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安乐集卷上

《安乐集讲记》 ︱ 唐并州玄中寺道绰禅师 撰丨智圆法师 讲解 ︱

是故,《观佛三昧经•菩萨本行品》云:“文殊师利白佛言:‘当知我念过去无量劫数为凡夫时,彼世有佛,名宝威德上王如来。彼佛出时,与今无异。彼佛亦长丈六,身紫金色,说三乘法,如释迦文。

所以,在《观佛三昧经·菩萨本行品》中说到:“文殊菩萨对佛说:‘我想起过去无量劫做凡夫时,那时期,有尊佛叫做宝威德上王如来。彼佛出世的时候,与今天的情形没有差别。那位佛陀也是高一丈六,紫金色身,宣说三乘法,如释迦文佛一样。

‘尔时彼国有大长者,名一切施,长者有子,名曰戒护。子在母胎时,母以敬信故,预为其子受三归依。子既生已,年至八岁,父母请佛,于家供养。童子见佛,为佛作礼。敬佛心重,目不暂舍。一见佛故,即得除却百万亿那由他劫生死之罪。从是以后,常生净土,即得值遇百亿那由他恒河沙佛,是诸世尊亦以相好度脱众生。尔时童子一一亲侍,间无空缺,礼拜供养,合掌观佛。以因缘力故,复得值遇百万阿僧祇佛,彼诸佛等亦以色身相好化度众生。从是以后,即得百千亿念佛三昧门,复得阿僧祇陀罗尼门。既得此已,诸佛现前,乃为说无相法,须臾之间,得首楞严三昧。

‘当时那个国家有一位大长者,叫做一切施,他有个孩子,叫做戒护。此子在母胎中时,母亲以敬信的缘故,预先给孩子受了三归依。孩子生下来后,长到八岁,父母请佛到家里供养。当时童子见到佛,给佛作礼。由于他敬佛的心很深重,眼睛一直看着佛。以见佛的缘故,当即除灭百万亿那由他劫的生死之罪。童子以这样敬佛灭罪的缘故,这以后常常生在净土,而且能够值遇百亿那由他恒河沙数诸佛,这些佛也是以相好度脱众生。当时童子一一亲自侍奉诸佛,没有空缺过,都是在诸佛前礼拜供养,合掌观佛。以这种因缘力,又能值遇百万阿僧祇佛,那些佛也同样以色身相好化度众生。从此以后,他就得到了百千亿念佛三昧门,又得了阿僧祇陀罗尼门。已经证得这种功德后,诸佛现身在他面前,给他传无相法,他须臾间就得了首楞严三昧。

‘时彼童子,但受三归,一礼佛故,谛观佛身,心无疲厌。由此因缘,值无数佛。何况系念,具足思惟,观佛色身?时彼童子,岂异人乎?是我身也。’

‘当时那位童子只是受了三归,一次礼佛的缘故,以深度的恭敬谛观佛身,心没有疲厌。以这个因缘,他后世值遇无数佛。何况能一心系念于佛,具足思惟而观佛色身?当时那位童子,哪里是别人?就是我的前身。’

“尔时世尊赞文殊言:‘善哉!善哉!汝以一礼佛故,得值无数诸佛,何况未来我诸弟子,勤观佛者,勤念佛者?’

“当时世尊赞叹文殊说:‘善哉!善哉!你往昔世以一次礼佛的缘故,值遇了无数诸佛。何况未来我的弟子们,精勤地观想佛身、精勤念佛,那当然更是如此了!’

