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四依法讲记

《系列四.祖师心髓4-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备忘录.闻法轨理(三)闻法行为》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到了三转法轮了义经中,佛说众生都具有如来藏:“奇哉!我今普见一切众生 ,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 ”,以及“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等等。一切智当然可以自然现前, 因为本来就具有,这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在《圆觉经》中也说:“众生本来成佛”。这些跟不了义的大乘法相教有着天壤之别,或者说二者在见解上相差很大。所以,不能只是如文取义。

佛说法时有很多秘密和意趣,我们必须通达这些。否则,按照下下乘的说法来认定实相,再以量衡量就必定有害,因为它站不住脚。譬如,以比量衡量,它无法安立;以瑜伽现量衡量,实证的境界也并非如此。因此,必须辨明教法的了义或是不了义,之后依止了义,不依不了义。不了义是施教的一种说法,只要暂时相应众生根机,能够引他入道,能让他有一步提升即可。然而,就求证真理来说,我们不能以此为了义。以为自己可以到此为止,不必再学,其实就真正吃亏了。就像读小学、中学、大学等课程都有必要,不能以为自己小学读了五年,就已经不用上学了。同样,尚未证达真理之前,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提升自己,需要一直瞄准真实了义法。

在修证的过程当中依止了义,才能得到最终的真实之果。譬如,我们走一条到达对面山顶上的路,整座山上的许多条路都是往山顶趋近。以此比喻佛陀所说的权实法门,都是直接、间接引领我们到达究竟如来果位。有的山路只能走到三分之一,有的只能走到一半,依彼而行,根本达不到山峰。同样,我们也不能以不了义法为究竟,否则就会停滞不前,最多得到暂时果。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止了义。

如天鹅从水与乳当中择乳般,具有智慧的人能够在如来的善说大海之中享用佛法的了义精华。如是对于显密甚深了义的关要之义便会获得永远不退转的坚固信解,且能无余受持三乘之中任何一乘的无尽法藏,同时对不同根机的众生均具有次第引导的能力,从而成为佛陀教法与证法的胜利大幢。

天鹅具有辨别水与乳的能力,它在二者当中可以分清此是乳、彼是水,从而把水排开,专门择取乳汁。同样,在了义和不了义当中,智者能正确分辨,并择取了义。他能够在如来的善说海中,真实受用到佛法了义的心要,直接取得最精华处的真实义。因此,他的行道快速,又直截了当,能得真实之果。否则,就是落在不了义的法道当中,却还执为究竟,从而使行道缓慢、迂回曲折,得不到究竟的果。

如果弃离主道,在其他岔路上走就非常缓慢。为什么?因为行道未能涉及真实了义。所以,道的高低在于见解,而见解在于我们是否认得了义,由此可以分出九乘差别。也就是说,九乘的差别是在见解上安立,见越高,修证越容易,速度也越快。

此处将有智慧者享用了义法比喻为天鹅择乳。佛法如大海,有各种各样的法类,而他能够辨别出何者为了义,从而直接受取精要。

懂得此第三依者,即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会获得三种殊胜功德:首先是对于显密甚深了义的关要,得到不退转的信解。因为他能够分辨了义和不了义,如《原人论》中所说 [1] ,推究万法到达本源,才是真实了义处。这时他会对于关要之义得到一种非常坚固、坚定的信解,由此能够永不退失,因为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即使千佛万佛来到面前,对他说这是不了义,他也不可能退失信心。

其次,通达了义和不了义后,不会因为依止了义就舍弃不了义,他的心胸反而是变得更加宽阔,能够无余受持三乘当中任何一乘的无尽法藏。因为了义当中会涵盖、容纳、贯通下下的不了义。真正通达了义的智者,他能够融会贯通全部的不了义。他知道了义,但为了众生的缘故还是要以某种方式进入、引导。他对于各种方便法门的施设完全清楚,他的发心是无余受持一切圣教。小、大、密三乘代表了一切佛法,在三乘的每一乘当中又有着无尽的法藏,真正通达了义不了义之后,他对这一切法藏都能无余受持。

第三,他会具有次第引导的能力。自身已经通达了义与不了义,其实就是已经通达权实二教,具有了权实二慧:能够通权达变,具有权智慧;而且深悟实相,具有实智慧。从而有一种针对不同有情来次第引导的能力。了知第一步该如何进行,第二步该如何进行;了知需要先说一部分,然后再进一步宣说深法,把先前尚未了结的法开显出来,再往上步步升进等等,这就叫做次第引导。如同教导小学生,第一步教加法,之后是减法,再是乘法、除法,然后是解方程等,逐渐进步。老师很清楚整个路线,知道最终要到达哪里,知道为了通向它,需要架设什么样的阶梯,攀登阶梯又该如何循序渐进地进行等等,这些都很清楚。如果自己不通达了义和不了义,就只能把众生带到某一个阶段,他无法做到更进一步地引领。

