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 周安士居士•汇辑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本文汇辑者周安士是清朝康熙年间居士,江苏昆山人。他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为“怀西居士”。因为见到众生造罪无量,以淫、杀二业占有一大半,因此撰写戒杀的《万善先资》、戒淫的《欲海回狂》,又撰写《阴骘文广义》三卷、《西归直指》四卷,合称《安士全书》。
印光大师赞叹《西归直指》说:“若能一阅是书,谛信不疑,生信发愿,求生西方,无论根机之利钝、罪业之轻重,与夫工夫之浅深,但能信愿真切,持佛名号,无不临命终时,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既往生已,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悟自心于当念,证觉道于将来。其义理利益,唯证方知,固非笔舌所能形容也。”
【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八万四千法门,无不从信而入。人若无信,便如焦芽败种,无药可施。何况念佛往生,尤为难信之法乎? 】
这一段是强调信心的重要性。《华严经》说:信心是道的源头,出生一切功德的母亲,能长养一切善根。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都以信心而趣入。人如果没有信心,就像焦芽败种,无药可以施治( 无信心就不能生长善法,如烧焦的苗芽、种子,无法开花结果般 ),何况念佛往生是尤其难信之法,更需要坚定信心,以发起愿力与实行。
【 往昔禅宗长老,暨博学鸿儒,皆有阐扬净业,设为问答之词,如天台智者大师之《十疑论》,天如老人之《净土或问》,王侍郎之《决疑集》,袁中郎之《西方合论》。其外复有为集为文,目不胜赏,无非欲人坚固信根,同归安养耳。 】
往昔,禅宗长老及博学大儒都有阐扬净业、设立问答的文章,如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天如老人的《净土或问》,王侍郎写的《决疑集》,袁宏道集的《西方合论》。此外多有大德为集、为文,妙义连篇,目不暇接,无非欲使人坚固信根,同归净土。
【 兹特统汇群编,撮其领要,间亦窃附管窥,补所未逮,总名之曰《疑问指南》。敢曰制锦以成章哉,聊云酿花而作蜜尔。 】
我在此统汇诸编,摄集要领,其间附上我个人的鄙见,弥补原文未说到的地方,总的取名为《疑问指南》。怎敢说是织锦成章呢?只能说是酿花作蜜罢了。( 自著一部大作是“织锦成章”;采百花之精酿成淳蜜,表明仅是采集古德著述精要,集成此文。 )
第一疑
【 问: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途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专为自利,舍离众生,毋乃阙大慈悲,障菩提道耶? 】
问:诸佛菩萨以大悲拔济苦难为事业。如果欲救度众生,只应发愿生在三界,于五浊恶世、三恶道中救苦众生,为何专为成办自利求生净土而舍弃众生呢?不是有失慈悲、障菩提道吗?
【 答:菩萨有二种:一、久修行菩萨,已曾亲近诸佛,证得无生法忍者;二、初发心菩萨,未尝亲近诸佛,未得无生法忍者。久修行菩萨有大神通,有大威力,故能为天为仙,为帝为王,为鬼为畜,出入生死,广度众生。若初修行人,力量浅薄,虽发菩提之心,犹住凡夫之地,自疾不能救,焉能救他人?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浊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 】
答:菩萨有两类:第一类、久修行菩萨,就是已经亲近过诸佛、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第二类、初发心菩萨,就是没有亲近过诸佛、没有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
久修行菩萨有大神通、大威力,因此能化现为天、为仙、为帝、为王、为鬼、为畜,出入生死,广度众生。如果是初发心修行的菩萨,力量浅薄,虽然发了成佛度生的菩提心,但自己处在凡夫地,连自身的生死都救不了,怎么能救他人的生死呢?所以《智度论》说:为惑业系缚的凡夫说自己具有大悲心,愿生在浊恶世中救苦众生,无有是处。
【 何以故?五浊世中,声色货利,刻刻纠缠;烦恼怨家,重重密布。略一失足,便成堕落。纵使得生人中,难逢有佛之世;纵使有佛出世,难生信向之心。幸而信向佛乘,修行出家,转生若遇大富大贵,未免耽著尘缘,广造众恶。从此一失人身,何时更当解脱? 】
为什么呢?因为处在五浊恶世中,时时有声色货利缠绕身心,而且贪、嗔、痴等烦恼、外在的怨家、魔障等重重密布,稍一失足,就会造恶、破戒导致堕落。纵然没有堕落而生在人中,也很难遇到佛出世;纵然有佛出世,也难以对佛生起敬信趣向。纵然万幸信向佛道、修行出家,如果转生遇上大富大贵,就不免耽著在五欲的尘缘上,广造恶业。从此一失人身,不知何日才再解脱?
上面讲到初发心菩萨道力薄弱,处在浊世炽盛的染缘之中,没有无生忍力,无法做主。也就是内有烦恼种子,一遇到染污境缘引诱,就不由自主地生起非理作意,无力把持而堕落。所以先圣有言:“未得不退转位,不可混俗度生。”
【 所以有智慧人,将欲度生,先求见佛,果能一心不乱,念佛往生,业已为金刚不坏之身,然后可行随类度生 [1] 之愿 。 】
所以有智慧的人为实现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先求面见阿弥陀佛,果真能做到念佛一心不乱、往生净土,则已转成金刚不坏之身,永超生死、远离烦恼、具足广大智慧、神通、威力,之后再回入生死,就所向无碍,既不为业缘所牵,也不被外物所惑,就能实行随类度生的大愿了!
