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36)观十二因缘品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1418
  • 分享到: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丁二十六(观十二因缘品)

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佛陀云:“以缘起无生,故为缘起”等,宣说了无有十二缘起的道理。

缘起和性空二者是一个意思,一切因缘而生之法都是空性。讲缘起的时候,讲的也就是空性;讲空性的时候,讲的也是缘起。十二缘起法在体上是空,在名言上、相上可以有这样的作用。

戊二、品关联:

这些论师们所讲的观点有所不同。

佛护论师认为,前面已经讲了大空性,大空性主要是在大乘佛法里强调的;而十二因缘(十二缘起)主要是小乘里强调的。宣讲的时候是以“对方跟中观对话”的方式宣讲、抉择,这也是宣讲的一种方式,抉择的一种方式。

对方提出,既然你已经将趋入大乘胜义之法门宣说完毕,那么现在就应该阐述趋入小乘论典的胜义法门了吧!对方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中观派就开始讲十二缘起。小乘里讲的是四谛和十二缘起。四谛在前面讲过,在这里讲十二缘起。

根据清辩论师的观点,对方提出的问题是:既然你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任何人也没有宣说过一句法”,这里“经部关联”又说佛宣讲了缘起之理,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难道对你们的立论不会有所危害吗?本品的内容是为了说明我们并没有否认现象,而只是否认了“诸法以本体而存在”的观点。

对方提出:你们有时候说万法皆空,有时候又讲缘起的道理,有时候说有,有时候说无,这样不是互相矛盾了吗?并不矛盾。我们没有否认现象,我们只是否认诸法以本体而存在的观点。你们说诸法以本体而存在,若是实有,那就有过失。但是我们没有这样承许,从本体的角度来讲,统统都是空;但是相上有,我们没有说不存在,相上可以存在。为了说明这样的真理而宣讲了此品。

月称论师认为,前面二十五品讲的都是大空性,虽然都是空的,但是十二缘起是存在的,因此宣讲此品。

月称论师所讲的观点也是很合理的,和佛护论师的观点不冲突。佛护论师认为前面二十五品讲的都是大乘的见解,后面二十六、二十七两品里讲的是小乘的见解。小乘的有实宗说,这些四谛、十二缘起肯定是事实存在的。而我们中观不能说不是事实存在,在显现上也可以存在,名言上也可以建立。

这是品关联,即各品之间的关联。

此品分三:一、宣说缘起之理;二、行与非行之差别;三、阐释破十二有支之次第。

己一、宣说缘起之理:

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随行入六趣。


“众生痴所覆”:“痴”是愚痴,就是不明、不知。不明诸法的究竟实相,不知诸法的究竟实相,这就是愚痴,也就是无明。“所覆”,覆盖。覆盖了本性。谁覆盖的?愚痴、无明。

什么叫诸法的究竟实相?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本来面目”。其实它很简单,当下就是!但我们就是没有办法把握当下,因为愚痴、无明。若是不无明、不愚痴,就能把握当下。因为什么?太简单了。若是明白、了知了,那就没有覆盖了。若不覆盖了,自性光明和本具的这些功德也就显现了。

“为后起三行”:刚才是十二缘起里的第一支——无明,现在讲的是第二支——行。因为“无明”,所以产生了“行”。“行”是业的意思。“三行”指身业、口业、意业,也可以指善业、恶业、不动业。因为有无明、烦恼,然后就有种种行、种种业。

“以起是行故,随行入六趣”:随着行而入六趣,即轮回。“六趣”指六道——三恶道、三善道。造恶业会让你死后堕落三恶道。做善业会转生人及欲界的一些天人等。一般的善业是欲界里的人道以及六种天的因。所谓不动业,指的是四禅八定,这些是色界和无色界的因。

