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中观宝鬘论释

  • 作者: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壬三、智者理当信受大乘法藏为佛语:

住菩提行义,彼经未曾宣,

大乘中说故,智者皆当受。

如果对方说:小乘的法藏中宣说了三乘之道,为什么说大乘才齐全呢?

关于安住菩萨圆满行的意义,在声闻的经中除了共同的相似道以外并未宣说所有不共特法,相反,所有大乘中已经详细完整地教诫了。因此,精通乘之次第的诸位智者理当认定此大乘是究竟的佛语。如此甚深之处,佛陀本身就是正量,为此,必须将量士夫的教典看作为正量,佛经中云:“是故知性之智士,何者诚信我之语,如来智蕴作证明,佛陀亲言谓智者,我谛实语当诚信。”

辛四、宣说三乘之必要:

犹如声明师,令先读字母,

佛陀为所化,宣说堪忍法。

宣说三乘引导所化的次第,就像声明师教儿童文字时,首先让他们从字母开始读诵,而不广泛解音释义。同样,佛陀对于一切所化有情,开端并不宣说难以证悟之法,而是顺应各自的智慧对境、按照接受的次第才相应说法。

有前为遮止,罪业而说法,

有前为造福,有前说依二,

有前俱不依,深法疑者畏,

空悲藏授予,有修菩提者。

说法的顺序是这样的:在造杀生等罪业的有些所化众生面前,为了遮止他们造罪而如经中讲述能乐等公案之类的法门,在有些小士意乐的有些所化众生前,为了他们培植福报而如《华严经》等经中所说宣说十善等法。在具有中士道之意乐的声闻种姓有些所化众生面前,宣说轮回为所断、涅槃为所取,依于所取能取各为异体的二者及人无我等。在大乘唯识有些所化者面前,宣说二取异体而空的唯识,诸法无我。在位于其上的中观种姓者面前宣说二取与唯识皆不依。印度注释中说,“俱不依”只是安立为大乘而没有辨别差别,(这并不妥当,)而应该按照颂词解释。关于此等意义,通过净化宝珠、以食物养育儿童的比喻等加以说明,有关详细内容当从诸经典中得知。令耽著串习有实法而不能接受甚深实相的疑惑重重者或具有所缘者生起畏惧的无缘空性大悲双运藏,传授给修无上大菩提的有些最利根的行人。如果随时随地没有按这样的说法次第来做,就会导致有些人造谤法的罪业。《宝积经》中云:“未尽成熟众生前,信赖而宣说,乃菩萨之错;未堪为法器众生前,宣说广大佛法,乃菩萨之错;于信解广大法门众生前,宣说小乘,乃菩萨之错。”耽著未以大悲心摄持的独立空性与实执唯一的悲心这两者都不是殊胜的解脱道,关于这一点,有极多经续注疏的教证。理自在(法称论师)也亲言:“慈等愚无违,故非尽除过。”

据经中记载:从前,有一位婆罗门的妻子名叫善施花,她梦到头上长出三把宝剑,一把落到地上,一把光泽渐退而变得下劣,最后一把宝剑则大放光芒、驻留空中。依照梦兆,这位女子生了三个儿子。其中第一个儿子唯一修空性结果以断见所感堕入恶趣;第二个儿子耽著唯一的悲心而成为承许常见者的本尊;第三个儿子则修行空性大悲无二无别而获得大菩提果。

庚二、摄义:

如是诸智者,切莫嗔大乘,

能成圆菩提,故当尤诚信。

通达上面详细阐述所诠内容与能诠词句的智者,切切不可满怀憎恨而嗔恚大乘,因为能成就圆满菩提,故而应当比小乘法藏更加信心十足。经中讲说了如马、如象、如日如月、如声闻之神变、如佛之神变而行之五种菩萨。犹如依靠其中前两者可以远行,却会被风等席卷返回一样,这两种补特伽罗虽然发了殊胜菩提心,但信解声闻乘并且阅读其论典,而且令他人也如是奉行,借助与声闻乘混合等行善之风使得智慧迟钝,以致于退失道心,这是两种不定菩萨。后三种与小乘不相混杂,并且唯一读修大乘,由此使菩提心与智慧日益增上,不退道心,但是由智慧与精进的大小程度不同所致,与前者相比,后者得果更为迅速。方便智慧圆满的菩萨犹如善逝的神变一般而行,也就是说,有比获得声缘果位更提前得佛果的情况。所以,不应该认识到声闻法藏位居于下而嗔恨,更不可认为胜过大乘而恭敬有加。当然,为了摄受所有声闻种姓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阅览小乘法藏等不包括在内。

