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 周安士居士•汇辑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第三疑

问:十方诸佛土,功德皆平等,何不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净土,而乃偏求一佛净土耶?

问: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净土,功德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不普念一切佛土功德、求生一切净土,而专门求生弥陀一佛的净土呢?

回答有两点:第一点、置心一处、三昧易成;第二点、念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土即生一切土。

第一点、置心一处、三昧易成。

答:诸佛净土,固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心一处,三昧难成。故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

答:诸佛的净土固然平等,无有高下,但众生根机钝劣,内心浊染、散乱的居多数,如果不专一其心、置心一处,则三昧难以成就。所以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

用“日光聚焦”的比喻来说,当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时,此点的温度就会极剧上升,能将纸张点燃;如果不做聚焦,光线发散地照在纸上,就无法燃烧。这是因为太阳的光线照在了多处,分散了能量,所以不能快速升温。类似地,把心力专注于一处,就容易成就三昧;心缘多境而散漫,就难成就三昧。

凡夫心散乱不堪,只有让心系在一个所缘上,才能止息散乱。这样集中心力,缘念一佛净土,心容易成熟。总的缘念一切佛,缘境宽泛,心力分散,不容易成就三昧。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唯念一佛,即得三昧。”智者大师也说:“若总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宽,则心散漫,三昧难成,故不得往生。”

《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问佛:‘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遣往生?’佛告普广:‘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易得往生。’”

《随愿往生经》讲到,普广菩萨问佛:“十方世界都有净土,世尊为什么专赞西方弥陀佛土,专遣众生往生呢?”

佛告普广:“此方阎浮提众生,内心多有污浊、散乱,为此我专赞西方一佛净土,使众生专心地缘在一个境上,容易往生。”

第二点、念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土即生一切土。

《华严经》云:“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譬如净满月,普应一切水。”

《华严经》说:一切诸佛身,就是一佛身。就像天月普应一切水而映现一样。

“天月”比喻法身;“水中月影”比喻众生心前所现的佛身;“天月普应一切水,而现影像”,比喻法身普应一切机而现色身;“一切水月即一月之影,本月无二”,比喻一切释迦、弥陀等色身影像都是法身所现。所以“念一佛即念一切佛”。

再者,西方一土是弥陀法身智慧所现。《往生论》说:一切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统摄而入于一法句。一法句者,即清净句。清净句者,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智慧法身即是常寂光土,一切净土都由此流现,一切净土都在其中。因此说,生西方一土后可遍入一切净土。

故知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一净土,无异生一切净土也。

由此可知“念阿弥陀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西方一土,无异于生一切净土”。

《文殊般若经》说:“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此亦证明:专念一佛,念念相续,即能见三世诸佛,与念无量佛功德同等。

总之,专求一佛净土的原因是:由于凡夫的心散乱、污秽,所以只有先使心系在一个所缘上,才容易摄心成就三昧,得以往生。而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念一切佛、生一切土。

第四疑

问:十方佛土,无量无边,随念一佛,皆得往生,何为偏念阿弥陀佛?

问:十方有无量无边的佛净土,随念一佛都能往生,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呢?

答:有三因缘:

答:有三个因缘我们在无量诸佛中专念阿弥陀佛:第一、阿弥陀佛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缘;第二、释迦本师殷勤指示我们专念阿弥陀佛;第三、十方诸佛共同证诚此事。

首先第一个因缘:

一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有缘故。无量劫前,发四十八种誓愿,皆欲接引念佛众生故。今娑婆世界人,信口念佛,必称阿弥陀。

由于阿弥陀佛和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很深的因缘,所以在无量佛中专念阿弥陀佛。这又有两个证明:第一、阿弥陀佛无量劫前,发四十八种大愿,都是为接引念佛众生的缘故。现在娑婆世界的人信口念佛,一定称阿弥陀佛,这证明娑婆众生和阿弥陀佛有甚深的因缘。

