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普贤上师言教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一-听闻轨理》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敬礼诸具无缘大悲至尊上师前!

如来心印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人中最胜缘,

蹑胜士迹究竟自他利,三传承诸上师我敬礼。

于法尽界得法身密意,于光明界见报身刹土,

于所化境化身行利生,一切种智法王我敬礼。

明智照见诸法真实性,大悲光明所化现吉祥,

深道乘顶教法能光显,持明无畏洲师我敬礼。

始自观自在尊现阇梨,说法安立有缘解脱道,

随宜调伏事业无有边,大恩根本上师我敬礼。

教法圆满遍智传承教,口诀心要一生成佛法,

正道前行共同外与内,教授支分捷径颇瓦法,

明显易解义深极稀有,无等上师亲传无错谬,

自心如定解义此所说,愿师本尊加持我相续 [1]

此部大圆满龙钦宁体外内诸前行法,乃依无等上师口传而记录,以备遗忘。

大文分三:一、共同外前行;二、不共内前行;三、正行支分——捷道颇瓦之引导。

甲一、共同外前行 分六:一、暇满难得;二、寿命无常;三、轮回过患;四、业行因果;五、解脱胜利;六、依止善士。

乙一、暇满难得之引导中分二:一、听闻引导之轨理;二、所说修法之次第。

初中又分二:一、等起;二、行为。

初又分二: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等起;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等起。

今初(广大意乐菩提心之等起)

初、广大意乐菩提心之等起者,即如是起一心想:住轮回中的一切有情,自我无始以来,无一未曾作我父母。作父母时,大恩护持,好食予我,好衣赐我,极为慈愍,故纯是养育我的大恩人。此等一切恩人,虽欲求乐,然于 乐因十善不知修行 虽不欲苦,然于苦因十 不知断 除。 所欲所行背道而驰, 道已颠倒,沦为愚蒙,犹如 生盲独留旷野 此诸有情诚堪悲愍 此次 闻甚深法 后修持 有能成办彼等义利,故今发心,欲令为六趣苦所逼恼此等父母,远离 一切 六道中的别别业现诸苦及其习气,而当得一切种智佛陀果位。

如是 等起, 于一切闻 法时、 修法时, 皆须 珍重。 原因是:随 任何 大小善根, 方便 持善根 ,即是加行发心殊胜;其善不 ,即是 正行无缘 辗转增长 ,即是 结行回向印持 ,此即由 三殊胜摄持,无 有可缺方便 闻法 时也应先 以闻法轨理为主,其中又以等起为至要。如 : “唯 内心善恶之差别,善恶不随影像大小定 依据此义,若以自求地位、名声等励力求此生世间法之等起,则无论闻多少法,都不成为真实之法。因此,先向内返回调正自心等起,至关重要。若 知如 调正 等起 方便 持善法,则 成无量福德上士道之入径 不知 如是 调正 等起 则纵 外现种种闻法 修法, 亦唯成 法之影像。 闻法 时、 修法时, 或修圣、或诵咒,或 礼拜 、或 右绕 ,乃 称念一句 嘛呢 以此等起 菩提心 摄持,至关重要

戊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等起

其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等起者,如《三相明灯》云:“一义亦不昧,方便多不难,依于利根故,秘密乘最胜。”谓此秘密真言金刚乘中,入门之道多,积集资粮之方便多,有不需自行甚大难行而能证果之甚深方便,究其根本亦在于变换欲乐。如云:“诸法唯缘性,枢要在欲心。”依此,说法处所及导师等,不应如彼庸常不净之相而观,而应明观五圆满后谛听。

也就是:处圆满,观为究竟法界宫;师圆满,观为法身普贤;眷属圆满,观为如来心印传、持明表示传之萨埵男女众,皆是男女本尊自性。或者:说法处所,观为铜色吉祥山莲花光明宫;说法导师,观为邬金莲师;我等闻法眷属,观为八大持明、王臣二十五尊,皆是勇士、空行之自性。或者:处圆满,观为东方现喜刹土;师圆满,观为圆满报身金刚萨埵;眷属圆满,观为金刚种性尊众,皆是萨埵男女本尊之自性。或者:处圆满,观为西方极乐刹土;师圆满,观为无量光佛;眷属圆满,观为莲花种性尊众,萨埵男女尊皆是男女本尊之自性。无论如何,法圆满为大乘法,时圆满为常相续轮,此即于本来如是,而起如是了知之心。如是明观,即法本如是而如是知,此外并非将不是观成是。

