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三、思维圣士夫而修无常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三-寿命无常1(未定稿)》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思维圣者涅槃而修无常包括两个方面:思择与修习。

首先,思维从往昔七佛出世,到如今的释迦佛、佛在世时的圣众,乃至后期印度圣境的圣者们,雪域藏地新旧诸派的圣者们,他们得到了殊胜成就,然而最终示现涅槃。

接下来,如何修习无常呢?需要对比观察:自身凡夫的身依,以恶业为因、被恶缘风吹逐、由恶习结生相续,是虚假、不净、四大不自在的浮泡之身;继而引发观念——我随时随地都可能死。由于寿命不定的缘故,今天就有可能死,何时死也不定,所以要及时劝动三门专修善品。如此发展出无常之想,才能引领我们的心去除对现世的耽著,并一心投入正法。

此处的侧重点是透过思维圣者们如何无一余留地趣入涅槃而反观自身,想到自己脆弱、差劲的虚假之身当然是无常的,随时都可能死,所以,趁现在还有暇满身、有宝贵的光阴,就要及时投入修法。这是本引导的大意。

了解大意之后,我们还要把握引导文的脉络,从而有序地逐段思维,并衔接前后理路。从时间上,本引导首先说到贤劫七佛和眷属们如何出世,如何涅槃;然后说到本期教主释迦牟尼佛和圣弟子们如何涅槃;接下来是印度诸大成就者如何出世,如何涅槃;再说到雪域藏地新旧诸派的成就者们取得了何种境界,然而都不免涅槃。到此为止,从前到后整个圣士夫的相续之流就出现了。

我们关键是要观察到圣者们的成就以及示现涅槃这两方面。一方面来说,他们的成就非常殊胜、自在、高妙;然而无常出现时也不可抗拒地随着因缘力示现入灭。在无常铁律的扫荡下,任何圣者应世的有漏身现相都必然归于坏灭。以上这些是引起无常观念的因,我们对此要在心中具量地显现并生起胜解,之后才能引生对比。

通过这些材料对比自身,很容易顺理成章地趣入修习无常。成就者尚且全数示现无常,如今只剩历史的影尘,我们不难转而想到:以自身的状况,岂能保证不死?圣者们有如此殊胜的业,如此殊胜的因缘,他们的习气已经消失,能自在地转变四大,已经成就无漏智慧,却也无法永久地保持在世间的有漏身现相;相比之下,自己有形质的身体尚且被束缚在四大中,就如同关在牢笼里一样不得自在,它虚假、恶浊,随时可能被死缘的风摧灭。因此,我什么时候死、在哪里死都是不决定、没有保障的。具足此胜解,就容易发生无常想:我现在要劝勉三门转趣善品。进一步,才可能摆脱对一切世间法的耽著而一心趣入修法。如果前前的过程、次第、修量尚未出现,后后的无常修法就只能是口头说说而已,不会起到转变自心的功能或作用。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要点。

第三、思择圣者涅槃而修无常。如是于现今贤劫中,过去有出世的毗婆尸佛、尸弃佛等七佛以及眷属声闻阿罗汉众诸多不可思议者临世,以三乘法对无量所化有情作诸义利。除了今佛释迦牟尼的残余教法以外,彼等一切佛都已般涅槃,圣教法也渐次隐没。于此现今圣教中,诸大声闻各有五百阿罗汉众作为眷属出现于世,彼等也渐次于无余涅槃界中般涅槃。

思维的关键是结合具体例子以使自己有所感受。引导文如地图,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但并不是光念引导文就等于修行成功,就如同天天看拳谱但不一定会打拳。也就是说,我们应在引导文的指导下,自身切实地努力:首先找到相关资料,包括佛亲口宣说的诸佛出世的传记、诸阿罗汉们的传记以及最终示现涅槃的情形等,对于这类以一切智智现量照见流出的语言细心阅读、领会,就很容易产生感受,进而引生观念。

譬如,释迦佛在《长阿含经》里具体讲述了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出世的情形。在佛语的引导下,一句一句诚心地受持、领会、忆念、宣说,至少也要详读七佛中的一佛事例,领受一个个片段,撷取它的总相,让当时的一幕幕情景真切地显现在心前,逐渐就能够完全认定:在极长久以前出现过不可思议的佛,他有无上的成就,但由于是在有为世间里示现,终究无法避免无常,所以因缘尽时就趣入涅槃。

