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二)》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4、教诫于殷重修发起疗病想

故于殷重修,应当发起疗病之想。言殷重者,谓于善知识教授诸取舍处,如实行持。此复行持,须先了知,知则须闻,闻已了知所有须要,即是行持。故于闻义应随力能而起行持,是极扼要。

因此,对殷重修我们要发起这是治疗生死病的想法,要常想自己是病人,法是药品,提醒自己投入实修来治病。“殷重”,是指对善知识教导的取舍处真实地奉行,说了该行持什么就实际行持,该断除什么也真正断除。而且,要行持就必须先了解该怎么行;而想要了解,就必须听闻善知识的教授。透过听闻了解了所要做的事,就是行持的地方,而不是另外寻求所修,因此对于所闻的教授义随能力发起实行,这极其关键。

所以务必要知道,现在所听闻的道次第的每一分教授都要投入实修,这是当前要切实去做的事。而且要一段一段地完成,不能无次序地随意乱修。好比老师今天教加法,你听好了就认真练习做加法,不要稀里糊涂地乱做乘法。老师在教减法时,你又好好地学减法,教乘法时再练习乘法,学除法也是这样。依照老师施设的次第来学习,四则运算就会很快掌握。如果不按程序进行,老师讲一个,你私下里却做另一个,等大家把四则运算学完了,你却什么也没学会,学得一塌糊涂。

道次第属于成佛之道全程的教授,有一步一步的修行课程,善知识教导哪一步,你就应该依教导做好当前这一步。必须严格按次第进行,循序渐进地前进,不然就没办法修上去。这是学道次第的规矩,不能随意紊乱。

如是亦如《听闻集》云:“设虽有多闻,不善护尸罗,由戒故呵彼,其闻非圆满;设虽闻寡少,能善护尸罗,由戒故赞彼,其闻为圆满;若人既少闻,不善护尸罗,由具故呵彼,其禁行非圆;若人闻广博,及善护尸罗,由俱故赞彼,其禁行圆满。”

这里以四种情况区分圆满与非圆满,强调行持的重要。

第一种情况:

如果有人虽然有多闻,却没有好好地护戒,以戒行有亏缺的缘故,应当呵斥他闻法没达到圆满。护戒是实行的代表,指各种应断的恶行或过失都认真遮止,不去造作;各种应做的善行或功德都尽量去做,这就是护戒的实行。只听闻而不好好护戒,所闻的学处并不付诸实行,这样闻法就不圆满,还没有做到家。

第二种情况:

如果有人虽然闻法很少,但他能好好地护戒,以实行护戒的缘故,赞叹他的听闻很圆满。他能把所听的法实行起来,听几句就做几句,对他来说,所听的法都做到家了。前者是听一万句没有修一句,所以他这一万句都没听圆满,全都不及格。

佛法是修心的课程,重点是在修心上,不在巧言善辩、能说会道上。佛法的考试也是从修心的程度来衡量,不是看我们能否像录音机那样非常会记录,这些都可以伪装,但一个人实际的心念和行为却无法伪装。所以务必要知道,我们的课堂在心上,一切功课都是在心上做,考试也是在心上考,圆满也是在心上圆满,一切法道的行持都是在心上完成。道次第称为修心教授,而不是学知识教授,每次闻的教授都要去实修才有考分。

第三种情况:

又有人既缺乏听闻,又不好好护戒,由具足两方面过失的缘故,就呵责他的修行不圆满。他是既无知,又不好好护戒,根本没有止恶修善,这是最差的修行人。

第四种情况:

又有人不但听闻广博,而且能好好护戒,由于他有知行两方面的品德,就赞叹他的修行很圆满。

由这段圣言的教导我们会醒悟过来,知道听任何法都要用在修心上离过证德,这样才会学圆满,学到家。所闻的法到底学到了多少,唯一从自己的实行程度来打分。就像学数学能得几分,不是看你听了多少堂课,而是看你听了讲解后能做出几道题,演算和推证的能力如何。学法的成绩也应当按这样类推。我们要有新的评分标准,然后客观地给自己打分。

又云:“虽闻善说知心藏,修诸三昧知坚实,若行放逸令粗暴,其闻及知无大义。”

这里再由正反面的对照来显示知行合一的重要。我们先要由反省、观察来确立纯正的观念,这是当前要完成的重点。一个纯正的观念会利益我们菩提道的每一步,不要认为现在没讲什么修法,就不去重视,那只是不知轻重的表现。

先看反面的情况:

如果已经闻到了圣言教诲,了知了心要,也知道修持三昧才能得实义,但自己的行为却随便放逸,使身心日益粗暴,这样的闻和知就没有大义,只是增长知识而已。“知”是前位的事,要把“知”转为实行,在自身上实证到佛法,这才是关键。

