的什么也不用,也可以圆满世间的八大成就,这也是非常殊胜,非常不得了的。现在很多人禅修是为了养生,但这个利益太小了;修世间的八大成就,对世间人来说,这是大福报,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但若是与出世间相比,微不足道,什么也不是。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