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佛菩萨无处不在,但你能认得出吗?

  • 作者: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 分享到: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

今天是2018年4月6日,农历二月廿一,恭迎普贤菩萨圣诞!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为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示现教化众生的道场。普贤菩萨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以果立因,使众生在大愿中得到法益,又以因中施果,令大众从行菩萨道中证入圣果。

随学普贤十大愿

《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的核心内容,而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则是《普贤行愿品》的精华所在。

(一)礼敬诸佛
(二)称赞如来
(三)广修供养
(四)忏悔业障
(五)随喜功德
(六)请转法轮
(七)请佛住世
(八)常随佛学
(九)恒顺众生
(十)普皆回向

善财童子历参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见到普贤菩萨,请求为他解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普贤菩萨便为善财以及法会中的各位菩萨说,如果想成就如来的功德门,就应该修习十种广大行愿。

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行的大愿大行的代表,象征着中国大乘佛教的精神。普贤菩萨在娑婆世界辅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同时也遍身十方,常为诸佛座下法王子,并广发普贤十大愿,故《普贤行愿品》言:十方如来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
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

值此殊胜之日,让我们一起诵《普贤行愿品》,以普贤菩萨之大行大愿,为自己尽未来际之大行大愿,愿人人皆能成“普贤”!

普贤菩萨法行故事

今天是普贤菩萨圣诞,和大家一起分享几个和普贤菩萨有关的故事。


晋代时,余杭有一位法志法师。

法师一钵随身,心无所系,常诵《法华》以为日课。

日久功深,法师居处附近常有一只山鸡翩然飞至,静立于法师座前,聆听法师诵经。

初时法师并不为意,但一日、二日、三日,日日如是。

每逢炉香袅袅,法师那浑厚的诵经声响起时,这只山鸡便悄然而至,静立在座前听经,如同法师虔诚的弟子一般。

日夜更替,寒暑变迁,日日如是,法师便亲切地唤它做:“雉儿。”

七年后的一天,法师诵完经,不见山鸡飞去,颇觉惊讶,近前细看,原来这只山鸡已经悄然在诵经声中往生了。

法师心中不舍,毕竟七年光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于是法师将它葬在居处附近,满它生前所愿,使它可以在青山绿水中安息,长闻经声。

当晚法师忽然梦见一位童子近前作礼,心中大为诧异。

忽听童子朗声说:“顶礼师父,承蒙师父慈悲,弟子由听闻师父诵经的功德,而脱出异类转生为人了,而今是山前王家的孩子。

现在特来叩谢师父的大恩,师父如若不信,弟子腋下有雉毛三茎为记。”

法师一梦醒来,惟见明月满窗,心中将信将疑,以为也只是南柯一梦罢了,于是慢慢将此事淡忘。

一日,山下王家为庆其子周岁之喜而设斋供僧,法师也在被请之列。

当日法师上门时,王氏的小儿便近前来说道:“我的师父来了。”

法师甚为惊讶,忽然想起许久以前所做的梦,高兴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这是我的雉儿呀!”

孩子的父母大为诧异,以为这位师父一时失态。

法师见众人不信,便将八年前山鸡闻法,往生后化为童子托梦之事一一告诉了大家。

他将雉儿当时所说的记认告诉了大家,大家解开孩子的衣服查看,果然在孩子的腋下发现了三根雉毛。

孩子父母见此才深信不疑,于是听从法师的建议,为孩子取名为翼。

六年之后,一名聪明伶俐的童子依止在法师座下,他就是王翼——法师的雉儿。

岁月悠悠,十年之后,王翼正式落发出家,法名昙翼。

他听从法师教诲,广学多闻。

他初赴江西庐山礼敬慧远大师学法,学修日进,后来又听从慧大师指点远游长安到罗什大师座下听教。

义熙十三年,饱学多闻的他回到了幼年即远离的会稽,仿效师父,在秦望山中结草庵而居,命名为法华精舍,日夜精勤,专诵法华。

岁月流逝,如白驹过隙。

不知不觉,十二个年头随着落花流水过去了。

一天黄昏,他正在草庵外经行,觉得疲倦便坐在大石上远眺夕阳,默念人世的无常。

忽然一幅彩衣打破了山中的葱郁,在万绿丛中分外耀目。

这幅彩衣近了,原来是一名年轻女子。

她姿容清逸出尘,手中挽着一个竹笼。笼中装着一只小白猪和两根大蒜。

她翩然来到他的座前,对大石上的他作礼道:“师父,小女子入山采野菜,不知不觉天已黑,现在豺狼四布,小女子如果此时下山,恐性命不保。求师父慈悲,收留小女子一宿吧。”

他一听如此,面有难色,合掌道:“阿弥陀佛!老衲一身独居在此,野外之地并无他人相伴,实在是不方便收留女众住宿,您还是速速下山吧。”

“师父,如今天色已暗,小女子心慌脚软,实在是无力下山了,求师父慈悲救救小女子吧!师父大恩大德,小女子没齿难忘!”说罢,女子泪如雨下。

他心中有些不忍:唉,罢罢罢,出家人慈悲为怀,万一她下山为豺狼所食,那岂不是我的罪过!祈愿菩萨加被!

