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 周安士居士•汇辑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第六疑
【 问:九品之中,下三品,多是恶人,止因临终念佛,所以往生。万一既生彼国,仍有邪见三毒,奈何? 】
问:往生者分成九品,下三品多是恶人,只因临终念佛,所以往生。万一生到佛国后,还有邪见和贪嗔痴,那时该怎么办呢?
【 答:只愁不生,不愁生后复恶。其中盖有五因缘: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持故;二者所愿如意,无所贪求故;三者宝树花鸟,咸宣妙法故;四者纯以菩萨为良友,恶缘永断故;五者寿命长远,历劫修持故。所以一生西方,直至成佛,永不退转,良有以也。 】
答:只愁不能往生,不愁往生后还造恶。这里有五种因缘:
首先,生在净土,恒时都为弥陀大悲愿力所加持,因此不生恶心。
其次,生在净土,以佛大愿力、大福德力加持,思衣得衣、念食得食、欲闻即闻、想见即见等,一切所愿都遂心如意,无所贪求,所以不会因追求、竞争等起贪、嗔、嫉妒等烦恼,造诸恶业。
第三,生在净土,宝树罗网、莲花禽鸟、水声风声等普皆宣演妙法,因此恒时闻法发起善心,而不起恶念。
第四,生在净土,交往的纯粹是菩萨善友,永远断除恶缘,所以不会因恶友的染污而助长烦恼造业。
第五,生在净土,寿命无量,历劫相续不断地修持,所以不会造恶。
所以只要能生到西方,就直至成佛之间永无退转,确实有它的原因。
总而言之,造一切恶业都是在因缘聚合时发作的。如果因缘不具,孤因或孤缘都不能生果。虽然往生者心里还有惑业种子,但西方的境缘一切清净,没有引生惑业的助缘,就像种子没有水、土等资助不能生果那样,永远不可能现行恶业。
第七疑
【 问:继释迦而成佛者,即弥勒菩萨,今现在兜率天宫说法,人能修上品十善,便生其处。何不往生兜率天宫,亲侍弥勒,将来下生成佛之时,随之而下乎? 】
问:继释迦佛在此世间成佛的教主是弥勒菩萨,现今住在兜率内院说法,如果能修持上品十善,就可往生兜率内院依佛闻法。为什么不往生兜率亲侍弥勒,等将来弥勒下生成佛时,随佛下到人间呢?
【 答:上品十善,固得生天。但欲必生兜率,恐亦未稳。不观《弥勒上生经》乎?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试问修十善者能之乎?若阿弥陀佛,但得持名,无不摄受,较之广修十善者,其易数倍。 】
答:修得上品十善固然能生天,但要做到决定生兜率,恐怕也不把稳。不见《弥勒上生经》说:“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吗?试问:修十善的人能修诸三昧、深入正定吗?像阿弥陀佛只要执持名号,就无不摄受,较之广修十善,不是容易多倍吗?
【 况兜率天宫,多欲界退位天子,天女之多,不可胜计,天人见之,往往耽染,何况凡夫?《萨遮尼乾子经》云:“诸天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较之西方,万不及一。 】
况且兜率外院多有欲界退位天子,天女多得不可胜数,这使天人增长爱著五欲之心。天女容色微妙,天人见到时往往耽著爱染,沉迷而难以自拔,发不起向道之心,何况一般的凡夫?《萨遮尼乾子经》说:诸天大系缚,无有超过女色的;女人缠缚诸天的心,使其在天福享尽之后,沦落恶道。
这不像极乐净土,没有女人和小乘发心等,是纯一大乘清净海会。不论水鸟树林,风声乐响,都宣演法音,闻者都念佛、念法、念僧,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因此烦恼恶业毕竟不起,毕竟能证无生忍果位。因此说,较之西方净土,不及万分之一( 指兜率外院 )。
【 又况纵见弥勒,未获圣果,一生净域,永不退转乎? 】
况且纵然见到弥勒慈尊,也未必就获得圣果,而一生西方净土就永不退转呢?
第八疑
【 问:凡夫宿世今生,广造无量恶业,临终十念,云何遂得往生? 】
问:凡夫宿世、今生造过无量恶业,怎么临终只凭十念就得以往生呢?
