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37)观邪见品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2381
  • 分享到: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丁二十七(观邪见品)

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佛陀在经中讲:“以真实现见缘起之智,则不依前、中、后际”等,宣说了无有诸见的道理。

以这种智慧,则前、中、后际等一切偏见都不会有的。前、中、后际指的是现在世、过去世、未来世三世当中所存在的这些偏见,也可以说以三世所安立的邪见,这些都不会生起,不会有。

戊二、品关联:

《中观根本慧论》共有二十七品,品关联是它们之间的关联,前前后后要有关联。如果没有关联,是有问题的。

佛护论师认为,在二十六、二十七品里讲的是小乘的见解。为了令众生入大乘佛法而宣讲了前面的二十五品;为了令入小乘法门而宣讲了最后二品,这也是为了能够摄受小乘修行人而撰写、宣讲的。仅摄受大乘的众生也不行,还要摄受小乘根基的众生。本论前面二十五品里讲的都是大空性的道理,这是为了令众生进入大乘法门。而最后二品中,二十六品讲了十二缘起,本品则讲断这些偏见,主要讲的是无我的真理。根据佛护论师的观点,本品品关联应为:

对方提出,你前面讲了那么多空性的道理,是大乘的观点,现在能不能讲一些十二缘起、无我等和小乘有关的法门和真理?龙树菩萨就说,可以。因此,针对前述说法而宣讲本品。

根据清辩论师的观点,本品品关联应为:

对方提出,五蕴是存在的,因为诸见存在的缘故。中观则给对方答复:如果诸见存在,五蕴也存在,但是诸见也不存在。因此宣讲了本品内容。

按照月称菩萨的解释,本品品关联应为:

对方提出,按照经书的说法“若能现见缘起,则不依前后际”,那么又是怎样不依前后际的呢?为了回答对方的提问,这样开始讲了本品的内容。

此品分二:一、认知相违之见;二、宣说破见之理。

己一、认知相违之见:


首先要认识相违之见,认识这些偏见。

我于过去世,有生与无生,
世间常等见,皆依过去世。


“我于过去世,有生与无生”:这里有四种见解。“我”指的是人我。人我在过去世中是有生、无生、还是二者兼具或二者皆无,就是这四个边(四种见解)。

“世间常等见”:五蕴、人我等这些都属于世间,这些是恒常、无常、还是二者兼具以及二者皆无?这是四种见解。

“皆依过去世”:这里一共是八种见解,都属于依靠前际(过去世)而安立的。现在利用缘起的智慧,就可以将这些邪见和边执等彻底铲除。

我于未来世,有生及无生,
有边等诸见,皆依未来世。


“我于未来世,有生及无生”:“我”即人我的意思。在未来世当中,“我”是有生、无生,是二者兼具还是二者皆无?这是四种见解。

“有边等诸见”:世间界的我以及五蕴二者是有边、无边、二者兼具或二者皆无?这是四种见解。

“皆依未来世”:这里讲了八种见解,这些见解都是依靠后际(未来世)而安立的。

以上宣说了所破的十六种邪见。我们要断除这些邪见,要破除这些边执,首先就要明白这些。

己二(宣说破见之理)分二:一、安住于名言缘起如幻而破邪见,或为别破;二、安住于胜义离戏而破邪见,或为共破。

庚一(安住于名言缘起如幻而破邪见,或为别破)分四:一、破依前际而安立之有生等四种邪见;二、破依后际而安立之有生等四种邪见;三、破依前际而安立之恒常等四种邪见;四、破依后际而安立之恒常等四种邪见。

辛一、破依前际而安立之有生等四种邪见:

过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
过去世中我,不作今日我。


“过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关于“人我在过去世有生”的说法是不合理的,不可成立的。

“过去世中我,不作今日我”:过去世中的我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我,因为在过去世中产生的那个人我,并不是现在的这个人我的缘故。因为过去世中有“我”,这个“我”是实有的,它和现在这个“我”不能是一样的,因为那是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过去的“我”若是实有,就不能是现在的“我”。因为实有的法是不会变的,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他和现在的“我”不能是一个,而成为了两个了,不是一个众生,而是两个众生了。所以,前世造业的人和今世受果报的人就不是一个人了,因果就无造而有受,这是不合理的。

若谓我即是,而身有异相。
若当离于身,何处别有我?