“若喜圣者所说法,身语如之起正行,是等具忍友伴喜,根护得闻知彼岸。”

正面的情况:如果有人喜好圣者的教诲,而且在听闻后,身语意能如同教导的那样发起实行,这样在法上具有坚忍品性的人为善友所欢喜,他由善护根门而达到了闻和知的彼岸。

“具忍”,指行持法道有坚忍的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没有这样的心力就无法贯彻修法,往往堕在因循苟且的惰性中,而实行必须要克服惰性。在法道上能坚忍力行的人,他的行为就为正法上的友伴所喜爱,大家都称赞他是个好行者。这样的人学一分法,就会实修一分,恒时谨慎防护根门和心念。

根门是发起生死的因或者所依,之所以被卷入生死,就因为根境接触时起了各种妄识,从而源源不断地造作杂染业。为了解脱生死而办道,就是指恒时守护自己的根门和心念,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由于实践了圣教的宗旨,因此说到达了闻知的彼岸。

闻知是实行的前导,只有所了知的法义已经在自身上实行,才是闻知到了究竟处或者学到家了。“学”的涵义是依圣教指示,学到诸佛菩萨的行为。能把自己的心学成圣贤的心,才叫法学得好,并不重在口头言说。

前面指示了“圣言是教授”,学圣人的言教就是遵循圣人的教诲,把心和行为修成圣贤。能实行就叫做到了闻知彼岸,指从语言的教法变成了心上的证法。“彼岸”就是指到了究竟处,学到家了。经过勤学力行,智慧、慈悲、信心、恭敬等,以及各种身语意的善行,都在自身上出现了,已经实行出来,完全变了一个人,这才是学法学得好,才是学对了。古人说:学《论语》之后如果跟学之前一样,那就白学了。学圣贤之道,应当有气质的转变。佛道的教授都是要人实际去改过自新,顺着法道修习,去掉颠倒的心,修出纯正的心。每次听完了教授后,就马上移在自身上实行,能这样学法,就会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这个问题十分重要,这里引用多处经教反复教导,目的是让我们产生深刻的认识。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行者们的共同观念,我们也应当步其后尘,踏上实修的道路。

《劝发增上意乐》亦云:“谓我失修今何作,殁时凡愚起忧悔,未获根底极苦恼,此是爱著言说失。”

《劝发增上意乐经》中也说到,不知道修心真义的人到了临死时,会生后悔心,他会想:我在有修法机会的时候没有好好把握,空过了一生,转眼死亡就要到来,我该怎么办呢?因为他没有修过法,心里没有丝毫把握,对前途充满忧虑,因此说“殁时凡愚起忧悔”。这是必然会出现的。曾经拥有那么多的修行良机,想修的话,每天有很多时间都能用于修行,但却一直不懂得珍惜,徒耗了一世人身,在临终时后悔莫及。

我们要引以为诫,不要做这样的愚人,要时刻警醒:如果我现在还是在空谈中度过,并不在自心上修持,这样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到死时一定后悔莫及。如果没有福分遇到佛法还情有可原,但自己有大福报遇到成佛的教法,如果知道好好珍惜用于实修,就能得到极大的功德和受用,积累起超过虚空量的大福德,能够往生净土或者转凡成圣等等,但这些修法机会全都错过了。

这样没有获得根底的缘故,会极端苦恼。这都是一向爱著言说的过失。也就是一向耽著在谈论上,没有切实用功,最终一定会后悔。“未获根底”,是说圣言教授本应当放在心上实修,有实行才有根底,没有实行就流于空谈。即使高谈一千丈,内心也没有一点根底,都成了虚假的功夫。心上的规则是,实行了才能得根底,得了根本就有内涵,就不会后悔;空谈就不得根底,并没有内涵,一到关键时候就无力度过,会极度苦恼。

又云:“如有处居观戏场,谈说其余勇士德,自己失坏殷重修,此是爱著言说失。”

这是再用譬喻来说明什么是爱著言说的过失。好比观众坐在戏园子里看戏,谈论台上的勇士多么了不起,具有哪种功德,他只是谈论别人,自己却一无所有。又好像数他人的宝贝,自己没有半分钱。像这样,自己不作殷重修,没得到修法的功德和受用,就是爱著言说的过失。所以不要只做评论家,而要做佛道的行者。“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要在谈论和实行二者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们要选择说得少、行得多。

又云:“甘蔗之皮全无实,所喜之味处于内,若人嚼皮故非能,获得甘蔗精美味。如其外皮言亦尔,思此中义如其味,故应远离言说著,常不放逸思惟义。”

这里又用比喻作启发。比如甘蔗的表皮没有实义,精美的甜味都在茎秆内部,如果一个人只嚼皮,当然得不到甘蔗的精美味。像这样,语言是表皮,思惟它蕴含的法义才能得到妙味。因此,我们应当远离言说的耽著,身心不放逸,恒时思惟法义。

如果只喜欢表面的谈论,从来不消归在自心上思维涵义,那就根本品尝不到法的妙味。比如做了几十年学者,对各宗各派的佛法都可以高谈阔论一番,但也只能成为一名伪专家,当别人问起,几十年里你都得到了什么佛法的受用时,扪心自问,什么味道也没尝到。这样有何实义呢?