倍信大乘者,依彼所说行,

证无上菩提,兼得一切乐。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对深广法门有缘分、希求无边智慧的学人们,对大乘经典信心百倍并实地修行其中所说法义,将获得无上菩提。同时人间天界的一切安乐在没有刻意主修的情况下如火起之烟般兼收并蓄。为此,我们应当珍视爱重犹如摩尼宝般的大乘法藏,将它的意义放在修行的首位。前文中引用的《妙臂经》的教证在此也该引用。

丁三、摄义:

施戒安忍法,特为在家说,

大悲精藏法,应当稳固修。

作者教诲道:大王,你在位期间,虽然不能全面做到发愿菩提心与付诸实行,但是财布施、男女居士的戒律、定解思维正法等安忍法这三项,在家人容易办到,因此是对在家菩萨宣讲的。当然,并不是说在家较出家更为殊胜,而是因为六度之中前三度在家人容易修成,故而教诫他们修行。身为出家菩萨,由于财物不丰,为此以法布施为主。而作为在家人,只是财力布施,不能进行法布施,所以并未主要教诫。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都要将成办二利之遍知的唯一因——与大悲密切相联的精藏法甚深空性,作为修行的核心,想方设法使之稳固不退而尽力修习。精通以方便智慧双运而修行菩提的智者,就像有些人想看深渊而采用技巧,两个伞左右执撑而看,结果既见到深谷也未身坠其中一样,现前轮回诸法的实相后既得涅槃也不会堕入寂灭边而中断利众。又如云:“愚士出此语,一法得菩提,彼即空性理。”以方便遣除损减之边,以智慧遣除增益之边,依靠方便智慧这两者也就会获得解脱。在家菩萨即使不能做到广修行菩提心,但必须主要实修愿菩提心。《教王经》中讲道:“大王,如是汝事物繁多,时时刻刻从布施度至智慧度之间悉皆学修无能为力,是故,大王汝当于真实圆满菩提欲乐、诚信、希求及发愿,或行或住等恒常持续忆念、铭记,修行……大王,汝若如此奉行,则既为君主也不失王事,复圆满菩提资粮。”又云:“未获菩提之前,暂时人、天安乐,其中以菩萨心之善根业之异熟屡次上生天界;多次转生人间,是故,虽为君王,仍……”其中作了大篇幅的阐述。

丁四、不能学修国王行为则教诫出家:

若由世蛮横,依法难持政,

为法与名誉,汝应作出家。

虽然这般教授了正法与世间法两全其美的方便,然而,由于浊世的世间一切有情极其蛮横、顽固不化,而认识到要做到戒杀等绝对依照正法规则实在难以或无法治理国政,那么从大局着想,为了不失正法,也为了保存美名,你应当像先王们弃俗为僧一样做出家身份。《贤劫经》中云:“恶世众生极野蛮,法临隐没恶趣增,智者极生出离心,犹如野兽谨慎住。”三世诸佛也是以出家的身份成佛的。经中说:在家众如住火炕,出家众如住凉室……出家有功德无量。《三摩地王经》中说:“恒河沙数佛勇士,俱胝劫中谁承侍,何者满怀厌离心,出离俗家此更胜。”

教王中观宝鬘论中,宣说国王之行为第四品释终。

[NextPage第五品 僧俗学处]

第五品 僧俗学处

丙四(教诫欲得解脱之出家菩萨广行学处)分二:一、略说在家出家之学处;二、广说。

丁一、略说在家出家之学处:

尔后出家者,初当敬学处,

多闻别解脱,戒律勤择义。

次知细微罪,应断诸过根,

所宣五十七,努力而观察。

放弃王位之后从有家到无家,由在家而出家为僧者当务之急就是要勤于闻思修行。首先,对殊胜的戒律学处要谨小慎微(不放逸),极为恭敬。其次,等持与智慧的因就是寻求听闻,所以,要广闻博学概略的别解脱与《母子阿含》及《杂事律》等三藏。集中精力深入细致地抉择其义,从而圆满通达取舍之处。接着应当对一切细微罪业也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断除一切过咎的根源。了知取舍以后必须要努力实地行持。《三摩地王经》中云:“是故,童子汝当学修精华,何以故?童子,能修行精华者,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并非困难。”不精勤于菩提心有增无减等之因——闻思修之事,纯属魔业。《菩萨别解脱经》中说:“舍利子,当知何者为佛陀菩提而发心后不勤于多闻,彼非称为真实菩萨。舍利子,仅以虚名,不能成就无上真实圆满佛果,而具智慧方能成就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圆满成佛。若问:智慧决定由何而生?由多闻而生,舍利子,是故汝当真实而行,汝当了知。舍利子,发菩提心后不勤于多闻者乃为恶魔波旬所加持。过多听闻乃魔业。”所有大圣者解释说:这里的密意是指广闻博学、了知众多没有达到究竟,也未身体力行,最后就变成了乞丐。《无爱子请问经》中说“布施、持戒、听闻三资粮中,听闻属于智慧资粮,功德颇巨”,而附带实例讲述了许多有关道理。所以,应当开发智慧结合修行。

如果有人问:从所断的细微罪业而了知是指什么呢?

