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辨法法性论释·辨析智慧光明

《辨法法性论讲记》 ︱ 弥勒菩萨 造 智圆法师 讲授 ︱

如是心缘上述之义作意而串习,从而缘一切法了知仅仅是心或唯识而已,由此入于诸外境义所取不得;由如是所境义无得,从而于彼境执彼彼的能取识也不得;由如是能取识无得,从而不得二取的任何法,能悟入无二取的真如不可言思的甚深义。如是,能取所取二者所摄的差别法任何也无得,对此称为无分别智。即于彼无有丝毫所缘之境,也无有任何能境所得,以一切能取、所取、有、无等相丝毫不得而安立无分别智故,将成分别心所摄的法纵然极微细也无根据安立。

壬八、悟入转依之加行

加行悟入地,于四相当知:

由胜解加行,于胜解行地,

是顺抉择位;各别证加行,

即于初地中,是触真实位;

由修习加行,于未净六地,

及三清净地,是为随念位;

由究竟加行,任运佛事业,

相续不断故,此即是达到。

彼智体性位。

由实修无分别智或于彼精勤的加行悟入各自诸地道之地或依处,当知有如下四相:

虽然未现量证悟法性义,但依于闻思修三慧以胜解的方式修习无分别智加行而悟入胜解行地,此时安住顺抉择分加行道位。

于法性胜义并非总相而是依于各别自证智加行悟入初地,此时安住现量触证真如本性位。

通过对已证悟的法性数数修习的加行悟入修道九地,即二至七地间的未净六地安住尚现行有相分位,及清净现行相的八地等三地,如是后九地为随念位。

由究竟加行悟入无勤任运的佛果事业,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之间相续不断而转入故,由此究竟加行达到二障断除的法性自性究竟位,也就是与法界无二的无变智慧。

壬九、悟入无转依之过失

悟入过患者,谓若无转依,

有四种过患:无断惑依过,

无修道依过,无诸涅槃者,

施设依处过,三菩提差别,

施设无依过。

悟入无转依的过失如何呢?即了知若无转依则有四种过失:无有诸烦恼已断后不复入于相续之依处的过失,无有对治道入于相续之依处的过失,无有诸涅槃者施设依处的过失,无有声闻、独觉、大乘三菩提果差别之施设依处的过失。当知有如是四过。

此复若广说其了知的关要,首先,如果无有以道遣除所断并获得证悟的转依,则有无有已断烦恼不复入于相续之依处的过失。譬如已断见道所断者的相续中不会再生起所断烦恼,彼菩萨的相续已获得转依故,于彼无机会再生起已断烦恼,否则若心的相续未获转依,则一次断障后仍将如前般在相续中生起。依此类推,乃至佛地之间都应如是了知。因为在补特伽罗的相续未获得转依时,成为彼彼所断法仍会生起的依处,相反获得转依时成为彼彼所断法不入的依处,即是由于有转依的缘故。

问:譬如种子被火烧毁,只是彼所断种子被彻底断除不复再生而已,如是,虽无转依又有何相违呢?

答:虽然是断除所断种子,但这也是以某相续简别之后才安立的,不简别而安立则不合理,因为唯一在某相续中已生起了对治智慧时,才可说其相续断除了有漏法,否则连断除种子的法相也不可能了知故。如是,如果何人相续中断除了所断种子,则他与以往相比,决定有个转依的差别,正是以这转依使相续中不生烦恼,并非相续断尽之后无有依处而不生烦恼。因此应当了知,有些相续产生有漏、有些不产生有漏完全是由是否获得转依所导致的,如同无眼翳者前无机会显现毛发般。

其次,若无转依,则决定有无法安立遣除所断之对治道入于相续之依处的过失。理由是:对补特伽罗安立此是见道者、彼是二地菩萨等,作为入上上道之依处的相续差别完全是下下道的转依,因为若无前前转依,则无法生起后后,譬如种子未转成胚芽时,如何能生起后后位的茎叶花果?如是,对彼彼转依也可安立有彼彼道的名称与意义,如同对佛地说为无学道般。

再者,若无转依,则有无有涅槃者施设依处的过失。譬如以有漏蕴的相续为施设处,可安立其为转生轮回者,如是以转依无漏者为施设处,可安立其为获得涅槃者。相反,若无转依,只是对识等五蕴的相续,则对其安立涅槃者的施设处毕竟无有,仍然与前无有转依时一样;此外,在小乘声闻独觉自己所承许的道中,也应成无余界中涅槃的诸补特伽罗无有施设涅槃之处的过失,因为无有转依而安立如是名称,应成如说兔角般的无事之名故。

