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讲记-破常执品 第一

《中观四百论讲记(一)》 ︱ 圣天论师.造 ︱玄奘大师 法尊法师.译 ︱ 智圆法师.讲授 ︱

《破四倒论》亦云:“如从险峰堕地坏,岂于此空受安乐,从生为死常奔驰,有情于中岂得乐。”意思是说,就像从险峰中不慎坠落,在空中下跌的过程中,怎么可能感受到安乐呢?同样,有情从生到死,为世事奔走忙碌的过程中,也根本不应有安乐可言。

凡夫的颠倒执著是无始以来就在串习的,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学到这些有力的道理的时候,要反复去思维。

就像一群牛,被主人驱赶着前去屠宰场,牛群虽然都是自己在走路,并且路上偶尔也可以吃吃青草,但是他们的目的地、路线都是主人安排好了的,它们每前进一步,离死就更接近一步。同样,众生出生后,虽然看起来都是自己在过日子,有时也可能有享受色声香味触五欲等坏苦可得,但是目的地是死,路线就是老、病、衰,这些都是注定了的。每过一天,也就离死更接近了一步。

又比如农村人家养鸡,是为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杀了请客。所以这只鸡孵出来的那天,就已经注定了它要被杀的命运,主人把鸡喂得饱饱的,是为了能早点吃上它的肉。人们感叹鸡的命运,觉得它们可怜,生来就注定要被宰杀,但是人自己的命运也没有比鸡好多少,也是一生下来,死主就已经等候在前面了。

如何理解“随他行本性”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虽然生的最后结果都是死,但是至少在中间活了那么多的时间,就像大家现在不是好好地活着吗,那这中间的状态应该是为了活,而不是为了死吧。

人中间活着的时候,充满了老苦、病苦,以及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和五取蕴苦。人被这些苦控制着,没有一丝一毫的自在,也享受不到真正的安乐。因为轮回纯粹是苦,没有真实的安乐,这是佛告诉我们的苦谛。修到解脱的境界,这时才有法喜,才有寂静的涅槃的真正安乐。更主要的是,这些苦正在将人一步步地带到了死主的面前。

众生的有漏取蕴,本性极其危脆,极易坏灭,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众生“随他行本性”的真相。

不进行详细的抉择,凡夫的颠倒执著不会无因就消于法界。因此我们来作具体的观察。比如人在一生中会生很多病,每一次生病,都加剧了对色身的损耗,预示着死将更快地到来。那么不生病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损耗了呢?当然不是,即使不生病,人也都是在走向死。因为人的呼吸、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等等,这些一刻都停不下来的变异,都是对身体器官的损耗。即使是坚固的钢筋,到了疲劳极限,也会变脆而断裂,何况是并不坚固的血肉之躯呢!

人的色身由四大组成。四大之间既相生又相克,它们必须保持平衡,才能形成相对健康的色身,其中某一大太强,或者太弱,人的健康就会出现问题。就像一张桌子,它的四个脚都得一样齐,其中一个高了,或者低了,桌子就不稳。所以身体的健康,其实是四大的一种动态平衡。四大如果少了一个,整个色身就垮掉了,比如少了水大,地大的肌肉就会萎缩,骨头就会脆化;少了风大,人就不会呼吸,血液就不会流动。也就是说,人只要活着,四大就必须都得发挥恰当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人就像一台一直停不下来的机器一样,每一刻都在损耗,都在折旧,一直到最后散架报废为止。

而心、心所呢,则更明显地在呈现变化。妄念纷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根身的迟钝和老去,心、心所也逐渐变得迟钝,最后到死有的时候趋近无记,然后在中阴时因为脱离了色身,又开始了新的心、心所的生死过程。

在五蕴的变异中,老病等苦必然会发生,这就导致了众生的存活是随他行的本性,就像是由劣质建筑材料建起的房子一样,损坏、倒塌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而圣者的无漏蕴聚,比如佛陀的清净报身,因为断尽了一切烦恼,凝聚了无量的无漏功德,所以完全脱离了生际必死的世间法规律,成为了能够自利利他的极其殊胜的蕴身。所以大家要发誓将自己的有漏五蕴身,转变成为清净的无漏蕴身,当然这就需要像现在这样,从学习生际必死等正见开始,来逐渐断除心相续中常执等的颠倒见。

众生的活着,具有随他行的本性,这在名言中谁也改变不了的,哪怕佛神通再大,也改变不了这样的本性,哪怕这个众生再怎么幸运,也是无法改变的。

如何理解“现见”

众生出生是为了死;中间的存活,因为本性是随他行,所以也是为了死;最后的结局,就是死,这一系列都是可以现见到的事实。大家就从这三个方面去结合实际,理解众生是为死故而生的无常法则。

邮差、刺客

有一个残暴的国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让一位邮差去送信,并说如果不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送到,就要杀了邮差。这位可怜的邮差只得马不停蹄地赶路。同样,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在被拖向死,寿命一刻不停留地在逐渐减少。

有人雇了个刺客去杀人,刺客眼见杀不了那人,索性转而回头把雇主给杀了。这说明世间人的各种算计,往往不能得逞,但是有一个结果人们没有去算计过,却是一定会到来的,那就是死。死主往往会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让死降临到人的头上。