【 答:今世造恶,临终十念往生者,必其宿世修行,今生不过一念之迷耳。不然临殁之时,恶缘必至矣,安能反遇善知识,教以念佛乎?即教以念佛,彼安得而听信乎? 】
答:“今生造恶,临终十念往生”这一定是宿世修过,今生不过一念迷失罢了。不然临终时必有恶缘降临,怎么能反遇善知识教导念佛呢?即使教导念佛,怎么能诚心听从、信受呢?
从果推究其因,就知道这样的人在宿世已深植善根,到临终时因缘成熟,所以一说法就触动善根而能猛利念佛、求生净土。
【 况彼念佛之时,必其幡然觉悟,痛悔前非,大怖切心,万缘齐放,止认西方一条路,更无别处可回头。如此念佛,虽然一句,可当千声,所以《十六观经》云:“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果能办著此种精诚,又加以宿生福业,佛来接引,夫亦何疑? 】
况且在他临终念佛的时候,一定是幡然醒悟,追悔从前的过失,非常恐惧堕落恶趣,所以就一切放下,只认西方一条路,更无别处可回头!这样孤注一掷地全力念佛,念一句顶得一千句。所以《观经》中说:“念念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果真能发起这种精诚,又加上有宿世福业,还有佛悲愿接引,何疑不径生净土呢?
第九疑
【 问:极乐国土,去此娑婆世界,尚有十万亿佛土。如此辽远,凡夫岂能即到?又闻女人根缺,及二乘人皆不得往生,信乎? 】
问:极乐世界离此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如此遥远,凡夫怎么能一念到达呢?又听说女人、根缺和二乘人都不能往生,这可信吗?
【 答:道远难去者,形也;一念可往者,心也。念佛者生彼国土,只在此心,非挟此形骸以往也。如人梦游他国,虽在千万里外,一呼便醒,岂因道近易觉,道远难觉耶? 】
答:首先要弄清往生是用身体去,还是用心去。“路远难去”,指的是身体。比如身体要去远方,一念绝对到不了。而“一念可往”,指的是心。是心与佛愿力相应而化生在西方,不是肉体躯壳去西方。
比方人做梦在外国旅游,虽然梦中离家有千万里,但是一唤醒,就回到了家中,这就是一念越过千万里,哪里因距离近就容易醒、距离远就难以醒呢?
这意思是说,不论哪个世界的众生,不论距离极乐世界有多遥远,只要一念与佛相应,就能当即化生在净土。
【 女人及根缺不生者,谓极乐国土,无有女人,及根缺之人也,非谓女人及根缺者不得往生也。若女人不得往生,则韦提希与五百侍女,世尊何以授记其悉得往生乎?《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佛有一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 】
“女人、根缺不生”,是说极乐净土没有女人和根缺,不是女人和根缺生不了净土。假若女人生不了净土,世尊为什么授记韦提希和五百侍女都将往生呢?《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佛有一愿:“假使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后再受女身,我就不取正觉。”这也证明女人念佛,命终后就转女成男,化生净土。
【 女人如此,根缺可知。且鸲鹆鹦鹉,尚因念佛而往生。岂根缺者,反不如异类 [1] 耶? 】
女人如此,根缺也就可以知道了。况且八哥、鹦鹉等都因念佛而往生,难道根缺之人不如旁生吗?
【 至于二乘,乃果位中人,凡夫尚得往生,岂有反摈二乘之理?《阿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将谓独非二乘耶?故谓生彼国者,无二乘之执心,则可谓二乘不生;生彼国者,即无二乘,则不可。 】
至于二乘罗汉是证得圣果的人,凡夫尚能往生,何况阿罗汉呢?哪里有弥陀愿海反而摈弃阿罗汉的道理?《阿弥陀经》上说:“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这不是二乘能往生的明证吗?
所以,从“生彼国者没有执著二乘的心”,可以说“二乘种不生”,但如果说生彼国的人中没有二乘,那就不可以。
第十疑
【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功行,何等发心,得生彼国?又世俗之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国否? 】
问:现在我想决定生到极乐世界,不知做哪种修行、怎样发心才能保证往生?又世俗之人都有妻子,不知道不断淫欲能否往生?