“若谓我即是,而身有异相”:如果对方认为,过去世中的人我就是现在的人我。但事实并非如此。过去世的我和现在的我取受五蕴是异体的法,二者不是一体。

“若当离于身,何处别有我”:如果对方认为,虽然五蕴是异体,但是人我是一体的。那么,这个所谓的“我”却能见而未见。若在离开了五蕴的综合体(身体)的情况下,要找到所谓的这样的一个“我”,没有找到,所以可以判断没有这样的一个“我”。

离身无有我,是事为已成。
若谓身即我,若都无有我。


“离身无有我,是事为已成”:离开这个肉身,另外有这样一个“我”的存在,这是不合理的,这样的“我”是不存在的,这个观点已经成立了。

“若谓身即我,若都无有我”:这时,如果认为身体和现在的“我”是一体,这样也是没有“我”的。

这个身体——五蕴的结合体上面找不到人我。二者以一体、异体的方式存在都不合理,“我”依靠五蕴身体而存在是不合理的,五蕴结合的身体依靠“我”而存在也是不合理的。这些在前面几品中已经进行过观察,都不会成立,因此,没有“我”。

但身不为我,身相生灭故。

身体不能为“我”,为什么?肉身是生灭法,在一刹那当中生灭。这样,“我”也成了生灭法,成了在一刹那当中生灭的东西。而按照你们的观点,“我”是实有的。那么“我成为生灭法”的这件事实和你们的观点是不相符合的。

云何当以受,而作于受者?

此外,还有一个过患。若“我”和肉身(五蕴)是一体的,而五蕴是所取之法、取受之法,“我”是取受者,那么所取受的法和取受者就成为一体了,有实宗自己也不能承许这一点。五蕴是领受之法,“我”是领受者(取受者),取受者(人我)和所取受的五蕴成为一体了,取受的法就成为取受者了,有这样的过失。

若离身有我,是事则不然。
无受而有我,而实不可得。


“身”指所取受的五蕴之身。如果离开取受五蕴之身而有“我”是不合理的。前面讲了,这样单独存在的“我”也是不可得的。在没有取受五蕴的情况下,人我也应该不可得。

今我不离受,亦不但是受,
既非无有受,无有亦不定。


“受”指所取受法五蕴。人我既不是离开取受五蕴的异体之法,也不是取受五蕴本身。人我更不是不观待取受五蕴而存在的,也不一定是依靠在名言中不存在而安立的。

人我不是离开取受五蕴而以他体的方式存在;也不是取受五蕴本身;也不是依靠取受五蕴而存在;也不一定是依靠在名言中不存在而安立的,它与兔角的情况是迥然各异的,兔角在名言当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人我在名言中是存在的,所以也不能说绝对不存在。它就是这样的一个法。

过去我不作,是事则不然;
过去世中我,异今亦不然。


“我不作”就是我不生的意思。如果认为过去世中我不生,这种说法也不合理。

同样,过去世产生的所谓的人我,与现在的人我本性也不存在异体的关系。

过去世中的我无生,过去世中的我和现在世中的我以异体的方式存在,也不能这样说。

若谓有异者,离彼应有今,
与彼而共住,彼未亡今生。


如果承许现在的人我与过去的人我本体为异体(他体、两个),则因为其二者互不观待的缘故,将有三种过失。两个实有法同时存在,就不能互相观待。若是观待,就不能说事实存在。

第一个过失是“离彼应有今”。若是事实存在,因为不观待的缘故,则有在过去的人我不存在的情况下,现在的人我也会产生的过失。“彼”指过去的人我。“应有今”,现在的人我不依靠过去的人我就产生了。这样,现在的这个人我就成为无因了,过去的人我就成为断灭了,他们二者没有相续,二者之间就没有关系了。

