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七)回向支

《普贤行愿品讲记(下)》 ︱ 智圆法师 讲授 ︱

(七)回向支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等的一切善根,都愿与众生一同以猛利欲乐回向成为大菩提之因。

这是说,不把这些善根用于获得人天福报、证阿罗汉果,唯愿它成为大菩提之因,心中作意:积累的这一切善根都回向成佛,不求人天福报、二乘果位,唯求无上菩提。

大乘发愿和普贤愿王

一、大乘发愿

(一)大乘愿的体性

大乘愿是思维所希求的果而寻求彼果的心。具体来说,以善了知所愿境的智慧引发,即并非为一己之利发愿获得有漏法那样,而是以殊胜的智慧发起之后,内心希求彼果,并以词句念诵相应的愿文。

圭峰大师说:“心心希望佛果,不得高推圣境;念念欲乐悲济,不得退屈自欺。”(心心希求佛果,不得把此事高推于圣境,认为自己无分;念念欲度众生,不自退屈。发起这样的欲心才是大乘菩萨愿。)

(二)大乘愿的功德

大乘愿是成就自他二利之因,一旦发起,不但在今生,未来其它世也能成办自他二利。即使没有以身语专门造作其事,仅凭这一愿心,为了如所愿那样实现,内心如是地希愿,则相应发愿之心,能在今生立即产生果报,并以发愿之力成办未来的一切义利。

对此再作一点分析:

1、大乘发愿是二利之因,因是种子的意思。譬如一粒种子播在地中,就会生发枝叶花果,同样,以大乘愿为种子,今生来世会不断地显现自他二利之果。比如,释迦佛由最初发愿的功能,生生世世修习波罗蜜多、成大菩提、普度众生,无量的自他二利都是由最初的发愿而来。

2、“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这是《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中极重要的一颂,开示了唯心的妙谛。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以身语做到所愿之事,但只要按心中的希求发愿,以此愿心就能在今生、来世成办义利。

以一则公案来说明:以前佛和比丘僧到施主家去应供。有两个小乞丐,一个是国王种姓,一个是婆罗门种姓。婆罗门种姓的小孩去乞讨时,佛陀和眷属还没有受供养,所以他一无所获;国王种姓的小孩是在世尊受供后去乞讨的,他得到了很多甘美的食品。

他们两个下午在路上交谈,国王种姓的小孩说:“如果我具有财产,我会在有生之年把衣服、饮食乃至一切资具都供养佛和僧众,而且恭敬承事。”

婆罗门种姓的小孩说:“如果我有权力做国王,我要砍掉那个光头沙门和他的眷属们的脑袋。”

之后,国王种姓的小孩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休息,其它树的树荫都在移动,只有他所在的树荫丝毫不移动。当时,当地国王去世之后没有太子,要找一位具足福德的人做国王,人们到处寻找。有人发现这个小孩,虽然已经过了中午,树荫仍然纹丝不动,所以就唤醒他,请他继承王位。后来他按自己的心愿供养了佛和佛的眷属。

另一个婆罗门种姓的小孩,躺在一条交通要道上休息。马车快速奔来,压断了他的头颅,就这样死去了。(《普贤上师言教》)

公案中,国王种姓的小孩由一念善愿就成熟妙果。我们应该从这里得到启发,不但有意识地常常发善愿,而且使愿的所缘境、所求、时间等各方面都最大化,由此就能让愿的作用和利益无数倍地增长。

(三)大乘愿的作用

具福德力的菩萨以愿力推动,将以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神通成办自他二利,其境界难以用语言表述。

例如,阿弥陀佛的报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法界摄受念佛众生。众生受到佛光的照触,身心顿时柔软。这种以光明做佛事的境界,都源于阿弥陀佛的悲愿。又如,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水,波扬无量妙音,池中的人可随自己的意乐听到慈悲喜舍声、波罗蜜多声、空、无相、无愿声等等,这种水能做佛事的妙用,也源自阿弥陀佛的大愿。总之,阿弥陀佛无量的光明、无量的音声、无量的报化身、无量的神通力、无量的名号功德、无量的净土庄严都是从愿力流现的。像这样,三世诸佛自利利他的无边力用都来自愿力。

从菩萨修道的历程来说,以愿的力量能摄受殊胜身,以此妙身恒时趣入布施、持戒等。所以,有愿摄持就能令修持善根相续不断。

我们的心本来清净,但无始的颠倒习气很难一时消除,所以需要经过多生多世地努力。在我们流转生死期间,不遇佛法的胜缘就会堕落。那怎样才能保证常遇胜缘修行不退呢?在外面找不到办法,唯独能依赖的是自己的愿力,只有在心中发大愿才有保证。

发普贤愿是修习大乘的核心,以愿恒时摄持悲智救度众生,行与愿互相资助,如车二轮,运行不息,直至菩提。所以修学大乘之初必须发菩提愿,这是决定义。《普贤行愿品》说:若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财宝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常为引导,直至菩提。所以发普贤愿是关乎生生世世自他二利的大事。在这个关口,有愿才能尽未来际坚持菩提行,无愿就像蒸沙不能做饭,大乘道一步也无法跨进。其它世间法——身体诸根、亲人眷属、财富地位都靠不住,都要舍弃。能够一切生引导我们的只有普贤愿王。

