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

《观经四帖疏讲记(下)》 ︱ 善导大师 撰著 ︱ 智圆法师 讲解

(散善义)

从此已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就此义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

在解释了十三观门定善的含义后,接着要解释三辈散善一门的含义。在这一门义理中有两个部分:一、说明以三福作为正因;二、说明以九品作为正行。

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尽得往生。第三福者,名为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劝有缘,舍恶持心,回生净土。

这里的“三福”,就是前面说的净业三福:

第一福就是世俗的善根。以前从未听过佛法,只是自己行持孝养、仁、义、礼、智、信等的世间善法,因此称为世俗善。

第二福叫做戒善。在戒当中有人天十善等戒,声闻沙弥、比丘等戒,菩萨等戒。总而言之,是一切世出世间、小乘大乘的戒法。那么对于这些戒,有的是全分受,有的是部分受;有的是全分持,有的是部分持。不论是部分还是完全,只要能把持戒的善根回向往生,就都能够生到净土。

第三福叫做行善。这是指发大乘心的凡夫,自己能坚持修行,同时能兼劝有缘者舍掉恶心,执持善心回向往生净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人也。

这里具体说到行持三福往生的情况。也就是,在三福当中,有的人只行持世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戒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行福,回向也能往生;还有人能够兼行上面的戒福和行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兼行下面的世福和戒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够兼行三福,回向也能往生。如果三福一分都不能行持,那就叫做十恶邪见的无善根者。

总而言之,在三福里行持一种、二种或者三种,无论哪种情况回向都能往生。这就是说五乘都能往生净土。

按照这里的判定,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最下等的只能行人天善法的人,只要他对于净土、对佛有信心,然后发愿回向往生,就都能往生。在这之上的情况当然更能往生了。

言九品者,至文当辨。应知。今略料简三福差别义意竟。

所说的九品往生,到相应的经文时再做辨析。以上简略抉择了净业三福的差别义。

十四、就上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

第十四、在解释上辈观行善之前,先作总的料简或者分辨,义理有十一门:

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

十一门分别是:(一)总的说明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二)辨定往生者具有哪种修行地位;(三)总的举出有缘的类型,就是指他有真实的愿望求生净土,就属于有缘了;(四)辨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往生的正因;(五)阐明这一品类当中,堪能的机和不堪能的机的差别;(六)说明这些根机受持行法的差别;(七)说明修业时节长短的差别;(八)说明把所修的善根回向愿生弥陀国土;(九)说明这些行者在临终时,圣众前来接引的差别,以及去时的快慢情况;(十)说明一到了西方,莲花开敷的早晚差别;(十一)说明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今此十一门义者,约对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为一百番义也。

现在这里的十一门义,是针对九品中每一品而说的。换句话说,每一品都有这十一门,总的就有九十九门,这里就统称为一百番义。

又此十一门义,就上辈文前总料简亦得,或就中下辈文前各料简亦得。又此义若以文来勘者,即有具不具。虽有隐显,若据其道理悉皆合有。为此因缘,故须广开显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识也。

这十一门义在上辈文之前总的作一个义理分析,也是可以的。或者在中辈、下辈的经文之前,各自作这十一种辨明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这十一门可以套在三辈的任何一辈观行的因果情况当中。

又要知道,这十一门义如果按经文来对照的话,就会发现有些有、有些没有。虽然经文上有显示和不显示的差别,但是依据道理来说,每一品当中都应当有这十一门的含义。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需要全面、详细地开显出来,目的是想让依经法实修的行者容易对于三辈往生的情形得到了解、认识。

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广料简上辈三品义意竟。

以上说到了十一门的差别,详细地分析了上辈三品的含义。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上品上生的情况是,如果有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发三种心就能往生。哪三种心呢?就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具足这三种心,必定能生到极乐世界。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这里又要知道,有三种众生能够得到上品上生。哪三种呢?一、慈心不杀,具足戒行;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修行六念。把这三种功德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土。行持这三种功德的任何一种,一天到七天勇猛地修行,就能得以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到了要往生的时候,这位行者以他生前精进勇猛修行的缘故,感召了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以及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等现在眼前。观世音菩萨持着金刚台,和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行者面前。阿弥陀佛发大光明照着行者的身体,和诸菩萨伸出手来接引。观世音、大势至和无数菩萨都赞叹行者,劝进他的心。行者见到后,内心不禁欢喜踊跃,当即就见到自己身体乘着金刚台,跟随佛后,弹指顷的功夫就往生到极乐世界。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一生到彼国,就见到佛的色身具足无数相好庄严,也见到诸菩萨具足色相庄严。光明宝林都在演说妙法。听了以后,就悟证了无生法忍。须臾间能够遍行于十方世界承事诸佛,在诸佛前次第得蒙成佛的授记。回到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这种情况叫做上品上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一:

接着就上品上生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往生的因果情形,最后总结。有十一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则双标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辨定其位。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一、从“佛告阿难”之下,标明二重含义:(一)是告命阿难和韦提希,要他们守持好本法;(二)辨定往生者的地位,这里得上品上生的人是指修学大乘上等善行的凡夫人。

二、从“若有众生”下,至“即便往生”已来,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愿往生;三、明发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

二、从“若有众生”到“即便往生”之间,这是总的举出有缘者的类型。包括四分细节:(一)说明能信的人;(二)说明他内心求愿往生;(三)说明他发了三种心;(四)说明由此得到往生的利益。

三、从“何等为三”下,至“必生彼国”已来,正明辨定三心以为正因。

三、从“何等为三”到“必生彼国”之间,这是辨定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往生的正因。

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得解;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

这里有两个含义:(一)要晓得佛是随着众生的根机而显示利益。佛说法的秘密心很难测知,如果不是佛自问自征,就没办法得到理解。也就是庸劣的凡夫无从知晓以什么样的善心能往生,必须佛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自己回答,凡夫才能了解。

(二)说明世尊还是自己回答前面这三种心各是什么。

以下次第解释三心的内涵: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经中说:(1)至诚心。至诚,是真实的意思。标出至诚心,是想要说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的解行,必须在真实心中作。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不能外现一种贤善精进的相,内在怀着虚伪的心,各种贪嗔邪念,心里有各种各样的奸诈诡计,恶的习性难以调伏,碰到事情就像蛇蝎一样的邪恶、狠毒。像这样心肠坏了,虽然表面上起各种身口意的三业修行,也叫做杂毒的善,或者虚伪的修行,不能叫做真实的业。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救头燃者,总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如果安这样的心而起行,纵然在表面怎么样刻苦身心,昼夜二十四个小时非常密集、持续地做,如救头燃一般,总的都叫做杂毒的善。想回向这个杂毒的业行,求生佛国清净的刹土,那是决定办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