第二个过失是“与彼而共住”。过去的人我和现在的人我二者实有,同时存在。这样,过去的人我则成为恒常,现在的人我则成为无因,一个人就成为两个人了。

第三个过失是“彼未亡今生”。“彼”指过去的人我,“未亡”指还没有灭亡。过去的人我没有灭亡,现在的人我就产生了。因还没有息灭,果就产生了。这都是过失。

如是则断灭,失于业果报,
彼作而此受,有如是等过。


“如是则断灭”:如果承许前后各异、刹那毁灭的人我本体存在,则因为现在人我的过去世人我已经毁灭的缘故,所以有断灭的过失。

“失于业果报”:过去的人我就失去了业果,他造业了,但是却不会遭受果报。

“彼作而此受”:过去的人我所造的业,将由现在的人我承受果报。这是不可能的,谁造谁受,不造不受。

“有如是等过”:这个观点存在这些过失。

先无而今有,此中亦有过。
我则是作法,其生亦无因。


“先无而今有”:现在的人我是新产生的。之前没有而今有,是新产生的人我。“此中亦有过”:这样承许一样有过失。“我则是作法,其生亦无因”:这个人我是新产生的,是所作法。所作法没有能作因,则成为无因了。

如过去世中,有生无生见,
若共若不共,是事皆不然。


这是最后总结。过去世中,“我”有生不成立,“我”无生也不成立。有生无生(二者兼具),非有生非无生(二者皆非),这些都不合理,不成立。

辛二、破依后际而安立之有生等四种邪见:

前面是依前际(过去世)而安立的四种见解,现在是依后际(未来世)而安立的四种见解。

我于未来世,为作为不作,
如是之见者,皆同过去世。


“我于未来世”:人我在未来世当中。“为作为不作”:“为作”是有生的意思,“为不作”是无生的意思。“如是之见者,皆同过去世”:有生无生二者兼具或者二者皆非的见解,统统和过去世一样。

我们用前面破过去世中四种见解的逻辑和理论,一样能破未来世。比如,“未来世有我,是事不可得。未来世中我,不作今日我……”等等一系列逻辑都用上,未来世当中也仍然不可得。

辛三、破依前际而安立之恒常等四种邪见:

现在破世间恒常、无常、二者兼具、二者皆无这四种见解。

若天即是人,则堕于常边。
天则为无生,常法不生故。


“若天即是人,则堕于常边”:在人道众生因造作善业而转生天界之时,如果此天人就是以前造作善业的彼人,那么三有轮回就会堕于恒常之边,所以不合理。天人即是人,因为彼人还存在,变成恒常了,堕入常边。

“天则为无生,常法不生故”:转生天界,已经做天人了,但是这个天人无生。因为刚才在人间造善业的这个人变成恒常法了,恒常法不能有生,所以天人就不能生了。

若天异于人,是即为无常。
若天异人者,是则无相续。


如果人和天人是异体他法,这样即为无常,就是断灭了。“无相续”,这个在人间造善业的人,和在天界受善果的众生,二者不是一个相续。这个人已经灭了,没有了,那么他的相续彻底断了。天人是新产生的,天人无因,也是恒常。人就无常了,也就断灭了。可见,这种说法不合理。

若半天半人,则堕于二边。
常及于无常,是事则不然。


如果承许一半是人一半是天人,则堕于二边,即无常边和恒常边。恒常及无常这两个法是相违的,如同光明和黑暗,二者不可能成为一体。所以,二者兼具不成立了。

若常及无常,是二俱成者。
如是则应成,非常非无常。


如果二者兼具成立,这样二者皆非应该能够成立。但是二者兼具不成立了,哪来的非恒常和非无常?为什么?都是观待法。这也都是不合理的。

法若定有来,及定有去者。
生死则无始,而实无此事。


“法若定有来,及定有去者”:“法”指人我、五蕴,它们没有决定的来去。决定的来去是什么?即实实在在的来去。

“生死则无始,而实无此事”:来和去也是假的,假如有决定的来去,生死轮回就成为无始无终了。若是无始无终,就是恒常法了。

我们也讲“轮回无始无终”,但是我们讲的是缘起法,不是实有的。所以,如果不是实有,就可以安立“轮回无始无终”。若是空性,就能够成立这个观点。在前面讲过,若允许空性,就什么都能允许;若不允许空性,什么都不允许。有空性,才能有一切;若没有空性,就不能有一切。这就是根啊!要抓根啊!如果没有弄懂、没有明白,也许这些话就和疯话、醉话一样。但若是你弄懂了,这都是真理啊!

也许有些人认为:“这么简单啊!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有无,也就没有非有非无,因为这都是观待的。”是,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能弄明白,就是这么简单,也许更简单,根本就不用说这些了,当下就是。但是都不明白啊!

