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海心髓要义释
《愿海心髓要义及引导》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首先解释愿文的题目:
愿海心髓·普贤刹之大日轮
“愿”是指对普贤行的希愿之心。由于普贤行有无量支分,对普贤行的希愿也就称为“愿海”。《入中论》和《现观庄严论》等的注释中,将无量无边菩提行愿归纳成120万类,再归纳就全摄在《普贤行愿品》中,而本愿正是《普贤行愿品》的心髓。藏文直译为“心中心要”,即广大愿海的心中心、要中要,故称“心髓”。
“普贤刹之大日轮”是譬喻,借助对比来突出本文的特点。一般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十亿个小世界,每个小世界的须弥山腰部都有日月轮,整个大千世界共有十亿个日轮,每一个日轮只能照耀一个小世界,而照不到其他地方。普贤刹则很特别,日轮能普遍照耀整个刹土范围,所以叫做“大日轮”。与此类似,这篇心髓愿文能普遍含摄《行愿品》的一切内容,或者含摄所有菩提愿海的内容。从内层来说,是将菩萨无量菩提行的行境喻为有无量设施种类的刹土,得获心髓就像出现了一个大日轮。大日轮的光明能照耀整个刹土,而我们只要透达心髓法,心中出现这篇大日轮般的《愿海心髓》法义,就能照见、显了一切菩提愿海的内涵。
以下就正式解释此心髓法的甚深内涵。
首先在释迦佛前祈祷:
无量二聚圆满所成身,具有六十支分梵音语,
十力功德普门圆满意,能王天中胜天祈垂念。
此颂是忆念此颂是忆念大悲世尊身语意的圆满功德来生起信心和敬重,之后一心祈求世尊垂念,加持我等成就愿海心髓。
为了引生信心和敬重,首先要认识佛陀圆满的身语意功德。
“无量二聚圆满所成身”:“聚”指资粮。比如,成办一件事情或者到达一处目的地需要有圆满的资粮。同样,只有福慧资粮达到圆满才能出现佛的色身。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世尊因地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修集福慧资粮,直到这一世才现出无与伦比的色身庄严。圆满的色身是一切利他事业的依处,如《宝性论》中说 [1] :佛有法身和色身,法身是自利圆满的依处,色身是他利圆满的依处。我们现在虽然见不到佛身,但对佛的画像或塑像等以真实信心来缘念,也会当即得到佛的加被。
“具有六十支分梵音语”:佛说法有无量妙音,每一种都不可思议,归纳起来有六十种妙音支分。比如,佛的音声悠扬流畅,不急躁,也不会吞吞吐吐;佛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而且非常清晰,无论在近处还是远处,乃至在他方世界,所化都能够清晰地听闻,跟在佛前没有差别;众生听闻佛语后,很快生起等持,身心轻安喜乐,善根得以滋润长养,无明和邪执减退,并随自身根机而得到调化;佛语完全符合实际,言词没有缺失,法教十分圆满,成办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法门丝毫不缺;佛通达一切所知,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凡有提问都能无碍解答;佛以一音声说法,在场的天、人、龙、畜等各类有情,都能听到自己同类的语言,并且都能随着自身根器得到相应的理解等。
“十力功德普门圆满意”:这是显示世尊圆满的意功德。佛的遍智于一切所知无碍而转,称为“力”。“十力”是从十个方面来说明,包括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等。总的来说,佛智彻见一切所知,如在掌中观酸果般清晰,又如一面大圆镜般完全照了一切法,这叫做“一切种智”。
“能王天中胜天祈垂念”:由于佛具足圆满的身语意功德,因此称为“能仁王”或“天中胜天”。这是通过比较来赞叹本师的无上功德。“能仁”,指堪能防护三门业行。这一分义通于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四者。“王”显示佛是无上的能仁。断尽了极微细的习气,以及非一切智威仪的行为等,超过声闻、缘觉和菩萨,因此称为“能仁王”。“天中胜天”:“天”表尊贵义,通常会说到五种天:世天、生天、净天、义天和第一义天。其中“第一义天”特指诸佛。佛彻见万法唯一是真如性,客尘只是无而现的妄相,实际没有,这就是佛性不空义,也是一切义中的第一义。对于彻见真理的佛,就称为“第一义天”或“天中胜天”。
