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宗分

《无量寿经大疏(四)未定稿》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这一切都是自然的,都是本性缘起。整个就是法界一大缘起,它涵盖了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事相,有无量无边的作用。这里有自他感应、因果交彻、信修不二、事理不二、自他不二,有各种的众生心和佛心互相感通、互涉、互入。像这样,一切都是实相中本具的妙理,以缘起而显现事相,从而出现的极神妙的作用力,达到了非常殊胜的果地。总之,一切都是“道之自然”。说到究竟,还是法性随缘而任运起用,法尔如此,丝毫不妄,一点点的差错都没有。

这就知道,这个法门极其深妙,是“佛智不思议法门”,是佛的果觉应缘而自然显相起用。而且,已经觉悟的果地佛,和未觉悟的众生自性佛一连接起来,自然就有妙道的运转。这种运转也是法界在办事,所以不会有任何的侥幸、差错、失灵等等。这是法性真实理体在起用,跟有为法的机械、人工等运转完全不同。也不是凡夫善知识、外道仙人、声闻缘觉、学道菩萨等的他力起用,因为他们还没证到无上果地,所以都还有限,不能达到如此灵妙的地步。也不可能有这样广大、普遍的摄化面,有这么迅速、超绝的力量,也不可能达到如此圆满的功效。

这一切都在说明“道之自然”,也就是,佛的无上果觉给众生作因地的心,会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如果你能这样体会,才知道“念道之自然”有这么无比甚深的涵义。虽然一切都是微妙缘起,但这也不离开本具的理性。像这样,你就能会入事理圆融、性修不二,才知道这是非常殊胜、高深的法门,不能以通途教理去度量它。它不是单凭自力,首先从因起修,一步一步地逐次上升。这是通过自己的因心跟佛的果海之间会通,然后佛果觉的力量加被下来,直接在众生心上转化,由此而超出一切业系,顿生净土,从而斩绝生死情根,顿现本性。以能迅速开发自性的缘故,往生后必定一生成佛。

这样才知道,净土法门是“从此法界流”,又是“还归此法界”。所以叫“一乘皆成佛”。而且主要是借助佛的神力加被后,就能一超直入,或者说唯一依仗弥陀的智、悲、力加被,而显发行者的自性。所以说“托彼依正,显我自心”。以信心和恭敬作为相应的因,佛力加持一旦注入,你就会顺利地出现一切道果功德。

从修道的途径来说,就是通过信愿持名,以他力的大道而往生净土。而且,弥陀名号就是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就始觉合乎本觉,始觉和本觉不离就直超觉路。这就是法尔自然的大道。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里所说:“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又说到:“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以念佛心而能入无生忍,只因为这是自然的大道。

【思考题 】

1.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

(1)极乐菩萨的功德是以什么成就的?

(2)前面的经文都是“佛告阿难”,为什么从此处开始,要以弥勒菩萨作为当机者?

(3)“微妙”、“安乐”、“清净”,分别说明了极乐国土的哪些特点?

2. “何不力为善。”

(1)按《净影疏》解释“力为善”。

(2)以“正助兼修”来解释“力为善”。

(3)按弥陀愿海法门来说,“善”特指什么?为什么?

3. “念道之自然”

(1)按《净影疏》解释这句话。

(2)“道之自然”有哪两种涵义?净土本法强调哪一种?

(3)净土大道的“自然”指什么?它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有这种“自然性”?

(4)为什么说净土法叫做“自然之道”?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5)了解“自然”二字的妙义,对于我们修净土法有什么帮助?

(6)我们应如何“念道之自然”?这里有什么深义?

【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

经由这个大道,最终会证入平等、周遍的法性理体。所以说“一切无不还归此法界”。就像万川之水同归大海一样,十方世界里的凡圣万流都归于净土,也就是归入自性,还归法界而成佛。阿弥陀佛以悲愿摄生,目的就是让一切众生都还归法性本体。

“无上下”,指平等的法性理体,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无边际”,指周遍的法性理体,它横遍竖穷,包罗十方三世一切法。当然,无论是说平等还是周遍,无非是借假名来表示法性的德相。这也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宇宙、生命的本源。一切相、用都是从它流出的,而它自身不落在任何边上,也因此无相可得。这就是一切都不是中显现一切。

就像南岳怀让禅师说的,“说似一物即不中”。如果说它是个什么,就已经不是它了。它是无面目的,然而一切法都由它而现。也因此,一切都本自平等不二。真正证入时,并没有此者彼者、是非、高下、胜劣、圣凡、远近等等,任何二边对待的法都没有,所以叫做“绝待真心”。

正由于绝待,所以圆融,一切无不会通于此。也因此,任何事都以它为体,即一法中具一切法。任何一法都是佛智慧,都是法界。只不过众生以妄心错认当下的妄相为真,结果就自己背离法界,而回归不到法界本元。一旦产生始觉智而合于本觉,就直接会入本体了。其实,会归本体也无二无三,本来就是一真本元,从本没有任何迁移、变化,只不过做了一场迷梦而已。

真正会归法界本元时,哪里有什么二可得?或者还有什么妄可得?这就叫本自平等、本来清净。十方三世的一切法都不离本心,这个如来藏性包罗一切,而我们现在因为落入妄执中,所以把十方三世全都隔断了。也就是由于生灭妄念一直不断,所以有了观待而立的十方、三世,无法融通。但实际上,十方无边无际,三世无始无终,是圆融一体、本自不二的。

净土大法极其甚深。这里,世尊告诉我们,只要按这个道去走,最终就会证到法界本体,也就还归了本元。这就回到老家了,从此再没有生死,没有妄心的迁变,那些都叫做苦,叫做生死,这以后就得了无为大乐,这是无生无灭的常住理体。这样复本心性就叫成佛,而不是另外修出一个佛。

下面对此做详细讲解。

所证的理体是平等性,也就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就叫“无上下”。虽然相上有各种各样的差别,但从理体上说,一切法平等不二。比如一名演员,他可以演各种戏剧,有各种的喜怒哀乐、语言、行动等表现,其实就是这一个人。如果你识得他,那这一切都是平等不二的,这上没有一好一坏等的差别,无非是同一个真人。同样,证了理体之后,什么圣凡、染净、高下、贫富、智愚等等都是没有的,这些只是相对安立的假名。如果对这些作实法解,那就落在了二边,也就起了差别见,而障碍见到平等不二的理体。

现在就要反过来,不被假相所迷惑,而时时识得本元。这样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没有的,本来是不二的,叫做“一真法界”。这根本不是相对待的法,所以叫绝待、本元;不是因缘造成的,所以叫无为、叫本真。这样的话,原来的各种差别见就会一个一个地消尽。因为过去无非是在这上面分别、计较,但这些完全是迷乱,根本不存在。不仅如此,在一切境界中再没有喜、怒、哀、乐等的妄动,也不再有成败、得失等的计较分别。从此,“超越于事物之表,逍遥于情尘之外”,不再是你当仆人被它转,而成了你去转它;不再是万物来驱使你,而是你去使用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