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四依法讲记

《系列四.祖师心髓4-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备忘录.闻法轨理(三)闻法行为》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譬如,医生给病人开的药根本治不好疾病,反而会使病情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这个人看起来多么慈眉善目,彬彬有礼,也都于事无补。另一个医生开的药很灵验,确实能治病,哪怕他的容貌再差、地位再低、病人又多么看不上他,但只要服下他的药,病就决定痊愈。这一点才是关键。

又譬如,对于向导,关键看他指的是不是正路,而不是观察其外在如何。让他指引,是要找到一条能够到达目的地的路,来作为依止之处,而不是依止人的表相。最终是按照所走的路实现结果,并不是按照指路人的表相如何来实现。因此,不管向导如何,只要指的是邪路,依止他就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依义不依语:

虽然对于诠释正法的文句首先须要听闻,尔后须要思维,但是闻思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达文句所指示的正见,故不应依止能诠的语句,而应依止所诠的法义。因为若能真实通达法义,则无论语句的多寡,还是词藻的优劣皆不会相违于意义。

语句是在诠释法义,我们想要学修的是法义,不是语言、文句等。法义能表达正见,我们听闻时不能牢守词句,而是要看心中是否已经生起或依止于这种见解或法义。

我们对于诠释正法的文句,首先需要听闻,然后思维,而思维的目的也是要对它所诠的意义产生定解。也就是,文句在诠说、表达的是说法者乃至历代传承祖师正见的所在或者他所见到的真相。因此,闻思时,我们不能以语为主,而是要以义为主,要定解法之义理。换言之,闻思是为抉择义理,我们要依止的也就是这一点。当我们能定解其中之义、产生正见时,就直接去依止义,不必再依止语句。语言在不断演变,语言动不动听、文句优不优美都不重要,内容多寡也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能否了达其中法义,并在内心产生正见。所以,我们不是去依止能诠的语或者文,而是要依所诠义。

这第二依是怎样的一种道理呢?就是如果能够了达法义,那么无论语句是多是少,词藻是优是劣,都不相违意义。相反,如果不能了达法义,无论语句谈说了多少,词句如何优美,也都相违于意义。

譬如,一位向导已经亲自见到某条道路的路程状况和怎样到达目的地,为我们指路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到他所见到的涵义,这就需要通过语言来指示。至于语言说多说少,词句是优是劣都可以,只要他指明了道路,表明了涵义,就已经足够。同时,我们去听受、思维,关键也是知道他要说什么,表达了什么,然后依止他所指示的意义。

所谓“依义”,就好比依靠地图所指示的路线,而闻思就是要正确地见到这条路线。当我们已经见到路线时,还要不要天天拿着一张地图呢?不必。对各个街道完全熟悉,已经依止于意义,就不需要天天背诵此处到彼处多少公里、处于哪一方位等等。闻思是为确定路线或者见到真相,当我们已经现见路线时,就可以依止心中的这条路来行进,没必要在文字上缠绕不休。

如上所述,最初不应依人,而须依法,在依法当中要依义而不依语。虽然法义要透过文句来表达,但我们最终要依止的是其中涵义。

譬如,我给你传授孝道时,会说很多话,而你关键就要了解到孝道的精神,了解到自己该如何做,这就是孝顺之法。了解以后,就要依止孝顺的法义。一旦依止了意义,无论说多说少,表达是好是坏都不相违。或者说,一个真实行道的孝子,他依止了孝的意义时,无论他说多说少,语言表达是好是坏,这些都不主要。无论他如何去言说,都不会违背孝的意义。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已经了达无常的真义,已经知道为什么是无常,它的体性如何,无常法上面有没有实义等等,已经明见、通达此等法义以后,再去表达,那么无论说多说少,说好说坏,说得优美还是不优美,都不会违背真实义。

如果已经知道一切经论的法句唯一是为令学者通达意义而安立,却仍然不依义而依语,就像已找到大象却仍然还要通过脚印再寻求大象般而成为可笑之处。

譬如,路标是在指示方向,我们只要沿着它所指的方向寻找,就能见到路。同样,语句是在指示法的内涵,是法师真正所要表达的,也是我们所要依止的。如果没有文句的方便,我们很难了解到所要说的是什么,或者法的内涵是什么,要是我们已经了解,就应该依止法义,这叫做依义不依语。

譬如,大象的脚印能引导我们找到大象,而一旦找到大象,我们就应该骑着它行走,还再寻找大象的脚印干什么呢?同样,对于暇满等的道理,我们已经懂得法义、了知内涵以后,就应该依止法义来行道,而不是天天依止文句。

另外,若一味耽著于词句上的多说,直到分别念没有息灭之间,可以一直不断地宣说,乃至尽未来际。但如是偏堕于执著表面的语句,除了导致延缓通达真实义之徒劳无义的结果外,对自己又怎会有任何实义可言呢?

