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二)》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二)这类善知识应具何种德相

2、具八分之一为下边际

其中上品德相应当依据《大乘庄严经论》来确定。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总的上品大乘善知识,指具足十种功德法:

一、“调伏”:指具有清净的戒功德。

二、“静”:具有定功德。

三、“近静”:具有慧功德。

四、“德增”:功德超胜自己。

五、“具勤”:自己实修和教导弟子上有精进力。

六、“教富”:对于三乘佛教有广博的认识。

七、“达实性”:自身现证了真实性,或者由教理通达。

八、“具巧说”:能善巧演说法义,传到弟子心中。

九、“悲为体”:有利他的菩萨性格,利益众生时不贪求名利,以悲愍为体性。

十、“离疲厌”:说法没有疲厌心态。

下面一一解释十种德相的内涵。首先,为什么大乘善知识要具足三学的功德呢?论中这样解释: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首先这样抉择:如果连自己都没有调伏,却说能调伏别人,这无有是处,或者绝不成立。因此,作为师父,要调伏他人的心,先决条件是已经调伏自己的心。所谓“言教者讼,身教者从”,自己做到了才能调伏他人。

这样认识到师父要有调伏的德相,再具体追问需要有怎样的调伏德相呢?应当这样抉择:假使只是随意的稍稍做一点修行,就他相续的情况而论,只有一种假的证德名称,也就是有名无实。如果依止他,根本得不到利益。因此,师父的内在必须有一种与总的如来教法相符的调伏自相续的功德法,由此能确定调伏的内涵是具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因此《庄严经论》里首先提出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就是指善知识要具足戒定慧功德)。

也就是说,完成调心的过程必须要经过这三学,持好了戒才能管制身心,有定的成就才能使心寂静,有慧的成就才能明见真实义、断除烦恼,到此无漏慧的功德才出现,达到了真正的调伏。显然,随顺总的如来教法,我们也是要完成三学功德。而我们所要走的这条路,是要依靠师长的引导而如是完成,因此师长他自身要有戒定慧的功德。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前文多次出现“调伏”一词,都是总体上说的调伏相续之义。这里《庄严经论》首先说到的“调伏”,指的是尸罗学或戒学。“尸罗”是清凉义,指持戒后远离热恼,内心得以清凉。此方译师随顺本土文化,多采用“戒”的名称。

《别解脱经》中说到:凡夫心识的野马时常放逸奔驰,不服管束,即使我们恒常励力,也很难制伏它,因此要用一种非常厉害的如百利针顺衔般的调伏手段,这就是别解脱戒。“百”表示有多种禁止手段,从各方面严加管束。

戒的管制是非常严肃、厉害的,现在的人自由惯了,根本不服从管教,所以很难持戒。持戒是指行者致力于克制身语意三门的恶行。凡夫的心由于长劫以来常常放荡无羁地奔驰,野性十足,势力强大,如果不用猛利的手段就治不了它,就好像必须用具有一百支锐利铁针的衔来制服野马那样。这是指由各方面的戒规制伏三门恶行的别解脱戒。

这也就像《毗奈耶经》所说,这别解脱戒是能制伏未调众生的百利针铁衔。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马,根如?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以上圣教的涵义是:就像调马师要用锋利的铁衔来调御野马,我们的六根就如??马,桀骜不驯,总是在不断地随邪境动转。具有持戒观念的人,知道自己要一直努力地制伏自心,而不是制伏别人。也就是要一直看着心,在心奔出去趣向不应做的行为时,就立即制伏它。(最危险的是心,经论中把它比作野马、猛兽等,可见凡夫的心有多危险。因此要制伏它,不制伏它,它就会毁灭自己。)学习尸罗就是要调服心马,使身心时时住在清净戒中,不敢稍有违越。总之,要由多番励力来控制住心,使心特别听话地趣向应做的方面。(要知道,如果不能克服堕性,任性而为,就会堕落毁灭。因此要精严持戒,如履薄冰。)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指成就了定学功德。“如是”是紧承戒学而来。所谓的寂静,是指像上面那样,对善行和恶行应行、应遮的品类,以依止忆念和正知的缘故,使心发起了内摄寂静而住的定学境界。

这是说定学要依戒学来成就,戒持得清净,再修定就容易成功。所以修法要依次第,不然是修不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只有粗的先修好了,才能修到细的。持戒是把粗的方面全给调好了,该断的恶都停止了,该行的善都在行持,心逐渐修得熟练了,就能以念和正知掌握住身心,这样就能使心寂静安住而修成各种定。