所有经论中一致宣说的五十七种,在此讲解,对此要勤学,确实通达之后予以断除。

这以上是简略说明。

丁二(广说)分二:一、舍弃过失;二、应取功德。

戊一(舍弃过失)分二:一、广说;二、摄义。

己一(广说)分三:一、宣说忿等初十五法;二、宣说诈现威仪至不死分别之间;三、宣说显扬自之功德等。

庚一(宣说忿等初十五法)分二:一、宣说忿等十四法;二、宣说慢。

辛一、宣说忿等十四法:

忿令心烦乱,随彼心怀恨,

覆即藏罪业,恼即执罪恶。

一、所谓的忿,是指心烦意乱,经典中所说的“忿”用在前面,以能说的论典来讲解就是“心烦乱”,以下的所有法大多数也要如此理解。

二、恨:随着忿怒而念念不忘即是怀恨在心。

三、覆:是指隐藏罪业,当他人谈论过失时,投机取巧想方设法密而不露。

四、恼:由忿怒之因所引起,耽著罪恶持执不放的心态。

谄为极虚妄,诳即心不正,

嫉以他德忧,悭畏舍施性。

五、谄:极端欺骗他众的一种态度。

六、诳:所谓的诳就是心术不正,虚伪狡猾。

七、嫉:由于图名求利等而对他人所拥有的名闻利养等功德忍无可忍,导致心里忧伤。

八、悭:害怕施舍而紧紧执著资具。

无惭及无愧,不顾自与他。

傲为不恭敬,造罪由怒染。

骄矜则放逸,不行一切善。

九、十、无惭无愧:按顺序,无惭是从自己的角度而言,不知羞耻,不警恶行。无愧是观待他者来说,也没有畏惧,而不警恶行。

十一、傲:以自己具有些微功德等而不恭敬所有殊胜对境,是具有坏聚见的心高。

十二、造罪:以嗔恨而搅扰、染污,以怒容满面等身语动荡而造罪。

十三、骄:以自己的青春、种姓等没有其他缘由自满的心理达到极点。

十四、矜:也与骄大同小异,以经济财富而傲气十足,丧失正念而放逸无度不行一切善法。不防护心沾染一切有漏。有些注释中说,这以上数目算起来才有十四种,所以骄与矜分开计算,但按照颂词,似乎是作为一个,因为此二者是由同一因引起,并且作用也相同,众多其他解释中都将这两者作为一个。

辛二、宣说慢:

慢相有七种,彼即细分说,

骄傲自满者,下下平平等,

平等胜平等,此性即称慢。

十五、慢:由坏聚见所生的我慢即是傲慢,再者,高低作为缘由的慢心行相也有七种,应当对这些详细分析而说明。作为五十七过失之一的慢计数为一。

(一)傲慢:由于长久熏习我执,致使无有意义而骄傲自满,首先以种姓、受用等任何一法,而认为我甚至比下还不足,与同等者平起平坐。从任何一个方面,认为我比下有余或者与下平等的本性就称为傲慢。

如果有人想:认为我比下尚不足怎么会成为傲慢呢?

答:与下者相比,我尚自愧不如的想法实际上是心里自我满足的象征。

认胜或平己,此即为过慢。

(二)过慢: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讲,凡是认为与自己相比,更高一等或者与自己不相上下,此为过慢。