对这些所讲的内容,无论是般若基础班、讲考班、还是讲研班的道友们,都要多花功夫,要仔细地听,反复地看,并且参加法师们的辅导课等。

我自己也记得,以前听法王上师讲课,如果没有预习,似懂非懂的状态下就下课了。后来再听法师的辅导,加上研讨、辩论、背诵,在再再思维的过程中,收获就比较大。听第一堂课,和再听法师辅导的课,收获更大的是听法师辅导的第二堂课。所以要高度重视法师辅导的讲课,重视共修的机缘。

那么大家学的时候,首先要仔细消文,要结合科判来抓住思路,领悟到偈颂的中心要点,这样就能获得对偈颂的正确理解,产生出闻慧;之后要按照闻慧不断地如理思维,进行巩固,并且使理解不断地深入,这样就能产生出思慧。再在定解的基础上,数数忆念、串习修行,就可以得到证法的加持,这样《中观四百论》就会真正成为你心里修行的宝典。

比如在今天的科判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思维”二字及“修习”二字。《中观四百论》的特点就是要瑜伽修行。瑜伽修行包括两个:一个是思维的方式,就是观察修;另一个是不必要再观察,而安住于定解中的方式,就是安住修。瑜伽修行就是不离开观察修和安住修。

只有按照法义明确地做到了,也就是如理思维及数数串习,才能叫瑜伽。如果没有这样做,再殊胜的修法也加持不到自己的心相续上。

圣者法王上师等讲了很多引导我们的殊胜教授,但是我们之所以到今天心相续还没有成熟,没有解脱,没有像圣者那样自由自在,不是法没有加持,不是上师没有智慧,而是我们相续没有修这些主要的基础法。下面的基础没有打好,上上的很多修法就修不起来。所以这里给大家说很重要的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本论前八品的内容非常非常重要,非常非常的殊胜,大家一定要认真地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做。如果前八品的方便没有做到,也就是心相续没有得到转变,没有达到真正成熟,那么后八品的方便生的修法就会落空,就会像说口头禅一样,只是口头上重复“空空空”。相反,如果每个人打好了前面八品的基础,那么后八品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如同顺水行舟,很容易。

不管学佛三、五年,还是一、二十年,如果基础法没有打好,心相续没有成熟,那么再殊胜的灌顶、再殊胜的引导的教授、再殊胜的上师,也无法让你现前超凡入圣、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今天为止,我们讲的、学的很多高高的法门没有产生效果,就是因为前八品所要讲的内容没有真正转变自己,没有真正成熟自己的心相续而导致的。所以本论后八品这次不一定从很多的角度进行广讲,因为讲了我们也修不上去。但是前八品,尤其是第一品修无常观,特别特别重要。如果有常执耽著今生,那么严格一点说,是修不到解脱法门的。

当年萨迦法王见到文殊菩萨的时候,就得到远离四个耽著的窍诀法门,其中第一个就是“耽著今生非修行”。心相续有常有执著,耽执世间,那么每天就会忙忙碌碌,就有很多追求,有很多世俗的目标要实现,在这样的状态中要修出世间的解脱法是绝对修不起来的,因此第一品的无常观相当重要。噶当派祖师在讲修行六个要义中,第一个要义就是讲的无常法门。

所以我们前几节课一点不要着急,第一品让大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理抉择,如理思维,让自己的心能够心服口服地相信,产生这样的定解,树立这样的正见。坚固的定解产生后,是否每天精进地修行是自己个人的问题了。帮助你们树立佛法的正见,作为法师是有能力有力量做到的,但是要完全靠法师的力量,让你成为彻底解脱的圣者,这个很难。最终的解脱成就,还是要看你们是否精进、是否珍惜佛法等等很多因素。这是我给道友们一定要交代的,一定要说清楚的。

己二、广说彼之理分五:一、思惟寿量无定而修习无常;二、思惟一切有情死之自性而修习无常;三、思惟无由方便令却退而修习无常;四、思惟死成现见法而修习无常;五、思惟死无定期而修习无常。

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回答凡夫心中的疑问,清晰、彻底地揭示了生际必死的客观事实,以此来破除凡夫心中的常执。

庚一、思惟寿量无定而修习无常

下面首先是提问。对提问的内容要反观自心,在自心中思考有没有这样的颠倒执著。

设问:虽然众生是为死故而生,但是现在平均寿命有70多岁,我离70多岁还远着,将来的日子还长,所以对存活应该抱有很大希望,应该先享受享受。而且现在的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大家觉得有忙不完的事情,还有父母要赡养,孩子要培养,出家人在寺院里,则要做很多这样那样的事情,所以先做要紧的事情,现在去为遮止死主的到来而学佛修行,还早了点。

答:

汝见去时短,未来时间长,

汝思等不等,显同怖呼唤。

颂文直解

你把过去的日子看作很短,而把未来的日子看作很长,像你这样对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是否相等进行比较,显然如同因恐怖而发出的喊叫。

这个偈颂中,关键是要通过寿量不定,与时间长短的观待性,来理解凡夫对生命的过去和未来的比较是不合理的,并且要理解凡夫之所以要进行等或不等的比较,是源自于内心里对死的畏惧。

寿量无定,故过去与未来无法观待

要理解此颂,我们首先要明白众生寿量无定以及时间的观待性。因为对于众生的一生来说,过去比未来长,还是比未来短,还是两者一样长,是要观待而定的。就是说,已经过去了的生命的长短,取决于未来寿命的长短,但是众生的寿量无定,所以未来能活多长是不确定的,因此这一生已经过去的生命长短,自然也就无法断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