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元虎溪尊者优昙普度大师莲宗宝鉴节要

《念佛警策》 ︱ 智圆法师讲述 ︱

在家菩萨奉佛持戒,逐日营办家缘,未能一心修行者,须早起焚香,参承三宝,随意念佛,每日黄昏亦如是礼念,以为常课。

在家菩萨要奉持佛的教诫,每天还需要营办生活的琐事,如果不能一心修行,就应当早起烧香,敬奉三宝,随顺心意念佛名号,每天黄昏也要同样礼拜念诵,作为常课,这是每天不可缺少的功课。如同每日三餐都不可缺少,一天不吃就饿得慌,没有精神做事,然而吃饭只是为了滋养肉身,修净土的功课则是净土食粮,如果间断,净土的法身慧命也就无法增长,因此,每天早晚应做功课。

如或有干失时,次日当自对佛忏说。

如果有时事忙,没有做好功课,第二天就应当在佛前忏悔、述说,然后把功课补齐。

此法门要不妨本业,为士者不妨修读,为农者不妨耕种,为工者不妨作务,为商者不妨买卖,晨参夕礼之外,更能二六时中,偷那工夫,持念佛号百声千声,志诚为功,期生净土。

这一法门的特点是不废世法而行佛法,不离生活而成佛道,所以它对于在家人来说非常适合、方便。要想不离世间而成就出世解脱道,净土法门由于有阿弥陀佛本愿摄持,只要具足信愿,每日保持净土功课,自然临命终时蒙佛接引,且一旦往生,便超脱生死,故可谓是极其善巧,是成办解脱的一个捷径。

净土法门不妨碍你本身的事业,对于读书人,不妨碍进修、攻读;对于农民,不妨碍耕种;对于工人,不妨碍作务;对于商人,不妨碍经商买卖。但需要保证早晚功课,早上礼敬三宝、念佛、诵净土经卷等,夜晚也如此。坚持功课到临终,就符合了往生净土的条件,也是随顺了佛的教导——一向专念,信愿具足。如果对此有足够的重视,还能在此之外每日二十四小时中,抽一些闲功夫用于念佛,在百忙之中也要持念百声千声,至诚用功,以期往生净土,那么这些就都能成为净土资粮。

凡修净土之人,灼然是要敌他生死,不是说了便休,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须把做一件事始得。若信得及,便从今日起,发大勇猛精进,莫问会与不会,见性不见性,只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靠着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

修净土的人,的确是要敌得过生死,不是说完了就结束的,应当忆想无常迅速,时间不等人,很快这一生就会结束,要趁着有限的光阴,成办往生净土、解脱成佛的大事,这是在一切事中最重要的。如果相信持佛名号能了脱生死,就从今天开始,发大勇猛精进,不管会和不会、见性不见性,只是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像靠着一座须弥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顺逆境风都不动摇。也就是说,一直坚持到底,是苦是乐,总是要坚持这一句佛,认为它最重要、最第一,如同自己的命根,其它总是若二若三,不关什么大事。

专其心,一其意,或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默念、专念、系念、礼念,念兹在兹,常忆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佛不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如鸡抱卵,常教暖气相接,即是净念相继。

引起重视后,就要专一自心,不论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者默念、专念、系念、礼念,都要把这一颗心放在阿弥陀佛上,念佛心在佛,常忆、常想佛,早上也念,晚上也念,走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念在佛、不离自心。如此日日时时行持不懈,不放不舍,绵绵密密地念下去,犹如母鸡抱蛋,要让热气相接,不可冷却,同样,一天一天持念下去,念佛的热气不断积聚,净土的胚胎就会形成,净业也就容易成熟。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时勇猛如同一股热气,中间不幸被其它境缘打失,勇猛便容易消减。由此可知,难在能够相续,如果特别重视这件事,小心保护自己的净业,才会容易成熟。这净念相继即是一大要点。而且,事在人为,只有自己肯去保护,才会一直保持热气,就如同世人贪著五欲、迷恋声色等,热气十足,因为他有欲乐,愿意这么干。