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不能放逸,今天再怎么也要在自心上思维法义。思维的目的是要矫正自己的心和行为,而不是搞研究、做课题,这跟我寻求菩提道没什么关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修心。所以一切的思惟都应放在心上,要反复地想:圣言是怎么教导我的?而我的心和行为又是怎样的?哪一点有过失,我是怎么出了错?怎么没合到真理?这样思维看清楚了,就要调正心和行为。一定要常常这样思维真实义。思维就是再三抉择自己的心和行为,做如理的反省,我们应当按这样成为菩提道的行者。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思维病人的譬喻,发起治病想的观念。

二、观察自己烦恼病的严重度,发起持续治病的观念。

三、为何对自己作病人想极为切要?试着对照自己学法的状况作思维。

四、“学法重在实行”,对此你有何认识?请反复思维《听闻集》等教证,来引发、加深这一观念。

(五)于如来所住善士想

于如来所住善士想者,随念世尊是说法师,发起恭敬。

这一想是指我们闻法时,要想世尊就是这位说法师,现在是佛来给我传法,这么一想就发起了恭敬。

为什么要按这样来观想呢?因为如果想到世尊住在说法师身上,现在是亲自在佛前听法,就会起至诚恭敬的心,一心领受法义。比如我们看到木雕的佛像时,如果只认为是木头,那么佛像也就只是木头,如果生了轻视心,还会得一分亵渎的罪业。我们现在还是有分别心的凡夫,不是已经超越因果、高证果位的大禅师,还受制于因果律,因此我们心里怎么想,就会种相应的种子,这时就要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或者最能得到加持的方式。

比如当我们看到经书时,不能视为一般的书,而应当信受为法宝;当看到泥塑木雕的佛像时,也要信受这就是佛宝。内心生起了诚敬,当时就得到大利益。就像西藏的老妇人,把狗牙当作真正的佛舍利,虔心礼拜,由此就得到佛力加持。她一直以极清净的心认为这就是佛舍利,心一直住在清净观当中,这是她得利益的原因所在。如果我们也能观想世尊就是法师,现在是佛亲自传法,这样把心提到最恭敬的状态,那就容易得到利益。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善巧,在修行上务必要通达唯心自现的法则,之后要善巧地把一切都转成妙行,让它唯一显现利益。不懂得万法唯心,就会对佛教的种种做法感到很难认同、很难适应。比如皈依僧的学处,要求对任何僧宝的表象都视为真实僧宝,都作清净观,下至一缕袈裟、法衣上的一块布,全都要视为僧宝。要按这样来发起清净心。这里有一以贯之的道理,到了密乘的修行,一切都观为清净。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处在这种观当中,就成了对自己最大的保护,同时也是开显佛性最有利的助缘。因此,我们要善巧地运用心来获取利益。

(六)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于正法理起久住想者,作是思惟:何能由其闻如是法,令胜者教久住于世。

我们听闻正法时,还要对能利益一切世间的法宝,生起使它久住世间的想法。如果能每次闻法时都诚心地发愿住持正法,以这个缘起,佛法就会真正受持在自己心中,因为持法的愿力会让自己牢牢地持住每一分法,而不让它失坏。

我们有责任住持佛的圣教,听任何法时心里都要想到:我该怎么来努力受持好这分法,使它长久住在世间呢?比如现在佛法十分衰微,连最基本的因果法都快隐没了。我们要常常考虑:这么宝贵难得的因果法,只有靠佛彻见因果的智慧才能宣说,我们竟然有幸听到了这么深的因果律,当然要持好这分法宝,让因果教法在世间永久安住。

或者当我们听到四谛法时,又要想到:在一切世间法里丝毫也没有揭示这些真理,这都是世尊因地历尽千辛万苦才求来的法宝,现在有幸传到我心里,我不能让它失坏。佛法只要有一个人持住,就表示在世间不灭亡。如果我们都没有持法的心,佛法就会迅速灭亡。所以要常常考虑,怎么努力来使法宝久住世间,而利益到无边众生。

总之,要按这样时时发起住持佛法的心。要一直祈愿:从现在一直到尽未来际,住持如来正法轮。要让持法的愿力念念相续,在听任何法时都要有持法的大愿摄持,要发起一种至诚护教的大心力,这也是随学普贤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