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西方发愿文略解

《净土实修要道(下)》 ︱ 智圆法师 讲解 ︱

实际在净土从未动过,这叫“不违”;从特别有缘的娑婆世界来说,会随缘而现,叫做“回入”。再广及到十方无数世界,也都能分身尘刹无量无数,就像一月现出百千月影一样。天月不升不降代表不动,然而“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代表分身。也就是从体起用,由于开显了法界心,在法界心中应众生因缘,自然现应身在众生心前作救度。然而从法身来说无动无出,从来没动过,也没有什么出。就像天月,没有从水里升上去,也没有从天上降下来,毫无迁动。这表示法身不动应缘而现,叫做“从法身出应化身”。

这样就了解,一旦到极乐世界开明了本心,开启了周遍的法界心,出现了文殊智,普贤行自然称着本性而起,因此说“依文殊智成满普贤行海”。这就是《普贤行愿品》所说的“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所谓的“智力”即文殊根本智,它是周遍的,所以遍十方。它应着一切缘自然分身无数,化现各种形式,什么都可以做,尽虚空遍法界的普贤行海都会从这里究竟完成。因此《行愿品》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之后以不可思议的自在神力,各种各样的方便来度脱众生。

正如自己现在立愿要把一切众生都安置在一乘菩提道上。忏悔时也说:我与一切众生迷本净心,纵贪嗔痴等。往生以后,这一路代众生所发的愿都能实现。可见愿文前后贯通。这就看出,这条路能使得处在杂染中的一切众生都脱掉虚妄分别,恢复本来清净。这样同入净土,同登不退,同归法界家乡,再不流落生死鬼国,究竟完成普贤行愿。

无尽大愿

如此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要点:

1、着眼点是,在西方得成就后,实现无尽的普贤行愿。

2、本性无生故,愿无尽。世界、众生、业、烦恼无尽故,愿无尽。

3、此即《行愿品》所说:“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4、到此对所有普贤行都起无尽的愿心。

由此可见,此是普贤行愿王,此是愿海心髓,此是圆成普贤行愿的根本门,因此标为“无尽大愿”。

对此可从两方面了解。首先,由于心性是无为法,没有生的缘故没有灭,以心性不可尽故,心性所发的誓愿不可尽。从现相界而言,世界不可尽,我的愿不可尽,众生不可尽,我的愿不可尽,众生的业和烦恼不可尽,我的愿不可尽;若此四者有可尽,我愿乃可尽。

像这样,愿要发到无边际处,只要世上还有苦难,还有众生在沉沦迷惑,普贤愿力就不会消失。因此,我们一举把结合净土道实现普贤行愿的大愿之海、大愿之髓全部推到无尽处,如此就称合了本性,掌握了愿的心髓。

四普皆回向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要点:

1、回向处即发心处。

2、原始要终只是这一个。

在《西方发愿文》修持完毕之时,应当以作愿来印持善根,回向在所希愿处。这也就是当初发心的真实愿望,愿把一切众生都安置在一乘菩提道上,让他们都成佛。因此,每一次修完都这样回向。

再者,由于已经见到整个净土大乘从初到中到后的行进历程、开展历程,那就非常明白,不远就会实现。也就是,在净土速疾成就以后,普贤行愿力会出来,然后就能分身尘刹度脱有缘的过去生父母,决定会把他们安置在一乘菩提道上,让他们成佛。因此,这样回向特别现实、特别如理,应当这样发大心。

总之,回向的内涵就是把这次修《西方发愿文》的功德回施给四恩、三有、法界一切众生。由近、中、远的观缘次第,回向给法界心里的一切众生,让他们同样圆满一切种智而成佛。也就是让他们本具的一切种智、大智慧彻底显出来。这就是所有回向的要害处、归结处、大根本处。

思考题

1、 归命请加:

(1) 为何称弥陀为大导师?

(2) 为何此处在信愿行三资粮中只言“愿”字?

(3) 为何要祈求弥陀慈悲摄受?

2、

(1) 从正反面观察,为何要发最大的利他心?怎样是最大利他心?为完成此目的,我该走怎样的路?

(2) 从所缘之境、所求之事、所发之心三方面细致思维,发起以上之心。

3、 如何立愿自要?此与四弘誓愿如何对应?

4、 求佛冥加时的前提是什么?如何忆念佛有智悲力能应?祈愿得佛何种加被?得加被后成就何种净业?

5、

(1) 为何临终时要具足好状态?如何发愿临终具足好状态?

(2) 如何发愿临终出现好相兆、好结果?

6、 如何发愿见佛得记?

7、 如何发愿蒙记具德?为什么这样发愿是合理的?

8、 如何发愿成德利生?此与智悲力用如何对应?

9、  如何作普皆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