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普贤上师言教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一-听闻轨理》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嘉色仁波切云:“先受苦乐如现波纹相,尽已无迹莫更追思忆,须念当思兴衰与离合,法外无有可信嘛呢瓦。未来生计撒网于干河,非如所念降临少希欲,若念当思不定何时死,岂有暇行非法嘛呢瓦。现前事如梦中作活计,精勤无义是故当弃舍,一饭亦应契法无著印,所作世事无实嘛呢瓦。后得三毒分别调伏净,一切念境未现法身间,不容不行需时当忆起,乱念勿任自行嘛呢瓦。”

另外,如云:“未来不先迎。未来若先迎,则如月称父。”往昔有一穷人,得到许多青稞,放置器中,悬挂高处。彼卧身其下,忆念:“我今以此青稞为本,当得众多受用。尔时亦娶一妻,定生一子。”心想为子取何名时,月升东方,遂想为子取名“月称”。正思维间,器皿环带被鼠咬断,落其身上而被砸死。如是过去未来诸分别聚,无法如所念而实现,且唯是自心散乱之因,故当善为断除,以具足忆念、正知、不放逸而谛听。

内收太过,及于文义一一紧持者,则如黑熊捉雪猪,持一则忘一,故不会有全分了知的时候。内收太过,还有趣入昏沉、睡眠等过失,故应松紧适度。

从前,阿难教室缕那修行时,时而太猛、时而太缓,以此生不起真修境界。请问世尊。世尊问:“具寿,汝居家时善弹琴否?”白言:“极善。”佛问:“汝琴声为弦太紧时所发,抑太松时所发?”白言:“二者皆不是,松紧适度乃能发音。”佛说:“汝心亦当如是。”后遂证果。又如拉准母云:“紧以提照,松以放怀,彼中有见要。”依照此义,过分紧提时则勿内收,当令松紧适度,诸根安闲而住。

讲法时间过长,若被饥渴所逼或被风日雨等所侵,而心起疲厌,不乐闻法,此过当断。当如是念:今已获得暇满人身,值遇具相上师,有闻甚深教授良缘,实堪欢喜!又当念:由无量劫来积集资粮之果,此次得闻甚深正法,真如一世百时唯得一饭!故为求正法,无论受何种艰苦寒热,皆须安忍。当如此欢欢喜喜闻法。

己三、五不取

五不取者,谓取文不取义、取义不取文、不会义而取、错上下而取、颠倒而取。此五偏差皆须断除。

一、取文不取义,即特意取那些动听的文句,而对于诸多甚深义理不作细致寻伺,如同孩童喜爱采花一样。然而仅仅以一点外表词句,并不能饶益内心。

二、取义不取文,就是心想:言说唯是空皮文句,空无实义,依文字干什么?遂轻视文句,唯取深义,然不依文则不起义,导致文义脱离。

三、不会义而取,即对于种种了义、不了义、秘密、意趣的语言,不领会所表诠的义理而取,则未契合文、义本身,导致与法本义相违。

四、错上下而取,即与当时传授的次第相违,致使随于讲、闻、修时都成了矛盾重重。

五、颠倒取法义,则令邪分别在相续中蔓延,随后将失坏自相续,并成为圣教败类。

是故,此等过失都须断除。须要对于文句、义相、上下次第,一切都无错谬,由真实之道摄取。凡是难处、多处,都不想“受持不了”而怯退,当以勇毅、勤奋摄取;凡是易处、少处,也不因其容易而轻视,当由不忘而谨持。须要上下诸处相连,一切句义无有错谬,而真实受取法教。

戊二、应取之行 分三:一、依止四想 二、具足六度 三、依余威仪

今初(依止四想)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当于己起病人想,于法起妙药想,于善知识起医王想,于殷重修起疗病想。”谓自己从无始时来,于此轮回大苦海中,为因三毒果三苦所逼恼,犹如病人。譬如病人染极重病,彼遂依止善巧医生,按医师的吩咐做后,饮所赐药,而励力求去病之乐,要像这样,对于如同善巧医王具相上师所说的教授悉皆奉行,由饮正法之药,而能从惑业苦疾病中解脱。虽依止上师,若未按上师教授而行,则如同不听医生嘱咐,医生也无术饶益病人,自己不饮正法之药而修持的话,如病人枕前虽有无数药品药书,然自己不饮药,也无益于病。

当今时代,一般认为有上师大悲心观照,便起大希望心而想:自己虽造了很多不善业,但也不需受其果报,仅仅以上师的大悲心,就能如掷石块般,投我于清净刹土。实际当知,所谓上师大悲摄持,是以悲愍摄受宣说甚深教授,辨别取舍之境,按如来教而显示解脱道,除此之外无有任何更胜大悲。依此大悲,于解脱道行与不行全赖自己。故当忆念,尤其今生已得暇满人身、知取舍扼要、自有自主之此时,是筹划永好永坏分界处的缘故,按照上师吩咐修持后了断轮涅纠结,做此极要。

除如此做之外,诸经忏师们到尸身枕前后说:“上行下行之分界处,如马随缰绳牵转。”唯除已经修道之士外,彼时凡庸人被业红风从后吹送,以可怖黑暗前来相迎,入于中有狭窄长道,现起不可思议的阎罗卒群嚷着“杀杀、打打”,被此境界驱逐后,一切逃处、隐藏处、救护、希冀悉已断绝,无可奈何之际,岂是到了上行下行的分界处?邬金莲师云:“灵牌头上灌顶迟,识漂中有如愚犬,忆念善趣难为力。”故上行下行之分界处如马随口衔所转,决定唯是此现今存活之际。于此人身所依上,修上升之善业亦较其他力大,于今生此次便可以做到永弃颅脑;而积集下堕之不善业,亦较其他众生造集力强,决定是造下从恶趣深处不得解脱之因。是故,此生已遇犹如善巧医王之上师,又遇犹如能治死疾甘露妙药之圣法,此时须依止四真实想,于自己所闻之法修持后,行解脱道。

其违品四颠倒想则需断除。如《功德藏》云:“人性恶劣奸诈如圈套,上师犹如香獐而依止,圣法如麝香物既已得,真实欢喜狩猎弃誓言。”谓于上师起獐鹿想,法起麝香想,自己起猎人想,励力修持起“用箭和圈绳作杀鹿方便”想,以此闻法后不修持、对于上师不视为有恩的诸人,依正法后造集罪业是能作恶趣坠底之石。

己二、具足六度

具足六度者,如《一切法行要诀现证续》云:“供献花座等,随处制威仪,不损诸含生,于师生正信,不散闻师教,为除疑咨问,闻者具六支。”谓敷设法座,铺陈垫褥,献曼陀罗及鲜花等,即是布施;随于何处善行洒扫等事,于自威仪制止不敬等,即是持戒;乃至微小生命亦不损恼,能忍一切艰苦寒热,即是安忍;于上师正法断邪见已,生真实信心,愉悦谛听,即是精进;心不散他处而谛听上师教授,即是静虑;为断疑惑等,请问而断一切增益,即是般若。诸闻法者当如是具足六度。

己三、依余威仪

依止其余威仪者,如《毗奈耶教》云:“不敬不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凶器,缠头等皆尔。”又如《本生论》云:“处极低劣座,发起调伏德,以具笑眼视,如饮甘露雨,当倾心闻法。”依此等文,当断一切不敬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