认为胜过胜,思更高过高,

名为慢过慢,厉如疮上痈。

(三)到底什么是慢过慢呢?从某一方面而言,认为我比高高在上者更高一等的想法,即是慢过慢。比如,疮的上面又结痈一样,过患极其严重。

所谓之近取,五蕴本空性,

愚昧执为我,彼即称我慢。

(四)一切过失的根源有漏的“近取蕴”也就是色等五蕴本性为空性,但由于对此等实相愚昧不知而执著为我,这就是称为我慢。

未得果思得,即名增上慢。

称赞造罪业,智慧知邪慢。

(五)凡是本来并未获得预流果等果位,却自认为已经证得者,即是增上慢。并不是明明知道尚未获得,而是本未获得却误解为已经获得。

(六)认为我已造或当造罪业这种自以为是的称赞,明晓取舍的智者应当知道这属于邪慢。

谓无所作为,轻毁自己者,

称之为卑慢。简略说七种。

(七)所谓“我无所作为,活着也无关紧要”,以我慢的姿态而自我嘲讽,其实这也是自满的一种表现,因此称为卑慢。

虽然经中宣说了二十七种慢等,但这里是将这些完全概括,归纳为七种来说明的。《经庄严论》中云:“视师种姓相,我之精进胜,菩萨具我慢,谓离菩提远。”

庚二、宣说诈现威仪至不死分别之间:

诈现威仪者,护根为利敬。

谄媚奉承者,柔语为利敬。

旁敲侧击者,为得赞他财。

巧取讹索者,为利面讽他。

赠微博厚者,图利赞前得。

十六、诈现威仪:为了谋求利养恭敬而装模作样地防护根门,以此迎得他人的心。

十七、谄媚奉承:为了利养恭敬,首先说许多温和柔软之语。

十八、旁敲侧击:为了得到朝思暮想的东西、他人的财产,而以“我都没有这样的东西等”来假惺惺地赞叹他人的财物实在妙不可言。

十九、巧取讹索:依靠上师与官员等的权势而收税,为了牟取暴利,而当面指责别人说“你太吝啬了……”,口中这般冷嘲热讽来威胁对方。

二十、赠微博厚:凭着先前所得之利而贪得无厌一再寻求的人在求得物品的施主面前竭力赞叹说:“那件东西对我的帮助实在是非同小可……”

通过以上五种方式而赢得利益即是邪命,这五种邪命每一种都算为一法。尽管邪命的后患无穷,但略而言之,如《念住经》中所说:“何者稍依凭,邪命而维生,彼沉粪池已,复为昆虫食。”

说过即他错,再三而重复。

无悦不观察,内起忧愁心。

二十一、说过:对于他者三门的某某缺点毛病,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个没完。

二十二、所谓的无悦,虽然有人用在誓言方面来解释,但似乎该解释为没有欢悦心,这种人不作各方面的观察,而不能取悦别人,所以由内在的妄念所导致郁郁寡欢。

遍贪自劣具,劣贪即懈怠。

异想自他想,贪嗔暗遮障。

二十三、遍贪:是由前两种因加上对自己的菲薄资具挂碍耽著三种因所引起的一种懈怠。或者也可以解释成,所谓的无悦是指,具有贪欲的心不求进取,一味耽著。这两种过失(即无悦与遍贪)是一体。

二十四、自他之异想,由于认为自己是自己、他方是他方的想法导致一门心思只是追求一己私利,而被贪嗔痴的黑暗所遮障蒙蔽。

凡是不作意,说心无见解。

二十五、凡是对于心中贪嗔痴萌生与否不作观察之人心里不会有能说、所说的概念,即称为心无见解。《念住经》中云:“妄念生贪心,由贪起嗔恨。”不具备正知正念之人就会产生这些烦恼。

于诸如法事,懈怠失恭敬。

师不作佛想,许为恶劣士。

二十六、符合正法的一切所为,必须以最大的努力而奉行。相反,由于懒惰而不加恭敬,就是过失。或者解释成,具足毕恭毕敬就是如来的行为,因为与对一切如来恭敬相同之故,这是印度注释中解说的,所以解释成与下文类似的含义。

二十七、认为名副其实的上师不具备佛陀法相的这种人,被认为是恶劣之辈。

耽著小缠缚,彼由欲贪生。

遍耽即由欲,所生大缠缚。

二十八、耽著是一种小缠缚,是由耽著色等五境的贪心所生。

二十九、遍耽是指由前面的欲望中所生起的爱恋,这是一种大缠缚。

贪即于己物,具有贪欲意。

耽著他之物,名谓非理贪。

三十、贪是指对于自己的财物极其难以割舍的贪爱。

三十一、极度耽著他者的财物,属于贪心的范畴,即称为非理贪。以前面的词句作为能说,后面是所说。这些都是由痴心所生。如云:“痴暗而不知,凡夫以欲痴。欲敌似友故,智者莫习欲。”《因缘品》云:“愚者受用毁,切莫寻觅他,摧心爱欲望,祸殃自与他。”

贪爱所断女,赞即非法贪。

欲罪无功德,诈现具功德。

三十二、由非理作意的妄念驱使,而贪著非应赞叹、当予远离的女人后赞不绝口,这是非法之贪。经中云:“欲望汝根本,知由妄念生,汝无分别念,是故我不生。”