恶业、普通的善业以及不动业(四禅八定)都是轮回的因。很多人就想修禅定,一般人很难达到那种四禅八定的境界。可能坐时间久了,有时候也能进入状态,但这不是什么,欲界也有,还没有达到四禅八定。真正的四禅八定就是不动业,将来托生到色界、无色界这些道里。

如果有无明烦恼,就有种种行、种种业,就要六道轮回了。如果没有无明,就不会有种种行,没有业就不会轮回。大家要明白是怎么轮回的。你明白了,就可以想办法脱离轮回,否则怎么去脱离轮回呢?若不脱离轮回,就不能脱离痛苦。

首先有无明,因此造种种业,由业力的牵引而在六道中轮回,那就是苦。而乘愿再来的佛菩萨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无明,所以不会有业,但是他们有悲心和愿力。

所谓悲心和愿力,这个“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不是远离智慧的悲心。我们这些一般凡夫也有悲心、爱心,但是这个悲心、爱心是远离智慧的,是有染污的。佛菩萨们的悲是和智慧无二无别的悲,即“智悲双运”。佛的智慧不离大悲,也就是所谓的大爱。佛的大爱也不离开智慧。大爱是没有染污的,小爱是有染污的,因为是自私的、分别的,有分别就有染污。平等不无明,分别是无明的。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也具有一些爱心,但这个爱心是有分别的。我们很多佛教徒也发悲心,但很多也都是分别的,对有些人可以发悲心,但对有些人没有悲心。比如对没钱的人有悲心,对有钱的人生不起悲心;对一些无依无靠的可怜众生能发悲心,但是对有权有势的众生不发悲心,差距特别大。

做一件事情,发心上有差距,心态上有差距,最后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距。有一年,我到北京参加国际慈善论坛,那时候我讲发心、心态,但是那些人不一定能听得懂,也不一定爱听。无论你爱听还是不爱听,无论你是否能听得懂,这都是事实。

一位乘愿再来的佛菩萨和一个凡夫,二者内心的差距就大了,表面上都在吃饭、喝水,但是吃饭和吃饭不同,喝水和喝水不一样。为什么?一个是光明趋向光明,一个是黑暗趋向黑暗。很多人不会理解的,“都是一样嘛!他也用嘴来吃,我也用嘴来喝。”也许表面上一样,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我们这些凡夫之所以现在在六道中、人间里,就是这样来的。即使贤劫千佛都降临到这里给大家讲,也就是这个道理,不会有其他的说法。因为这是事实,这是真理。

随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
依靠诸识故,而成于名色。


前文是十二缘起之无明、行,第三个是识。

“随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由种种行、种种业作因缘,就产生了识,即要六道轮回的这个识。我们因为有要投胎转世,或是要轮回的这个识(心),从而就要轮回于六道,感受六道的种种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识”是意识。有时候心和意识是一个意思,但有时候不是一个意思。我们这个妄心和识是一个意思,但真心和识不是一个意思。所谓转识成智,此智慧是真心,之前是妄心,妄心变成了真心。妄心没有了,真心就显现了,所以讲“妄心不死,真心不活”。这些词的含义很深。

“依靠诸识故,而成于名色”:有业力就要投胎了,可能到人道、畜生道等。这个识也是结生识,是想投胎、开始要轮回的。它是一种很迷惑的心态。我们投胎的时候,比如说特别喜欢花园,这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到一个花园里去了,还觉得很好玩,此时已经投胎了。投胎了以后,里面就有凝酪、膜疱等慢慢形成。投胎后直到六根真正形成之前,这个阶段叫名色。名色就产生了。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

一旦名色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产生了。“六入”也就是六处、六根。

也有另外一种解释:在凝酪等形成的过程中,也都具备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但我们的法本里一般没有这样解释。

依靠六入故,而生于六触。

以无明而有行,产生种种业,就开始要投胎轮回了。这个时候产生了识,即要轮回、要投胎的这个心。为什么有这个心呢?因为有业力,所以就产生了这个心。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有出离心”,就是基于此而言的。若是没有生起出离心,就有这个识。接下来名色(也可以说是外境)就产生了,继而六入(六根)也产生了。根、识、境三者一结合,触就产生了。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生触;
是故依名色,而生于识处。