世尊有圆满的身语意功德,智慧身遍一切处,遍在我们心中,当我们向佛祈求时,佛即刻了知,并能当下赐予加持。因此,念到这一句时要作意:“祈求世尊以大悲眼观照我、护念我、证知我的发愿,加持我的发愿如实成就!”如是提起极殷重的心,在世尊面前,随同法王发起殊胜的大愿。
以下逐条讲解各心髓大愿:
一、随学世尊发利他悲愿
佛于三苦极剧逼恼众,以大哀怜悲心近摄取,
为令所欲二利如意成,而发无上殊胜菩提心。
我亦遍空有情界未尽,不贪自利寂乐自圆满,
如饰依止利他胜意行,普门当入三有城域中。
这一愿有两颂。第一颂讲述世尊因地发菩提心的状况,以此作为我们效仿的榜样。
“三苦极剧逼恼”,是说最苦难世界的状况。苦以逼恼为相,一切烦恼性业的力量所感果报必然不安宁,处在苦性当中,对此以“逼恼”来描述。“极剧”,指逼恼的程度非常强烈,达到了高度运转的状态。其中“苦苦极剧逼恼”,指娑婆世界是恶业极其繁盛、痛苦不断加重的区域,这一点不同于他方世界。尤其五浊炽盛时期,人们心中充满了邪见、烦恼,彼此斗争不断,造下各种恶行,感得果上出现极其剧烈的苦苦。“坏苦极剧逼恼”,指由于执现前的乐为真实安乐,以及邪见炽盛、不信正法,众生无法得到正法的教化而认识现世乐的欺诳和过患,因此,他们把所有心力都投注于现世乐,在得到时就必然生起极度的贪著。“行苦极剧逼恼”,指浊世的染污缘多,环境处处引诱人们起惑造业。因位的感染程度深,播植的苦因量大而密集,所以果位行苦的逼恼性也是极大,一直不自在地随业迁转,很难处在平静中。
由此可知,浊世众生心中几乎没有乐因善法,仅仅不断地制造苦因,未来必将是无数世陷在极深的大苦中。对此,诸佛也感觉极难救度,纷纷住持清净佛土,接引善根深厚的人。只有释迦世尊以大哀怜恻怆之悲心,不但不舍弃众生,反而走近他们,修集功德,集聚力量来摄取,如同母亲不忍舍弃重病幼子,总是想方设法拔除他的苦,无论多艰难都愿意努力,无论受多大的苦都甘心情愿。
光有悲心还不够,为了达成所欲的自他二利,还要树立起坚实的愿力,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来作为根本,具体即是五百悲愿所摄的无量支分内容。包括我们如今所得一切佛法上的利益,都来源于世尊发菩提心的恩德。也就是说,只要发愿后不断地积资粮、修功德,当积聚到量时,的确将如所愿而实现。
第二颂是讲,我们要以释迦佛为榜样,随学世尊发利他悲愿:愿我乃至众生界没有穷尽之间,恒时不贪自利寂乐的自圆满,如同佩戴美饰般依止利他的增上意乐和行为,从一切门类趣入三有城域,在一切种类的众生界中去作饶益。
对此誓愿要从正反两方面来领会。
消极方面即“不贪自利寂乐自圆满”。为私我谋利是大乘道的最大违品。只有以大悲行持广大利他,不为一己之私,也不求小乘息灭自身惑业的寂灭乐,才能开发出无量的菩提行海以及佛的色身、刹土、事业等,最终真正达到圆满。“不贪”表示所发的愿不著在自利寂乐圆满上,如同世尊因地般,哪里有众生,哪里就有利他行,而且可以用自己的性命来行持。
积极方面,指念念想到众生利益,发愿随自己能力的差别,从一切门类趣入三有城中救度众生。“利他胜意行”,即利乐有情的增上意乐和增上加行,其实都是悲心的自性。想让有情得到一切现前和究竟的利益安乐,即“增上意乐”。依止作利乐的意乐后,以身口意的行为把众生安立在利乐中,即“增上加行”。我们随学世尊就要发愿受生在众生界来引导众生,把他们安置在现前和究竟的一切利乐中。受生轮回取决于增上意乐;如果没有增上意乐,最多就是以小乘心住在寂灭边。所以,大乘人恒时不可离开增上意乐,依止情形应如女人依止饰品般。女人认为没有首饰就不美;菩萨则唯一执持利他胜意行作为自身的庄严,感觉一旦失去,自己会变得非常丑陋,羞得没脸去见十方佛菩萨。
如是当悲心、增上意乐达到坚固,具足利他胜意行时,就不会如声闻般舍弃轮回,而是甘愿利益众生,甘愿数数受生在三有各种生处来作成熟。有情有各种身相、语言、心性、苦乐等,对此普门遍入,发愿受生为各类有情的身相,以同类的身语切近地摄取有情,成熟他们的相续。由此,能最大程度地利乐一切种类的众生,实现度尽一切有情界的悲愿。
总之,先是观察到一切有情被三苦极度逼恼,发起大哀怜心:我一定要走近他们、摄取他们。为了拔除彼等众苦,我甘愿牺牲一切,不贪任何自利的寂乐圆满。也就是说,需要进行各种利他思维,时时依止利他的增上意乐,并由此启发出受生众生界以及入三有大城的愿力。随后将在无数世间界,在有情面前出现相应的殊胜身,最终实现把有情都安置在现前、究竟利乐的果位,从而达成整个菩提行海的所愿。因此,这一愿是开启无边菩提行海的根本。
[1] 《宝性论》即《大乘无上续论》云:自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胜义身,他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世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