比如生病做手术时、坐飞机时、开车经过危险地带时、深夜走在偏僻处时,在意识到有危险后,人们信口就念出阿弥陀佛、就祈祷阿弥陀佛。这时候不会想:“那么多佛,我念哪一尊呢?”不假思索,脱口就称出“阿弥陀佛”。可见弥陀信仰已经深植人心,这是多生历劫与佛结下深缘的表现。

也就是阿弥陀佛久远劫前做法藏比丘时,就已经发了四十八种大愿,以此大悲愿力摄受我们娑婆众生,而我们得到大士摄受后,也归投向化,累世的积累就积淀为深深的信赖,所以关键时刻不假思索,信口就称出“阿弥陀佛”。

将来众生福薄,法欲灭时,诸经皆去,独有阿弥陀佛经,迟去百年,非其验何?

第二、将来众生福德减薄、佛法已濒临灭绝的时期,一切佛经都已隐没,唯有《无量寿经》住世百年,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不是娑婆众生与阿弥陀佛有缘的证明吗?

这里想想:法灭时一切佛经都已隐没,唯独《无量寿经》住世百年、普度众生,这是什么原因?应当是这时候的众生还跟阿弥陀佛有缘,还能依净土法门得度,所以《无量寿经》才迟去百年。

表面看来,这只是一本薄薄的经书住在世间迟去百年,其他佛经则次第隐没。里面隐含的意思是:在佛法即将灭尽的最后时期,众生还能信受此法、修持此法,还能依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净土,了生脱死。在法欲灭时期,世间极为恶浊,众生还能信受阿弥陀佛,证明和佛有甚深因缘,所以才能对佛生信心,才能念佛名号而得到度脱。

第二个因缘:

一因本师释迦如来指示故。三藏十二部经,所说甚广,独有持名一法,不念他佛,但念阿弥陀。苟非至切至要,胡为再四谆谆?

因为释迦本师指示我们念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尊佛教导,专念阿弥陀佛。

佛在世时讲述三藏十二部经,其中说到的法门特别广大,只有宣讲持名这一法时,不念他佛,只念阿弥陀佛。如果这不是对娑婆世界的众生至切至要,为什么再三谆谆教诲呢?

“至切至要”中的“切”,就是指切合娑婆众生的生死病情;“要”,是指对将来众生的解脱极其重要。“再四谆谆”,指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经》等几十部佛经中,再三殷勤劝导众生专念阿弥陀佛。

释迦如来针对我们娑婆世界末法众生的情况,在八万四千种法药中,拈出净土这副包治百病的阿伽陀药,一再地嘱咐末法众生信受服用,以解脱旷劫不断的生死之苦。其中的原因是:娑婆众生和阿弥陀佛有甚深因缘,而且弥陀愿海摄受凡夫往生净土、横出生死,相比于其他净土,阿弥陀佛净土凡夫最容易往生。以这些原因就为我们选定专念阿弥陀佛。

我们深信佛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在为我们选择道路,相信这种选择是准确的、合适的,因此遵从释迦本师的教导,专念阿弥陀佛。

第三个因缘:

一因十方诸佛,皆作证明故。盖净土法门,系难信之法,故世尊每说阿弥陀佛,即有十方如来,共作证明,以见不可不信。

由于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共同证明《阿弥陀经》真实不虚,因此专念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属于世间极难信之法,所以世尊每说阿弥陀佛法门时,就有十方诸佛出来共同作证,以见证西方净土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不可不信。

净土法门有很多不可思议之处,比如:五逆罪人临终忏悔,依至心十念而顿超生死;凡夫未断烦恼,一经往生,就得涅槃分、入不退位;西方一土,横具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四种净土;持一佛名,就为诸佛护念,无异于持一切佛名……。凡此种种,都是弥陀不思议大愿神力所致,难思难议,因此是世间极难信之法。

然则欲修净业者,安得不专念弥陀哉?

由于以上这三个因缘( 婆娑众生与阿弥陀佛有缘,本师殷勤指示劝导,十方佛共同作证 ),欲修净业的人怎能不专念阿弥陀佛呢?

