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讲记-破乐执品 第二

《中观四百论讲记(一)》 ︱ 圣天论师.造 ︱玄奘大师 法尊法师.译 ︱ 智圆法师.讲授 ︱

前两颂揭示了世间人被众苦所逼迫,以及四大不调所遭受的痛苦,那么习气深重的人,就有了下面的想法。

设问:虽然身体的大种互相冲突,但是这四大不调引起的诸多疾病,仍可以依靠饮食、衣服、药物等的方法来消除,以此缘故,还是说明各种各样的乐也是存在的吧?

答:

寒冷等对治,非能常时有,

正坏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颂文直解

首先,能够使寒冷、疾病等的诸多痛苦永远不产生的对治方法,是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的。这样即便能偶尔一两次对治寒冷及病等的苦,然而将数数以有漏苦苦正在损坏的身体还说为是乐,这是时时处处都毕竟不应理的。

释义

我们先来了解“寒冷等对治”中的“对治”,到底是什么。譬如,冬天冷了,人们就穿上厚的衣服;夏天热了,人们就开空调来降温;肚子饿了,人们就找饮食来充饥;走路太累,人们就买车来代步。那么大家想想,衣服、空调、饮食、汽车这些东西,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它们的作用,就是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太冷了,人们就有穿衣服的需求,太热了,就有吹空调的需求。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世间人就会感受身心的痛苦。所以,这些衣服、空调等的东西,实际上纯粹就为了满足需求,也就是为了避免、对治寒热等的痛苦,而不是为了安乐。倘若这些自性就成了安乐之因,那么应成一切时都将产生安乐,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此,世间人只是对寒冷等痛苦的对治,妄执为安乐而已。

但是这些对治“非能常时有”,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比如,冷了之后穿上衣服,是否就永远快乐了呢?不会的。衣服只是一个外缘,穿上了后,只能阻止身体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它只能去掉当时的寒冷苦,但是不能改变肉身四大相克的苦因。当身体变热后,这件衣服就成了苦缘,必须得脱下了。就像这几天里,南方的天气非常热,只穿一件衣服,都会热得受不了,但是衣服又不能不穿,这样衣服就成了苦缘了。那么空调呢,现在就成了乐缘,但是空调一直吹的话,就会让人生病,这就又变成了苦缘,而且如果等秋天冷下来的时候,还再继续吹的话,就会冷得发抖了,那就更加是苦缘了。所以衣服、空调等都只能作为一时的对治方法。那么有人想,我只要赚了足够的钱,冷的时候有衣服穿,热的时候有空调用,这样总能够永远对治各种苦,得到永远的安乐了吧?确实很多人是这样想的,所以现在没有学好佛法、没有少欲知足、没有闻思修智慧的人就拼命地去挣钱,认为用钱买到了各种生活设施,就能够永远幸福了。要知道,从一方面来说,这其实不是在享乐,而是不断地用各种生活资具在对治苦;另一方面,四大如果严重不调而生重病的时候,比如冷热病发作时,那些高档的衣服还能起到减少苦的作用吗?尤其在临终时,因为水大分解而感受巨冷、火大分解而感受巨热的痛苦,这时一切的衣服等外缘都一点作用也没有了。所以这一切对治方法,都只是在一定的时候、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了苦的外缘,而对于凡夫的业报身作为众苦器的本性,根本没有丝毫的改变。

这以上从外缘的角度,解释了第二句,下面从内因外缘结合的角度,来解释第三、第四句。

业报身的四大不调,再加上冷热等各种外缘的扰乱,就像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样,决定了身体一直都处在被损坏的过程之中。就像有一个并不牢固的水袋,不断有地方裂开,再加上外面会有荆棘、铁钩等会把水袋划破,因而水袋经常漏水,补了这个窟窿,另一头又破了,甚至有时好几处会一起破裂,因此需要不停地去补这个水袋。身体就是这样的一个水袋,内忧外患不断,需要一直去拆东墙补西墙,而没有一个能够彻底解决问题、消除痛苦的方法。对于这样一个不断产生苦,需要不断忙于补救的身体,哪里会有什么乐趣呢?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位壮士,挥舞着木棒和绳子,将一群盗贼驱赶得七零八落。这群盗贼,在四处逃命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了吗?一点也没有!他们感受的,只有惊恐。同样,人们害怕冷、饿等的痛苦,去不停地寻求衣服、饮食等物品,这仅仅是对治痛苦的过程,并没有产生出真正的快乐。

这样看来,确实不存在真正的快乐,但是有人又会有下面的问题了。

设问:世间人们常说“我睡得很舒服,身心感到轻松愉快”、“他坐在那里,心情感到非常愉快”、“他出去散步,心情很快乐”等等,这些日常的对话中都说着快乐,由此说明快乐真的存在吧?