(四)大乘愿的分类

胜解行地有很多种发愿,在此阶段还没有证得法界遍行义,基本情况是观见轮回的过患后愿求息灭,心缘功德后希欲修持,以此发愿:愿我未来为利有情能如是如是成就等,分门别类有众多发愿。证入初地后,发起广大的十大愿 [1] 。从此,乃至证得究竟菩提之间,在二到十地,发愿会辗转增上,逐渐广大、超胜、清净。

可见,发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有从狭小到广大、从肤浅到深入、从浮泛到切实的上升过程。《无量寿经》上讲,阿弥陀佛在因地经过五劫时间精勤求索,才结得四十八愿,这绝不是泛泛悠悠、有口无心之事。

我们初学者在胜解行地发心随学诸佛菩萨,心开始缘愿文熏习,这是最初的发愿。随着修行增上,发愿会日益深广、切实,愿增上了又推动修行增上,像这样,愿和行彼此资助,如车二轮辗转上进,直至无上菩提。

除了原则性的发愿之外,还要结合当前的时代、环境、自身的因缘条件,通过智慧仔细观察,逐步形成具体、切实的愿。所以既要有原则性的发愿,又要有具体、切实的发愿,这样逐步前进,才形成如海的大乘行愿。

二、特说普贤愿王

在普贤行愿中圆满含摄了佛子的深广万行及熏习一切菩萨道次第的因果,所诠义极为深广,超胜其它一切愿,因此称为大愿王。

从种类上说,佛陀稀有行为的亿万江河都汇归于普贤愿海,最极广大;从次第上说,自胜解行地开始,诸如依止善知识、皈依三宝、断恶行善、出离心、菩提心、六度四摄等所有的发愿都汇归普贤行愿,最极圆满。或者,不论增上生或决定胜的发愿,自利、他利的发愿,相应观现世量境界或相应净见量境界的发愿,净治有情世界或器世界的发愿,深观或广行的发愿等等,都摄于普贤行愿中,无不具备。从称合本性上说,普贤愿称法界心、极法界量,横说,尽十方、遍法界、极微尘数等;纵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普贤愿终无有尽。心性本来横遍竖穷,称合心性之量发起普贤愿,超胜一切,由以上的原因,普贤行愿成为愿中之王。

发愿是极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善行妙果都源于发愿,没有愿力就不会有实行和果证,而且由发愿上有差别,导致心态、行为、得果上也大有差别。

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们不懂得发大愿,所发的只有下劣、狭隘、短浅的愿。比如问世间人: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些想做官,有些想赚钱,有些只求温饱就行,有些梦想做某领域的专家,有些梦想当宇航员登月,有些想做坛健将,有些想像徐霞客那样踏遍天涯……。一般人受迷乱习气蒙蔽,做梦也没想过要发普贤行愿,更不必说听闻、思维、读诵、发愿,连“普贤行愿”四个字也没有福报见到,就像盲人不见太阳、蚂蚁不知沧海一样。我们有幸能听闻、学习普贤行愿,还能日日读诵、发愿,这不是世间人可比的。如果前世没有深植善根,怎么能听到华严经王的精髓——《普贤行愿品》这样最广大、光明、清净的文句呢?

世间的种种修炼家,他们也有自己的愿,比如希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飞行虚空等等,但他们根本不知道普贤行愿。虽然和普通人比,他们也想超越常人的境界,但毕竟目光短浅,连出离生死的愿也没有,更何况说发普贤愿。

小乘人只求自己断烦恼解脱,随这样狭小的愿走也是迂曲的路,并不是最直接的菩提路。他们证了阿罗汉果,还要回小向大发普贤愿才能证入大方广的法界。当年佛演说华严大教时,阿罗汉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听了都如盲如聋,可见法义高深,非阿罗汉的境界所及。这是专为四十一种地位的法身大士演说的大法,只有证得法身才能真正领会。我们现在有缘值遇,又有信心受持,这是莫大的善根因缘。

发愿大有讲究,能在发愿方面细致观察,学到发愿的方法,利益就很大。万法唯心造,心是根本,心大、愿大,果就大;心深、愿深,果就深;心遍法界、愿遍法界,果遍法界;心无尽、愿无尽,果无尽;心有无量庄严、愿成无量庄严,果现无量庄严;心有无量戒定慧,愿具无量戒定慧,果成无量戒定慧……

《普贤行愿品》本是极稀有的如意宝,遗憾的是,在很多人眼里只是白纸黑字,比不上那些世间法。对于华衣美食、高档电器、奇山异水、神仙境界等等,兴趣浓厚,但对学习普贤行愿却没有那样大的意乐。这是无慧不识真宝。我们不作一番比较分析,也不容易生起信心。

我们来观察,即使把世间人的愿、声闻人的愿、一般菩萨的愿加起来,也不及普贤行愿的一分。发愿时间上,有些发几年的愿,有些发一生的愿,有些发到后世,有些发到自己解脱为止,都不如普贤行愿长远。普贤行愿是无尽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愿无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发愿范围上,一般发愿只为一人发、一家发、一国发、一世界发,想不到一开始就要遍周法界地发大愿。前者的发愿境界太过狭小,根本不称合广大心性之量。以有限量的心发有限量的愿,是不能和法界相契的。普贤愿则愿愿称法界心、极法界量,远远超过前者。


[1] 此十大愿见《华严经·十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