由于心中认可并浮现出毗婆尸佛出世的情形以及功德、事业状况,再读到示现涅槃的最后边际,就很容易产生无常感。毗婆尸佛当年三会说法,度脱无数人成就阿罗汉果。《贤愚经》中也常说到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出世,佛的弟子们如何在诸方游化,当时如何度人,有人向佛或僧众供养一花、一石而得到无边利益等等。像这样,对于当时的情况,必须通过具体事例来引发观念;而且,需要提前具备“劫”的概念,知道一劫有多长时间,再从九十一劫以前一直拉回到现在,就会感觉:在这无限的时空里,诸佛出世犹如闪电,倏尔即逝。历史上记载曾出现过这样的佛,说过这样的教法,当时佛法有多么兴盛,有无数圣弟子都脱离生死、具足功德,然而今天一个也不复存在。我们应当由此生起无常观。

生起观念后还要继续再再强化,通过五个、十个,乃至二十个例子等使它逐步在心中集成不可夺的无常胜解。也就是说,在此世间,连佛和圣者们都会涅槃,我这个蕴身就更不可能长存了。一旦达成无常胜解,对世界的观感马上就会翻转,会常常想到无常的一面:我不可能久存,世上任何事都不可能久存,倏尔即灭,不具实义,因此,我要赶紧从世间超脱。

从引生真实、深刻的无常观念开始,我们要逐步让它深化、不断地集成,最后,转变过去以常执统治自心的状态,让无常胜解占据内心的主导地位。只有在看到世间的无常之后,才会了解到它的无实义、苦性、不可依靠,才会引发全面的求解脱心,继而彻底摆脱对世间的耽著,因此,无常想是一切有为想中最殊胜也是功德最大的。只有观察到遍天遍地、遍圣遍凡、无处不在的无常铁律,并认定它是有为法的法性以后,心才会开始变动,开始脱开常执的系缚,脱开对世间的贪婪,所以特别重要。

再者,思维时需要结合《阿含经》等佛的经教法语,来体味原汁原味的佛陀语言和教导,而不是局限于阅读“二道货”。那些经过转化,掺杂凡夫语言或不准确信息的“二道货”,很难使我们产生真实感。

根据现代人的情形,我们就运用白话来接引,从《长阿含经》中描述的毗婆尸佛开始讲起。(参阅附录一:毗婆尸佛出世因缘。)

如是,毗婆尸佛在九十一劫前出世后,以三乘法教化众生。在三会圣众当中,初会有十六万八千圣众,第二会有十六万圣众,第三会有十万圣众。彼佛有两名上首弟子:一名骞荼,二名提舍,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佛陀寿命八万四千岁。化缘尽时,佛与圣众相继涅槃,教法隐没。

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出现于世,也以三乘法教化众生。佛在世时有三会圣众:初会十六万圣众,第二会十四万圣众,第三会十万圣众。彼佛有两名上首弟子:一名阿毗浮,二名三婆婆。佛陀住世七万年,之后佛与圣众渐次涅槃,教法隐没。在当劫中,又有佛出现世间,名为毗舍罗婆如来。佛在世时,也有三会圣众:初会十万圣众,都是阿罗汉,二会有八万阿罗汉,三会也有七万阿罗汉,诸漏已尽。彼佛有两名上首弟子: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佛陀住世七万年,之后佛与圣众相继涅槃,教法隐没。

在此贤劫中,第一尊佛出世,名叫拘留孙如来。佛在世时,也有两会圣众:初会有七万圣众,都是阿罗汉,第二会有六万阿罗汉。彼佛有两名上首弟子:一名萨尼,二名毗楼。佛陀寿命六万岁,此后佛和圣众相继涅槃,教法隐没。

贤劫中第二尊佛是拘那含牟尼如来。佛出世后,也有两会圣众:初会十六万圣众,第二会四十万圣众,都是阿罗汉。彼佛有两名上首弟子:一名舒盘那,二名郁多楼。佛陀住世四万年,之后佛与圣众相继涅槃,教法隐没。

在此贤劫,第三尊佛是迦叶佛。佛在世时,也有两会圣众:初会四十万众,二会三十万众,都是阿罗汉。彼佛有两名上首弟子:一名提舍,二名婆罗婆。佛陀寿命两万岁,之后佛与圣众相继涅槃。佛灭度后,正法住世七天。

接下来,贤劫第四佛释迦牟尼如来出世,有一会圣众,共一千二百五十人。有两名上首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目犍连。佛陀住世八十余年,之后佛和圣弟子们相继灭度。

思考题

1、 “思维圣士夫而修无常”的总理路是什么?

2、 为什么要依佛语引生无常观念?应如何引生?

简述毗婆尸佛出世因缘。对于此事例,应如何思维来引生无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