《中观根本慧论》里面的很多逻辑都是相似的,很多内容基本上都是相通的,但它是站在不同角度抉择的,根据不同众生的根基而讲的。我们以后也可以学一些其他的中观论典,那些论典里面的逻辑才复杂呢!非常难!但是我真的觉得龙树菩萨的逻辑既简单,又有深度,又有力量,统统都是智慧宝剑啊!根本就用不着那么多复杂的逻辑。我们学过很多复杂的逻辑,而这里的这些逻辑有点太简单了。我们的历代祖师之一麦彭仁波切写过《中观庄严论》的一个广义(解释),其中有很多逻辑,而且都是非常复杂的,以后我们也可以学。但是其实用不着这么多而复杂的逻辑,但他们也是为了度化一些众生。有些众生喜欢复杂的逻辑和理论,因此通过这些来遣除此类众生心灵上的疑惑,利益众生。

今若无有常,云何有无常,
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现在若无恒常,怎么能有无常呢?没有恒常,则没有无常,也就没有了常无常二者皆俱,也就没有了非常非无常二者皆非。

辛四、破依后际而安立之恒常等四种邪见:

前文讲的是前际,遮破了以前际而安立之恒常等四种邪见;现在是破依后际而安立之恒常等四种邪见。

若世间有边,云何有后世?
若世间无边,云何有后世?


“若世间有边,云何有后世”:若是世间这些人我、五蕴为有边,则为断灭之法,为什么呢?若人我、五蕴为有边,这样事实存在,就不能有来世了,下一个新的产生就不能有了,所以就是断灭。

“若世间无边,云何有后世”:也是一样。如果轮回世间为无边,又怎么会有轮回世间的后世呢?因为并没有新产生跟随前世五蕴的后世取受五蕴,前后世的五蕴完全成为了一体。

五阴常相续,犹如灯火焰。
以是故世间,不应边无边。


“五阴常相续,犹如灯火焰”:“五阴”就是五蕴。五蕴在接连不断地延续,又在接连不断地毁灭前法,如同灯的火焰一样。灯的火焰也是以接连不断生灭的方式出现,依靠前一个刹那的毁灭产生后一个刹那。这样,就离开了无边;依靠前一个刹那产生后一个刹那,这样前一个刹那就已经毁灭了,因为前法的毁灭,这样就远离了有边。又因为后法的产生,所以遮破了无边。

“以是故世间,不应边无边”:所以,世间为有边或无边,这些都是不合理的,是以分别心假立的,不是事实,在名言当中可以安立,若是用胜义谛的观察量去观察,都不可得。

若先五阴坏,不因是五阴,
更生后五阴,世间则有边。


如果前一刹那的五蕴已经毁灭,并且依靠前面正在毁灭的五蕴,也没有产生后面的五蕴,如同灯火熄灭了一般,那么世间也就成了有边。

若先阴不坏,亦不因是阴,
而生后五阴,世间则无边。


如果前面的五蕴没有毁灭,而且也没有依靠前面的五蕴而产生后面的五蕴,那么就成了无边。但以上的两种假设都是不合理的。

若世半有边,世间半无边。
是则亦有边,亦无边不然。


如果这个世间一半是有边,另一半是无边,那么世间就成了有边无边二者兼具的法。但是,因为这二者相违,所以这种假设就更不合理了。

彼受五阴者,云何一分破,
一分而不破?是事则不然。


“彼受”指取受五蕴的这个人我。“破”就是毁灭的意思。怎么能说取受五蕴者一半毁灭,而另一半不毁灭呢?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讲,取受者不应该是毁灭和不毁灭二者兼具的法。

受亦复如是,云何一分破,
一分而不破?是事亦不然。


“受”指的是五蕴。和刚才受者人我一样,作为近取五蕴的受蕴,怎么能说一半破(毁灭),一半不破(不毁灭)呢?这也是不合理的。

若亦有无边,是二得成者。
非有非无边,是则亦应成。


“二”指有无二者兼具。若它能够成立,则非有非无边也可以成立,但是这个有无二者兼具的法没有成立,所以非有非无边也是不成立的。

庚二、安住于胜义离戏而破邪见,或为共破:

现在是安住于胜义离戏而破邪见,也可以说是共破。前文是别破,主要是站在名言缘起的角度而破,现在是站在胜义离戏的角度而破的。

一切法空故,世间常等见,
何处于何时,谁起是诸见?