【 答:欲决定生西方者,持名之外,当具二种念力,必得往生。一者当生厌离浊世之念,二者当生欣慕乐邦之念,又当发菩提心,随力作善以回向之,未有不往生者。 】
答:如果想今生决定生到西方,那除了持佛名号之外,还要具有两种念力,就决定往生。哪两种念力呢?一要生起厌离浊世之念,二要生起欣慕净土之念。此外还要发大菩提心,随分随力做善法回向往生,这样就无有不往生的。
【 至于妻子之缘,在俗亦所不碍,苟能使之共沾法味,断不因之而反种孽根。 】
至于妻子的因缘,在世俗中也不妨碍修道,如果能让家人一同学佛,断不会因此反种下轮回业根。
总之,要看自己怎么处理,如果彼此爱欲牵缠,那就成了互作生死业缘,同陷轮回。如果结成菩提眷属,也就转成修道的增上缘,同生西方、同出生死。
【 所谓厌离浊世者,浊恶世中,动生荆棘。世人只为衣食二字困苦一生,为名利两途奔波一世,手忙脚乱,甘为妻子做家奴;昼思夜梦,总为色身寻烦恼。 】
所谓厌离浊世是在什么处生厌离呢?就是见到浊恶世间,任遇一种境缘,都发生苦及苦因。受用总不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又见到人世间,只是为“衣”、“食”二字劳苦一生,为“名”、“利”两途奔波一世。也就是说,为了得到衣食名利,起早摸黑地劳作,毫无意义地奔波,忙到死时只落得两手空空,又随业轮回生死。
后两句是说人从成家后,就手忙脚乱、心甘情愿地给妻子、儿女做家奴;不论昼思夜梦,都是为这虚假色身而自寻烦恼。这是很没意思的事。想一想,这个身体只是大粪桶、只是虚幻的泡沫、百病的巢穴,但糊涂的人却像奴仆一样成天服侍它、养护它、装饰它,不辞辛苦地赚钱养它、护它,在这期间生了多少妄念、起了多少烦恼、造了多少业、又要受多少生死,哪一样不是自找的呢!
【 自想七尺形躯,外面只因一片皮包,所以妄自尊大,若将天眼一观,中间不过满腹屎溺,及脓血恶露而已,所以《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何有智慧者,当乐此身,而谓不当厌离乎? 】
想想自己这七尺的躯壳只因外有一层表皮包裹,就妄自尊大。如果用天眼透视,里面只是满腹屎尿和脓血秽聚。所以《涅槃经》说:“这身体城市中有愚痴罗刹居住在内。( 有漏蕴中潜伏有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随一烦恼都由愚痴引生,能致人生死,故称‘愚痴罗刹’。 )”哪里有智者欢喜这样的身体而不生厌离呢?
所谓的厌离浊世,归根就底,就是厌离这万苦之源的五取蕴。怎么对五取蕴生厌离呢?就是要识得这是不净、苦恼、无常、无我的本性,识得了真相,就自然生厌舍之心。人只是蒙昧不知,被一层表皮骗住,才乐在其中、爱在其中,不思出离。如果能见到五取蕴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自性,就晓得这是万苦之源、不净秽聚,空无实义,也就放下对它的贪著而一心寻求出离了! [2]
【 所谓欣慕乐邦者,西方之乐,非天宫之可比,不可以言语形容。每日但将经中所言,一一静想,以为吾将来必定到此,则欣慕之念自生,净土之缘自熟。 】
所谓欣慕乐邦,就是要认识到往生西方的快乐不是天界可比,无法用言语形容,每天只要把经上讲到的西方庄严,一一在心里静想,而且作意:我将来一定生到这里。这样欣慕之心自然引生,净土之缘自然成熟。
【 何谓发菩提心?《往生论》云:“菩提心者,誓愿成佛之心也。誓愿成佛者,怜悯一切众生轮回六道,受苦无极,是以发心救度,使其超出三界,同至西方极乐国土而后已也。” 】
怎样叫做发菩提心呢?《往生论》上说:菩提心就是誓欲成佛的心。誓欲成佛,就是怜悯众生在六道中轮回不已,受苦无穷,因此发心救度众生,同出三界,同生极乐。
【 念佛之人,若能具此二种念力,又加以发菩提心,仰体如来度人之意,有不决定往生,蒙佛授记者,未之有也。 】
如果念佛的人能具足厌、欣两种念力,又加上发起为利众生誓愿成佛的菩提心,仰体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之心,就没有不决定往生、蒙佛授记的。
“仰体”,就是体会阿弥陀佛为普度众生而发大愿,在发愿之后积功累德,最后圆满现前极乐净土,把轮回中的无量众生摄持到净土,横超生死,直至成佛。因此我也效仿阿弥陀佛,发心摄持众生往生净土。能够这样仰体佛心,就和佛的大愿相合,而能往生佛净土。
( 以上十疑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