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二)》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像这样,引导修解脱道的师长是使自己的欲乐究竟达成的根本,因此凡是希求依止师长完成道业的人,应当了解合格师长的德相条件,而努力寻求具德相者。一切想作为学人所依止处的人也应当了解这段内容,而努力在自身上完善如是品德。
依师是修行的头等大事,关系到生生世世,所以要慎重对待。在世俗的事情中,求学、就职、成家是三件大事,这些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前程、幸福,没有处理好就可能导致一生坎坷,造成很多后患。而在修菩提时,依师学法的问题比这些要重大无数倍。依止对了,就能够迅速得到提升,从此顺利走上解脱、成佛的道路。如果依止了邪师,会毁坏无量世的前途。因此这里郑重地交待,修解脱法的师长,是能究竟达成我们所愿的根本,所以想依师求道的人,务必要了解师长的德相。
了解后才有寻求的方向和判断的眼光,才能按此标准努力寻求具德相者作为师长。就连世间人成家,也要慎重选择,如果遇人不淑,那就会贻误一生。或者要学一门技艺,也要依止好老师,有幸遇到了好老师,就能学到本事。如果依错了人,就什么也学不到,白费时间和精力。这里要按佛和菩萨开示的师长德相的标准,来理智地寻求。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耶?《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希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此说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这里提问:由于时代法运的缘故,佛法已经走向衰微,学人自身的善根、福德也较差,在这样的时代大气候里,要感得功德完具的师长,实在是很难。佛在世时或正法时期,容易遇到功德圆满的善知识。或者如在极乐世界,一生补处菩萨无量无数,修证极高的圣者像大地微尘那么多。而我们处在秽土五浊炽盛的末法时期,具全分德相的师长得不到时,应该如何呢?
依据《妙臂请问经》的说法来类推,具有上述十种德相总含量的八分之一是师长应具德相的最低标准。这部密续里说到,咒师上品的助伴为具足十六种德相。但在斗诤坚固的时代里,这样的助伴极其难遇的缘故,因此可以降低标准,具一半、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者都可以依止。该续说到,有圆满助伴德相八分之一含量是最低标准。在《博朵瓦语录》里说到,阿底峡尊者对于善知识的最低标准相也是这种看法。因此,在以上十种德相的圆满含量里,按照适当的方式,配着难易程度,具有八分之一品德量是最低程度。
这是大致的判定,要具体地定量比较困难。比如,戒本身有很广大的内涵,三乘戒有各种根本和支分的学处。定慧二学、教富、悲愍等都是如此。如果要求各方面都特别圆满,这实在是稀有难遇。善知识本身会有很多德相不具足,他的功德能达到圆满德相的八分之一,这是最低程度。这样依止他就能得利益。
下面解释一下这段经文的涵义。
经中说到:如果马车只有一个轮子,缺少另一个轮子的资助,虽然有马,也无法在道上行进。同样,咒师缺少修行的助伴,则无法成就。所依助伴的标准如何呢?最上品的助伴应当具足十六种德相:1、有智慧;2、相貌端正;3、身体洁净;4、种姓尊贵;5、心倾注于正法,不愿散乱在非法的事上;6、有大辩才;7、行善具勇悍心;8、眼耳等诸根得到了调伏;9、语言柔和温暖;10、慷慨好施,有施舍的善心;11、有悲愍心;12、行善时能忍饥渴、身心劳苦等,有安忍的德行;13、不供奉婆罗门等其余天神,皈依很清净;14、行善精进勤巧;15、知恩报恩;16、对于三宝有信心和恭敬。但能完具这十六种德相者,在今天盛行竞争的年代,极为稀有难得的缘故,因此具足一半德相、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者,就应当依止为助伴。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为何赞美学处而不乐修行者不堪为善知识?这对我们修行有何启发?
二、师长德相的最低标准是什么?