更加智照,则知净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进工夫。

如果再加上以智慧观照,就能了知净土即是自心,这是上智人修进的工夫。

如此抱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遇苦乐顺逆境界现前,只是念阿弥陀佛,无一念变异心,退惰心,杂想心,直至尽生,永无别念,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果能如是用功,则历劫无明,生死业障,自然消殒,尘劳习漏,自然净尽,亲见弥陀,不离本念,功成行满,愿力相资,临命终时,定生上品。

如果能这样抱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然遇到各种苦乐顺逆的境界,只是如护命根般念一句阿弥陀佛,没有一念改变的心、退惰的心、杂想的心,如此念念坚持,直到尽寿为止,再没其他念头,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果真能这样用功,当积久功深时,自会产生极大效果,历劫的无明、生死业障都可以冰消瓦解,无数的尘劳习漏都可以自然净尽,也就是各种业障、烦恼、习气都可以消除,得以亲见阿弥陀佛。不离开这一念,功行圆满,以愿来发起行,以行来完成愿,有如此决定的志愿,一心抱定净土宗旨,当临命终时就一定能上品往生,顿时高登圣地,可谓是善用人身、不负此生,终于完成超出历劫轮回、显发自性、迅速成佛的大愿。这些都是由遇到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而成就极其殊胜的义利。

若念佛之人,尘垢未净,恶念起时,须自检点,或有悭贪心、嗔恨心、痴爱心、嫉妒心、欺诳心、吾我心、贡高心、谄曲心、邪见心、轻慢心、能所心及诸逆顺境界随染所生一切不善之心,设或起时,急须高声念佛,敛念归正,勿令恶心相续,直下打併净尽,永不复生。

念佛人还要常常绵密地观照自心,是恶念,就要及时打拼干净;是善念,就要维持,使它相续深厚。这就是念佛人要净治心地,以心净故佛土净,以心净故与弥陀清净本愿相合,所以,清净心地是修道的基础,一定要在清净心上来念佛。

此处,大师特别地开示念佛人要常常反省自心。由于我们是凡夫,尘垢并没有消尽,往往还会生起恶念,需要时时检点“我是在生起什么样的心”。我们要能认识烦恼,而且不让它存留。

如果心里耽著财物、地位、面子等,就是悭贪的心;或者认为别人未满自己的意,自己已经吃亏,由此内心厌恶、忿怒不平等等,就是嗔恨心;或者不知道眼前的五欲境界、男女、名利等等都虚假不实,反而产生一种痴爱,比如爱儿女、爱丈夫、爱虚荣、爱打扮、爱享受等等,就是痴爱之心;或者见到别人的圆满,有功德、有长相、家庭美满等等,心里就无法容忍,则是嫉妒心;或者有欺诳心,就是自己假装具足功德来蒙骗别人;或者有吾我心,就是认为有我而分判自他、辨别亲疏,发起比较、竞争等等;或者有贡高心,只要自己有一项功德,就以为自我如何如何,表现出一种高慢的外相;或者有谄曲心,就是心地不正直,心口不一,心里想一套,口里却说另一套;或者不正直,为了保护自己的虚荣、面子,绕着弯子说话;或者有邪见心,执持不正见,将此世间视为常乐我净,认为没有因果,认为可以随心所欲等等,都是邪见;或者有轻慢心,瞧不起别人;或者有能所心,总是心攀缘在境界上面,起各种分别,境界如何,我的心如何,都是能所心;还有随染缘产生的一切不善心,这些全是生死的根本。

假使有其中任何一者生起时,自己不注意观照,就常常会陷落在烦恼里面,三十分钟、四十分钟,有的甚至是由于我执作怪,仅仅在面子上无法忍受而长期陷在烦恼的心境中,这些都不是修净土的心、修净土的人,而是完全跟随烦恼转,时时增长生死。

