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丙三、以意乐依止之轨理 分二

《如何依止善知识》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丙三、以意乐依止之轨理 分二:一、思惟功德而修信心  二、忆念恩德而发起恭敬

有关依师意乐的修习,可归摄为两个根本——修信心和修恭敬心。修信心的方便是反复思惟功德,修恭敬心的方便是反复忆念恩德。

丁一、思惟功德而修信心 分三:一、修持信心之必要  二、以喻、理成立“思惟功德是能生信心之因”  三、如何生起最圆满之信心

戊一、修持信心之必要

功德、加持、信心三者,前前是果,后后为因,即:地道功德的生起,依赖上师的加持融入自心;上师加持融入自心,依赖对上师的敬信。反之,若无敬信,则加持不会入心;若无加持融入,则不会产生地道功德。由此可知修持信心的必要性。

戊二、以喻、理成立“思惟功德是能生信心之因”

下面通过比喻和道理来成立“思惟功德是能生信心之因”。

比如,身体本来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但经由分别念增益为清净并数数串习之后,在我们心前便显现了身体的清净、悦意之相。这说明:心如何假立,就会如是显现。对于某法,反复作意“好”,就会显现为“好”;反复作意“不好”,也会显现“不好”。这是心的无欺法则。

因此,在修习依师的意乐时,应当思惟:上师再怎么下劣,也不可能没有一分功德,如果特意思惟、串习这分真实的功德,将来某时心中必定唯一显现上师的功德,以缘起力必然如此显现之故。

所以,对自己见闻以及体会到的上师功德,持之以恒地如理作意,就会生起淳厚的信心。

戊三、如何生起最圆满之信心 分二:一、须观师为佛  二、如何树立“观师为佛”之定解

己一、须观师为佛

问:如何才能产生圆满的信心?

答:须圆满修习信心的因——思惟上师功德。

问:如何思惟功德才能达到圆满?

答:思惟上师是真佛,即可达到圆满。若能观想上师为佛,待串习坚固时,就会产生无比宽广的信心,刹那也不会分别师过,有如是不可思议的作用。

以上以理抉择了“观师为佛”是修持信心的重点。以下再由教理建立上师是佛,因为凡夫不能亲见上师是佛,若不以教理抉择,便难以生起上师为佛的定解。

己二、如何树立“观师为佛”之定解 分三:一、以教成立 二、以理成立 三、遣除疑难

庚一、以教成立

首先应于心前明观上师,然后思惟:

《二观察续》说:“末世五百年,我现阿阇黎,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佛说:末世五百年的时候,我会示现阿阇黎的形象,你们应当作意阿阇黎为我,如法地恭敬等。《金刚帷幕续·第十五品》也说:“所谓金刚萨埵者,示现金刚上师相,念利一切诸众生,现为平凡之身相。”密续中也说,所谓金刚萨埵,是在凡夫前示现金刚上师的形象,虽然利益众生的上师实际和金刚萨埵无二无别,但由于众生障重,无法见到清净的佛尊,所以上师特意示现为凡夫的形象。

经中说:“嗟!见者皆应具意义,至于未来之时代,我当示现亲教师,亦现轨范师之身。”佛陀教诫:善知识乃诸佛所化现,凡是见到以及依止善知识都有极大的意义。在未来的末法时代,我(佛陀)将示现为亲教师和轨范师的身相。

依据这些教证,应当思惟:佛在末法时代示现为善知识的平凡身相,因此善知识实际是金刚持如来。在尚未生起这种体会之前,须不断观修。

庚二、以理成立 分四:一、以观待理成立  二、以作用理成立  三、以证成理成立  四、以法尔理成立

辛一、以观待理成立

比喻:

观待我来说,所谓医生是以能为我治病来安立的,即:谁能为我治病,即使无医生之名,实际也是我的医生;若不能治病,纵然有名声,也不是我的医生。换言之,观待病人来说,医生唯一是由能否治病来安立的。

思惟:

观待无始以来一直被烦恼逼迫的我来说,某人是否是佛陀,唯一是从能否赐予我对治烦恼的妙法而安立。依止他若能获得对治烦恼的妙法,则是依止了真佛;否则,不论他身份如何、作何种仪式,终究不属于具相善知识。

所以,佛陀唯一是以能赐予对治烦恼病的法药而安立的,因为:唯一是从能开示断除烦恼的方便的角度,安立佛为皈依处。对我本人来说,怙主佛陀决定是大恩上师,因为只有观待上师所传的深广妙法,才能获得解脱,因此上师是导师、是怙主。

辛二、以作用理成立

若某法具有烧煮等火的作用,就能成立此法是火。同样,谁能行持佛陀的事业,便可成立为佛陀。现在,以善知识行持如来事业,便可成立他们是佛。

为何说善知识所作的是佛业呢?因为佛业是对众生宣说解脱正道,而善知识唯一行持此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