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劝诫大众应当出家受持净戒

《成就真实戒经.略释法音》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

如是对居家的诸多过患再三详细地思维,对出家持戒的无量功德利益反复地观察,自然而然心中会作出一个非常明确而理智的选择,那就是追随诸佛菩萨、声闻、独觉的足迹舍家出家,受戒修持清净梵行。

不论是二乘的暂时解脱,还是大乘的佛果,修行的所依身均以出家身最为殊胜,尤其出家比丘身最为殊胜。因此欲求三乘解脱的人,尚未出家的,应当发愿今生后世常得出家修习净戒,已出家的僧人,应当以欢喜心时常知足少欲,护持净戒,精进修持一切善法。

在家居士应依经典发愿出家,常常想:我哪天才能摆脱苦难渊薮家的羁绊,住阿兰若,身上披着如来解脱云衣,闻思三藏教法,寂静禅思法理,解脱烦恼束缚?何时才能执持钵盂锡杖,以大仙的威仪,列聚落乞食,清净活命?何时才能精娴教理,智慧深广,以讲辩著光扬正法,树立法幢,广澍法雨,拔济苦难众生出三界火宅?如《勇猛长者请问经》云:“我于何时能得出离苦处家庭,如是而行,何时能得作僧羯磨、长净羯磨、解制羯磨、住和敬业?彼当如是爱出家心。”《七童女因缘论》云:“愿剃除发已,守持粪扫衣,乐住阿兰若,何时能如是。目视轭木许,手持瓦钵器,何时无讥毁,于家家行乞。何时能不贪,利养及恭敬,净烦恼刺泥,为村供施处。”应当如是欣慕出家比丘住近圆戒。

出家之后,应当发心受持清净戒律,而要想得到真实的别解脱戒体,必须以真实的出离心作为基础。修学大乘必须具足菩提心,以菩提心来摄持受戒。根索仁波切说:“应发愿生生世世都能忆念宿命,生何地都能忆念往昔感受三恶道为主的难忍痛苦,自然会发起出离心持清净戒律,出家人这样发愿极为重要。”应知受沙弥、比丘等戒时必须在求解脱的出离心的基础上登坛羯磨才能得到别解脱戒的戒体,以怖畏三恶趣的心纳受的戒体是怖畏戒,只为得到人天善趣的安乐果位,纳受的戒体是善愿戒。大乘修行人所受的沙弥、比丘等别解脱戒都属于菩萨戒中的禁恶行戒(摄律仪戒),因此,不但需要具足出离心,而且还要具足菩提心。

《摄波罗蜜多论》云:“若欲安立无边世,一切有情于净戒,为利世故修尸罗,说为尸罗到彼岸。非畏恶趣希王位,及愿善趣诸圆满,唯愿善护净尸罗,为利世间而护戒。”由此论可以明显看出,大小乘行人在受戒与护戒时的发心截然不同,大乘行人都是为了利益世间无边众生而守护戒律,而小乘行人仅仅是为自己求解脱才守护戒律。

别解脱戒本是出家菩萨律仪戒学处的一部分,并非是离开别解脱戒之外,另有菩萨三聚戒中的律仪戒,因此,受持菩萨戒必须修学别解脱戒。然而有人不知菩萨戒的关要,错误地执著舍弃声闻别解脱开遮等戒之外,另有菩萨的学处。律仪戒是摄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的根本与依处。《瑜伽师地论·摄抉择菩萨地》云:“此三种戒,由律仪戒之所摄持令其和合,若能于此精进守护,亦能精进守护余二;若有于此不能守护,亦于余二不能守护。是故若有毁律仪戒,名毁菩萨一切律仪。”

律仪戒主要是断除自性罪,自性罪可以含摄在十种不善业之中,因此须善加守护身口意三门,纵然生起烦恼也要克治,切勿令其现行而造罪业。《摄波罗蜜多论》云:“不应失此十业道,是生善趣解脱路,住此思惟利众生,意乐殊胜定有果。应当善护身语意,总之佛说为尸罗,此为摄尽尸罗本,故于此等应善修。”

受戒之后,应当努力消除破戒违缘,持戒才能清净。通常有四种因缘使行人违犯堕罪,即无知、放逸、多惑及不敬。无知犯戒,就是对经律条文中的开遮持犯一无所知,由此犯堕罪,自以为没有违犯,因此受戒前后必须长时间内研究戒律学处,使学处铭刻心间,如此可消除无知犯戒的违缘。放逸犯戒,虽知持犯界限,但由于没有正念违犯戒律,这就要平时数数串习持戒的功德与破戒的过患,将持戒的正知正念在心中稳固地竖立起来,就可消除因放逸而犯戒。多惑犯戒,由贪嗔痴等烦恼炽盛而致犯戒,这就需要平时多发持戒的善愿,并诚心祈祷上师三宝加被、摄持,并且在世俗方面修对治贪心的不净观、对治嗔心的慈悲观以及对治痴心的因缘观,在胜义方面修人无我、法无我的空性法。不敬犯戒,是虽知持戒功德,犯戒过患,但是对学处、涅槃、三宝的信心极为低劣,由轻慢不敬恣意犯戒。此类人应多阅览讲述因果和三宝功德的经论,并且以猛厉追悔心忏悔宿障,才可渐次消除。