于是他便让女子安住在草庵内的草床上,他独自在庵外的山石之上打坐。

山中清月一轮,明星偶闪,虫鸣不绝于耳,不觉夜已深,他的肩上多了几分夜露带来的寒意。

突然,一阵哀号声从庵内传出:“痛死我了,师父,小女子肚子好痛啊,师父救救我!”

“师父,小女子痛死了,求师父给奴家揉一揉吧。”

他一下被叫声惊醒了,听着阵阵哀号,他心中不忍,但是如果满她所愿,那实在不是出家人所应为,那该如何是好呢?

犹豫间,他想起了自己的锡杖:有了!

于是他活动活动身体,取来锡杖,将布裹在锡杖之上,隔窗以锡杖头为她按摩。

慢慢地女子的哀号声低了下去,只听得庵内女子说:“多谢师父慈悲相救,小女子已经好多了。”

他额上已遍是冷汗,朗声道:“阿弥陀佛!”

一夜再无话。

第二天,东方鱼肚白,女子来到庵外。坐在大石上的他惊奇地发现,女子的彩服已变成朵朵祥云,小白猪变成了大白象,大蒜化成了两株奇香四溢的莲花。

女子凌空而上,现出了庄严法身,缓缓对他说:“我乃是普贤,因为你不久就会与我们同列,所以我特来相试。你的心意真澈,如同水中朗月,不可染污。我甚为欣喜。”

忽然之间,天雨香花,大地震动,他也随菩萨而去,而肉身留存在山中为记。

当地太守孟顗在清晨起来,忽然见到南方祥云万朵,光照四方,映身在庭院之中。

熟读《法华经》的孟太守知道是普贤菩萨示现的祥瑞,于是将此事上奏朝廷,龙颜大悦,敕令修建法华寺,也就是如今的天衣寺。

故事出自《历朝法华持验纪》、《佛祖统纪》。



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一日行经赤城道旁,闻草丛中有儿童啼哭,趋前视察,见一小孩约十来岁,询其姓名,答:“我无家、无姓、亦无名。”丰干禅师愍其无依,带回国清寺,交库房当茶童。因是拾来,名之拾得。

由于拾得聪明伶俐,三年后升任斋堂香灯,及执掌出食等杂事。一日,四顾无人,竟登座与所供奉的圣像对坐而食,还呵斥圣像小果,焦芽败种。事被知库灵熠禅师看见,责其对圣像不恭,可能头脑有毛病,罢其香灯职,派往厨房洗碗碟,常将多余饭菜,盛于竹筒,赠其挚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饭食花果被鸟啄食,拾得竟执杖打寺中供养的山神像,责其守护伽蓝不力,有失职责,枉受沙门供养。当晚寺僧,皆梦见山神说:“拾得打我,骂我。”灵熠禅师至山神像前视察,果见山神像有杖打痕迹,始知拾得来历不凡。

拾得与寒山子时相往来,还常对人说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讥诮怒骂,影视形象甚至打之。寒山对拾得曰:“世间人秽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该如何对他?”拾得答曰:“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后拾得掌牧牛之职,一日,正值寺中半月布萨,律师正为僧众在堂中说戒。拾得驱牛群到法堂前倚门而立,并抚掌笑曰:“悠悠哉,聚得作相,这个如何?”说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曰:“下人疯狂,破我说戒。”拾得见其嗔心起,即说偈曰:“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戒和尚见拾得嘻皮笑脸,气得下堂来打拾得,要他驱牛出去。

拾得曰:“我不赶牛了,这群牛,皆大德前生的知事僧,它们都有法号,不信,且看我叫它们出来。”随即对牛群说:“前生律师弘靖站出来。”即有一白牛作声而过,又曰:“前生典座光超出来,”又有一黑牛应声而出。拾得又叫:“直岁靖本出来,”又有一牯牛应声出来,最后,拾得牵一牛说曰:“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虽广大,汝却辜佛恩。”

自此,僧众始知拾得,并非凡间俗子,不再以疯子看待。后因阿弥陀佛化身的丰干禅师,对丘太守说:“寒山拾得, 是文殊普贤的化身。”圣迹显露,与寒山子同离国清寺,后不知所终。

文殊、普贤两位大士,一为诸佛母,一为诸佛长子,公孙二人,常在十方诸佛前,共作佛事,游戏人间,常在一起。

结语:
大菩萨们无刹不现身,为何我们总是遇不到呢?
还是我们遇到了也视而不见呢?
如果菩萨用我们最脆弱的弱点来检验我们的修行时,我们又是否能够通过菩萨的考验呢?
善思惟,善思惟之。
普贤菩萨圣诞日,谨以此文供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