(二、能依学者之相)
第二,能依学者。
接着要明确能依止的学人要具备哪些德相。
法行能否取得利益,取决于师徒双方的因缘,所谓“两好合一好”,人和人相处都有这个法则。譬如兄弟间,兄友而弟恭,以善心交流,各自遵守伦常的本分而行,则会出现伦理善道的利益。其余夫妻、母子、姐妹等伦理都是如此。所谓“家和万事兴”也是这个道理,佛法上的授受或者法道上的传授和承接更是如此。一来师长要具足德相,才能传道次第修心法;二来学生要有好的品德,才能和师长相应,从而得到各种学法的利益。
以下依《四百论》来确认学人应具的德相:
《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
《四百论》中说:具足正住、具慧和希求这三种德相者是闻法之器。此类具德者不会把说者的功德变为过失,也不会把同学的功德变为过失。
正直而住,又有辨别是理非理的智慧,又在修法行善上有希求,就对师长和同学的功德不会颠倒地看为过失。
《释论》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德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说法知识虽极遍净,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于说者过反执为德。”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
《释论》中解释说:具足正住、具慧、希求此三法者堪为闻法的法器。如果具有这三种德相,对于法师具有的众多功德都能见为功德而不见过失。非但如此,对具德法众所有的功德也都见为功德而不见过失。相反,若不具备如是法器德相,则会颠倒认识。虽然说法的善知识完全是清净的,但以闻者的过失增上的缘故,或者以颠倒心的附加作用,犹如以眼翳的错乱力把本为白色的海螺看成黄色那样,倒执说法师有过失;或者说者的过失反而执著成功德。因此纵然得到了具一切德相的善知识,仍然难以了解师长的功德。如果想知晓善知识的功德,而且能亲近善知识,必须自己具足此等德相。
这是自他心心相应的问题,双方都具足德相才能相知相契,才有法道的真实传持,只是一厢情愿就根本不可能实现。
作为学人,首先要了解这些德相各是什么内涵?为什么缺一不可?接着应当在自身上审察:我具有这些德相吗?如果有应修随喜,使之增上;如果没有应设法使自己具有。
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
“正住”是指心很正直,不会堕在党类的偏执中。一旦堕入党执就会被偏执覆蔽,见不到功德。
心如果正直而住就能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有功德的见功德,有过失的见过失。如果心有偏执就像戴了墨镜一样,心上有了障碍而见不到物体的本色。如果我们存心正直,则一切善说的妙义都能无障碍的接纳。但如果心有偏颇,则只能接受与执著相应的言论,得不到其他善说的妙义。
学修佛法就是要随法而转,不能再跟随以往的习性。从暇满一路上去,破现世执、来世执,常乐我净等颠倒见以及以自我为主的各种心理、行为,所持的各种世间恶宗见解,全部都要放下,连小乘以自利为重的求解脱心都要舍弃。最终达到大乘的时候,要以三轮清净的智慧摄持来行一切善法,甚至心住于相的执著都要全部去掉。在这个修心的过程中,只有具足正直而住的德相才能如实地受取法义。否则只局限在自己狭小的偏执心里,就没办法发展。
所谓“党执”,从自身上观察,就是过去串习过一些自己拥护的见解,或者各种主义、思想、习性等等,并对此非常执著,执为“我所”,而且从来没意识到这些都是要消灭的对象。一接触正法,处处说的都是要破掉自己的颠倒心,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条件反射地保护自己的见解和习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学法的希望了。学法就是要洗心革面,再造新人。不随法而转,甚至连听都听不进去,只喜欢听适合自身爱好偏向的话,那就不会有作用。应当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的心都是颠倒的。
现在要接受道次第一整套的教化,这意味着一路要舍掉自己的偏好,一直要住在法里,这样才能转得过来。这都是转心的教法,如果全部都正常就不必转了。所以闻法的时候,学人应该把自己的那一套舍掉,从此以后心依于法最为重要。
“党”有很多种涵义,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 “党”指朋、辈、偏的意思,因志趣或利益等而结成一族或一类。我们常常对自党会偏护,对他党则排斥。
这种习气在闻思修佛法时,也会不自觉地发起,把自己所偏好或者首先接触的法门、宗派或者道友执为自党,心里带着偏执而学法。
以世间的母亲为喻,母亲会把自己的孩子执著为“我所”,是她最亲最爱的宝贝、心肝。由于心中存有这种偏执,情生智隔,就会导致看法不客观。偏执的情感,使她看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即使自己的孩子打了人,犯了错误,也仍然认为都是其他孩子的错,连旁观者站出来作证,她也不肯承认是自己孩子的错。而别人的孩子不论有多么优秀,她都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更好。为什么看法不客观呢?就因为她的心眼带上了偏执的墨镜。
学法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被自己的偏执心蒙蔽,并且非常敏感,稍微受一点刺激,就会立即反弹,实际这正是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心里有自党偏执的缘故。过去没有经过观察,就一心把它建立成自我,或者是由于前世串习过多,或者是今世在邪说里浸染过深,所以心中认定了所谓的自党,稍一触及就立即抗拒,心里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