若想:于彼无有依处有何不合理呢?因为仅仅是以前蕴灭尽而安立涅槃,如同疾病消除则说无病。

破斥:如果决定先前的蕴相续已断尽而不复生起,则彼者即是彼之转依,所以实际已成为有转依。所谓某补特伽罗获得涅槃而不再入于轮回,其依处与施设处二者即是此转依,谁也无法说其无有,如果你承许无有此转依,则“蕴的相续断灭及不复生起”也应成无有,其依处和施设处二者无有故。如果按大乘道说,虽然证入有漏蕴灭尽的法界中涅槃,但实际上不必多说,这无漏身智相续不断的涅槃即是转依的体性。

而且,所谓三乘不同的三种菩提果的差别,也唯一是根据不同转依而安立的。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唯一以障垢的部分清净及一切清净的差别须要安立如是诸果的差别,如果无转依,则应成无有三菩提此等彼等差别的施设处的过失。无余法界中涅槃时三菩提差别的施设处无有故,由此应成宣说彼等断证功德的大小等如同谈论石女的女儿美不美丽般毫无意义。

昔日印度和西藏的论述中未曾对上述内容详细阐述,对于此处的广说,具慧者应心生欢喜。

壬十、悟入转依之功德

当知彼相违,四相入功德。

当知,与上述无有转依的四种过失相反,悟入转依的功德也有四相。虽然某相续并未间断,但与以前相比有转依体性的缘故,具有烦恼断后毕竟不入的依处、修道的依处、诸涅槃者的施设依处及三乘解脱三菩提差别的施设依处。

如是转依的智慧即是解脱的菩提及涅槃的施设依处、无量功德的来源、乃至虚空未尽之间对于一切众生如欲成办无量暂时究竟利益的殊胜依处。如是了知此理后,有缘者应趣入转依的修行。

丙三、以能表之喻摄义

于无而现有,喻如梦幻等,

转依则喻如,虚空金水等。

上述有法和法性的意义,最后以比喻显示而归摄要义:

仅仅以虚妄分别心显现的轮回诸法,即是所谓的无之法,由于无自性而显现,在迷乱识前,轮回诸法无而现有,将其比喻为如梦、幻、水月等现而无自性般;若如真如般转依,能表的比喻则是自性清净的虚空、纯金、净水、离云之日等。虽然实相中一切诸法本来无有二取等垢而安住,但由迷乱障蔽实相而在现相中似有不清净显现时,称为未转依;若彼障垢以证道之力遣除后,实相现相完全相同时,即获得究竟转依。

若说:由于未转依位与转依位异体的迁变故,不可能是法性本来清净的自性,难道不成有迁变吗?

驳斥:无迁变!此义如何呢?譬如虚空自性清净,忽尔被云雾等遮蔽,以及忽尔黄金蒙垢、清水着尘、日轮被云等遮蔽,然而,于彼彼的自性没有以彼彼染污,应知只需远离云雾、客尘等,便会现前自性,这并非前无后有的新生,仅是远离客尘而显露。如是,以远离客尘障垢之力获得转依,也仅是自性清净光明先被客尘障覆而不显现,后以修道力令其显露而已。应当如是了知。

甲四、末义

跋:辨法法性论弥勒菩萨撰造圆满。

译跋:克什米尔阿阇黎摩诃支那及雅玛译师比丘胜幢狮子译梵为藏。

虽然《邓噶目录》 [1] 等中未曾说是前译时期所译,但有些史书中也有弥勒五论为前译时所译的说法,因为当时正值菩提萨埵、莲花生大士等诸多班智达住世,且印度一切教法尚未失坏,故毋庸置疑应属前译时期的译作。

依于补处菩萨殊胜慧,如理宣说佛陀密意论,

善释佛子路径此善根,祈愿无垢佛法十方兴。

无分别智辽阔之海洋,无量圣法宝珠之来源,

群生与我欢喜同入此,祈愿究竟圆熟净三德。

火牛年于噶脱寺经江拉活佛仁波切劝请,后又有诸求义者劝请,而且自己对此大论具有信解心,由诸多因缘,后于木马年在大噶脱寺传讲《现观庄严论》时的三日间,麦彭降央南迦撰著圆满。茫嘎朗!(愿吉祥!)

2003年弥勒圣诞译于喇荣

2008年9月修订


[1] 邓噶目录:藏王色纳勒劲云时所编藏文佛经目录,藏于邓噶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