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集卷上
《安乐集讲记》 ︱ 唐并州玄中寺道绰禅师 撰丨智圆法师 讲解 ︱
第九、明弥陀净国,三界摄与不摄。
以下讨论弥陀净土是否属于三界所摄。
问曰:安乐国土于三界中,何界所摄?
问:安乐国土在三界里属于何界呢?
答曰:净土胜妙,体出世间。此三界者,乃是生死凡夫之暗宅。
回答:净土胜妙的体性超出世间或者三界道。对此先要了解三界的体性,之后会明确净土不是三界所摄。“三界”是生死凡夫的黑暗住宅,也就是从凡夫的生处来立名。“暗”是指陷在不见真实义的愚暗当中,从因至果都像迷梦一样。因为不了解无我,就以我执起各种有漏业,导致陷在这样虚妄的境界里;又特别由于不了知业果,造作非福业,导致陷在恶趣的暗宅里。总而言之,从上到下,无非是虚妄的我执起惑造业变现出的虚假、迷梦般的现相,所以称为“暗宅”。
虽复苦乐少殊,修短有异,统如观之,莫非有漏之长津。倚伏相乘,循环无际;杂生触受,四倒长拘;且因且果,虚伪相习,深可厌也。是故净土非三界摄。
从“虽复”以下说明三界的共相。就差别而言,当然在上界、下界里,在受用的苦乐上稍有差别,在寿命的长短上也有差异。但是从全局来观察,任何一类众生都是在有漏因果的长河当中,相续不断地流转。
“倚伏相乘”,就是指祸福交替,苦乐相随。“循环无际”,指惑业苦三者如同钩索连环般,一环扣着一环,从因起果、感果又造因,无法截断。由于在这个缘起上没有截断的机制,就使得它相续不断地发生,造成了无边际的苦流。
“杂生触受,四倒长拘”,这是指众生果位的状况:非常杂乱地生起各种触和受,而在发生苦、乐、舍三受时,仍然一直被常乐我净四倒所拘束,无法脱开。也就是,根源上由于愚蒙不了解这世间的现相都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颠倒地认为这里是常存的、清净的、有可得的安乐、有主宰者的我……这样一来,由于根源上的无明没有断,就会不断地起各种错乱的冲动,起惑造业,一直被系缚在有漏的因果当中。
而且它的体性都是无而现有,都是一种幻觉。“且因且果,虚伪相习”,因上是一种虚假的分别,果上是一种虚假的变现。总而言之,这里无一可取,没有任何清净的法,对此我们应当深深地厌患。综上所述,净土绝不属于三界体性的法。
又依《智度论》云:“净土果报,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无色界。”虽言地居,精胜妙绝。是故天亲论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又依据《大智度论》所说:“净土的果报不是三界所摄,因为这里没有贪欲的缘故,不属于欲界;有地居的缘故,不是色界;有各种形色的缘故,不是无色界。”虽然说到“地居”,此处并非轮回,并非三界里的地居人天,而是极为精胜绝妙之地。因此,世亲菩萨在论中说:“观察阿弥陀佛这个世界的相状或者状况,胜出三界的有漏因果之道。这国土的量究竟犹如虚空,广大没有边际。”
是故《大经赞》云:“妙土广大超数限,自然七宝所合成,佛本愿力庄严起,稽首清净大摄受。”
因此,昙鸾祖师在《大经赞》中说到:“西方妙土广大超出数量限度,是由佛无漏心所现的自然七宝所合成的清净刹界。以佛本愿力而现起如是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因此顶礼清净大摄受的阿弥陀佛。”也就是,佛以建立如是庄严清净的国土,摄受一切凡圣得以往生。“大”是表示愿海普度下至地狱、上至十地之间的无数众生,或者说一经往生,就得到了摄受而住于不退转地。前者是范围上的大,后者是力用上的大。
“世界光耀妙殊绝,适悦晏安无四时,自利利他力圆满,归命方便巧庄严。”
“这个世界是光明充满的,所现的形色显色都是精妙绝伦、圆明具德的。往生者在这里身心十分适悦,没有丝毫的有漏苦感(晏安,表示住于寂静、安然),这里没有有漏共业所现的春夏秋冬四季等时轮的变易。这是阿弥陀佛自利和利他达到至极圆满地步的表现,因此归命西方导师——方便巧庄严的无上圣德。”这个“方便”就是从真实法身中流出无数清净相、微妙相。这些相都是圆明具德,或者说都能够摄持众生的心,顿时转为清净体性、合于涅槃理体,因此称为“巧庄严”。
以上第一大门讲了九小门的内容。包括净土如何相应时机与根机;应当如何如理听闻净土法门;听闻此法是大善根故,教诫珍惜闻法的因缘;辨明《观经》的宗旨、立名方式,并简别说者是世尊;辨明弥陀及净土是报是化、何者往生;净土是否三界所摄等的一系列问题。