依照胜义离戏的观点:因为内外一切法,都是如同影像一般的缘起性空之法,所以,关于世间恒常、无常等四边十六见,无论在任何处所、任何时刻,哪位补特伽罗又能以什么理由而生起呢?绝不可能,因为一切都是空性的,因为已经证达彼等一切皆为空性的缘故。

一共有十六种邪见,包括依靠过去世所安立的八种邪见,依靠未来世所安立的八种邪见,都彻底作了遮破,都抉择为空了。

《中观根本慧论》一共有二十七品,这二十七品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即诸法的究竟实相——大空性。佛菩萨的确非常慈悲,站在不同的角度反复地给我们抉择空性,让我们证悟空性,但是我们好多人还是那么顽固,根本就没有明白。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业障啊!这叫业障啊!所以,大家好好地忏悔,好好地消业,这是最好的方法。

所谓“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这个“自心”也就是空性、大空性;“简易”,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容易得不能再容易了;“难信之秘密”,我们就不敢相信,不肯相信!还非得分别。分别是凡夫啊!什么叫“分别执着”?一分别就执着了,这叫执着。很多人都不明白。一分别就是执着,为什么要分别?这就是凡夫。所以,“复杂”是自己造成的,“麻烦”也是自己造成的,自寻烦恼,自找痛苦。正因为“难信”,不敢信,不相信,所以就成为了秘密。其实一点都不秘密,怎么能秘密呢?在前面讲了,空性即是缘起,缘起即是空性。

这一切都是缘起,也是空性,缘起性空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不敢相信,非得要分别,非得复杂化。刚才说了,平等是佛心,分别就是出轨了。我们这些人都是出轨的,都在出轨,还自认为很了不起似的。是啊,人都有我见嘛!也正常,没有什么。就像我们在街上看见那些精神不正常的人,他们肯定会做出一些意外的事,但是我们不觉得意外,“哦!正常,因为他们的精神不正常”。佛菩萨看我们也一样,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自己多看看自己,我们这些凡夫就是疯子。“我怎么是疯子呢?”在佛菩萨面前,我们就是疯子。因为什么?在胜义谛当中我们是颠倒的。

《观邪见品》传讲圆满。

乙三、随念恩德之顶礼:

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正法。
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


龙树菩萨为什么最后作顶礼呢?我们现在做礼拜,没有什么,随着别人做的,认为给佛做礼拜或给上师顶礼是规矩而已。但一位智者则不同,龙树菩萨之所以顶礼释迦牟尼佛,因为释迦牟尼佛悲愍众生而说正法。

“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正法”:“瞿坛大圣主”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怜愍众生而宣说正法。

佛是怎样宣讲正法的?以“怜愍”而说。“怜悯”此处指慈悲。佛陀是以慈悲心宣讲正法,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想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叫慈心;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这叫悲心。释迦牟尼佛真心实意地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想给予一切众生安乐。他曾经想尽了一切办法,结果统统都是徒劳无益的。给他们吃的解决不了问题,给他们穿的解决不了问题,满足他们的一些欲望也解决不了问题。若想彻底利益众生,究竟的方法就是宣讲正法!佛陀具有真正的利他心。只有宣讲正法才是真正利益他人的究竟方法。

现在也有很多像我这样鹦鹉学舌般地宣讲正法的人,但是这是没有力量的。佛法要以“怜愍”而讲,以大慈大悲宣讲的正法才有利益,才有力量!所以,如果大家真正想利益众生,就要宣讲佛法。怎么宣讲佛法?以慈悲之心宣讲正法!

其实,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若要圆满自己的断证功德,就要有利他心,就要去利益众生。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战胜自我,圆满功德。没有战胜自我,你的功德能圆满吗?没有真正的利他心,你怎么能战胜自我呢?怎么能放下自我呢?大家要明白,利益众生是解脱自我的究竟方法。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如果想战胜自我,想永远地摆脱烦恼、摆脱痛苦,就要利益众生!