“佛敕阿难:‘汝持文殊师利语,遍告大众及未来世众生:若能礼佛者,若能念佛者,若能观佛者,当知此人与文殊师利等无有异,舍身他世,文殊师利等诸菩萨为其和上。’”

“佛敕令阿难:‘你要记住文殊师利的话,普遍地告诉大众和未来世的众生:如果有人能够礼佛,有人能够念佛,有人能够观佛,要知道这个人和文殊师利没有差别,当他此世寿尽,舍身于他世的时候,文殊师利等诸大菩萨成为他的阿阇黎。’”

以此文证,故知净土该通相土,往生不谬。若知无相离念为体,而缘中求往者,多应上辈生也。

以这段经文证明,净土也包括相土在内,以有相行得生净土无有错谬。如果能了知无相,以离念为修行体性,而以此求往生,多数应属上辈往生。“缘中”,就是以此因缘,或者以这种修行来求往生。

是故天亲菩萨论云:“若能观二十九种庄严清净,即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即是智慧无为法身故。”

因此,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说:“如果能观察净土二十九种庄严清净,随即摄略而归入于一法句中。一法句,是指清净句。清净句,就是智慧无为法身。”所以,二十九种庄严都能入在“智慧无为法身”这一个句子里,换句话说,这一切都是智慧无为法身所现。

何故须广略相入者?但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故,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故,显出法性法身。此二种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

为什么需要广略相入——广摄入略、略开出广呢?这是因为诸佛菩萨只有二种法身:一、法性法身;二、方便法身。“身”是所依或积聚义。换言之,只有法性和方便这两类。

法性是一切法所依,称为“法性法身”。从中流出的方便无量无数的积聚,称为“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为根源,就能现出方便法身,也就是名号、光明、音声等等无数方便利生的妙相;而由这个方便法身又能显出法性法身,也就是由所显示的无数利益众生的方便力用,就显出了法性法身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这就是由体起用、由用显体的意思。

这两种法身,说异却不可分离,说一却不可混同,所以须广略相入。名言上立他为异,但实际上并不是独立分开的两种体;说他以无二而立为一,但也不是混同一气,毕竟体用宛然,所以需要广略相入,也就是交融为不二。

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

菩萨如果不能了知广略相入的涵义,就不能做到自利利他。原因是,不知广略相入,就不能证取三身不二的体性或者入不二门,因此不能自利;再者,不知广略相入,就不能从体起用、全用在体,因而难以做到究竟利他。

无为法身者,即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即法身无相也。法身无相故,则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是法身也。法身无知故,则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是真实智慧也。

“无为法身”指的是法性身。“无为”是指非因缘造作。由于法性非因缘所作、寂灭的缘故,就没有一切二边的相;而以法身无相故,因此能无不现相,也就是一切相都能现。意思是,正是了无一相可得,所以能现一切相。在一切皆不是的同时,能够一切都显现,这叫“无不相”。因此,所现的色身相好庄严就是法身,并非离法身外别有色身。

又法身无有缘相的知,因此能无不知。若有缘相的知,只是了知一点所缘妄相,不可能遍知十方三世一切法。因此一切种智正是真实智慧。

“一切种智”是对一切法、一切相无不了知,是一个遍智的体性,当然属于非妄知的真实智慧。妄知只是攀缘心、有所缘的心,不可能遍知一切的;以缘虚妄影像的缘故,并非真实智慧。

虽知就缘观总别二句,莫非实相也。

虽然依照教法的因缘,教导学者分别来观总句和别句。“总句”指一法句、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别句”指三庄严所摄的二十九类庄严相。但别和总并非是分开的,总是别之总,别是总之别。总而言之,它是不二的,一切无不是实相。

以知实相故,即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以知三界众生虚妄故,即起真实慈悲也。以知真实慈悲故,即起真实归依也。

因为了知实相的缘故,就知道三界众生都在如梦般的虚妄相里。实相就是真实智慧,妄相就是虚妄分别。由于了知众生都陷在虚妄的幻境里,不得出离——一直在虚妄的迷梦当中醒不过来,相续不断地受着幻苦,所以就起了真实慈悲,誓愿把他们从这样虚假的苦流当中拔济出来。由于了知了真实慈悲的涵义,所以就起了真实的归依心,誓愿自他一切都归于真如实际,也就是归于真实的净土。净土就是心地,证到彻底时,无非是一真法界。常寂光土就是它。

今之行者,无问缁素,但能知生无生,不违二谛者,多应落在上辈生也。

今天的行者,不论出家、在家,只要能够了知生无生的妙义,不违于二谛,多数应当落在上辈往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