【 譬如救溺,须自乘舟筏,方能引人出水,若徒从井 [2] 救人,未有不与之俱溺者。非阙慈悲也,正善用其慈悲也。 】
好比我们去营救溺水的人,必须自己乘着船筏,才能把人搭救上来。如果直接跳进水中救人,没有不与溺水者一同沉溺的。
这不是缺乏慈悲,反而是善用慈悲。“善用”,是指在智慧的无误抉择之下,合理地运用慈悲。智慧犹如眼目,其作用是抉择清楚怎样做的方法和次第等。慈悲是与乐拔苦的心,怎么实施与乐拔苦要靠智慧来抉择断定。
还可以说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是消防队员救人时,首先要穿上防火衣和戴好防毒面具,如果没有防护装备,就冒然进入,不但救不了人,反而自己会被火烧死、被毒烟熏死。这比喻菩萨在有无生忍力的保障时,进入三界火宅营救众生,就不会被业火所烧、被烦恼毒烟所熏,而能从容地营救。
第二个比喻:发愿行医济世的人首先应当拜师学医,没有学成之前不能莽撞地给人治病,因为自己还没有掌握医术,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善巧施治,如果莽撞行医,就会庸医误人。完成行医济世的大愿应当分两步走,第一步、拜师学医,掌握医术;第二步、学成之后,应病与药,广做救济。这比喻菩萨为了完成普度众生的大愿,首先求生在佛前,依止佛学法成就功德,之后再回入生死界中随类度生。
第二疑
【 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何乃舍此求彼,欲生西方?经云:“心净,则佛土净。欲求净土,当先净心。”何乃不求净心,而求净土? 】
问:诸法体性本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为什么舍此土求彼土而欲生西方呢?经上说:心净则佛土净,欲求净土应先净心。为什么不求净心而求净土呢?
【 答:欲生西方者,谓是舍此而求彼,则不欲生西方者,独非舍彼而求此耶?若云彼此两无所求,是执断见矣,若云彼此两无所舍,是执常见矣。 】
答:如果把求生西方说成舍此而求彼,那么不求生西方不也是舍彼而求此吗?如果说娑婆、极乐两无所求,那是执著断见。如果说娑婆、极乐两无所舍,又成执著常见。
意思是:如果认为娑婆、极乐两土都无所有而无所求,这是把有显现的秽土、净土幻相视为无有,堕入了断见。如果认为娑婆、极乐两土都是实有而无可舍,又是把现而无实的秽土视为实有,堕入了常见。实际上,娑婆、极乐都是如幻的国土,既不是实有,也并非空无。所以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才是第一义谛。比如正从东往西去时,有没有真实的去呢?这只是前一刹那的相灭了,后一刹那的相现起,而不是一个不变的实体从东走到西。同样,往生净土也是生而无生,无生即生,不是以不生为无生。
如果以诸法无生的缘故就不能求往生,那不妨问:米饭也无生,为什么求吃饭呢?衣服也无生,为什么求穿衣呢?行住坐卧也无生,为什么还行住坐卧呢?是否像枯木死灰一样才契合无生呢?如果硬执两处都无所舍,不是把幻相执为常有吗?实际上,尽管吃饭而不著吃饭,尽管穿衣而不著穿衣,才是从容中道,契合无生妙体。死执不取或不舍,已经落在断常二边中,哪里契合无生呢?
【 《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故虽炽然往生,不碍无生之理。 】
《维摩诘经》说:虽知佛国和众生本来空寂,仍常严净佛土、教化群生。所以虽然炽燃往生也不碍于无生之理。
《华严经》也说:“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知佛国土,皆如虚空,而常庄严佛刹。以是义故,菩萨乐修净土。”《法句经》云:“菩萨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
所以,以佛土、众生自性空寂故,不著实有;以佛土、众生不无假相、作用故,净佛国土、教化群生。所以,达生体了不可得,即是真无生,并非离生而有无生。
【 至于“心净佛土净”之说,有理有事。若言乎理,何见求生者之心必非净,而不求生者之心反为净耶?若言乎事,与其净此心常居五浊恶世,何如净此心以居极乐莲邦耶?况居浊世者之求净而不净,在莲邦者之不求净而自净耶? 】
至于“心净佛土净”的说法,有理上解释、有事上解释( 理是理体或本体,事是事相或现相 )。从理体上说,诸法平等清净,哪里是求生者的心就不清净,不求生者的心就必定清净呢?若从事相上说,与其净治此心而常住在五浊恶世,何如净治此心以生入极乐莲邦呢?况且住在浊世的人求清净而难得清净,住在莲邦不求清净而自得清净呢?
总之,从诸法的本性上说,东行西往、语默动静、说话做事都本自清净,不是端坐静默才清净,言语行动就不清净,也不是住在此方才清净、住在彼方就不清净,诸法本来就离开有无、常断、一异、来去等一切戏论,本自清净无垢。但是从心的现相上说,没有证得无生忍力之前,处在娑婆五浊恶世,不免对境生心、迷惑颠倒,堕在惑、业、苦的杂染境中,而居处净土莲邦,境缘清净,佛力加持,不起惑业,因此说不求净而净。但是也要知道,这是就普通众生的状况而说的,如果是大根器人,能做到在尘不染,火中栽莲,就不在此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