所以,我经常讲“愿”很重要啊!现在我们闻法、修法的时候都要发愿,这样将来就能真正利益众生。我学汉语的时候,发愿无论自己是学会了一个字,还是一句话,希望都能够成为利益众生的工具。愿力不可思议!虽然我是个凡夫,但是我以汉语给大家宣讲佛法,也利益了不少众生。我知道自己的相续,作为一凡夫,我为什么能利益众生呢?就是因为有愿,是当时发的愿!大家学修也是如此,无论学什么、修什么,都要发愿“将来能够成为弘法利生的工具,能够真正地利益众生”。悲心和愿力很重要。

什么叫“正法”?不让你堕落三恶趣,这个叫正法;让你的断证功德达到圆满,这叫正法;也可以说远离一切八边戏论的大空性,诸法的究竟实相叫正法。这几种含义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诸法的究竟实相——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如果你真正了知、证悟了大空性,它会令你不堕落三恶道,并且一定会迅速地圆满功德。前两种含义是站在作用的方面讲的,是“正法”的两个作用。第三种含义是从本体的角度讲的,即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无我、空性,也是无我,但主要是空性。

“悉断一切见”:要断除一切边见、邪见,就要证悟空性。

若想证悟空性,有以下这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有这种观察和思维能力的人,可以通过这些理论、逻辑去推理,在相续中生起相似的定解,然后通过相似的定解修习禅定,就能够在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定解。因此,这需要有思维、观察能力。此外,还要有这样的机缘和条件,否则也不行。首先对无我空性生起相似的定解,然后通过相似的定解坐禅,通过禅修最后能对无我、空性生起真正的定解。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消业、积福,最后通过那么一点点的窍诀,就可以真正地证悟空性的真理,可以在相续当中生起真实的定解。

当然,第一种途径也离不开消业积福。若没有消业积福,仅仅通过思维观察,也难证悟。尤其是修禅定,你在相续中生起相似的定解以后要坐禅,这就难了,一开始心不可能静下来。如果你不去消业,没有一定的福报,心很难定下来,很难静下来。

现在我们就是通过四外加行、五内加行的学修,让自己的相续成熟。什么叫相续成熟?就是有了出离心、菩提心。只要相续成熟了,瓜熟蒂落,立即就可以证悟空性的智慧。现在我们是修大圆满,若相续成熟了,立即就可以了知心之自性。这是最方便的,也是最简单的!

大家真的要认真学修加行。有的人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学、去修,这样不一定有什么感觉。若真正用心去学修,也会有很多难度,尤其是刚开始,所谓“万事开头难”嘛!无论是实修班还是闻思班,都有学修的安排、计划。如果大家能够按照这个计划用心去完成自己的学业,那你最终所获得的利益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一步登天的。你想走到百步之处,一定先要迈出第一步。你没有迈出第一步,就想走在百步处,那是痴心妄想!所以,大家不要总是好高骛远。

现在大家来参加百日共修,有这样按次第修行的机会很难得,不容易。所以,大家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听法,不要想太多,更不能自以为是,否则你不会有任何的收获,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一百天过去了还是老样子。若大家真心想解脱、成就,就要从基础做起,从第一步开始,然后二步、三步、四步……最后一百步。若这第一步你就不愿意迈出去,怎么迈第二步呢?

尽管很多人学佛、修行很多年了,但是不用说入道,连入门都没有,还在门外!就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东碰西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是该进的门,也不知道哪条是该走的路,却不听话,不听善知识的话,不听上师的话。那就没办法了!

你自己不知道如何进入,根本就不了解路况,但是有人带领你,“过来过来,从这进入。”“来来来,就要走这条路。”如果你不听,就没有办法了;如果你能老实、听话,也是有机会的。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时,就需要特别听话,如同一个几岁的孩字跟着妈妈一般,拽着她的衣角,寸步不离。对你而言,修行的路况很复杂啊,还有种种障碍、违缘,所以一定要拽住,不能走散。对于这种类型的修行人,虽然他懂得不多,或者没有那么聪明,但是有希望解脱。

