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0
《皈依问答录》 ︱ 益西彭措堪布.编述 ︱
二十五、“归依法竟,终不归依外道典籍”这个誓愿的学处,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落实?
答: 一、关键要认识到遵守这个学处的重要性
首先是要明白,归依导师佛后,必须严格按照导师佛所慈悲开示的方法修持,才能获得三士道的利益。而外道的典籍,虽然有的也劝世人行持善法,甚至有获得色界与无色界禅定的修法,但是都没有能够洞悉缘起性空的究竟真相,因此无一能够断除一切无明烦恼、超出轮回,获得解脱安乐。不能调伏自心,更不用说行持广度众生的菩萨行了。
二、深刻认识到外道没有解脱的原因
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指出 外道没有解脱的原因 ,是只希望断除死,却不知道要断生:“天王当知,邪见外道为求解脱,但欲断死,不知断生。若法不生,即无有灭。譬如有人块掷师子,师子逐人,而块自息,菩萨亦尔,但断其生,而死自灭。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外道亦尔,不知断生,终不离死。”
《大般涅槃经》以譬喻说明了外道颠倒执着常乐我净:“善男子!是诸外道痴如小儿,无慧方便,不能了达常与无常、苦乐、净不净、我无我、寿命非寿命、众生非众生、实非实、有非有。于佛法中取少许分,虚妄计有常乐我净,而实不知常乐我净。如生盲人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贝。盲人复问是乳色者如贝声耶?答言不也。复问贝色为何似耶?答言犹稻米末。盲人复问乳色柔软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复何所似?答言犹如雨雪。盲人复言,彼稻米末冷如雪耶?雪复何似?答言犹如白鹤。是生盲人虽闻如是四种譬喻,终不能得识乳真色,是诸外道亦复如是,终不能识常乐我净。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佛法中有真实谛,非于外道。”
意思是说:善男子!所有这些外道,其愚痴像小孩一样,没有智慧的方便,不能通晓什么是常与无常,苦与乐,净与不净,我与无我,寿命与非寿命,众生与非众生,实与非实,有与非有。他们在佛法中学了一少部分,但是他们无中生有地认为有常乐我净,而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常乐我净。就像天生的盲人没见过牛奶的颜色,问起别人牛奶的颜色像什么?别人回答说是像贝壳一样的白色。盲人接着问那牛奶的颜色是不是像贝壳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别人回答说不是的。盲人于是问,那贝壳的颜色像什么?回答说像米粉。盲人于是问牛奶颜色是像米粉那样柔弱吗?那米粉又像什么呢?回答说像雪。盲人问,是说那个米粉像雪那样冷吗?那雪又像什么呢?回答说像白鹤。这个天生的盲人虽然听到上面这四种比喻,但是终究无法认识牛奶真正的颜色。这些外道也像这样,终究认识不到常乐我净。善男子,因此只有佛法中有真谛,而外道中并没有真谛。
《佛藏经》指出了外道的发心低劣:“外道经书无真实语,法应骄慢贡高自大。何以故?是事不为厌离,不为寂灭,不为得道,不为涅槃。”意思是:外道的经书中并没有真实语,而且充满了骄慢、贡高和自大。为什么呢?因为外道不是为了厌离生死轮回,不是为了寂灭烦恼和妄想,不是为了得道,不是为了涅槃。
佛在《长阿含经》中指出了外道中没有宣说苦集灭道四谛:“尔时,镜面王即说颂曰:‘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讼,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佛告比丘:‘诸外道异学亦复如是,不知苦谛,不知集谛、尽谛、道谛,各生异见,互相是非,谓己为是,便起诤讼。若有沙门、婆罗门能如实知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彼自思惟,相共和合,同一受,同一师,同一水乳,炽然佛法,安乐久住。’”
三、初发心学佛者读诵外道典籍的过失
初学者喜欢读诵外道典籍 ,会有什么过失呢?
龙树菩萨在《大乘宝要义论》中说了菩萨有二十种魔事,其中之一,就是喜欢外道典籍:“十六者,虽复希求菩萨藏法,而乐受持路伽邪陀外道典籍,是菩萨魔事。”
《瑜伽师地论》中说:“若以染污心于能引无义外道典籍,承诵赞咏、广为他说,由事重故,名重绮语。”
《大宝积经》中说:“又大迦叶。出家之人有二不净心。何谓为二。一者读诵路伽耶等外道经书。二者多畜诸好衣钵。”
《佛说华手经》中说:“又舍利弗,菩萨杂学外道经书,巧于诤论,多人所敬,是人 不能自调伏心 ,亦复不能调伏诸法,不调伏故不行大乘。”
《佛藏经》中说:“舍利弗,当来比丘,好读外经,当说法时,庄校文辞,令众欢乐。恶魔尔时助惑众人,障碍善法,若有贪着音声语言,巧饰文辞,若复有人好读外道经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隐,若有比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咸使众人不复供养。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读佛经,便使令求外道经法,先自看者赞言善好,是诸人等,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贪利养,看诸外书,犹如群盲为诳所欺,皆使令堕深坑而死。舍利弗,诸生盲人,即是比丘,舍佛无上道求外道经书,诳人是恶魔,深坑是邪道。舍利弗,如群盲人舍所得物,欲诣大施而堕深坑,我诸弟子亦复如是,舍粗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养,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堕深坑阿鼻地狱。”
四、为了降伏外道,内道智者可以阅读外道典籍
那么外道的典籍是否一律不能看呢?
《释氏要览》中说:“《毗奈耶》云:因舍利子,降伏拨无后世外道,佛听比丘学外论,仍须是明慧强记者,方可于一日分三时,初中二分,读诵佛经,至晚读外书。是故祇垣中有书院,其中置大千界不同文书,佛许比丘遍读,为降外道故,不许依其见解。《地持论》云:若聪明上智,能速受学者,于日月中,常以二分学佛法,一分学外典。”
《菩萨善戒经》中说:“若菩萨不读不诵如来正经,读诵世典、文颂、书疏者,得罪。不犯者,若为论议,破于邪见,若二分佛经,一分外书。何以故。为知外典是虚妄法佛法真实故,为知世事故,不为世人所轻慢故。”
《瑜伽师地论》中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五、主要精力,必须用在修学与弘扬佛法上
现在的社会,为了和谐与稳定,以及人们的安居乐业,不但要大力弘扬佛法,还 亟 需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因此,在三宝弟子中,也广泛地弘扬、流通了佛法之外的许多善书,如果知道这些善书不违背于共下士道等的佛法,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依然要分清内外道的界限, 最主要的精力,还是要用在修学与弘扬 唯一能带领众生出离三界,到达究竟彼岸的珍贵的内道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