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乙一、暇满难得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一-听闻轨理》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此部大圆满龙钦宁体外内诸前行法,乃依无等上师口传而记录,以备遗忘。

大文分三:一、共同外前行;二、不共内前行;三、正行支分——捷道颇瓦之引导。

甲一、共同外前行

甲一、共同外前行 分六:一、暇满难得;二、寿命无常;三、轮回过患;四、业行因果;五、解脱胜利;六、依止善士。

乙一、暇满难得

乙一、暇满难得之引导中分二:一、听闻引导之轨理;二、所说修法之次第。

在共同外前行的六个部分中,首先讲述暇满难得的引导。此中需要了解听闻引导的轨理,以及暇满的修心法。

丙一、听闻引导之轨理

初中又分二:一、等起;二、行为。

听闻引导的轨理包括等起和行为,或者说运心和受行两部分。

丁一、等起

初又分二: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等起;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等起。

如法的等起需要我们注意最初第一念是如何发起,因为它随后就会把心带入所界定的缘起轨道里。要想入于本法所指示的法道,除了运用自己的心趣入善妙缘起的轨道之外,再没有其他外在途径,所以必须明确运心的方法。

等起又包括显密两种方式。首先,在修学显乘法时,需要把握广大意乐菩提心的等起。也就是在内心运用起极其广大,乃至普利尽法界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誓愿把他们安置于远离苦因苦果的无上大觉佛果。

由于这种意乐超过四种下等意乐,因而称为“广大”。

四种下等意乐分别是为自己希求现世名利、远离怖畏、来世善趣,以及希求一己解脱。它们或高或低、或正或邪,都是着重寻求自我利益的缘故,称为狭小、下等。无论修持何种法,如果以此等意乐摄持,就不成为得佛果的因。

因此,需要将其纠正为广大意乐菩提心的等起——不以自利为主,缘念尽虚空界一切众生都是我的母亲,正处在极端悲惨的境地。他们想求乐,但是毫无乐因;他们想离苦,却在不遗余力地造作苦因,以致于毫无希望离苦得乐。从今往后,我就要担负起救度母有情的重担。把他们安置在哪里呢?人天果位毕竟未能超出苦轮,即便一时得乐,之后仍然陷入深重的恶趣痛苦;如果仅仅置于声缘寂灭涅槃,由于未能显发诸佛菩萨的无量功德海,也并不圆满究竟。因此,需要把母有情安置在不住三有寂灭两边的无上正等觉的圆满佛位。为此而听闻本法,就叫做广大意乐菩提心的等起。

由此,将使我们的法行直接纳入大乘佛道。此后无论闻法、修法等,全都成为成就佛果的正因。相反,无论修持何等高深的法门,都不是行于佛道。所谓“等起”,意为发动或起动。内在一旦发动特殊的分别,就已经被纳入到特定的缘起道路和方向。可见,至关重要也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缘起上的端正——最初的等起。

其次,在修学密乘时,需要掌握广大方便秘密真言的等起。“方便”,即能使自心契合诸法本来清净实相的胜妙方法。“秘密真言”,指不为凡夫、声缘、学道菩萨等所了知的秘密金刚乘。所谓广大的方便是指以果作为修行的道,也就是直接运用诸佛所现证的本来清净的实相。最初在学位时,就需要胜解如此的本来面目,使我们改变原有观感,并以五圆满的观行方式来闻思修习,使自心逐渐趣入于金刚乘道轨。

由于大圆满龙钦宁体法门,属于即生成佛的无上心髓之法,那么作为其前行的本部法,就必须以广大意乐菩提心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的两种等起摄持来闻法。否则,缺少了最初的善妙发心,它首先不能成为成佛之道的缘起,更不成为即生成佛之道的缘起,以后再做其他努力都不免成为枉然。

戊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等起

今初(广大意乐菩提心之等起)

此引导分二:一、实际观修引导;二、教诫在一切闻法时、修法时都须珍重如是等起。

一、实际观修引导

初、广大意乐菩提心之等起者,即如是起一心想:住轮回中的一切有情,自我无始以来,无一未曾作我父母。作父母时,大恩护持,好食予我,好衣赐我,极为慈愍,故纯是养育我的大恩人。此等一切恩人,虽欲求乐,然于 乐因十善不知修行 虽不欲苦,然于苦因十 不知断 除。 所欲所行背道而驰, 道已颠倒,沦为愚蒙,犹如 生盲独留旷野 此诸有情诚堪悲愍 此次 闻甚深法 后修持 有能成办彼等义利,故今发心,欲令为六趣苦所逼恼此等父母,远离 一切 六道中的别别业现诸苦及其习气,而当得一切种智佛陀果位。

这一段文是引发广大意乐菩提心等起的内心道轨,是首先通过正理观察实际状况而引发定解,之后自发自觉地下定决心发起广大意乐等起——这种在缘起点上至关重要的等起。

具体是如何引发呢?透过内心的知母、念恩、欲报恩这三者,进而转入悲、智缘有情与菩提两分,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誓愿,这就是菩提心。此处广大意乐的等起就是指起了这种心想。其中修前三分是引出智悲两分的方便。