答:

无劳而享受,地上都非有,

说作业为乐,毕竟不应理。

颂文直解

不但没有真正的快乐,而且如世间上所谓的天施“快乐而卧”、“快乐而行”等之类语言,仅仅是将那些“自性为苦的有漏法”认为是快乐而已。即没有经过任何身口意功用的劳作,而有“快乐而卧”等能享受的行为,这在大地上一个都不可能有。是故,将以功用而正在劳作的行住坐卧等等威仪,说成是快乐并加以执著,这是毕竟不应理的。

释义

大家在健康的时候,觉得行住坐卧很自在的,不需要力气。但是在生病的时候,平时很正常的走路、抬手、转头等的动作,就变得很困难了。当一个人生重病的时候,连坐也坐不住了,他只得躺下来。但是躺着也是一样需要力气的。因为躺着的时候,呼吸还要继续,血液还要流动,这些的活动,都是需要力气的。比如说心脏,从小到大,都一刻不停地在跳动,即使在高原的冬天,气压非常低的情况下,它还是要忍辱负重地为全身提供血液,不能休息。它不像人那样,累了可以去请假,心脏是没地方去请假的,它只有一直地跳,到最后它跳不动了,那么人的寿命也就结束了。肺也一样,要一直坚持呼吸着,其他的所有器官,也都一模一样的,必须得劳作着,没有休息的时候。

《璎珞经》中说:“四大有二种:一有识,二无识。”人活着的时候,是靠有识四大里的风大在活动的,而风大的动力,则来自于火大。如果有识四大中的风大和火大消失,那么人就失去了生命,所以只要是人,必须要保持风大的活动,而活动都在耗费力气。这样观察一遍,就可以深深知道,人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苦差事,都在耗费精力。可见,要无劳而享受,是完全做不到的。

劳作都会导致疲劳,会使得身心俱疲,这就是苦,导致出现“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的情况。由此可见,把这种会产生苦的劳作,认作是乐,这就完完全全错了。

《四百论广释》中举了这样一个公案:有一个王子,要跟五位老师分别学声明、因明、经济、政治和箭术。他学得很辛苦,疲于应付。在一个老师这里的学习结束后,马上就被另一个老师叫去继续学习。凡夫就像是这个王子,五蕴就像是王子的五位老师,比如色蕴的身内五根不断地在摄取身外的五境、受蕴不断地领纳并随顺触因而生起苦乐舍、想蕴不断地在取这样那样的男女等相、行蕴不断地在生起各种心所、识蕴在不断地进行了别。所以世间人们一刻不停地在作业,这种作业恒时是苦,将它认作是乐,是完全不应理的。

接下来,圣天菩萨指出,人间的生活一不小心就会造下恶业,来世堕入三恶道中,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自于此后世,常应防罪恶,

有恶趣云乐,毕竟不应理。

颂文直解

正因为如此,所以想要远离苦果的人,自己应在今世乃至后世,永远防止仅仅为了现世的安乐而去杀生等的罪恶业之因。不如是防止诸罪恶业因,则将来必定有恶趣的严重后果。对此还说是乐,是无论如何都不合理的。

释义

在人道中要获得有漏的快乐,很不容易,稍微不小心,就会突破戒律的底线,这样在今世会带来种种不顺,带来被打骂、甚至杀害等的苦果,在后世,更会堕入到三恶趣中,去感受更强烈、漫长的痛苦。大家知道,三恶道的苦,就不是人间中的苦苦可以比拟的了。那种痛苦的强度,以及遭受时间的长度,都是世人根本不敢想象的。没有证悟智慧、没有菩提心的人,是根本无法承受三恶道苦的。

在人世间生活,就像是在走钢丝。你往下面看看,是深不见底的三恶道,你往前看看,前面只有一条细细的钢丝。只要一分心,掉下去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痛苦,这样你肯定就会全神贯注,战战兢兢。这样的话,即使旁边有美景,你会去多看一眼吗?即使前面有一大堆的现金,你还会觉得现金诱人吗?即使前面有别墅,你还会动心吗?即使旁边有各种对你的赞美,你还会有心思去听吗?在这样危险的钢丝上生活,确实是步步惊心,怎么可能会有世间人们想象的真正快乐可言呢?