“我今稽首礼”:著者进行叩拜、顶礼,五体投地,心服口服啊!他的信心是明信——明明白白地信,因此顶礼也是发自内心的。

著者给谁作顶礼呢?“瞿昙大圣主”,就是释迦牟尼佛。“瞿昙”是以前印度的一位仙人,释迦牟尼佛是瞿昙大仙人种姓。“大圣主”就是指释迦牟尼佛。

著者之所以叩拜、顶礼释迦牟尼佛,因为佛陀以慈悲心给众生宣讲了正法,宣讲了般若空性,真正地利益了无数的众生。著者是忆念佛陀的功德而顶礼,忆念佛陀的恩德而礼拜。佛陀的恩德和功德太大了!现在很多人就羡慕、崇拜明星,而一位智者就羡慕佛、崇拜佛。不是因为他太有神通了,也不是因为他的相貌太庄严了,而是因为他有慈悲心,他有智慧,所以就崇拜、恭敬、无比欢喜啊!

甲三、末义:

归属大乘对法之义,阐扬胜义真如法性,开显(圣)般若波罗蜜多之理的《中观根本慧论》,乃为拥有不可掠夺之智慧与悲心,开演如来无上大乘之理,成就极喜地之果位,前往极乐刹土,于“极净光世界”成佛,号“智源光如来”之圣者大阿阇黎——龙树菩萨圆满撰著完毕。

《中观根本慧论》有汉文版、藏文版等诸多版本,都是龙树菩萨所造。全论阐述的是大乘佛法,宣讲的是真如法性,开显的是般若波罗蜜多之理。

本论的著者是拥有不可掠夺之智慧与悲心的龙树菩萨。他在印度开演大乘佛法,宣说大乘佛理、无上大乘之理,尤其是大空性之理。当时,也遭到很多人的诽谤,诸如“龙树菩萨是魔化现的”“龙树菩萨所讲的这些是邪法”等。为什么呢?很多众生都是小乘根性,当时佛在大庭广众中所讲的基本都是小乘法。在讲大乘佛法时,眷属很少,有些是从天界来的,有些是从龙宫里来的,有很多是无形的众生。所以当龙树菩萨宣讲这些大乘佛法时,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甚至诽谤。

今天我们宣讲佛法,这里也肯定有很多无形众生在听。也许有些人认为:“是不是上师在搞神通啊?把龙王也请过来了。”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在搞神通,我没有神通,但是他们肯定会来的。为什么?虽然我是个凡夫,但是我所讲的是佛法,是正法。我开始要讲法的时候,也迎请他们了。佛法的力量不可思议,他们一定会收到这个邀请,也一定会来。他们不是来看我这个人,而是来听我所讲的这个法;他们不是来恭敬我,而是来恭敬法。他们都属于龙天护法,是有责任的,顺便也来看看谁在破坏道场、谁在破坏传承,对实在不讲理的,就稍微惩罚一下(也有可能啊)。若是谁听得认真,谁在恭敬谛听,他们也会保佑保佑,“哎呦!这个人不错,应该要保佑。”以后可能随时都会来看看这个人,关注一下。很多都是这些无形的众生,有形的众生很少。

现在一讲佛的威力,很多时候讲的都是神通,为什么?凡夫喜欢神通。其实,所谓神通,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佛当时示现神通也是有针对性的,这些神通不是谁都能感觉到的,但有缘众生肯定能看到。那是不是没有示现这些神通?示现了,但不是谁都能看得到。若是谁都能看得到,那佛身边还能有那么多诽谤他,甚至直接反对他的人吗?比如提婆达多等,经常跟佛斗,经常叛变佛,这没有办法,他们就不是这个根器,他们就得不到这些功德和利益,更看不到这些功德和利益。

“成就极喜地之果位”就是一地,大乘的一地叫极喜地,所以就叫极喜地之果位。著者龙树菩萨已经得到一地了。“前往极乐刹土”,著者讲他圆寂以后,直接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因为和阿弥陀佛有个约定。“于极净光世界”,此处讲了他成佛之处。佛已经给他授记了,佛号是“智源光如来”。“圣者大阿阇黎——龙树菩萨圆满撰著完毕”。

《中观根本慧论》是所有中观的根本,也是第一部讲中观的论典。佛在般若经里讲了,但是很多窍决都是分散的,很多真理都是隐秘的。龙树菩萨将所有的窍决都集聚起来,然后非常开显地宣讲了般若空性的真理。可见,著者也是很伟大的。

