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四 大智律师净业礼忏仪序
《净土十要第四要·净土十疑论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隋天台智者大师 说 智圆法师 讲解 ︱
我们要看到大智律师前期的心路历程。也就是由胜解发起愿欲,由愿欲驱使着心往所愿的方向努力。他心的流向就是要在秽土修行、度生,这上面有悲、有利他、有行动。或者说,他以胜解驱使就立了愿,这个愿非常坚定、无法扭转,之后一心在这上努力。然而在分别心的走向上,往秽土走和往净土走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在净土方面,他心的能量丝毫不投入,而且非常排斥、轻毁;在秽土方面,心一直投入能量,发起精进。这样就看到他这一段的心路历程。
我们想一想:大智律师的发心不好吗?他哪里出错了?对苦难众生有切身的同情,一心想去救度,而且发心做大导师提携众生,把他们安置在无上佛道。这样的悲心、菩提心不好吗?世上有几人发得起这个心?只求自了生死、一己解脱的人,发得起这样的心吗?只想自己享乐,不愿在苦难中度生的人,有这种心量吗?我们应该对这种心礼敬,它非常殊胜难得。既然这么殊胜难得,为什么他后来改变方向呢?如果没有问题,为什么要改变?我们继续观察后一段,这位高僧是以什么因缘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改变方向的。
他之所以发生那么大的转变,就是因为在出现大考验时没过去,过不了关,这让他感觉自己不行。那时生了一场大病,特别危急,感觉要死。譬如一个凡夫,当癌症诊断书一下来,人一下子就垮了,非常惊恐,精神萎靡,有的几天就变得不像人样了。当时大师遭遇重病,整个身心都被席卷进去,脆弱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度过。后来病好了,他才觉悟到自己不行。病一过来才发现人的我执有多大,空不了,过不去,不晓得往哪里走,前路茫茫,非常恐慌,证明自己没有道力。这时才感觉,过去的发愿虽然悲壮,但能力相差太远。自身尚且淹没在生死浪潮里,还怎么救别人?愿虽大,实际没有能力完成。
之后看到《净土十疑论》,发现祖师菩萨们都这样教导:初发心菩萨在得到无生忍力之前必须常不离佛。而且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说:具缚凡夫,有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喻讲得很明显,婴儿不能离开母亲,弱鸟只能在枝头活动。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愿可以很大,但这里面有一个成长过程,不可能婴儿就去救人、弱鸟就飞上高空。那时,他以智慧观察到了这一点,就改变了方向。如果当时没有改,那后面就很危险。按照大比例来看,很难实现所愿,糟糕的甚至可能堕恶趣。
我们从这里要吸取教训。也就是,欲救众生的愿心一定要由智慧来驾驭。如果没有以智慧如理抉择,判断有误,觉得众生这么苦,怎么能考虑自己解脱?这样直接冲进风浪里度众生,结果很快就被淹没,没有一点自在力,不必说度众生,连自身都难保。这是很明显的。可以想像,他所经受的那场大病就是较大的生死风浪,当时发现自己完全被席卷走了。虽说诸法皆空,病也是空的,但那时连一点无生忍的力量也没有。自己作不了主,前路茫茫,非常可怕。人在生死关头之时,没有得道或者虽开悟但没达到纯熟自在的话,仍然非常恐慌,过不去。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种状况下,怎么能草率跳进去呢?用智慧去衡量,根本达不到入三途恶趣救众生出生死的地步。
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譬如菩萨需要割舍身肉布施众生,但不是刚一发心就能做到。等修证到高位,割身肉像割菜叶一样,那时当然可以这样做来利益众生;如果初发心就割身肉,由于割肉会产生巨大的痛苦,那时必然起嗔心,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会堕落。这是很明显的例子。那时,大智律师就发现自己的抉择太草率,智慧太粗大,还不到位,没有全面地考虑道的行程、走法等。要知道,只有成就了无生忍力,才能入恶世自在度生,此前必须先练成这种道力,而这又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在哪里练呢?选择生在秽土还是生在净土?这就要观察因缘。对于初发心者来说,应当选择往生西方净土,在那里能够现前依佛常常不离,迅速成就无生忍力。