所以,当烦恼心生起时,就要立即高声念佛,把念头归在纯正当中,把邪念归到正念当中。不应随顺邪念转,也不应使恶心相续,这就如同两军交战,一声佛号是心中的正念,要积极地提起、不断地相续,才能把恶念打拼干净,使它们永不复生。

所有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慈悲心、谦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舍心、禅定心、精进心、菩提心及一切善心,常当守护。

生起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也就是具备《观经》中所说的三心。如果一心想趣向净土,或者真心真意地在阿弥陀佛面前礼敬、持诵,或者至诚地发愿回向,对于这些善心、求生净土心就应当支持。如果支持它、滋润它,它的力量就会增长,以后就能更强大地现起,所以是需要守护的地方。还有与圣道相应的大乘慈悲喜舍之心,或者与真心相应的无我、谦下心,以及待人平等的心、给人方便的心、处处为人着想的心,或者遇到寒热病苦等能安忍的心,或者遭受辱骂能柔顺忍辱的心,又有坚持戒行的心、喜舍的心、禅定的心、精进的心,乃至为利一切有情愿证菩提的心,以及一切利他的善心,当其生起时就要好好守护。

更要离非梵行,断恶律仪,鸡狗猪羊,慎毋畜养,畋猎渔捕,皆不应为。当随佛学,应以去恶取善为鉴戒!

再者,还要远离非梵行,就是断除一切贪婪、淫欲、追求世法享受等的行为;还要断除各种损他损己的恶律仪行。不畜养鸡狗猪羊,不打猎、捕鱼,也不要上网沉迷于各种的五欲娱乐,这些都不应当做,以免失坏净心净业、与净土不相应,反而增长生死中的习气。如果这类习气增长过量,将来就会往恶趣中堕,往生死中堕。所以要保护好清净的心地,在此清净心中常随佛学,学佛因地的出离心、菩提心、大悲心,以及各种菩萨行。同时,以去恶取善作为一面镜子,常常警戒自心。总之,念佛人要注意平时的修心,这是修行的根本。

真信修行之士,只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在念,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无事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乐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问人觅归程乎?

具有真实信心的修行之士,只要记得让这一句阿弥陀佛在念,它就像生命一样不可失落。它在就是希望,它在就是净土真因,它在就是解脱妙道。守住一句阿弥陀佛,常常让这一句佛现前,也就是让“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历历分明。佛号现前,佛就现前,也是佛的愿力现前、佛的加被现前、净土的真因现前,也是觉悟现前。

我们应当领会到,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殊胜的般若,是殊胜的净心法,是殊胜的妙功德藏。要如同口含一颗如意宝珠般爱护,绵绵密密地护持,它就能够潜移暗长。譬如,我们身上的毛发,虽然没感觉到它生长,其实刹那刹那都在生长。同样,持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转业识心为光明藏,能够秘密地转移根身器界,最终,净土的根身器界乃至无量功德——光明、相好、神通、智力等,全部会由此而现前。可见,一句阿弥陀佛的确是本师释迦佛在五浊恶世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它以无量光寿为体、代表着阿弥陀佛,更直接地说,它就是佛的正觉,就是十二光德所摄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海。把它秘密地放在自己的心田里,不断地念,就是不断地在滋长圣因。

了解到这些以后,我们就能生起一种强大的信心、欲乐来持念,这时就是趣入了正行。由于信心和愿力已经生起,自然会非常珍重这一声佛,念念不离心,如鸡抱卵,如龙含珠。由于已经具备念佛的欲乐,你就会常常在念,没事的时候也是在念,有事的时候也是在念,紧紧地抓牢这一句佛,就如同紧握一个宝贝不愿意丢弃一样。只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安乐也这么念,苦恼也这么念,生也这么念,死也这么念,一直念到底,念到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向人问归程呢?这就是归家之路,是见性之路,是与佛相应之路,是开净土莲花之路,是成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