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附录三 宗赜禅师莲华胜会录文

《净土十要第四要·净土十疑论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隋天台智者大师 说 智圆法师 讲解 ︱

作者简介

宗赜禅师是宋代大德,襄阳人。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是陈氏,大师由舅舅抚养长大。少年时学儒,对世间典籍有广博的通达。29岁投礼真州长庐秀禅师出家,深明禅宗心要。元佑年间住在长庐寺,把母亲接到方丈东室,劝母亲出家持念阿弥陀佛,前后经过七年,母亲临终无病念着“阿弥陀佛”往生了。宗赜认为自己尽了报母恩的心,就遵照庐山慧远大师的芳规建立莲花胜会。普劝僧俗习西方妙观,其次专持佛名,回向发愿,以期同生净土。自己写文来做倡导,就是这篇《莲华胜会录文》。

本文大义

这篇文章是要把一切有志之士引入净土大海,因此要遣除众人的疑惑,让大家看到这是一条大义的道路,符合实际理体、缘起大用,能速疾成就佛道。为此,首先遣除大众认为生净土有违于无生之理的困惑,揭示著有著无是常断两边,无念而念、无生而生契合中道妙体。也就是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不见有佛可念、有土可生,然而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不妨炽然念佛、炽然求生。而且,正是由于自己的因心与果佛的悲愿相合,感应道交,从而不往而往、无生而生。

其次要遣除大众认为有欣有厌违背平等性的疑惑,故要揭示两土导师的深心。释迦以折门引众生出离火宅,弥陀以摄门摄众生归回乐国。然而,二土导师的心意不只停留在让众生生欣厌上,而是由欣厌到达具足成道顺缘的最好国土后,在那里契证无生空性,得到无生法忍,最后去除欣厌两边而达到平等性地。这样揭示两土导师教法的大关要。

接着告诉我们,目前的地位当然有欣厌。众生身在娑婆国土都向往修法的顺缘,比如好的道场、好的导师、好的眷属同伴,又能不遭退缘,得长寿而长期在修法上升进等。既然有这种欣愿,而极乐世界圆满具足师、友、境等顺缘,而且得无量寿,一刹那都不会退转,因此更应当求生。再者,没达到圣位就想在这个世界度生,是对阶段判断失误的表现。在分清阶段后,就知道第一步要往生净土,第二步在净土成佛,之后回入十方广度众生。这样看清自身的迷惑以及往生的必要后,就应当生信发愿,一心趣向净土。

之后要了解,往生后会有怎样的前程。也就是决定达到不退转地,速疾开发心性,圆成普贤行愿,的确不可思议。

像这样,看清整个大义路线后,大家的心一致、愿一致、目标一致,因此应当结成同盟,一心观佛、念佛来求生净土。在这个基础上,就号召大家结成莲花胜会。

最后讲到普贤、普慧二大士在冥冥中相赞大法会。由此知道这是不可思议的因缘,所以感得普贤菩萨、普慧菩萨来参加。这也是让修持者们更有信心,知道这条道路非常殊胜。

分段解释

这篇著名的文章有很深广的要义,我们分六段来领会:一、净土妙道;二、两佛深心;三、破惑愿生;四、净土前程;五、决志同生;六、菩萨幽赞。

一、净土妙道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

首先显示常断见和第一义谛的差别。认为念是个实有的念,生有个谛实的生,这是常见的错谬。以为无念是断无,无生也是断无,这是断见的迷惑。正在念实际没有念可得,正在生实际没有生可得,这就是第一义谛。

对于任何一法,如果以为别有此法的体性可得,这就落入常见。如果以为什么也没有,像龟毛兔角一样,那就落入断见。实际上,世人以为有的念或生不落在断上,但并非像世人所认为的那样能得到一个生或者念,实际寻找得不到,现证时也没有这样的相可得,所以叫“念而无念”“生而无生”,空和有是不二的,这是第一义谛。

是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则上无诸佛之可念,下无净土之可生。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则总摄诸根,盖有念佛三昧,还源要术,示开往生一门。