根、境、识三者结合就是触,六触就产生了。

眼识、耳识、鼻识等六识是怎么产生的呢?以眼识为例。我们看到柱子,这个柱子是外境,即所缘缘;眼根是增上缘,前一个刹那心(作意)是它的等无间缘,通过这三个因缘产生眼识。这个眼识的前一个刹那心必须作它的等无间缘,这个连续是不能断的。通过增上缘、所缘缘和等无间缘这三个缘,就产生了眼识。耳识、鼻识、身识等都是同样产生的。

情尘以及识,三者之和合,
彼者即生触,由触而生受。


“情”是根的意思,即六根。“尘”是外境,即六境。“识”指六识。三者的和合就是触法。由触而生受,这时受就产生了。“受”包括乐受、苦受、舍受。

识通过六根去接触六境的时候,就产生了乐受、苦受或舍受。因喜欢的、漂亮的或可爱的外境而产生乐受;因不喜欢的、讨厌的、可恶的外境而产生苦受;对中等的,即不是那么可爱,也不是那么可恶,无所谓的外境而产生舍受,既不是苦受,也不是乐受,而是中等的。

以受生渴爱,因受生爱故。

“渴”是希求的意思,“爱”是贪求、欲求、欲望的意思。

对喜欢的就产生乐受,不愿意失去,甚至还想要、还想有。我们贪得无厌,越有越想要,已有的怕失去,这样就有患得患失。对可恶、不喜欢的就产生苦受,不愿意接受这种苦,生起要脱离痛苦的渴爱,这也是一种欲求。还有中等的舍受,会产生令其不退失的渴爱。若有爱,就有欲求、欲望、希求了。

因爱有四取,因取故有有。

“因爱有四取”:若有欲求,就有四取了。“取”包括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欲取四种。

我语取就是我执、人我执,从而产生种种烦恼。戒禁取是指颠倒的戒律,不是正确的戒律。很多外道有颠倒的戒律。比如以前裸体外道认为用恒河水洗澡就能消业,他们就经常到恒河边洗澡,这就是颠倒的戒律。用恒河水洗澡能消除业障吗?能去除心里的染污吗?还有些外道跟牛学,如牛一般用四肢走路、吃吃草、喝喝水,以为这样就能得到解脱,这也是一种颠倒的戒律。所谓见取,就是除了戒禁取和我语取的其他见,即邪见、边见、见取见等。执着欲界五欲的烦恼,统统都是欲取。

“因取故有有”:“有”指三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也就是三界。三界有果有因,此处指的是因。有取,三界轮回的因就产生了。因有间接因和直接因,这是指直接的因。

若取者不取,则解脱无有。

若取者不取,则解脱了。取者没有了,就没有“有”了,就不会再六道轮回了。轮回的因没有了,所以就不要再轮回了,不会再遭受三界的这些痛苦。

大家现在想解脱吗?若想解脱,就要断掉四取,尤其是我执。我执是根,有我就有他,分别了。执着我,执着自我,这本身就是贪;分别他、执着他,这本身就是嗔。在诸法的究竟实相上、我们的自性当中,没有自他的分别。但是,你已经不明白了,然后分别,这就是愚痴。所以贪嗔痴三毒是轮回的根。可见,佛教完全是科学的教育。大家是否已经明白了?如果再不明白,暂时没有成为法器,那就没有办法了。

若是要解脱,就要断我执。断我执的同时,他执也就没有了。你不执着自我的时候,同时也就不会执着他;放下自我了,也就能放下他。什么叫放下?原本就没有自他的分别。知道了、不再分别自他了,就不愚痴了,也就断了无明。也许你们有疑惑:既说“无明是根”,又说“我执是根”,是不是矛盾了?其实二者是一个意思。

这里不是在讲故事,而是龙树菩萨依佛的教言在给大家作开导,怎么还不开悟呢?怎么还不明白呢?大家能不能用心一点,能不能认真一点?讲得这么明白,说得这么清楚,若是还不明白,若是还不知道,那就不可救药了。

从有生五蕴,从有而有生。

因为“有”,就产生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就要遭受痛苦了!大家难道还不明白啊!是不是还觉得很好似的?