有一类人整天耽著于文句,考虑如何修饰造句,如何更优美地表达等等。然而,分别念是无休无止的,在他的分别心没有息灭之间可以不断地言说,但有什么意义呢?一直说到尽未来际也不过是一些语句。自心有失偏颇的人,一味耽著语句,不依止意义,必定会延缓通达真实义,除了落得这种徒劳无益的结果以外,没有任何实义可言。

总之,关键是把握意义,依止意义。好比向导为我们指路,关键在于我们要依循道路而走,并不是天天背诵向导的话语,或者在向导的所说话上大做各种文章等,这些都没有任何用处。

如同以手指指月之时,愚痴的人不看天空中的月亮,仅仅执著手指。与此相同,仅仅执著文句的愚人只是观察文句而忽略意义,如此永远没有机会通达真实的意义。所以应依义不依语地按实际意义而观察、串习,此理极为重要。

如同用手指指示月亮,我们没必要去执著手指,而是要直接认取月亮。月比喻法义,手指比喻文句。法师在作指示时,语言论及何处,我们马上就应当认取并依止所指之义。

譬如,说到“孝”,我们就要马上依止孝;说到“忠”,我就马上依止忠;说到“无常”,就依止无常法义;说到“业果”,就要依止业果法义等等。也就是说,不应当在语言当中缠绕不休,挖空心思在语言上修饰、做文章等等都不主要,关键是按照所说的法义,用心去依止、修持。

又譬如,对于向导,行者不必要执著他的语言有多美妙,是哪种语言风格,说了多少句等等,甚至还想对他的语句再作修饰、再做增添,使语言的华美超过他两、三倍等等,这些都不主要。只要他说清楚应该往哪条路上走,自己也听懂了,这样就可以上路了。

再如,有人为我们指月,只要我们见到月亮的方向即可,又何必去执著那根手指?古时说“得鱼忘筌”,得到鱼以后,捕鱼的竹器就弃之不顾,他们直接去烹调。我们则应“得义忘言”,会得了意义就不必再挂念文字、语言。

作者说,执著语句、文词的人是愚者,他只是观察一些文句而忽略意义,永远没有机会通达真实义。因为表面的文句并不代表真实义,它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媒介,是我们表达意义的工具。我们应当领会所指示的意义,而不是去执著语言本身。传道者所表达的意义,我们懂得以后可以修行;否则,光是依靠文句不可能实现任何预期的结果。

比如,老师传授孝道法,如果我们没有依止孝道的涵义去行持,仅仅是口头的谈论或者费尽心思地写篇论文等等,不可能突然就实现孝道。或者法师讲因果,学人只是听故事,以及模仿法师如何讲故事,从不去依止故事中的意义,从不在心上实行,如此一来,他顶多成为一个故事家。也许可以在各种节目当中做个表演,供大家娱乐,但他既不懂因果的法理,也不肯去行持因果之道,怎么可能实现意义呢?听因果故事,关键是要依止法义,懂得在自身上断恶行善,忏罪修福;同样,听闻讲授菩提心,也是要学会在自心上如何发展菩提心,而不是执著口头或语言上的表述等。

其实,对于任何法都是如此,语言只是表达一种意义、一个门道,我们是要透过语言来会取法道,之后一心依止法道行持。语言和法义是能诠与所诠的关系,如果没有会取所诠,只是一味在能诠上做文章,以众生发达的分别心识,一直到尽未来际之间都可以不停地宣说,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语言形式等。但这种做法,除了落得个徒劳无益的结果以外,没有任何实义可言,他永远没有机会通达真实义。可见,忽略意义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偏差。

如是通过正、反两方面懂得以后,从此我们应当依义不依语地按照语言的实际意义来观察、串习。这一道理极其重要。否则,不免沦落于学知识,搞学术,甚至鹦鹉学舌、遣词造句、罗列名词、编造体系等当中,但这些对于通达真实义并没有什么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依止意义。

思考题

1、依法不依人:

(1)此处“人”、“法”指什么?如何理解“依”?

(2)什么是“依法”?依法的结果如何?为什么?

(3)什么是“依人”?依人的结果如何?为什么?

(4)如何避免依人不依法?

2、依义不依语:

(1)解释“语”、“义”,并说明二者是什么关系。

(2)什么是“依义”?依义的结果如何?怎样做到依义?

(3)什么是“依语不依义”?它是由怎样的原因所导致?这种依止方法的后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