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二)》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

再者,虽然师长具足教和证的功德,但如果比学人功德低或两者同等,那还不算圆满,因此依止的必须是功德比自己高的老师。以下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亲友集》里这样说:学人如果依止功德不如自己的人,就会退步;依止和自己功德相当的人,就会平然而住,没有什么提升;如果依止功德尊胜的老师,就会成为尊胜者,这是因为老师有高度,他能摄持学人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应当亲近功德胜过自己的人。如果能亲近具足最高戒定慧功德的尊长,那得到的利益比前面的尊胜还要大。

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朴穷瓦说:“每当我听到诸善知识的传记时,我都是向上仰望他们。”又像塔乙所说:“我把惹珍的诸位尊宿作为自己的目标。”像这样,要是一种目光向上仰望、有增上功德的人作为老师。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以上三学、教富、达实性、德增上这六法是善知识自己应具的功德,其余四项是摄受他人应具的功德。而且要知道,所谓的利他除了开示正道摄受之外,并没有以水洗罪等事。正如教典中所说:诸佛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的罪,不是以手拔除众生的苦,也不是把证德移在他人身上,而是开示诸法的真实性来使众生解脱。

这里宣说无错谬正道而授受弟子又有四种德,也就是师父要有善巧演说的能力、传法利他的悲愍心、精进以及远离厌患。具体是这样的:

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善巧说”,是指对于如何次第引导学人修心已经获得了自在善巧,能把法义很巧地送入所化心中。

在说同一个法义时,的确有善巧和不善巧的差别。没达到善巧时,法义很难传入学人心里,这是因为自己对于引导次第没有善巧把握,或者没有善巧演说的能力。相反,如果善知识对引导的次第很好地掌握了,又有智慧能善巧地开演,那就能把法义顺利送入所化心中,让学人很容易理解,一听就了解了法义,领会了该怎么来修心。

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悲愍”,指说法的等起清净,不顾及利养、恭敬等。他心里根本没有求利养、恭敬等的名利心,唯一是以慈悲心来为众生说法。要像博朵瓦告诉慬哦瓦的那样:“黎摩子,无论我宣说多少法,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一句赞叹,因为没有众生不苦恼的缘故。”要像这样,根本没有贪取名利的心,而是觉得众生可怜,要给他传法。这样纯粹是慈悲心宣说法要,就是具悲愍的德相。

(传法是一个行为,它是从什么样的心做出的,那个最初发起的心叫做等起。比如这样起心:我这次讲法讲得好的话,会得到很大名声,很多人会恭敬我、供养我。这种心一起来,等起就不清净。后来的业行是由它带出来的,因此都不清净,就像根有毒,长出来的都是毒枝、毒叶、毒花、毒果。由根的体性决定了后面都不好,这叫等起。

要注意到,内心最初的运行叫等起。这个心动得不良善,那出来的一切都是颠倒的,没有好结果。相反,起的是良善的心,发出的就都是善的。这里是说,师长传法不是求名利,而是发自慈悲,依止这样的师父就有利益。如果是求名利而说法,那我们就不能依止,因为他是在搞世间法。)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具精勤”,是指在利他上勇悍、刚决。“勇悍”,指没有怯弱、懈怠之心。“刚”指坚韧;“决”指决断,决定没退缩,没有犹豫。这样就叫做具精勤。

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远离厌患”,指数数说法而不起疲倦心,能堪忍说法的劳苦,比如天寒天热、饥饿干渴或者身体疲累等。

以上讲的善巧说、具悲愍、具精勤、离厌患,都是摄受学人方面的德相。有利他的智慧、慈悲、精进、无厌患,四项全具,就特别圆满。

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

博朵瓦说:“十种德相里,三学、通达真实性和有悲愍心这五者是主要。我的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也不耐劳,连酬谢的话也不会说,但他有这五种德相的缘故,谁亲近他都能得利益。还有咛敦师,根本不善辞令,即使为施主说祈愿,人们听了也都唯一这样想:‘大家都不晓他在讲些什么,此外再没有什么可了解的。’但他有前五种德相,因此谁亲近他都能得利益。”

所以德是主要的,有德就有加被力。师父如果有戒定慧的功德,就能加被学人的心。通达实性是有智慧,内在又有悲愍,虽然口才不是太好,所学也不太多,有时候还不太耐劳,但不管怎样,由于他具有主要的功德,任何人跟他亲近都能得利益。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思维传本法的善知识应具哪十种德相?