从生有老死,从老死故有,

有生,就有老和死了。有了五蕴以后,五蕴向他方的变化的这个过程都是老。所谓“老”,不是指我们年至高龄、走不动的时候,而是指一直不停变化的过程。最后,五蕴综合体的相续灭亡就是死亡。

忧愁及哀号,痛苦与不悦,
以及诸迷乱。

有了老和死,就会产生忧愁、烦恼、痛苦、不悦意等种种痛苦、迷乱。

如是等诸事,皆从生而有。
是故大苦阴,但以因缘生。


“阴”指五蕴。“大苦蕴”指此苦不是一般的苦。五蕴也是以因缘而生,也是空的。

我们今天在修法时,坐的时间长了会腿疼,这不是痛苦;我们今天求法时,气温突然降低而感觉寒冷,这也不是苦;我们今天为了求法,没有时间吃饭而挨饿,这也不是苦。我们不停地在六道中轮回,这才是真正的大苦!大家现在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解脱的机会不能错过。否则,我们还要遭受无穷无尽、难以忍受的痛苦。我们现在有时候稍微轻松了一点、得意了一点,就觉得很幸福似的,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快乐、幸福。大家不要再颠倒了!

己二、行与非行之差别:

生死根即行,诸智者不为,
愚者即行者,智非见性故。


“生死根即行”:所谓“行”,就是业——善业、恶业、不动业等,这是生死的根。现在有些人说是在学佛,实际就是修神通,这都是搞轮回的。

“诸智者不为”:你是个智者吗?你想做智者吗?若你是个智者,智者是不会做这个“行”的,他不会造这些业——善业、恶也、不动业。所以,一个智者不会特意修神通。若是特意修神通,他就不是智者,还是一个愚者。

“愚者即行者”:愚者就会做这些“行”,造这些业——善业、恶业、不动业,继而就要轮回了。“智非见性故”:智者不会造业,因为他已经见到了诸法的自性。

若要不造业,就要见性。什么叫见性?即证悟空性。空性就是自性,证悟空性就回归自性了,就可以成佛了。所以,现在唯一就是要见性,要证悟空性。证悟空性只有两个渠道,没有其他的渠道。

其一,通过唯识、中观讲的这些逻辑去推理,可以证悟相似的空性,可以比量见到自性。然后以此为基础,你能真正证悟空性,回归自性,现量见到自性。

其二,消业、积福,最后通过上师善知识的窍诀,你也可以证悟空性,可以现量见到诸法的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性。很多大德高僧就是这样开悟、见性的。他们就是通过消业积福,最后相续成熟了,通过善知识简简单单的一个窍诀就见性了、开悟了。

大家应该实实在在地去消业,去积福。所谓消业,就是要多改变自己,多看自己的毛病,改正自己的毛病。所谓积福,就是多看对方的功德,多学对方的优点。仅仅读《地藏经》、念百字明,也不一定能消业;仅仅磕磕头、烧烧香、拜拜佛,也不一定能积福。积福是最后要把自己修炼到“怎么都行”了,把自己的性格磨练得“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的时候,一下子就开悟了,茅塞顿开。

磨练习性是很重要的。到道场来参加共修,大家不应该“我要这样”“我要那样”,不要这样要求、那样要求,不应该觉得“我比他好”,跟别人攀比。当你真正能够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别人放在最高处的时候,内心的快乐是无比的,那才叫解脱啊!你现在为什么不快乐,为什么没有解脱呢?因为自己太自傲、太自爱了,总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但是佛是有用意的,这叫方便语。而我们有些人嘴上也这样说,或者尽管嘴上没有说但心里就这样想,这种人修行难!如果大家真正想修行,就要改变这个观点,改掉这个习气。大家应该思维:自己身边的众生,尤其是自己最讨厌的这些人,都是你过去世的父母、未来的佛啊!这样一想,哪有什么不好的?