由此,智者终会成为佛陀教法与证法的胜利大幢。也就是在教法上能一层一层地演示,在证法上能一步一步地依教修证,直至到达顶峰,成为胜利幢。

依智不依识:

辨析了义与不了义之后,便要如实了达甚深了义的观点。而在真正实修之时,不应依止随顺声音和合的分别心,即不能随二取所摄的虚妄分别识,而应当依于无二取的智慧。

在已经辨明了义与不了义以后,就能非常明白自己最终的归趣,是要如实了达甚深了义处。那是最彻底的“究竟实相”,也是我们要达成的目标。不达到了义处,我们誓不罢休。在尚未达到实相本源,尚未真正明白之前,就一定要一心如实地求证,要始终有一种求索之心:真正的佛法是什么?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悟了什么?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既然想要如实了达甚深了义,就不会以学不了义为满足。

如果不能辨别了义不了义,可能如同南传的一些教徒,只懂一分小乘教法便以此为足,停滞不前。或者学一分法相教、唯识教法就固步自封,不能够更宽阔地接受甚深教法,因此,也就没办法趣入真实了义。

当我们已经明知,自己最终一定要实证到甚深了义,这时候的关键就是依智不依识。依识是流转的方向,依智是还归的方向,所以不能随逐二取所摄的虚妄心识,而应当依止无二取的智慧或无能所的真如性,这才是关键,叫做依智不依识。识是攀缘心,落在能所二取当中,如果依止它,就必定无法现证远离二取的真如,因此,应当依止智慧。

以下具体说明这一道理。

何以故?

因为具有现与不现、双亦双非等所缘的能所自性之心识唯一是错乱的缘故,所以以它所缘的任何一法皆属虚妄,如是不可能触证远离戏论的法性真如。故在实修过程中必须要依止智而不依妄识。

有所缘的是妄识,无所缘的是真心,凡是有所缘都落在戏论当中,不能触证真实智慧。此处开示说,凡是空、不空、亦空亦不空、非空非不空,叫“四边”(有时候说为有、无、双亦、双非),四边所摄的都是分别心所缘的境。心前有四边所摄的境,就落在能所二取当中,这唯一是错乱。凡是攀缘心都是错乱,有取著的对象的缘故,不是实相,因此,识的境——所取境也全是虚妄。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胜义非心境”,即是此理。

也就是说,在认取了义的时候,只能依智,不能依识。凡是识的所缘,哪怕再高级,哪怕是缘取佛等等,也都不是实相。识一旦缘取,就有了能所,这叫做二取心,是虚妄的法;它取著的境也是个假影,根本不是实相。如果认知为假,了知只有在能所消亡处才会见到实相,从此不再依止二取假法,这时就算是具备了正确的方向,依循这一方向便能逐渐触证离戏的真如。实修时一定要依智不依识,即是此理。

可见,在二转的空性上抉择非常重要。让我们知道四边所摄的全是戏论,实相中并不存在。到了三转,辨别世俗和胜义时会更直接地讲到,凡是有能所二取的境和有境全部属于错乱,真实中没有;没有能所二取,实相和现相不二,这时的境与有境才是胜义谛,是真实的本面和自己的本心。

以此不难区分:心识会缘东缘西、缘此缘彼,然而凡有所缘,皆是戏论。所谓“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2] ,或者“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3] 等等,这些都一概在指示我们须要依智不依识。

下面再解释一下根据:

凡是缘有事、无事等的法皆是属于有相状,因为都具有取有事或者取无事的所缘,是故都为分别心之魔所缚。所以无论以何种遮破与安立亦灭离不了心有所缘的状态。相反,依智不依识便可以达到无遣无立、见而解脱的真实境界。如寂天菩萨于《入行论·般若品》中云:“何时实无实,心前悉不住,无有余相故,无缘最寂灭。”

此处是从反、正两方面来认定、辨明依识和依智在结果上的差别。

识的范畴是有所缘,凡是有所缘或者落在二取当中的都叫识。然而,实相没有二,也没有心前所缘的境。因此,一念错乱,立了对境以后,心识缘取有事、无事等法就属于有相状。《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是此义。


[1] 《原人论》云:推万法穷理尽性至于本源,则佛教方为决了。

[2] 出自《楞严经》。

[3] 出自《妙法莲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