二、十种德相中,哪五个是主要?为什么?

以下从反面说明应寻求具德相的善知识。首先说明仅仅希求多闻、赞美学处谋生而不乐修行者,没有充当善知识的资格。

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唯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宛如有人赞美栴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栴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惟虚言故。

像这样,亲近具德者必获利益。相反,如果对诸学处不爱乐修行,仅以赞美学处的美誉或功德来谋生,那是不堪作为善知识的。这就像有人专以赞美栴檀来谋求活命,别人雇佣他赞美栴檀的好处,他以此过活。有人听到栴檀的妙处,希求获得而问他说:“你有栴檀吗?”他却只能回答:“我没有。”也就是他根本不能给人栴檀,而只有虚华的言说。这样的人是“数他万贯宝,自无半分钱”,所以利益不到学人。

务必要了解,大乘善知识是有能力引导人修心的佛法行者,而不只是兜售知识者。自己不实行佛法,只是口头宣说,这叫有名无实的虚名。自己在实行佛法、有戒定慧的实证才是有实德,才能充任讲席,引导学人修心。

所以,对善知识的判定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看修行。前面显示得很清楚:只要具德,有戒定慧,通达真实性,有悲愍心,即使不善交际,不善辞令,都能充当学人的老师,让他得到利益。就像响尊滚,他闻得不多,不善辞令,咛敦更是说不来话,但谁亲近都得到利益。反过来说,无论怎么善于辞令,说起来滔滔不绝,或者无论多么会搞人际关系,会搞宣传,或者拿到何种学位等,只要他不讲究修行,那就根本没有实义。

《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唯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

以上的教诫出自《三摩地王经》。经中说到:末世的比丘,多是无有律仪,喜欢的是求多闻,了解很多知识。他们唯一赞美律仪,自己却不求守持律仪的功德。对于禅定、智慧、解脱这三种,也按同样的方式宣说。

今天正是这样,人们普遍希求知识,而不重视德行。谁的口才好,知识广博,就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而对于真实修行的人,却无人依止随学,也不见有赞叹、钦佩,这是末世颠倒的相。其实内在没有证德,只是学得嘴皮的功夫,并不是佛法所取。

禅定也是如此,末世比丘多是没有禅定,他们只希求多闻,唯一赞美禅定,却不求禅定的功德。这个时代真正实践戒定慧三学的行者实在寥若晨星,口头讲说佛法的人比比皆是。末世诸比丘赞美戒而不持戒,赞美定而不修定,赞美慧而不求真实慧,赞美解脱而不求解脱。真正有戒定慧功德的人很少,心都散乱在五欲六尘里,陷溺在名闻利养、交际应酬、生活享受的轮回网中,不可自拔。只是口头说禅定的利益如何如何,自己一天都没修过定,连得定的资粮都没有修。整天说定的功德,最低的九次第定成就了哪个呢?这样空谈而不实修有什么意义?自己对于定的滋味丝毫没梦见,哪里能指导别人修定?慧学也是如此,不必说是实证到出世间无漏慧,连资粮道最起码的闻思慧都没有,只有嘴皮上的功夫,这样能给予学人智慧吗?谈到解脱更是如此了,自己连求解脱的心都没有,所说和所行完全相违,这样怎么能引导学人解脱呢?依止这样的人不能得到法上的利益。

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栴檀德,谓栴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栴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

此经又说到:就像有人只会称赞栴檀的品质,说栴檀如何如何美妙,有宜人的香味。别人问他:“你所赞叹的妙栴檀,你有少许吗?”那人回答说:“我只是做宣传的,赞美栴檀的香是我谋生的职业,我是专门吃这碗饭的,不是我真有栴檀。”像比喻所说这样,到了末法时期会出现很多不勤修瑜伽的人(“瑜伽”指与法相应),自己不念念相应法实修,只是以赞叹持戒功德来活命,自己没有戒功德。这部经对禅定、智慧、解脱也是这样说的。

这都告诉我们,要依止有德的人为师长,而不是口头说得漂亮。现在到了末法,德相具全的人很难遇到,但也一定是要有修行实德,能带动自己向上的人,这是最主要的。在依止时务必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德相来判定是否值得依止,就是要找有真正修行功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