大家之所以到山上来,目的是什么?若是真正想学佛修行,就从自身入手,在心地上改变,这样你才会受益,才会有进步。若是你往这个方向努力去做,一百天以后,你就不得了了!

以无明灭故,诸行则不生。

若没有了无明,诸行就不生了,所以要断无明。断无明要靠智慧,无明和正见是相违的。大家要有正见,有智慧。什么是智慧?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

大家是真正想解脱的吗?若是想解脱,今天我讲的这些话,对你来说很重要。若不是真心实意求解脱的,这些话就和你没有太大的关系,也许你也听不懂。此时此刻,我高高在上,给大家如是地解说佛法、讲解佛理,这是我的任务,因为我是宣讲佛法的人啊;而你们在下面聆听佛法,若是自己不认真听,不好好地去思维或是修行,那就是你们的问题了。

己三、阐释破十二有支之次第:

若欲灭无明,以智修法性。
前前若能灭,后后则不生。


“若欲灭无明,以智修法性”:“无明”是根,是十二缘起里的第一支,它是最根本的。若是想断除无明,就以智慧去修诸法的法性——空性,去证悟空性。空性的力量不得了啊!一观空性,一切违缘障碍都会立即消失。

在藏地,一旦有违缘障碍的时候,大家都会念《心经》。为什么?《心经》里讲的是大空性,是般若空性的真理,若是你能够念《心经》,一定能遣除违缘。仅仅口头念《心经》不会有太大力量。什么是“念”?用心来念,不是用嘴来念。看看“念”字的结构,“今”字在上,“心”字在下,“今”是当下、现在的意思,心在当下就是“念”。心安住在般若空性的境界里,这叫念《心经》。用嘴来念的仅仅是文字,虽然也有文字般若,但是文字般若不是真正的般若,空性才是真正的般若。大空性是《心经》的含义,必须用心来念。大家念佛、念《心经》等,能不能管用?管用,但是你得会念。若表面上在读《心经》、念佛,但是心不在焉,心仍然在散乱,统统都不是念,而是在喊。

所谓“以智慧修法性”,就是以真心修。以真心念才是念,以妄心念不叫念。若是心散乱,也就是以妄心念,这样念不到般若,也念不了空性。若要念般若、念空性,就要以真心。真心是智慧,真心的力量不得了,智慧的力量不得了,能断一切戏论,圆满一切功德。

“前前若能灭,后后则不生”:无明断了,行就不生;没有行,就没有识;没有识,就没有名色;没有名色,就没有六入;没有六入,就没有触;没有触,就没有受了;没有受,就没有爱了;没有爱,就没有取;没有取,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老和死。这就是缘起。若想结束轮回,就这样去做。

大家仅仅将解脱挂在嘴上,赤手空拳地求,没有用。若真想解脱,真想成就,就老实一点。在解脱的大道、菩提的大道上,不要不死不活的,说没有学也学了一点,说没有修也修了一点,整天在浪费时间,说修了也没有修,什么也没得到,这叫不死不活。不要这样!大家干脆一点,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样,你进步就快了。若总是这样不死不活、不明不白的,进步慢啊,甚至永远不会有进步。知道自己不行,知道自己差,也是个开始啊!所谓“修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苦阴聚,如是而正灭。

若是这样,五蕴就灭了,生死也就没有了,就可以解脱轮回,可以脱离痛苦。

《观十二因缘品》讲解圆满。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