今天,我们处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之中,内的自心烦恼涌沸,外的环境恶缘重重,守护戒律极为困难。但是又能值此胜缘,得以出家受戒,是大悲世尊因地以无尽悲愍摄取我等入于世尊愿海之中的结果,也是我等往昔所积善根成熟的果报,能有今日的因缘极为不易,因此要格外珍惜,需要在持戒的基础上精进闻思修行。正因为现在持戒的障碍违缘大,所以,现在持戒修行的功德,要远远胜过在正法时代及清净刹土中修行百千万倍。因此我们也该随喜自己,勉励自己在浊世中迎难而上、奋发修持。否则,身虽出家,心未调伏,依然贪恋世间,看不破名闻利养,妄想分别相续不断,内心纷乱不静,罪业无法净除,学法极为艰难,这样不能在佛法之中得到真实利益,岂不白白辜负出家受戒一场?如果我们出家,在修福、坐禅、诵经或闻思修等任何方面都一无所成,享受信施就如同欠人债务,来生是要转为奴仆或牛马等加倍偿还的。如果我们破戒,根本就无权享用常住的僧物及信施,经中说乃至伽蓝地一步都不容踏进,乃至一针一线都不许使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颂》云:“说无学为主,学人如父财,勤定读诵人,随许诚无过。自余懈怠类,名为负债财,破戒者全遮,受用住处等。”所以我们除修行一途之外别无选择。

作为凡夫人因为相续充满烦恼业障,在修行过程中常常感到很难与法相应,处处都被违缘障碍困扰,身心非常苦闷烦恼,但是切莫因此而打退堂鼓。当知无始积习深重,烦恼仇敌非以一战而能制胜,须经一番寒彻骨,所以要坚忍不惰,再再提持正念,励力串修佛法,久而久之,就可使佛法生处转熟,世法熟处转生,正念胜过妄念,从此方能入于佛法,蓦直而去。不能与法相应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不依次第躐等而修。对一般人来说,修学佛法必须依循严格的次第循序渐进,最初应从闻法而生起闻慧,以此可初步地了知轮回的过患与解脱的功德,从而生起出离心,并由闻能了知烦恼障碍的对治诸道品法。

《法集经》云:“多闻善能行,修善无烦恼,所行业障消,沙门获妙果。多闻如宝镜,照法尽无余,自照兼照他,二俱生喜悦。多闻如璎珞,自身先严饰,有情生喜悦,爱乐无穷尽。”仅仅广闻还不足够,必须在闻后反复深入细致地思考,把佛法融入自心。如果闻法不反观自心、调伏相续,纵然博学三藏十二部经典,也仅是徒然增长广大知见而已,与修行有何关系?甚至由此引生贡高我慢、轻法慢人,如是多闻反成恶趣之因。诸如提婆达多之流,虽通达三藏却毁佛破僧,妄称大师,结果堕入无间地狱。因此,佛法之中,不论是世俗因果法还是胜义空性法,都必须深思、精研义理,细细品味,一旦思的智慧生起,见地稳固,此后依此思慧修行就可以稳速成就。因此根索仁波切说:“若出家人能广闻博思并付诸实修,那是非常殊胜圆满的。”

最后祝愿一切佛弟子都能受持清净戒律,共趣三乘解脱果位。

善说成就真实戒,如是所获诸福德,

愿众皆入寂静道,获得如来智智果。

我等浊世众僧人,无知不敬放逸惑,

所造众罪皆当尽,当来安住梵净行。

难遇圣教今已入,如大仙行具戒体,

减损八法闻思修,坚竖解脱胜法幢。

生生世世过患本,当知蛇窟火坑家,

入于解脱清凉室,应得披戴法衣身。

已得出家持三戒,于诸学处黑白业,

深刻了知敬信受,如法无误作取舍。

初时受戒后舍弃,枯井画灯芭蕉然,

愿置舍戒破戒人,住于清净戒地中。

持教大德久住世,僧众心合威仪同,

多闻具戒遍大地,一切时空吉祥盛。

《法音》注释是应一些佛学团体的诚挚劝请,造一律学教材依之修学,本人亦愿籍此因缘报佛恩千万分之一,故尔发起著书缘起。

此《成就真实戒经》由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多次恩赐传承及教授,在《法音》一书的成文中,主要参考法王前世——格鲁派持戒上首大成就者根索仁波切的注释,并辅以佛经论典撰著而成。影像比丘释迦戒贤(益西彭措)造于有上万持戒清净的僧众,以闻思修光扬显密教法的虹光静地色达圣喇荣五明佛学院。二零零二年神变月,吉祥圆满!

二零零九年九月初十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