譬如,上师本是三世诸佛总集体性,上师之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此即总摄三宝;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此即总摄三根本;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此即总摄三身;又复为过去诸佛之幻变,未来诸佛之生源,现在诸佛之补处;再者,对于连贤劫千佛亦未能调化的我等浊世有情,从摄持的大悲、大恩角度而言,较一切佛尤为超胜。如云:“上师佛陀上师法,如是上师亦僧伽,上师一切普能作,上师具德金刚持。”

又,我等闻法眷属,也由本体为如来藏,所依为人身宝,助缘为善知识,方便为师长教授所摄受,故是未来之佛。如《二观察续》云:“诸有情即佛,然为客尘障,垢净即真佛。”

丁二、行为 分二:一、应断之行;二、应取之行。

初中分三:一、器之三过;二、六垢;三、五不取。

今初(器之三过)

器之三过者,如颂云:“耳不属如覆器过,意不持如漏器过,杂烦恼如毒器过。”共有三过。

第一,闻法时,自身耳识须不驰散他处,而与说法音声系属后听闻。若不如此,则如向覆口容器倾注汁液般,身虽住在闻法场所,自身却不闻一个法句。

第二,于如是所闻的法要,自以为闻法解义就放置了,其实内心并未持到。此如向漏器随倒多少汁液亦无法存留,闻多少法仍然不知置于自相续上修持。

第三,在闻法时,若以欲求名声、地位等有过失的等起而听闻,或者与贪嗔痴等五毒妄念相杂而听闻,则法不但无益于心,且法成了非法,如同于有毒容器注入胜妙汁液般。

所以,像印度当巴桑吉也说:“闻法时,需如野兽乍闻声;思维时,需如熟手剪羊毛;修习时,需如愚夫尝美味;修行时,需如饥牛食野草;得果时,需如杲日出层云。”谓闻法时,需如野兽爱著琵琶之声,猎人在旁刺以毒箭犹不觉知,怡然而听,需身毛悉竖、目泪满盈、双手合掌、不被其他异念间断而谛听。此外身体虽住说法之场,心却分别外境而驰散,开绮语藏门、做了口眼散乱后听闻是不行的。故闻法时,须放下念诵、数珠等善行之相而谛听法。

如是闻法后,还须将所闻法义持在心中而不忘,随后常时修持。世尊也说:“我为汝说解脱法,当知解脱依自行。”依此意,师长为学徒解说引导,即是教导其闻法之相、修法之相、除罪之相、修善之相、修持之相等等,故学徒也须不忘此等教导,谨记于心,随后修持实证。若心中并未持到法,则仅仅容有闻法利益,而于法之句义丝毫不知,故与未闻法无有差别。

再者,法虽持在心中,然若与烦恼相杂,则仍然不成真实之法。如塔波尊者云:“若不如法而行法,依法反成恶趣因。”谓上于上师、正法起邪分别,中于道友讥讽、骄慢、轻蔑等,有诸不善分别的话,则法反而成了恶趣之因,故须断除诸烦恼。

己二、六垢

六垢者,如《释明论》云:“慢及无正信,于法不力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谓于法师思维我胜而起骄慢,于法法师不起正信,不励力求法,心散外境,五根内收,由法期过长等而起疲厌。此为六垢,皆当断除。

此复,诸烦恼中,慢嫉二者极难认取,故当精详观察自心。若自己于佛法、世法上随有少许功德,便念“我亦有此有彼”,特别执著,则不见自身过失,不知他人功德。故须断除骄慢,常处卑下。

若无有真实信心,则绝入正法之门,故在四种真实信中当持不退之信。

励力求法是一切功德依处,故由上中下三品励力,而成上中下三品求法者。若不励力求法,则根本不能成就法。世间谚语也说:“法本无主人,看谁勤奋大。”所言极是。我等导师也每为求得四句法故,于自身上剜肉成疮、插千灯芯,及身跃入火坑、于身上钉千铁钉等,是依百种难行之门而求请法。故应如颂云:“纵遇火聚刀刃亦直越,乃至趣死仍勤求正法”,需如此大励力而求,不顾一切艰苦寒热而闻法。

妄识驰散于外六尘,乃是一切轮回迷现之本,一切苦恼之源。譬如眼识著色,则如蛾死灯下;耳识著声,则如兽遭猎杀;鼻识著香,则如蜂闭花笼;舌识著味,则如鱼著铁钩;身识著触,则如象陷淤泥。此外又有随习气伺察过去、将迎未来诸烦恼、缘现在境相妄分别三者。此等一切,随于讲、闻、修正法之时,皆须断除。

此段颂文依于郭元兴译本改译。下遇郭本译文精当处,多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