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

《观经四帖疏讲记(下)》 ︱ 善导大师 撰著 ︱ 智圆法师 讲解

四、次明流通分,于中有二:一、明王宫流通;二、明耆阇流通。

第四、接着要说明流通分,其中有二分:一、在王宫流通本法;二、在耆阇崛山流通本法。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当时阿难从座位起身,禀白佛说:世尊,应当怎样称呼此经?此经的要义应当如何受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

佛告诉阿难:这部经称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可以叫做《净除业障生诸佛前》。你应当受持,不要忘失。行这个观佛三昧或念佛三昧,现生就能见无量寿佛和观音势至二位大士。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善男子、善女人,只要闻到无量寿佛名和二菩萨名,就能灭除无量劫的生死之罪,何况忆念?如果念佛,要知道这个人就是人中的白莲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成为他的胜友。他必将坐菩提道场,生在诸佛之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告诉阿难:你要好好持这个真言。持这个真言,就是执持无量寿佛的名号。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佛宣说这些圣语的时候,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和韦提希等闻佛所说,都生起大欢喜心。

今先就王宫流通分中,即有其七:

在两种流通当中,首先就王宫流通分里,分成七节来解释:

一、从“尔时阿难”已下,正明请发之由。

一、从“尔时阿难”以下,说明阿难请问,发起下文的缘由。

二、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如来双标依正以立经名。又能依经起行,三障之云自卷。答前初问“云何名此经”一句。

二、从“佛告阿难”以下,这是如来正式双标依正来安立经名。依,指观极乐国土;正,指观西方三圣,因此合立此经名称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总的以此经名确立了本经的宗旨是观佛三昧,或者说观想极乐依正庄严。

接着说到,又根据此经的力用来立经名。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依照这部经法发起观行,烦恼障、业障、报障的乌云自然消失,因此立名为:“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总的是以这两项回答了前面的提问“如何命名此经”这一句。

三、从“汝当受持”已下,答前后问“云何受持”一句。

三、从“汝当受持”以下,回答了第二问“云何受持”这一句。

四、从“行此三昧者”下,至“何况忆念”已来,正明比校显胜,劝人奉行。

四、从“行此三昧者”到“何况忆念”之间,这是通过比较来显示殊胜利益,劝导人们来奉行本三昧法。

即有其四:一、明总标定善,以立三昧之名;二、明依观修行,即见三身之益;三、明重举能行教之机;四、正明比校显胜,但闻三身之号,尚灭多劫罪愆,何况正念归依,而不获证也?

这里有四分含义:(一)首先总的标明定善来安立三昧的名称;(二)说明依观修行,就能得见西方三圣微妙色身的利益;(三)再次举出能依教修行的根机;(四)通过比较来显示殊胜,也就是说只要闻到西方三圣的名号,尚且能够灭除多劫的罪愆,何况一心正念皈依三圣,哪里会不获果证呢?

五、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已来,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五、从“若念佛者”到“生诸佛家”之间,这是显示念佛三昧确有超胜绝伦的功能,不是其他杂善所能相比。

即有其五:一、明专念弥陀佛名;二、明指赞能念之人;三、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希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华为喻。梵言分陀利,此云好华,亦名妙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上上华,亦名最胜华,此华相传白莲华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希有人,人中上上人,人中最胜人也。

这有五分含义:(一)这里特指的是专念弥陀名号的修行;(二)特指要赞叹能念弥陀名号的人;(三)说明如果能相续念佛,此人极其稀有,没有其他物品可以比方,所以用分陀利花来作比喻。

梵语“芬陀利”,此方称为好花,或者妙好花、稀有花、上上花、最胜花,此花相传就是白莲花。为什么引芬陀利花作为譬喻呢?因为如果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是人中的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稀有人、人中上上人、人中最胜人。

四、明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四)说明专念弥陀名号者,观音势至常常如影随行般地护持他,就像他的亲友、善知识那样。也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就和观音势至形影不离,在缘起上是非常亲近的,常常都能得到护持。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

(五)说明现生就能得到这样观音、势至常随影护的大利益,那么可以预断,一旦舍命就当即入了诸佛之家,即西方净土。

到彼长时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

一到了西方,长时不断地闻法,而且周遍游历佛国,承事供养诸佛,如此迅速地成满了普贤愿海。这样到达了因圆果满的地位,菩提道场的成佛席位哪里少得了他呢?也就是决定成佛的意思。

所以这是一条极其光明、直截的坦途,非常殊胜圆顿。只要透过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一妙门,就能够常常得到观音势至的拥护,而且舍命当即就生入诸佛之家——殊胜的净土。一入了净土就能长时闻法增进,念念不断,迅速圆成普贤行海,登至无上果地,因此这是径捷登入涅槃城的妙庄严路。

六、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已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六、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这是说明世尊付嘱阿难弥陀名号的妙法,让它流通于千秋万世。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来虽然说到了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两门的利益,但就佛的本愿来说,是想要众生一向专称弥陀名号。这也就是流通本法到了最关键处,实际是归到一句名号。

世尊最后说了深有意趣、意味深长的话,特别付嘱阿难:你好好持住这句真言。你要把它流通到未来世,利益一切众生。持什么样的真言呢?就是持“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一语点明世尊传法的本意,就世尊自己心里的愿望而言,就是想让未来众生专称弥陀名号。

七、从“佛说此语时”已下,正明能请能传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遇餐甘露,意跃无以自胜也。

七、从“佛说此语时”以下,这是说到能请者韦提希、能传者阿难等,在这一场法会当中,听到了前所未闻的法,见到了前所未见的殊胜境界和法益,如同渴饮甘露般,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利益和欢喜,当时内心有情不自禁的欢喜踊跃。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王宫流通分竟。

以上七句具体讲解了王宫流通分的内容。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当时世尊由虚空回到了耆阇崛山。尔时阿难详细地广为大众演说了这以上的经法。无量的人、天、龙神、夜叉听佛所说,都生大欢喜,礼佛而退。

五、就耆阇会中,亦有其三:一、从“尔时世尊”已下,明耆阇序分;二、从“尔时阿难”已下,明耆阇正宗分;三、从“无量诸天”已下,明耆阇流通分。上来虽有三义不同,总明耆阇分竟。

第五、在耆阇会当中也有三分。“耆阇会”就是指在耆阇崛山当中,阿难为在场的大众复述了以上的经义,这就是流通的第二分。在这一分当中,又有三分:一、从“尔时世尊”以下,是耆阇一会的序分;二、从“尔时阿难”以下,是耆阇一会的正宗分;三、从“无量诸天”以下,是耆阇一会的流通分。以上这三义,总的说明了耆阇分的内容。

初、从“如是我闻”下,至“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明序分;二、从“日观”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明正宗分;三、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明得益分;四、从“尔时阿难”下,至“韦提等欢喜”已来,明王宫流通分;五、从“尔时世尊”下,至“作礼而退”已来,总明耆阇分。上来虽有五分不同,总解《观经》一部文义竟。

一、最初从“如是我闻”到“云何见极乐世界”以来,这是本经的序分;二、从“日观”到“下品下生”之间定善和散善的内容,这是本经的正宗分;三、从“说是语时”到“诸天发心”以来,是说明本经的得益分;四、从“尔时阿难”到“韦提等欢喜”以来,是本经两会当中王宫这一会的流通分;五、从“尔时世尊”到“礼佛而退”之间,是总的说明耆阇分,也就是阿难在耆阇重述本经以及流通的含义。

以上由这五分,总的解释《观经》一部文义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