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辨相品第一

《辨中边论(未定稿)》 ︱ 弥勒菩萨 造 ︱

全知麦彭仁波切 释

智圆法师 译

以遍虚空慈光明,开显众生智慧者,

佛陀日亲及佛子,弥勒文殊前顶礼。

能表有无常断边,不住真圣妙道门,

如是辨中边论颂,善解句义而宣说。

宣说大小乘一切道之殊胜关要——远离二边真实性的补处十地大士殊胜五论之一——《辨中边论颂》,此处解释其义分四:名义,译礼,正义,末义。

甲一、名义

梵语云:曼爹大布别嘎嘎日嘎

藏语云:卫塔南巴结巴策累俄雪巴

汉语云:辨中边论颂

“曼爹大”意为中边,“布别嘎”意为辨,“嘎日嘎”意为颂。所谓中是离一切边之真实性,边是常断诸边,于此中边能无误辨别且全论以偈颂显示,故名辨中边论颂。

甲二、译礼

顶礼文殊师利菩萨!

辨相品第一

甲三、正义论体分二: 一、总标略说 二、其义广说

乙一、总标略说

唯相障真实,及修诸对治,

即此修分位,得果无上乘。

全论从始至终的所有内容可无余摄于七种之中。首先需要了知轮涅的体相,故说相;此后涅槃唯有断障方能获得,故说障;障缘真实将会断除,故说真实;如是缘真实后修诸对治,此修对治在补特伽罗相续中生起时其分位如何,及修对治法后获得何种果,如是六者总说之后,获得佛果的不共道即是无上大乘,为说明此大乘的不共特性而宣说无上乘。如是共有七相。


乙二、其义广说分二: 一、所知共相 二、大乘不共之相

丙一、所知共相分三: 一、所知之境 二、能修之道 三、彼道之果

丁一、所知之境分三: 一、所知体相 二、所断障碍 三、所证真实

戊一、所知体相分二: 一、杂染之相 二、清净之相

己一、杂染之相分二: 一、杂染之相 二、如何杂染

庚一、杂染之相分三: 一、按实相宣说 二、按现相宣说 三、入彼等义之理

辛一、按实相宣说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在似现不清净轮回时,唯一诸法现基——虚妄分别心是实有的,因为如是的轮回显现无欺而现,谁也遮止不了,而显现的生起源于自己的虚妄分别,离分别心的显现法毫无成立,故为不损减名言,轮回的体性须以虚妄分别心安立为有。此虚妄分别心亦名不净依他起。于此依他起识或虚妄分别心中,如显现般的能取所取二者并非真实如是成立,如画面现似高低及石垛现为人像等,除遍计假立外没有自体。因此,以二取空的空性在依他起识或虚妄分别心中是以法性方式有或是圆成实,于彼空性中虚妄分别心也是以有法方式有,彼二者决定是自性与具自性者的关系,是故未证悟时亦如火与火的热性般从未分离,证悟时即生唯见法性自性的智慧。是故,以虚妄分别心有质或名言中无欺有故,不是唯空;彼虽是有然无如显现般的能取所取故,亦非不空。正由此理之密意,《般若经》等经典中宣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乃是以遮一切边的如实法句而说,并不只偏于一方,如世亲注释云:“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无故,如实知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以辨别妙慧善辨有与无时,譬如正将花绳误认为蛇时亦于花绳以真蛇空,如是真实义中无有而显现能取所取的虚妄分别心正有之时,所无者即是能所二取,虽现而如是不成立故,应知虚妄分别心是以能所二取空。虽然无蛇而不否认绳在名言中有,且绳亦有无蛇存在的特性,如是排除遍计二取的所余有者——名言中的虚妄分别心实有及于彼者空性以法性方式圆成或具有,彼二者承许是有或必许为有,因为:倘若承许没有虚妄分别心,则应成轮回毕竟无故,对名言有损减之过;倘若空性在有法上不以肯定方式安立为有而对其否定,则能所二取应成实有故,应成对胜义有增益之过,因为名言中不论否定的破除或肯定的安立,应知决定是有承认的,所以非正即反,若不承认正面即须成立反面,二者必立其一。

因此,转生轮回时,唯生虚妄分别心或唯有显现二取之识并现量显现是心前无欺有故,如能取所取的异体显现般实际无故,在有法虚妄分别中以能所二取空的空性以法性方式有故,由此确定虽现而不成立自体或者现空双融的自性。如是证悟此理,即是远离有无增损的中观之道,以诸法法性如实证悟故。

辛二、按现相宣说

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

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

虚妄分别性,由此义得成,

非实有全无,许灭解脱故。

于彼,所谓虚妄分别是何者呢?则唯一阿赖耶识显现种种法,即似色等外境义显现、似具眼根等有情显现、我——染污末那识显现以及了——其余六识显现,这一切都是以虚妄分别串习坚固所幻生的如梦现般的种种能取所取现相。虽然如是显现,但若以理善观六识的所境义,则无独体外境存在,如于一水饿鬼与人等分别看见脓与水等般,仅是自心的习气显现为境,除内识外的异体义毫无成立故,称为外境义不成立。如是所境无故,相待的能境识也不可能有,以二者是观待安立、不可能不观待而独立有故。如是虽有能所二取显现然不成立二取故,虚妄分别心有事或有之义是如此,因为:倘若具二取之识如兔角般本无,本无应成毕竟无,而毕竟无者谁也无法安立其有;倘若如显现般实有二取,也不能安立为虚妄分别。虽如是然以能所二取如显现般不成立故,称为虚妄分别心,而且虽不成立二取然有二取显现故,也非如本来无有的石女儿般对谁亦无显现。因此,安立虚妄分别心为轮回的施设基或有质乃是无垢之宗,并且谁也不可驳无此事。一旦如是的虚妄分别心或迷乱彻底灭尽而获得以无二取所安立的法性,则承许彼为解脱,因为除此迷乱分别心之外的单独轮回极微尘许也无有故。如是承许虚妄分别心在名言中如是有故,彼有则安立杂染清净及束缚解脱一切合理,彼无则一切都成非理。

辛三、入彼等义之理分二: 一、说三自性义 二、入彼之理

壬一、说三自性义

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性,

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故说。

对于虚妄分别心可安立三自性的分类,何者为三自性?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与圆成实自性。如何理解三自性的意义呢?现外境义而有二取显现故,外境虽无然现彼义,从这一角度安立为迷乱或遍计所执;如是显现者除此唯一虚妄分别心之外别无其他故,从其现基分别心的自性的角度安立为依他起;能取所取本来在真实义中不成立故,以彼自性之中无二的本性宣说圆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