三十三、欲求罪恶的补特伽罗自然无有功德可言,与之同时,身体语言却装腔作势显出一副有功德的样子,这与前面的诈现威仪并不重复。

大欲极贪婪,反之为知足。

得欲自尽力,令他知己德。

三十四、大欲是指对财物贪得无厌,取悦圣者的知足功德则与之恰恰相反。如云:“知足乃为圣者财。”《因缘品》中说:“无病利之圣,知足财之宝,信任亲之最,涅槃乐之顶。”而大贪欲不具备这些。关于对欲妙无有满足是今生与来世一切痛苦之因,一切过患之本的教证极其丰富。《方广庄严经》中云:“一切欲妙一人得,然彼不足仍寻觅。”

三十五、得欲是指自己尽心尽力想让对方知晓自己具足身语的真实功德。

不忍即不堪,作害及痛苦。

无规即不敬,阿阇黎师事。

三十六、不忍也就是对于他者的加害与自身遭受的痛苦,都因为耐力微弱而无法忍受。

三十七、所谓的无规,是指对阿阇黎、上师的一切事情大为不敬,背离如法的行为。

不乐法谏者,不恭如法语。

联系亲属念,于亲更眷恋。

三十八、不乐法谏:如果某人口出之语如理如法,则以不情愿的态度说“善也好恶也罢……”而反唇相讥,不恭不敬。

三十九、联系亲属的妄念是指对所有有亲属关系的人,慈爱有加,尤为眷恋。《弥勒狮吼经》中说:耽著亲、友、利、敬、化缘、施主、智者、受戒者八种之人很快会走向地狱。《念住经》中也说:“亲友乃仇敌,不利以益相,毁汝由人世,今向大暗处。”

如是爱对境,评说其功德。

不死分别念,死怖不忧虑。

四十、此外,爱恋对境,是指为了追求、得到,而对本来恶劣的对境,也无中生有地赞说他的功德。

四十一、不死的分别妄念,是指常执者对死亡的恐怖无所顾虑,毫不害怕,一直死死抓着今生不放。《念住经》中云:“犹如鱼入网,安乐尽摈除,如是众缚爱,死神临牵引。”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死,却从不念及自己也会亡,简直与牲畜一模一样。

庚三、宣说显扬自之功德等:

随知之分别,尽己所能令,

他晓自功德,思维作上师。

四十二、具有随后了知的分别念,是指自己的功德,想让他人依靠有表(身语之业)而明白,完全是以希求世间八法的分别妄执,尽己所能令对方以比量推理出自己所拥有的听闻等功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说“此人胜任上师”,从而受到众人敬重,作为上师,获得高位。对世间无有意义的快乐等梦寐以求,恒常散漫、彻夜难眠,就像病人一样。如云:“奢望极痛苦,无求最安乐,做到无所求,安然而入眠。”应当依照此中所说而断绝众多过患的根源。

爱他之妄念,于他起贪恋。

害心而接触,思诸利不利。

四十三、所谓具有贪爱他人的妄念,就是指对于其他男士或女人具有贪恋之心。

四十四、以害心接触,是指思维依靠他有利还是无利的心态。

不喜无坚固。欲合乃追意。

懒惰无精进,身体懈怠事。

四十五、不喜就意味着心不坚固。

四十六、欲合:想与任意对境相遇,是一种追求的意图,也是毁坏心的一种过失。

四十七、懒惰:无所事事的身体懒懒散散,对于一切所做的事情无有紧迫性的一种懈怠。印度注释中说,懒惰与懈怠算为两个。

变由烦恼牵,身语皆变化。

食欲不振者,过量身不适。

四十八、变:心不由自主被烦恼控制,身体、语言都显露出一反常态之相。

四十九、食欲不振:是由于暴饮暴食而导致身体腹内不舒服。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疾病之因,怎么会是过失呢?

由强烈的贪爱引发,因此既是过失也是过失之因。《谛实品》中云:“何士食过多,彼身沉重怠,今世后世义,必定皆减灭。”掌握食量称为功德,而不知食量,结果就无法奉行善法,并且成为等持的违缘,因此进食应该定量。《妙臂经》中云:“多饮体力高,少食将退减,适度如平行,进餐当如此。”

心极下劣者,说为心怯懦。

贪结即希求,五种妙欲境。

五十、心极下劣:毁坏今生来世的因就是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在世间法上有所作为”自轻自贱的怯懦心理。

五十一、贪结:对色等五种妙欲,无有厌足,心驰神往而一再寻求。《念住经》中云:“何者欢喜欲妙德,如饮盐水无厌足。”第二大佛世亲论师亲言:“野兽以声毁,触令大象亡,飞蛾以色毁,鱼类以味亡,蜜蜂贪著香,此等一一因。诸士虽为一,恒具此五种,昼夜尽摧毁,岂能得乐住?”