念和正知可以这样来认识:做什么事的时候,一开始能记得学处,知道怎么如法地做,这叫做忆念,好像在心中出现了指令;这样提起正念后,随时都无误地知道自己三门的状况,这叫行持时安住了正知,就像有个清醒的审视者在随时了解身心的状况,而精细地照顾好自己。这样依靠忆念和正知两个心所来严密地调控好身心,不使它缘在非法上面,而是该做的善就去实行,该断的恶就马上断除,不染罪业过患,如此就能出现四正断。四念住以观慧为体性,首先智慧抉择明了诸法的体性,之后以念使心住在观境上,这叫做“念住”。配合的正知是用以观察三门的行为合不合法,由此才能发起四正断。四正断以断恶修善的精进行为体性,未断的恶令断,已断的恶令不生,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这样达到以后,很快就能修成四神足,或者得到定的成就。这样认识了次第,就明确由戒得定是怎么回事。

这里是指师父要有定学功德。也就是说,他靠着清净持戒,由恒时依止念和正知而如法行持的缘故,使其心发起了寂静内住的定学功德。这样得了定,住于三昧,调伏自心就到了更深的境地,但还没有彻底,必须得到慧学的成就才能解脱。因此接着说到: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近寂静”,是指依止自心已得到堪能性的寂止,而在不散乱中观择真实义,由此发起的慧学境界。

“依”字是依定发慧的意思,有定学的成就,才能发起真实智慧。好比风中的油灯,在用灯罩罩住后,灯火渐渐稳定下来,不再晃动,这时才能借灯光照明事物。同样,我们的心由持戒、修定逐渐趋于稳定,能随遇安住,这时候就能做到明了地观择真实义,发起慧学。此后就在调伏自心上达到了扼要,能从根源上寂灭虚妄分别。如此,心就能从二障的杂染中解脱出来,也就真正调治好了自心。具德的大乘善知识,需要具足这样的三学成就,由此就能教导我们,因为他有三学的功德,有多方面修心的实证。不然自己没有走过这些路,没有修证,又如何能指导我们呢?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如果只具有这样调伏自心的三学证德,那还不圆满。也就是说,作为师长还应当成就圣教功德——有教富和达实性两种功德。解释如下:

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教富”,指对于经律论三藏等教法成就了多闻,比如对于一代时教五乘佛法有很宽广的了解,对于有部、经部、唯识、中观等的教义都有相当的了解。不然,学人作某方面的请教时就无从给予指导和帮助。作为大乘师长,要具足多方面的功德,相当不容易。只是自修当然没这多要求,但是作为学人的老师,那就要有多闻的功德,才能应机施教,相应各类学人的根机,作种种启发、点拨、接引等。

就像一位医生,如果只是治他自己的胃病,那只要了解治胃病的方法,但他作为医生,要医治各类病人,那就必须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这不像现在的专科医生,如果是牙医,就只知道怎么治牙,其他方面就了解得很少,不可能作利益。而古代的名医要有治百病的能力,那需要相当深广的学养。像这样,作为大乘老师需要有教富的功德。

善知识敦巴曾说:“说起大乘善知识,须要是一种讲说时能让学人产生无量知解,行持时对往后圣教能成就什么样的利益,能使当代学人获得哪种真实利益。”这就指出大乘的老师要有教化当代和未来学人的能力,能领导人群和时代,就像世间各领域的导师能引领时代潮流那样。何况这是出世间大乘成佛之道的导师,要有很大的德相才能充当。

下面再稍微展开来解释一下。由于这位大乘教师对于圣教有丰富的学识,有很宽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辨识力、洞察力,他能如数家珍般地作教法各层面的指点,有相当大的启发力。这使得学人听他讲法会发起无量知解。就是说跟他学一段以后,就会对于世俗、胜义二谛得到无量的认识,各层面的见解都会充分地开发,就像从如豆的目光发展成天眼那样。大乘老师如果有一肚皮的学问,懂的非常多,那他的学生开见解就快、就充分,而且会开得非常深广,这是因为有强大师资力量的缘故。如果自己懂得很少,见识面窄,那就没有这种教学的效果。再者,不但要真正利益到当前的学人,而且要对未来圣教的传续弘扬起到利益。也就是说,要有广博的见识、深远的眼光,能洞察缘起的走向,顺应缘起来护持圣教。佛法的弘扬跟时代、文化有密切关系,你采取什么方法特别重要,你的着眼点在哪里,对于当代众生的根性,文化演变的状况,存在的隐患、危机,如何拯救时弊、正确疏导、引领等,都要有特别透彻深远的眼光,懂得如何顺应缘起而利益未来。然后说什么法不仅对当前起到利益,还要对未来的圣教作到利益,这都要依赖广博的学识。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达实性”特指殊胜的慧学,也就是通达了法无我空性或者现证了真实性。如果没得到现证,由教理通达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