之后,他努力的方向、重点完全变了。过去学各种法,但轻视净土法,因为自己不去净土,就觉得没必要学净土教。现在知道只有先去净土,得到无生忍力,才能成满回入娑婆度众生的大愿,从“一步直入”变成“两步而入”。而能否完成度生大愿,关键就在于能否往生,一往生一切都会实现,没往生就都没法实现。这样净土就成为利他的归处,此生最大的重点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修学净土法门成了重点中的重点。像这样,通过以智慧抉择,胜解已经转变,之后愿或欲、精进的方向都跟以往完全不同。从此专寻净土教门,二十多年没有暂时放舍过。这样就出现了在净土法上的一门深入,有“专”和“恒”的内涵。
大师又讲到具体的作法和发生的效果。作法是“详研理教,披括古今”,效果是“顿释群疑,愈加深信”。这就是深入解门的真实道路。也就是详细去研究净土的妙理、圣教,全面去看净土大德的著述。这就看到,像这样的大德都需要二十多年,非常详细地去研阅净土教,天天不离开学习,最终才结成这样一个心要。由于理上越来越明,就发起了非常深的信心。发生深信,实际就是得了胜解或者非常强的理解。由于发生了胜解,从此就一心一意修这一妙门,从始至终完成佛道。因此,对于净土行者来说,胜解实在是命根、是修净业的中心支柱。它是深信的关键,和幽溪大师所开示的“广学祖教”是一样的。
内心的疑结一旦解开,转而信心就会出来,所以生信的途径就是要破除无知、邪解和疑惑。如果心中有很多不了解,处于无知的状况,那就要通过广泛地阅读、听闻等产生了解来破除。再者,心中有不正确的理解,对净土看偏、看小、看低、看得不了义不圆顿等,这些都叫“邪解”。非常深入地领会之后,就会发现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法门。就像蕅益大师所说:净土法门是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方便中第一方便。如果有这种理解,那当然万牛莫挽,对这个法尊重信赖,好乐渴仰,这些就是发生信愿的根本。再说,疑惑就是心里有很多举棋不定,想“是这样吗?是那样吗?”等等,这些也都要通过解疑破惑来遣除。
随着这些问题不断地被解决,信心就不断地在长。就像我们学《净土或问》《净土十疑论》等那样,会发现细致地学完以后,信心已经增长很多。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大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才发现真实的信心已经出现,而且非常深。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条道上的缘起。的确是理明就信深,信深就愿切,愿切就行专,行专就功纯,功纯就业净,业净就障消,障消就智朗,一定会出现这样一条康庄大道。
以上就看出,大师专学净土以后,首先在解门上持之以恒、契而不舍,非常具体地努力,他成为我们的楷模。在行门上,他主要得到善导大师的指点,结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真正明白要走的路,一心与弥陀相应,这是行门上的断定。从此,大师一心专持弥陀名号,走上了专修净土的道路。过去由于偏激,长期排拒净土,轻视诽谤别人修净业。现在猛利忏悔,畏惧业果,知道这是群生归仰的大道,无数众生都要由弥陀愿力的摄持,来达成即生往生净土而解脱成佛,这是无比重要的大事。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大师幡然改悔,从此发大愿心,要普摄一切有缘众生同生极乐世界。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心态完全转变了。
总之,以上讲的就是弥陀使者的标准道路。也就是要长期深入,从解门和行门进入,自行化他都以净土为归,普摄一切有缘众生都踏上这条极其殊胜的净土大道。
欲常修习,须立轨仪。故集诸文,布成此法。从始至末,第列十门。并准圣言,咸遵古式。事从简要,法在精专。所贵自备修持,岂敢贻诸先达。后贤披览,知我志焉。
为了常常修习净土法,就需要建立仪轨,因此我合集诸经论的文句,编成了这个忏法。从开头到最后次第列出十门,都是以圣言为准则,完全遵循古德的规范,事相尽量简明扼要,法门贵在精纯专一。主要是为了自己修持,怎敢写给诸位前辈大德们看。希望后世的贤者们阅读了这篇文,能知道我的心意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