以这个道理就知道,在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没有任何客尘,或者没有四边所摄的戏论尘垢,本来清净。所以,就上而言,没有诸佛之可念,没有佛的相可得;下无净土之可生,也没有实体的净土相可生。在空如来藏中,一切尘垢不可得,一切相不可得,本来湛然清净。然而,在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一切都是佛性的妙用,它能具能照,可作无边的缘起显现。在这当中,总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而念佛的净念使之相继,得到三昧,有这样还本归源的要妙方法。由此就指示、启开了往生净土这一妙门。

所以终日念佛,而不乖于无念。炽然往生,而不乖于无生。故能凡圣各住自位,而感应道交。东西不相往来,而神迁净刹。此不可得而致诘也。

由于本来真空与妙有不二,或者空性与缘起不二,所以终日念佛却不乖违无念,正当念时实际就是无念,正当无念时却不妨念佛,两者并不相违。同样,尽管往生却不违背无生理。所以,圣者和凡夫各自住在自己的地位上,而感应道交。凡在凡位,以至诚心能感,圣在圣位,以大悲愿能应。凡心和圣心没有隔开,只要缘起相应,自然相交通相感应。

再者,实际中没有从东往西等的来相,然而缘起不失,当因缘合会时,心识已经在极乐国里了。实际寻找的话,有没有这样一条踪迹呢?的确找不到。因为它是法性空,没有人相、法相可得,找不到一个实体从东边到西边。然而缘起合会时,自然出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蕴身,出清净刹土、清净受用等。

“此不可得而致诘也”。由于妙理本来如此,所以不可能有能驳倒、能质疑的地方。

故经云:若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是讲“佛事门中不舍念佛一法、往生净土一法”,决定有这样的缘起力用。当人们闻说并信受阿弥陀佛,执持佛的名号,一日乃至七日等,这人命终时自然心不颠倒,与佛相应,就得以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这表明虽然无生,但不妨碍往生,不妨碍显现净土,以及在净土得佛加被迅速返回本源而成佛。所以,不必落断空见,也无须落常有见。法门是很微妙的,虽然不见有一法可得,然而不妨求生净土、建立净土。虽然不见有佛相和众生相可得,然而不妨众生心和佛心相应。种种妄相虽不可得,但缘起的力用不失,此法门的各种微妙、合理性都不受所破。这样明白后,就能坚定地求生极乐世界。

二、两佛深心

夫如来世尊,虽分折摄二门,现居净秽两土。然本圣之意,岂直以娑婆国土,丘陵坑坎,五趣杂居,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以是为可厌。极乐世界,黄金为地,行树参空,楼耸七珍,华敷四色,以是为可忻。盖以初心入道,忍力未淳,须托净缘,以为增上。

虽然释迦弥陀两佛分折摄两门,现居净秽两土来摄化众生(释迦以折门摄众生出离秽土,弥陀以摄门摄众生欣求净土,这样一折一摄,将众生引至净土成佛),然而二圣的本意,哪里只是让众生生个欣厌心就算彻底呢?

诸佛同一本怀,都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让众生现前一真法界如来藏清净真心。在这里,一切尘垢都不可得,没有可厌处;恒沙自性功德本来具足,不必向外欣取。所以,佛的用意并非让众生停留在取相上。也就是,哪里只是以娑婆世界充满了丘陵坑坎,天、人、旁生、饿鬼、地狱五趣杂居,以此为可厌;极乐世界黄金为地,行树参空,楼阁以七宝合成,莲花开出青黄赤白四妙色等,以具足功德庄严而作为可欣,这样舍此去彼呢?佛的究竟心意是要引领众生摄归本来之地,这里是大平等性,哪里有“二”可得?哪里有一者可厌、一者可欣呢?

既然如此,为何两土导师又以折摄两门来引众生去往极乐净土呢?这是由于初发心者尚未淳熟无生忍力,有很粗的欣厌、很粗的烦恼。当无生忍力达到淳熟,那时一切皆无生,都是一味的大空性,哪里别有两样呢?然而,达到这个之前有很大问题。如果在缘起上没抉择好,在低位就高谈“一切皆平等”,落在事实上就会发现欣厌炽然,缘合意境起很大贪欲,缘不合意境起猛利嗔恚,由此将深陷轮回无法超出,造成无量劫又无量劫的生死患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截断染缘,到达充满净缘之地。种种境相都摄持自心往还源的方向走,往法性上契会,在这样的净缘里才能迅速解脱成佛。这样看来,往生极乐是特别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