先是修知母,以“住轮回中”一句引导,来展开广大的观境。其中的“住轮回中”四字,体现了空间上的广大无边,在意境上,我们要观照到住在轮回中的一切有情,包括十方世界里所有的地狱有情、饿鬼、旁生、人、阿修罗和天人,无量无数。“自我无始以来”,也就是在时间上从无始以来一直到今生所出现的无量生世。从中马上应当想到:我已经受生过无数次,在这无数生当中,每一生都有父母,轮回里的一切有情没有一个不曾作过我父母。

之后缘想,有情过去做我父母时对我有何等的恩德。文中的“好食予我,好衣赐我”只是就养育恩作为启发,从这两点,我们心上很容易浮想出来,自幼小的时候开始,父母是怎样至极慈悲,做鲜美的食物给我吃,拿上好的衣服给我穿,等等,他们的确是对我有着纯粹养育深恩的人。“大恩护持”包括了生恩、养恩、教知识恩、赐财产恩等等内涵,我们观修时可以根据《备忘录》的修轨,从文中的养恩展开到一切大恩德方面思维,增上念恩的广度和深度。以“大恩护持……极为慈愍”这一句作为理由,会体认到“这些有情纯是养育我的大恩人”。

之后,我们自然去思维这一切恩人现今的处境。假如他们已经完全离苦得乐,也就没有我可以报恩之处,然而他们是处在极为悲惨的境地。

此中又要由因和果两方面思维,在因上需要观察到,他们完全像瞎子一样在险道里狂奔,虽然内心想求乐,却不知道要修持乐因——十善法;虽然想离苦,却不知道断除苦因——十不善法,所欲和所行背道而驰。由此,无数父母们都正走在非常颠倒的路途上。这种可怜的状况也可以从理上认定,他们所想的是求乐,所做的却是远离乐因,所想的是离苦,所做的却是不断除苦因,结果实际上一直都在离乐和得苦,所欲所行背道而驰,完全是在制造苦、远离乐,完全是处在愚蒙的状态。

然后我们可能会浮现出一种景象,在一片无边旷野当中,一个天生的瞎子被孤独地遗弃,多么危险!各种险情时时会发生,有风暴、豺狼、干渴、困顿等。轮回便如同这无限长远的荒漠,父母如同盲人,他们不知道路径所在,在险道中奔驰,周围充满了各种险情!

这时,的确需要由我来拔济他们。他们目前身处悲惨境地,其实并不像世人讴歌的太平、安乐等。轮回是一幕极大的苦剧。我们应当从内心认定有情是如此可怜而生起悲心——“此等有情,诚堪悲悯”。由前面观察父母的处境,知道“瞎子独留旷野”的险厄,就会肯定“的确非常可怜”,即“诚堪悲悯”。我们需要在观察之后从内心发出如是悲感,再由欲报恩心而发展出悲、智两分意乐。

然后思维:我现在听受大圆满前行、正行等甚深法类,如果再按照法轨修持,就有能力成办一切父母有情的义利,这是能够促使我们发起菩提心的强有力的理由。因为父母处在险恶境地,自己又恰有听闻深法的殊胜因缘,只要我们努力修学,就能很快成就,从而拥有救度众生的能力。如同观世音菩萨,能够普门遍入,在一切众生界中,施展无数神通变化、无数手眼,去救济无边父母众生。

因此,我现在一定要发心。其中大悲方面是思维:这一切被六道苦严重逼迫的父母们,我要让他们远离六道中别别诸业所现的诸苦以及习气,我要彻底让父母远离乃至每一丝每一毫的苦因苦果,这就叫做广大意乐。从境上,包括尽虚空界的一切轮回有情;从拔苦的程度上,要拔尽六道所摄的一切苦因苦果。

业所现诸苦,叫做苦果,也就是以三界六道所摄的所有根身、器界所显出的苦相,这些全叫苦报。不只苦苦才是苦,而是包括天界在内六道中的每一分不同业所现诸苦(即苦苦、坏苦、行苦),都是以我执造业所变现出的苦相,都属于苦的范畴。再从苦因上观察,业和烦恼乃至此处所推究到的最细分习气,也并没有脱离生死,也全部都要断尽,不达此目的决不罢休,如是发起一种最彻底的悲心即广大意乐。

“当得一切种智佛陀果位”,是以智分来缘有情,让有情脱苦以后,究竟把他们安置在何处呢?人天是三有边,还没有脱出苦轮;声缘阿罗汉果是寂灭边,没有显发无量的身智功德,这些都不是彻底的果位,我要把法界父母全部安置在不住两边的一切种智佛位,这一分考虑才算达到究竟。

当思维已经运行到这一步时,也就是生起了决定,内心真正希愿把轮回里的一切父母从六趣的苦因苦果中救出,并安置在一切种智佛的果位。这就叫做广大意乐菩提心的等起。等起即指此心。

以上是广大意乐菩提心等起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