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一、正显示黑业道
《因果的奥秘》 ︱ 智圆法师.编述 ︱
己三、意业分三:一、贪欲;二、嗔恚;三、邪见。
庚一、贪欲分三:一、何为贪欲;二、贪欲之究竟;三、以理与事例教诫学人。
辛一、何为贪欲
【贪欲。事者,谓属他财产。】
贪欲的事,是属于他人的财产。
【意乐分三:想者,谓于彼事作彼事想;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欲令属我。】
贪欲的意乐分三:一、想,是对某事物确认无误,比如对一台电脑,知道它是电脑,而不是其它东西;二、烦恼,是贪嗔痴中任何一种;三、等起,是对此事物的占有欲。
【加行者,谓于所思义,正发进趣。】
贪欲的加行,是对所欲求的事物真实发起进趣。
比如,生起追求心后,一再往所欲方面希求获得,就是贪欲的加行。
辛二、贪欲之究竟分三:一、真实;二、圆满之量;三、非圆满贪欲。
壬一、真实
【究竟者,说于彼事,定期属己,谓念其财等愿成我有。】
贪欲的究竟,是对彼事决定企图占为己有,也就是心想:愿此财物等归我所有。
壬二、圆满之量
【此中贪心圆满,须具五相:】
贪心圆满之量,必须具足以下五相:
【一、有耽著心,谓于自财所。】
一、有耽著心:贪求财物成为己有。
【二、有贪婪心,谓乐积财物。】
二、有贪婪心:希求财物辗转增长。
【三、有饕餮心,谓于属他资财等事,计为华好深生爱味。】
三、有饕餮心:对他人所有的资财等事,心中分别此是殊胜美好而深深生起爱恋。
【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凡彼所有何当属我。】
四、有谋略心:即内心图谋:此等财物如何归属于我。
【五、有覆蔽心,谓由贪欲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
五、有覆蔽心:被贪欲覆蔽,自己不觉羞耻,不了知贪欲过患及从贪欲中出离。
在生起前四心时,心中若能认识贪欲的过患,就能止息贪欲发展,而从贪欲中出离。可见,知过患是因,出离是果。
壬三、非圆满贪欲
【若此五心,随缺一种,贪欲心相即非圆满。】
以上有耽著心等五心,缺少其一,贪欲的心相便不圆满。
【《瑜伽师地论》中,于十不善俱说加行。】
有人怀疑:贪欲只有意乐,为什么还说加行?答:这是依据《瑜伽师地论》而宣说的,该论中对十不善业都说了加行。
以下举例宣说不圆满贪欲的种种情况:
【又非圆满贪欲之理者,谓作是念:云何当能令其家主,成我仆使,如我所欲?】
非圆满贪欲之理,即心想:怎样才能使此家主成为我的仆人,称合我的心愿?
唐译《瑜伽师地论》中说,缘家主心想:我如何才能与家主一样,随意使唤奴仆,使他听从我,为我做事。如是希求他人侍奉自己,是对供侍生起贪欲。
【又于其妻子等及饮食等诸资身具,亦如是思。】
或者心想:他的妻子、儿女、仆人等,或者他的饮食等资身之具,怎样才能归属我呢?这是对摄受等生起贪欲。
【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他知我少欲远离、勇猛精进、具足多闻、成施性等?】
或者心想:怎样才能让他知道我少欲远离、勇猛精进、具足多闻、乐于布施等呢?“等”字包括“安住正念,寂定聪慧,诸漏永尽,守持戒律”等。如是希求他人赞扬、称颂,是对名誉生起贪欲。
【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诸国王及诸商主、四众弟子,供事于我,得衣食等?】
或者心想:怎样才能使这些国王、商主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供养承事我,获得衣食等财物?比如遇上一位富翁,心想:如何才能使他每月都供养我。如是希求供养,是对供养生起贪欲。
【又作是念,起如是欲,云何令我当生天上,天妙五欲以为游戏,当生猛利 [1] 、遍入世界,乃至愿生他化自在。】