很多人虽然走在人生的钢丝上,但是不知道危险,还以为走的是平坦的大道。他们从不克制自己的欲念,从不对治自己的烦恼,从不防止身口意的罪恶之业,最后,他们都不幸地掉下去了。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

大家知道,潜藏着的怨敌是最可怕的,因为不知道他躲在哪里,什么时候出现。恶报就是这样的怨敌。所以为了减少恶报的威胁,为了今生后世都顺利平安,大家就要坚决不去造身口意的恶业。学佛的人就像这样要把眼光放长远,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后世的安危,以此来约束现世的身口意三门。

现在造恶业的顺缘很多。比如,无论做什么工作,各类宴席很难避免,年终的时候更是严重,所以酒戒比较难守。又比如要做生意,就有可能因为偷税漏税而犯盗戒。其他的戒律,难度也都不小。现在人为了满足自私自利的愿望,包括出家人在内,不注意的话,起心动念随时都可能在以嫉妒、傲慢、狡诈等等的方式在造恶业。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聪明的人就会在生活上随遇而安,以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为满足。别人有再好的生活条件,都要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富足,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安乐、幸福,因此根本没必要去生起羡慕之心,更不必要为了这一点有漏的安乐,去造下种种的恶业。

不造恶业,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感受恶果。所以大家都要敬重戒律,有了清净的戒律,那才是安全的,不会堕入三恶趣。如果大家知道了人生就是一段钢丝路,知道了临终时要面临阎王严格的审判,知道了违反戒律等的严重后果,那么就不会产生非分之想,不会产生贪欲,更不会允许自己为了暂时小小的一点安乐,去造种种的罪恶之业了。这样也能进一步理解到人身的价值,就在于“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懂得这一辈子,不是来贪执的、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积大福德,是来闻思修行、来出离轮回的。这样对横超三界的极乐净土法门,会生起更大的信心,和更坚定、迫切的往生志愿。

现在回顾一下“思维有漏苦苦”这一科里五颂的内容。“有漏苦苦”的意思,是说对于尚未出离世间的众生,这个有漏身体是苦不堪言的,就像浸泡在苦海里一样。

第一颂说的是苦苦的逼迫。这种逼迫来自各个方面。身体里的、家里的、单位里的、道友中、佛教团体中、自然界的等等,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有漏法,都会给人带来逼迫。大家想想,你一年到头,有没有哪一天产生过“啊!这个世界真美好,生活真是一大享受”这样的感慨?虽然世间人都梦想快乐、追求快乐,但是真正得到过的,一天都没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刚坐下来准备享受,身体上的、或是心上的苦的逼迫,马上就产生了,使你不得不又被烦恼和痛苦困扰。所以对于具有业报身的世间人来说,这些众多的逼迫,如同监狱一样,无法逃离,因为这个业报身是已经成熟了的果位法。学习这第一个偈颂,就是要把这种逼迫感找出来、体会到,要对这个有漏身体产生出畏惧和厌离,不去贪著、贪恋,不去保养它。

那些贪执有漏安乐的人,知道了这个业报身是天天被苦逼迫之后,就想着是否可以通过努力,把苦转变成快乐。那么接下来第二颂,就打消了众生这个妄想,因为这个业报身必须依赖四大的相生才能形成,但是四大同时又是相克的,相克带来了百病丛生,这就决定了即使没有其他苦的逼迫,身体的自性也是苦的,这是俱生而有的,是根本无法改造的。学习了第二颂后,就会准备要放弃这个业报身了,要达到这样的程度。甚至有善根、有福报的人,会希求极乐世界的光明身,修清净的资粮,求生净土。

接下来的两颂,是打消掉能够在业报身中找到快乐的侥幸心理。第三颂,是针对有人认为总可以找到一些对治方法的想法,指出衣服、饮食等对治方法都只能暂时减少一些痛苦,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这个本就是业报身,它就一直处在坏灭之中,根本不存在世间人们所想象的真正的安乐。

第四颂,是说即使躺着、坐着,不去劳作,也一样要付出精力,这都是辛苦的事,因此在业报身上没有真正的享乐。

第五颂,是提醒大家注意到今后的一个巨大隐患,也就是恶趣的苦。学了这个偈颂,心中就会顾忌到今后可能遭受的恶趣苦,因此不会再去妄图贪求今世的安乐了。

圣天菩萨的这些教导,非常实在,又非常深刻,大家要反反复复来思维,用这些教导来对照自相续、改造自相续,这样就会获得加持,成长为真正的解脱道上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