害心我伴敌,三时皆无义。

心身沉重故,离作即萎靡。

五十二、担忧受害的心,自己、自己的友伴以及自他的敌人三方面,通过三时分析而生起并非真实的疑虑,想到曾经加害过、正在加害、将要加害自己与自己的亲朋的想法纯属一种错觉。另外,他人对自己与自己亲友的仇人,曾做过好事、正在做好事、将要做好事的忧虑,这是由想加害他人妄念的九种因所致。如果不怀有这种想法而忍辱,就会成为福德资粮。相反,对此无法忍受而蓄意陷害别人,无疑与菩提心背道而驰,其过失不堪设想。《教王经》中云:“世间仇唯杀夺财,忍之福资亦圆满。”《经庄严论》云:“由利群生意,起贪不得罪,嗔则与彼违,恒欲损他故。”

五十三、由于身心沉重即身心不堪能的缘故,致使无法行事,这是一种萎靡不振。

睡眠掉举者,心身极不静。

悔由懊作恶,后由忧恼生。

于谛三宝等,三心二意疑。

五十四、入睡也就是进入睡眠的状态,六转识不由自主地向内收摄,神识不清。《劝发胜心经》云:“喜爱昏愦眠,心亦钝念愚,彼慧极浅薄,智中恒退失。不行闻诵教,睡伏身亦懒……”其中宣说了许多诸如此类的道理。《宝积经》中说:“何者饱腹易入眠,昼夜颠倒而沉睡,如圈老猪身膘壮,屡屡入于劣胎中。”也宣说了属于痴心范畴内的睡眠,是转为旁生的因。

五十五、掉举:由于进食过饱等而造成身心极度不寂静,杂念纷呈。

五十六、后悔或懊悔是指心中忐忑不安,后悔所做恶事,后来因忧心忡忡所引起,而成为等持等的障碍。

五十七、对于四谛、三宝、业果等到底真实不真实,一直三心二意,即是怀疑。这种怀疑对解脱道等制造违缘,怀疑也有合理怀疑与非理怀疑两种。

以上应当断除的五十七种过失大多数是真正所断的分类,有些是心所的本体,认识这一点,显然就是为了认清过失的因与果。这些所断法基本上都是以所说与能说来阐明的。有些只讲了所说,在所说的开头均标写出号码,因此应当做到前后不错乱而了知。

这所有过失的因果分别念主要是由于经久串习坏聚见与我执所牵引,依赖贪欲的对境悦意、不悦意,有些是由愚昧不知取舍及懈怠所致,而不同程度地产生根本烦恼与随眠烦恼,对于这些分别妄念,我们要恒常以正知正念来观察,进而通过各自的直接对治予以断除。或者,如云:“善或不善业,即由心所积。”主要调伏心,如果自己的心已经得到调伏,那么不费吹灰之力自然而然就会取舍善恶,所以说一定要修心。《梵胜心请问经》中说:“菩萨若具四法则清净烦恼,四法即如理妙观察,发挥白法之力量,防患于未然,寂静而住。”《慧海请问经》中也讲述了许多相关的道理。因此,我们要集中精力修心。《摄正法经》中说:“所谓法,即不住境不住方,法无不依于自心,是故我当持自心,直至究竟,极力调伏,极力入定,极力消灭。何以故?万法唯心,心中有一切功过,无心者则非。菩萨遣除一切过失而趋入一切功德,是故法即依赖于心,菩提依赖于法……”又经中云:“妄念大无明,能堕轮回海,住无念等持,无垢如虚空。”再没有比入定于无分别念的等持中更殊胜的。《七童女传》中说:“诸见之根本,坏聚见驱除,不求有受用,何时我至此?”我们应当依此发愿。

己二、摄义:

菩萨断此等,戒师尤应断。

前文中所说的这些恶行,作为在家菩萨都应该予以断除,身为出家守戒的菩萨更应当杜绝,因为这些是一切过失的根源。

戊二(应取功德)分二:一、暂时之功德;二、究竟之功德。

己一(暂时之功德)分二:一、总说;二、十地之安立。

庚一(总说)分四:一、略说功德之本体;二、认清各自之本体;三、各自之果;四、共同之果。

辛一、略说功德之本体:

已离彼诸过,诸德轻易依,

略说菩萨德,布施及持戒,

安忍与精进,定慧慈悲等,

远离了菩萨六度的违品——刚刚所说的这所有过失之后,轻而易举便能依于正道之精华六波罗蜜多等一切功德。由于断除过失而无有障碍生起功德,是故说“轻易”。菩萨应取的所有功德,简明扼要地宣说即包括在以下列举的内容中:怀有施舍心而发放财物等的布施、以断心禁止恶行等的持戒、心不烦乱的安忍、无有怯懦而喜乐善法的精进、心平等安住的静虑、了达实相的智慧与愿众生离苦的悲心以及由此引发的发心等。因此,务必要依止这些。

辛二、认清各自之本体:

布施舍自财,持戒利他行,

安忍断嗔恚,精进即乐善。

布施的本体是什么呢?所谓的布施,即不贪著自己的财产而慷慨舍给他众的心及由此引发的身语业。《宝云经》中说:“何为布施波罗蜜多?即思维一切财物及果舍与他。”

分类:包括法施与财施等。

那么,何为戒律度呢?就是说为了在断绝害他的基础上利他,而抛弃追求一己私利的殊胜心。分类:一个摩尼宝有遣除黑暗、摄集所欲、解除病困等三种分类,同样,菩萨戒的一个本体中也包含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三种反体。其中,严禁恶行戒是一切功德之本,正因为有过失不清净就无法生起功德,所以禁止罪业居于首位,最为关键。自相续没有摄集正法就无法利益他众,所以摄集善法戒位于第二。其后,不是将精力集中在唯独自己生善趣、得解脱上,而是主要行持他利,这是第三饶益有情戒。此三戒也是佛果断、证、事业三者的因。

安忍度:是指彻底远离害心,断除嗔怒,有定解地思维正法等,主要还是对利他无所畏惧。如果害怕利他而身陷轮回,就会堕入寂灭之边。

精进:身心毫不懈怠、毫不怯懦热衷于二资粮的善法,主要还是乐于成熟众生与修行刹土。

定一缘无染,慧择谛实义。

悲于诸有情,哀悯一味慧。

静虑:也就是指《宝云经》中所说的“寂止一缘心”。于胜妙的善法中一心不乱,一缘安住,而无有昏沉、掉举等以及享受禅悦等自地之障的染污。《般若经》中说:“心散尚不能成就自利,何况他利。是故,丝毫亦莫令心散有机可乘。”此外,其他经中说道:“弥勒,如来教,以静虑及禅修安立,以妙慧造作,以智慧精进入定安立,而非以在家业及例行之事安立。”在家业是指喜爱佛法的在家人与在家菩萨造佛像、印佛典、建佛塔以及勤于许多例行之事。佛言:“执事菩萨造七宝塔遍满三千界,我不以此欢喜……讲经菩萨仅受持一偈颂并为他讲说等令我欢喜,我作供养。”又教诫道:“遍及赡部洲之此等行事者若恭敬承侍一位精进讲经说法者、遍及赡洲之讲经说法者恭敬承侍一位精进内在正安住者,则是如来随喜处……”宣说了许多有关道理。往昔,涅甲与邦那杰先前对于正法无所不闻,当听到名为正安住的外道本师所说的词句,觉得没有听到什么更为殊胜的,结果心满意足。因此,精进修行止观是最值得赞叹的。

静虑也有世间静虑与出世间静虑的分类。

胜观智慧:真正如实妙观察正法,从而深入细致地分析抉择四谛、二谛等意义。(这里的智慧也有)相似了知的妙观察慧与真实了达此等实相唯一真如的真实智慧——无分别智。此处,如芭蕉树的比喻一样,以分别念将法视为有实,寻觅有无,而实际上法无处可寻。尽管推翻了分别前显现的实有,但法的显现无破无立而存在,可见,如果承认二谛不可分割,那么所有遮破均是非遮。通达前面所说的“缘起空性的含义”,并进一步修习,从而可断除轮回一切因果的根本——俱生无明,这样一来,自然而然便可遣除贪心等,由于因不存在之故。贪心等各个的一个对治只能断除它自身,而不能断除其他烦恼,而凭借这一切各自的所有对治也无法断除无明,可见,只有依靠觉性智慧方可斩断无明。