或者心想:如何能使我生到天界,在天界中以五种妙欲尽情游戏。如何能使我生在自在天、遍入天中,乃至使我生到他化自在天。如是希求升天及享受天界妙欲,是对天界妙欲及殊胜之生生起贪欲。
【又于父母、妻子、仆等、同梵行者 [2] 所有资具,发欲得者,亦是贪欲。】
或者心想:如何能让我获得父母、妻子、子女、仆人、朋友、宰官、亲戚、兄弟、同梵行者等所拥有的资产,如是对资具发起欲得之心,是对资产生起贪欲。
辛三、以理与事例教诫学人
学习上述贪欲的业相、贪欲圆满之相,及不圆满贪欲诸相时,如果不能做到反观自心,而只是在字面上记忆谈论,那就与修行无关。上面说过,佛菩萨的圣言都是指示我们修行的教授,如果闻思的是此事,而修行的却是彼事,那就成了闻思与修行脱节,即使听闻也得不到受用。正确的方法是:听受言教后,当即反观自心、修正自心。如此学一分法,就有一分离过增德的效用。比如:这一段说贪欲之相,实际是指示当人内心贪欲的相状。所以应当随法反观自身在哪方面有贪欲,是贪名誉?还是贪利养?或者贪恭敬?贪异性?贪升天?这些要一一检查,如果贪欲很大,则是堕恶趣的前相,应当及时修法遣除,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学习贪心圆满五相,要从中体会到:业本源于心念,一念微细间不知防范,就会发展成大祸患。因此要学会观照微细一念,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比如,对小车、洋房等外物有耽著心,如果不及时对治,习气就会增长,逐渐发展成有贪婪心、有饕餮心、有谋略心、有覆蔽心,习以成性之后,便沦为不知羞耻、不知出离的状态,形成贪结,严重障碍出离。因此,一念心虽小,关系却极大,不及时对治会发展成巨大过患。修行人应在自己起心动念处详加勘察,到底对何人、何物、何法耽著,察见有耽著之心,就立即自责或持咒念佛来转念,不令其相续。
下面看两则案例:
佛世时有一位居士,生前虔诚信奉供养三宝。他临终时,由于妻子伤心痛哭,使他心生悲哀,在依恋不舍中死去。而他的神识并没有离开,在妻子的鼻中化生为一只小虫。
有个道人见妇人哭得伤心,就以好言劝解。这时妇人的眼泪和鼻涕一块流出,虫子也跟着掉落在地。妇人见了,十分羞愧,想用脚踩死虫子。道人急忙说:“不要踩死,它是你丈夫。”妇人说:“我丈夫奉经持戒,精进修法,无人能比,怎么会变成虫子?”道人说:“他临终的时候,你的哭泣让他动了情,所以堕落成小虫。”道人为小虫说法,小虫听法后忏悔,命终升到天界。
案例中的居士一生勤修,临终对妻子生起一念爱染,就堕为小虫,可见贪欲是解脱的大障,不可不除。而要做到不为欲尘所转,必须在生前就锻炼从欲尘中出离,如果只寄望于临终有种种顺缘辅助,这是不保险的。只有靠平时在境界中治心,长久练习,临终才有把握。平时接触色声等欲尘时,要保持高度警觉。一发现心有染著,就立即依一句咒语或佛号,如利剑般斩断情思。若不这样修治,临终一刻,一念情生,就会前功尽弃。
《释迦佛广传》中记载,释迦佛因地时曾是一位名叫桑嘎拉的商主。一次,他带领五百人去海中取宝,误入了铜洲罗刹女的领地,和罗刹女们结婚,生儿育女。后来,他们发现了罗刹女的真相,就一起骑上一匹具有神力的骏马王准备逃跑,这时打扮得美丽妖艳的罗刹女们携带着儿女赶来对商人们高声喊道:“恳请你们能把我们当作家属,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家人亲戚,只有你们可以作我们的怙主、依投处、无偏亲友。这些是你们所有的饮食、妙衣、住处、珍宝、金银、右旋海螺……,请与我辈女人共享幸福生活。如果你们已经不再需要我们,那也请你们无论如何要把儿女一同带走。”
商人们听后,有些开始生出“我的妻子”的念头,有些想到儿女,有些想起饮食等物,结果这些人全部落马,众罗刹女顷刻就把他们全部吃光,只有桑嘎拉一人无思无念,顺利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