奉拥有殊胜自在妙智之具德大国王赤松德赞之圣诏,印度中观大论师,堪布(法师)杂加纳嘎巴达(益西娘波),与主校比丘焦若•鲁坚赞译师共同翻译、校勘并订正。

龙树菩萨是在印度造这部论典的。藏文版的《中观根本慧论》是在藏地国王赤松德赞时期,由两位译师共同翻译而成。一位是印度的中观大论师堪布杂加纳嘎巴达(藏文翻译过来是“益西娘波”,翻译成汉语就是“智慧藏”的意思),也就是智藏论师,一位是藏地的比丘焦若•鲁坚赞。

该论共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九偈,共计一卷半。

之后,于克什米尔慧美继鸿城(妙臂城)中心的仁亲卫寺(藏宝寺)内,克什米尔堪布——大智者哈萨玛德(夏波洛珠),与西藏译师巴擦尼玛扎(日称),于(克什米尔)国王帕巴拉(圣天国王)年间,根据与克什米尔版本相符之《显句论》,再次进行修订。

随后,于拉萨大昭寺殿内,印度堪布嘎那嘎瓦马色及国卡(金铠)与译师(巴擦尼玛扎),(依照印度东西方各类版本)再次进行大校。

本论一共有二十七品,共四百四十九偈,共有一卷半。后来,在克什米尔的妙臂城的中心——藏宝寺,由克什米尔堪布、大智者哈萨玛德与西藏的译师巴擦尼玛扎,在克什米尔国王帕巴拉年间,根据与克什米尔版本相符的《显句论》又进行了修订。《显句论》是月称菩萨所造,是解释《中观根本慧论》的一部论典。这次修订是根据《显句论》的内容进行的。

再后来,在藏地拉萨大昭寺内,印度堪布嘎那嘎瓦马色及国卡,与藏地的译师巴擦尼玛扎,依照印度东西方各类版本再次进行大校。

这里讲的是藏文版《中观根本慧论》的翻译过程。

这次我们用的是汉文版的《中观根本慧论》,主要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索达吉堪布调整了一些地方,就形成了我们这次所用的《中观根本慧论》的版本。

这是末义。

《中观根本慧论》分首义、论义、末义。至此,整部《中观根本慧论》讲解完毕。这次大家有这个机缘,有这个福报,真的应该珍惜,自己应该觉得欢喜,不要都觉得无所谓,理所当然似的。这是稀有难得的机会啊!今天我们能够学习中观,能够学习《中观根本慧论》,这是大福报!大家能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得到真正的法益。若是觉得没有什么,很难得到任何法益。

这次讲解,包括这次百日共修,不是偶尔的机会,而是宿世修来的福报,这个福报不是谁都有的。真的!现在世界上有六十多亿人口,能够参加第四届百日共修的只有一两百人。难得啊!所以大家要珍惜!我们学习中论也是,就只有几十个人。大家要好好珍惜!珍惜这个法宝,珍惜这个传承。你们已经得到这个传承了,已经得到这个法宝了,应该当成如意宝,不要随便扔了,随便就忘了。应该把这个法本当如意宝,反复地去学习研究;应该把这个法当如意宝,反复地思维、观察、修行。这样的机会不是谁都有的!

这次我有讲《中论》的机缘,你们有听《中论》的机缘,这真的是大福报,自己应该欢喜。我们这次能够很顺利地圆满了讲解、听闻,这也是大家的善根和福德,也是善神护法的护持,所以在这里要感恩上师三宝,要感恩善神护法!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上师三宝的加持,离不开善神护法的护持,所以大家应该心怀感恩。有感恩心的人才具有功德,没有感恩心的人不会有功德。懂得感恩,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懂得感恩的人才有解脱或成就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感恩善神护法,感恩上师三宝。

同时,我们在闻法,尤其是在讲《中论》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因此要发露忏悔。毕竟是凡夫,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佛菩萨一定会原谅,但是我们自己应该忏悔。凡夫难免有一些不如法之处,难免会造业,不能不忏悔呀!若不懂得忏悔、不去忏悔,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学佛修行,所以大家不要觉得没有什么,应该好好地忏悔。

最后,把我们传讲、听闻《中论》的善根以及三世当中所积累的所有善根,总集回向给一切有情父母众生,愿他们都早日能够闻到正法,早日能够证悟空性,早日解脱,早证菩提!

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