分类:有闻慧、思慧与修慧三种。《宝云经》中说:“以胜观抉择后通达无有体性即悟入无相。”这说明依靠观察修生起定解,修行寂止、双运而悟入无相无分别。对无我的定解没有达到根深蒂固之前,观察修、安住修轮番交替,当断绝观察边之后唯一安住修,并且必须要护持这种无念自然安住的境界。“如果以忆念追逐忆念,结果将如雪山降雪般增长分别妄念。如果忆念自然安住,就会像雪入湖泊般寂静。”这是论中解说的。《中观入慧论》中云:“无念心即自静住,无有识别无散乱,无有相状明了修。”在证悟之前应当通过斩断心与心安立的一切执著边的方式修行。获得圣道的入定中,二取、真实显现、相状、分别一切都将隐没,故称为无现,也并不是像无有五根的感受一样。所以,止观二者可涵盖所有等持,道梯的一切功德也归宿于此。为此一定要将定慧二者融合一起而实修。

六度之中,智慧最为殊胜,而智慧中,如果没有闻慧的前提,思慧与修慧也就无法成就,所以首先要力求多闻。《无爱子请问经》中说:“布施持戒与多闻福德何者大?答言:善男子,布施、持戒之资粮犹如须弥山王之前有一芝麻,虚空中鸟之足迹般,而听闻之资粮则如无边虚空。布施之资粮能行二事,即解除贫穷与得大受用,即成此二事;如是持戒可除恶趣成善趣;依智慧之资粮能除一切见,成就智慧。布施、持戒成熟有漏与蕴。善男子,闻慧之资粮为无漏而非异熟。善男子,是故,诸精进之菩萨大菩萨,当勤积闻慧资粮。”其中宣说了闻慧的许多功德。《般若摄颂》云:“寡闻天盲不知修,无彼成何当慎思,是故精勤闻彼因,思维修行妙慧生。”再者,在没有以智慧解脱自相续之前,则无法做到为他人讲说而使其相续解脱。《宝积经》中云:“未度不能度他众,未解无法令他解,盲人无法示正道,解脱方可救度他,明目能为盲指路。”远离六度各自的违品——悭吝等烦恼,发心、回向以三轮无分别智慧摄持,而成为所知障的对治,否则不能纳入波罗蜜多之列。所经过的道以抵达的果来取名,达到三有、寂灭彼岸,称为波罗蜜多。不舍弃众生的因大悲心是指缘一切有情而于心不忍,愿他们远离轮回与恶趣之苦的悲悯一味一体的妙慧。也可以解释成,与修习之心一味或者证悟诸法无生的智慧不离大悲的滋润之义。

辛三、各自之果:

施财戒安乐,忍美精进威,

定寂慧解脱,悲成一切利。

六度各自的功德归纳而言,以布施可以感得无勤之中获得受用;依靠持戒可转生善趣;以安忍感得神采奕奕,庄严无比;精进的法相就是行善的力量势不可挡,具有威严;以禅定感得寂灭掉举等一切分别念而成就无碍解与神通等;以甚深智慧而感得解脱所取、能取。以慈悲一切有情可感得,轻易成办自他眼前与长久的一切利益。《华严经》中云:“吉祥天女如是言:吾之悲心海无量,由此三世佛现世,彼能遣除众生苦,坚稳善财当知此。”《慧海请问经》中云:“持圆菩提心与法,修法悲悯诸含生,此等四法德无边,佛亦难说此等边。”

辛四、共同之果:

无余此七法,同依波罗蜜,

获不可思智,世间之怙主。

在学道的阶段无一遗漏同时修习以上所说的七种功德,依靠方便智慧波罗蜜多,而获得不住二边、不可思议的智慧行境——三世怙主真实圆满正等觉果位。这也是来源于通过布施等全力以赴断绝害他、唯行饶益后回向圆满菩提果。《菩提心释》中云:“利害出生果,如是分析已,彼等一刹那,岂贪自利益?”我们要依照此中所说而身体力行。

庚二(十地之安立)分三:一、如说声闻有八地般菩萨分十地;二、十地各自本体及功德;三、摄义。

辛一、如所说声闻八地般菩萨分十地:

声闻乘中说,声闻有八地,

如是大乘中,菩萨之十地。

声闻乘中宣说了声闻有八地,到底是哪八地呢?

种姓地是加行道的决定种姓;八地,是指从下算起,预流向就成了第八,它的现观是第八地;见道地是预流果;薄地是指欲界烦恼减轻的一来者;离欲贪地是指不来者;证所作地是指阿罗汉果,这些的所有向算为一个“声闻地”;在此基础上加上缘觉地。共有八地。同样,大乘中,因位作为菩萨的所有功德的所依,因此地以阿赖耶识或意的差别而有十种。

辛二(十地各自本体及功德)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