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二)》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
讲到这里,还会这样想:只有正住和具慧两种品德就满足了吗?还不满足。纵然有这两种德相,但如果是像画上的听法者那样完全没有趣向进取的心,或者发起想要按正道实行的心,那就只会在口上谈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丝毫也不会在自身上实行,当然在修心的实践上就完全落空了,也就不会有真实的进步,所以仍然不是法器。必须有广大的希求心,或者对法道的大进取心,才算是法器。
学道要有广大的志愿,因为自己是想得到解脱和成佛的大果位,没有大的希求心怎么能一生坚持不懈地修道,而达到成就呢?只是像画上的人一样,没有进取心,听法的时候无动于衷,听完也不付诸实践,那充其量只是听了一点佛学知识。这种无心的人,无论给他传多少法,也不可能有丝毫转变,他不会真心地以法来改变自己。很多人闻了法,对这个法也清楚,那个法也了解,但缺乏如心脏一样的大希求心,就绝不会有真实的修行。希求心是一种道心,对于道非常向往趣入,有真切的想修行的愿望,这是能否入道的关键。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四百论》的注释中,在前三项之外,又加上恭敬法和法师以及内心专注这两种相,总的开为五种相。如果这样来讲,就可以归纳为四点:一、对于法有大希求心;二、听闻的时候一心专注;三、对于法和法师发起大敬重心;四、弃舍恶说受取善说,也就是领受到了真实道以后,主动地受取奉行。发起这四种德相的顺缘是具有慧解,舍弃违缘的要素是内心正直而住。
换句话说,有智慧能够辨别正道,就能顺利地发起四种德相。了解了法有极大的义利,是一切安乐的来源,就有大希求心;了解了听闻时随着心行的差别,而有很大的利害关系,就会内心住在诚敬和贤善当中,一心谛听妙法;明了法与法师的功德与恩德后,随着会引发大敬重心;对于闻受的法义能简择真实道和相似道的差别,就能做到弃舍恶说受取善说。要这样总的了解具慧是发起四种德相的顺缘。
正直而住,就是不带偏执。一旦了解了这些是正道之后,就会敬重地安住在这些轨范当中,而不会因为偏执心,不合自己的意见就不肯趣入。因此,有正直而住的德相,就远离了发起各种善心善行的违缘。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学人方面应具何种德相?为什么?
二、思维正住的内涵,观察自心不正住时是如何障碍领受法义的。
三、在自心上体会“党执”、“自欲”的内涵。如何才能对治党执而具足正住的德相呢?
四、请结合本道次第的修学,思维为什么要有具慧的德相?
五、为什么要具足希求的德相?
六、宗大师将弟子德相归纳为哪四点?这四种德相的顺缘和弃舍违缘的要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反省心中的法道
学人应反省自身上是否具足弟子四德(对法有大希求心、听闻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是否具备顺缘(具慧解)、弃舍违缘(正直住)。大家可以自己画表格。
对照自心应如何行
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应当观察为具不具。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对于学人而言,上述的法义特别重要,因为在依止师长闻思修期间能否得益和得益大小,是依自己是否具足德相或具备多少来论定的。自己方面做得越好,得益就越大,过失就越小。
所以这些有资格得到师长引导的内在德相的法,应当观察自己具不具足。上面把《四百论》说的三相和《广释》中的五相合成了“四相两缘”,学人就按这个标准一一反省:对于正法,我有大希求心吗?闻法时我做到了专注谛听吗?对于正法和说法师我起了大敬重吗?听闻后,我做到了弃舍恶说、受取善说吗?顺缘上,我有简择真实道和相似道的智慧吗?违缘上,我都正直安住而弃舍了偏执吗?每一次都要严格按这四相两缘来反省。
如果上述的德相自己都具备,就应当随喜自己,或者修持欢喜心。心里想:具足这些弟子德相多好啊!我还要更加增上。(这不是稍有功德就沾沾自喜的心。后者属于烦恼,是我慢的表现。凡是感觉自己了不起,比别人好,那就是慢心在作祟。而有欢喜学好的心,对于行善住在欢喜心中,这是一种好乐心、上进心,是自己在滋润善根。所以两种心截然不同,一定要辨清差别。)如果反思到,我离弟子的圆满德相还有很大距离,这些方面都不具足或者还做得很差,那就必须在能完善的因缘上努力修作,不好的就多改,好的就多提升,有能完善的因缘就多争取,而且平常多积资净障,多往这方面祈愿,而且要不断地反省,见贤思齐。像这样就能进步,千万不能自暴自弃。
所以作为弟子,先要了知能做到依止师长的各种品德的法,之后才会自觉地在自己身上加以完善。如果不了知学者应具的德相,就不觉察自己的缺点,连缺点都不认识,又怎么会改正呢?一直落在不好的习性中,就会退失广大义利。
总结
总而言之,想修学圆满菩提道的人都要认识到,自己要努力具足法器的德相。如果不在这上改进,就会耽误一生,每次闻法都不会真正在心里得到它。只有具足德相,才会以大希求、大敬重、大心力,正确无谬地持住法、勤修法、证得法。否则,天天都赶场似地听来听去,自己的心也不会有多少变化。纵然稍得一点利益,严格来说还是空过了。
前面本论已经教诫过,不要做只会评论戏中勇士功德的观众,自己却丝毫不具,应当做个行者,对于法上说的学人的品德,自己要努力地修(“修”是指修身、修德)。有上进的善心,听后就会实际去做,做了就会得到。
世界上有很多评论家,比如问一位武术评论家:“你自己会打吗?”他回答:“我的职业是评论,不是真刀真枪地打。”我们学 佛不能只做评论家,不能分离心和法,我们要有求道的心。
(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
“彼”是指具足弟子德相的人,他应当如何依止师长呢?这其中的轨理或者依止法上的轨道如何呢?下面就宣说这个主题。(中间插了一段说明,一直到“如是应知”以下,是正式分出科判。)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
像这样,如果自己具足了法器德相,应当先好好地观察师长是否具有前述的德相,应当在具相者前受取法益(“法益”就是正法上的利益,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法益)。
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
在依师的多少上,又有善知识敦巴和桑朴瓦两种范例。前者依止的师长很少,后者则很多。
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
桑朴瓦依止的师长很多,凡是有讲说,他都去听闻。一次,他从康地过来的路途中,遇到一个居士教师正在说法,他就去依从听闻。徒众们说:“您在他面前听法,退失自己的威仪。”他回答:“你别说这种话,我得到两种利益。”因为这位大德的心很纯良、很清净,他对法有清净心,所以无往而不利,无论在哪位师长前都会得益,不会观过失。
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
善知识敦巴依止的师长就非常少,不过五位。其中有受居士戒的师长、教念书的师长、舍准大师、班智达弥底和阿底峡尊者。舍准大师,只在他面前听了些法相经论,班智达弥底,也只跟他听过一两次经教,一生主要依止的是阿底峡。这是另一种示范。
博朵瓦与公巴仁勤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博朵瓦和公巴仁勤喇嘛共同谈论以上两种哪个更好。他们认为,自己处在没有修好心、容易见师长过失不起信心的阶段,善知识敦巴的轨理是很好的,应当按那样去做。对此,宗大师评论说:现见这种说法极为正确,应当这样随学。
末法时期,人心复杂不善,自心需要长期修整,才能渐渐奠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合随便依止很多位善知识,因为很容易见过失,造成过患,而且容易把心搞得非常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