第五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未断,一毫福德未修,若西方净土,已是超出三界,过于天帝天仙百千万亿恒河沙倍。凡夫念佛,安能遂生其国?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未断一毫烦恼,未修一毫福德,而西方净土超出三界,不论相好、受用、智慧、神通等,都百千万亿恒河沙数倍超胜天帝、天仙,凡夫念佛怎么能就往生其国呢?

这就好像一字不识的农夫贫困劳苦,光着脚在泥水中种田,黝黑丑陋、为人轻贱,忽然一夜间直步青云,进入京城金銮殿里,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从此,锦衣玉食、庄严相好、文韬武略、万众景仰,远远超过知府、巡抚等官,这不是匪夷所思的事吗?

答:此仗阿弥陀佛之力,非藉自己之力也。譬之跛人行路,终日不能数里,若乘转轮王之象宝,一朝能历四大天下。

答:这是仗阿弥陀佛的大愿神力,而不是单凭自己的力量。就好比跛人行路,一天走不到几里,但如果能乘转轮王的象宝,就能一天遍游四大部洲。

这比喻单凭自力修道进程缓慢,兼仗佛力加持,成道快速。

又如寒士,欲亲近帝王,倘从州县小试,以望登科甲,位通显,则难而未稳。若能托胎而为王子,不过旬月之间,便与帝王同为一家。往生者之专仗佛力,亦犹是也。

又好比贫寒之士欲亲近帝王,如果从州县小考开始,逐级通过乡试、会试,登上科举,做官后再逐级升迁至显赫地位,这是难而不稳的一条路。如果能托胎帝王家而成为王子,不过十个月就诞生在王宫,和帝王做一家人。往生者专仗弥陀愿力托生于佛国莲胎,也是如此。

“逐级通过考试和升迁”,比喻单凭自力通过资粮道、加行道渐次升进,伏断三界粗细烦恼。“难而未稳”,指单仗自力层层历过,对具缚凡夫而言,有相当难度,而且不稳当,稍遇恶缘牵引,就有可能造业堕入恶趣,千万劫中难以出头,因此有一定危险性。

“托胎帝王家”,比喻仗佛愿力托生于佛国莲胎而生在佛前。“成为王子”,比喻生在佛家,贵为佛子。“十月间”,比喻今生短暂几十年时间。“王子堕地、贵压群臣”,比喻初生净土,就已经恒河沙数倍超过天帝、天仙。

修行人若不求生净土,仅在浊恶世界修持,则头出头没,不知经若干年劫,尚不能成一罗汉,何况至于菩萨地位!若修净土法门,只要精进修持,一心不乱,现世便可往生,竟从西方修行,永不退堕,直至成佛,最为捷径。譬如竹中之虫,向上欲出,必要咬穿无数竹节,不胜其苦。若识得从旁便可咬穿,则横出甚易。

修行人如果不求生净土,而只在浊世修持,那么在六道里头出头没,不知经多少年劫,尚不能修成一阿罗汉果,何况修至菩萨地位。

如果修持净土法门,只需尽一生勤修,一心不乱,现世就可往生,从此在西方修行,永无退转、堕落,直至成佛而后已。所以这是最便捷的出生死之路。

就像竹筒中的虫子想竖着向上钻出,就只有一节节咬穿无数竹节,直到咬穿最上一节才能出来,不胜其苦。如果知道从边上咬一个洞就能出来,这样横着钻出,就容易多了。

这说的是出三界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单凭自力渐次伏断三界烦恼而超出;第二种方式,兼仗佛力,由信愿勤修净业,临终得佛接引往生净土而超出。前者是竖出,只有断尽烦恼才能超出,因此难;后者是横出,不必要断尽烦恼,只要做到一心专念、和佛的本愿相应,就能由往生净土而超出,所以易。

所以修净业者,谓之横出三界,而何疑凡夫之不能遂生也?

因此把“修净业往生”这种方式称为横出三界,既然是横着超出,又何必怀疑凡夫不能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