第二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明发菩提心;第二、破异见邪执;第三、广施问答,释去疑情。
就初发菩提心,内有四番:一、出菩提心功用;二、出菩提名体;三、显发心有异;四、问答解释。
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
《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
首先出示菩提心的功用。《无量寿经》说:“凡是欲往生净土者,一定要以发菩提心为本源。”
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
为什么呢?“菩提”是无上佛道的名称。如果想发此菩提心而作佛,这本来的菩提心是广大心,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周遍了法界;是究竟心,它彻到了真如本际,穷尽了法源,如同虚空;是长远心,它是真常无为的本心,没有生灭,所以尽未来际永无磨灭;也是普备之心,也就是这本心具足一切功德,无欠无缺,远离了二乘障碍。
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譬如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无竭。
一旦能发起此心,就会彻底掀翻无始的生死诸有沉沦(即一切惑业苦堕落的方面全部都会远离),所有功德回向菩提,都能在成就佛果之间永无失坏、灭尽。好比寄花于五净,即使有烈日狂风也不会枯萎;把水滴于灵河中,即使遭遇旱灾也不会枯竭。
总而言之,这里的“花”和“水”譬喻功德,“灵河”“五净”譬喻回向菩提,“风日不萎”“世旱无竭”表示在生死期间一直到成佛为止,不会被违缘破坏。
第二、出菩提名体者。
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
第二、出示菩提的名称与体性。菩提有三种:一、法身菩提;二、报身菩提;三、化身菩提。
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道体本,名曰菩提。
首先,“法身菩提”是指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它的自性本自清净,本体没有任何惑业苦的杂染法(这些都是无而现的梦幻般的法,在本体中不存在,因此本体是本自清净的,如同六祖悟道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样)。这样的妙理出于天真、本来元成,不是假借修的因缘而新成就的,这样的万法本源就叫做“法身”;它是佛道的妙体、根本,因此称为“菩提”。这是就性德而言。
《菩提心论》说:“若修证出现 ,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也就是说,由修证现出了这个本来的法身,就成为一切导师。因此五祖说:真正悟得这个自性,就是天人师、佛、世尊。
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
再就“报身菩提”分别解释。先解释“报身”,再解释“菩提”。由于圆满修集了万行,能感得受用身报佛之果。由于果酬报了因,称为“报身”。也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本来成佛指性德、备修万行指修德,以修德出现功效的缘故,性德显发出来,获得了自受用果,这叫做报佛。就报佛而言,圆明具德、通达无碍,这一分称为“菩提”。
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名曰菩提。
“化身菩提”就是指从报身起妙用,能应无量众生的机感,而现出身相来利益他,这个所变化的身相称为“化身”。在化身份上,能够圆通无碍地利益一切所化机,这种智慧妙用称为“菩提”。
因此,三身分别是就体、相、用来立名的,三菩提也是如此。就体分来说,他是万法的本体、佛道的根源,称为菩提的本性;就德相分来说,圆明具德,称为菩提智;就化用而言,他能够无碍地做利益一切众生的妙行,这称为菩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