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破净执品 第三
《中观四百论讲记(一)》 ︱ 圣天论师.造 ︱玄奘大师 法尊法师.译 ︱ 智圆法师.讲授 ︱
下面圣天菩萨指出,贪欲是到了老年后所不乐于做的事,更是解脱者们所呵斥的事情。
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
如何解脱者,于彼不忧恼。
难词释义
彼:指贪欲
忧恼:此处是指不喜、厌离的意思。
解脱者:这里指解脱轮回束缚的圣者阿罗汉。
颂文直解
首先在壮年时,以无惭无愧所做的事,到了老年后,就不乐于做,并且心里会后悔,产生了忧恼。既然人到了老年都会对贪欲忧恼,那么解脱了烦恼束缚的圣者们,了知了贪欲的过患,并且已经彻底断除了贪欲,那他们怎么不会对贪欲忧恼呢?他们会更加对此呵斥和厌离的。
释义
有的人想,按照世间习俗,年轻人就应该成家,应该去追求贪欲,可以做不净行。但是世间习俗不一定正确。对于做不净行等事情来说,世间习俗是颠倒的、错误的。就像前面“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所说的,这些因非理作意而产生的贪心烦恼,是猪、狗等旁生也一样会产生的,是非常愚蠢的。一个有理智的人,就不应该对于不清净的身体,产生那么大的贪著。
那么等到这个人进入到老年,他的心智比较成熟,色身的四大已经衰减,那时他已经没有了对不净行的贪欲,他就会反省他过去的行为,这样他就会对年轻时这些愚蠢的行为感到后悔。
不但人到了老年,会对不净行后悔,而且圣者阿罗汉们,因为深刻了知了贪欲的过患,已经断除了贪欲,所以对于凡夫所做的不净行,更加会觉得这是愚昧和荒唐的事情了。就像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见到衣服上沾染了不净粪,而特别厌离,要赶紧清洗一样,圣者们对不净行也感到极其厌恶,并对做这样事情的凡夫感到极其伤心,会呵斥这样的颠倒行为。
既然到了老年后会后悔,那么即使不学佛的凡夫也应该远离不净行等贪欲导致的颠倒行为。那么对于修道者来说,阿罗汉是大家的归依处,归依处那么厌离、呵斥的事情,大家就应该完全进行积极对治,而不应该去放任自流了。
《四百论广释》中举了这样一个公案:
节庆的时间到了,一户人家的儿媳着急去看热闹,忙乱中把牛绳系在了她公公的脖子上了。公公很生气,责问她:“你在做什么?”她这才回过神来,非常尴尬。就像这位儿媳,因为忙乱而出错,做出了尴尬的事情。同样,年轻人因为无知,而错误地去耽著于不净行,等到了老年后,才会发现不净行其实并无乐趣,等到以后获得解脱时,更加会对这些不净行产生忧恼。这种因无明愚痴引起的行为,应该受到很严厉的呵斥,而不应该以世间习俗等不正确的理由来行持。
这一科的四颂讲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颂是有人觉得女性除了漂亮之外,还有很多迷人的优点,因此难以断除贪心。于是圣天菩萨提醒说,你看一看她是否也有缺点,看到了她的缺点,那么她的形象还会那么完美吗?这又让人贪又让人嗔的各个方面,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呢?
第二颂指出,这些优点,也不是凡夫生起贪心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凡夫自己的非理作意。
第三颂指出,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即使你对女人有贪爱,但是她仍可能会转而投向别的男人,因此女人不值得信赖、不值得贪爱。
第四颂指出,贪心引起的不净行等等行为,不但到老年后会后悔,也是圣者所呵斥的。
己三、断计彼为乐因之贪著
世间人不但认为女人是清净、美好的,具有各种优点,而且还是最重要的快乐之因,这一科就来断除这种认为女人是乐因的贪著。
设问:欲界之中,众生都在追逐着快乐,而女人是快乐的来源,所以不应该远离。
答:
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
难词释义
无乐:此处是指无此贪欲所生之乐。
非愚:指至少已经断除了部分颠倒执著的修行者。
颂文直解
女人并不是快乐的来源。世间人没有贪欲心时,不会产生与女人交合的快乐;有了贪欲心后,才会耽著为快乐。因此,乐的因是贪欲,而贪欲之因,是将不真实的境颠倒分别为真实的愚痴。非愚者则没有贪,愚人的心则像是被幻术迷惑了一样,恒时从真实见中外驰,而生起了贪欲心。那么愚人所感受的乐是什么呢?即是除了仅是颠倒分别之外,无有丝毫快乐。
释义
圣天菩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不净身不是快乐的来源。首先是以不贪者和非愚者为例,说明没有贪著不净身,快乐依然存在。其次指出贪爱不净身是由颠倒的作意引起的,因此并不会从中得到丝毫真实的快乐。
首先“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这两句,站在不贪者和非愚者的角度,来揭示世间人所谓的清净、悦意、美好的事物,都是颠倒的,是一种错觉。不贪者,比如像婴幼儿,他们还没有男女的情欲,不会对异性产生贪心;非愚者,比如像修了不净观的修道者,他们远离了执女身为乐的颠倒执著,而在心中获得了法乐。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这两句,揭示了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心的外散,被境所迷导致的。这样就以女身为例,说明了世间人所谓的清净法的本质,都是迷乱心识的一种非理作意而已。他们被本来不存在的“清净”所迷惑,因此心没有安住在不净的世俗实相上,反而外散到增益出来的“清净相”上,因此他们所谓的快乐,仅是一种错觉,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快乐。
这两句非常重要,是帮助我们认识真相的一个最核心、最重要的方法。什么叫心的“外驰”?就是因为无明而增益出了虚幻的法,并且将本是虚幻的法,执为心外存在,而且是真实有自性地存在,这样就将心的功能,驰散到心外的虚妄法上去了,被虚妄法蒙骗了。那么在这虚妄之上再进一步增益出来的乐、净、常、我等等,就更加是虚妄中的虚妄了。
不但是女人,凡是世间人所认为清净、悦意、美好的世间法,比如孩子、美景等等,也都是虚妄无实的。只有出世间的法,才是真正清净的。所以今后大家如果对世间法产生了清净的执著,生起了贪心,就应该从此颂所教导的三个要点去提醒自己:一、对此没有贪心的人是怎么看的?二、有智慧的人是怎么看的?三、就算我觉得清净,那这是它的真相还是假相?如果是假相,就应坚决舍弃。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个愚人见到了王后,生起了贪欲心,于是他贿赂了王后的婢女,希望能有与王后见面的机会。婢女告诉了王后,王后答应了,并且说:王宫戒备森严,只能趁年底出宫时见面。到了年底,王后外出的头一天,愚人精心准备了香水、香料、鲜花、花环等物品,精心装饰了房间,满心期待着次日与王后的约会。但是第二天,他师父家的一头牛走丢了,他被派出去找牛去了。就在他出门后,王后来到了他的住处,等到他回来时,王后早已经离开了。这个愚人,辛苦等待并准备了一年,如果那一天他能待在家里,就能实现他的愿望,但是恰恰就在那天,他出门去了,所以错过了机会,使得一年的辛苦都落了空。这个愚人代表的是世间人,王后代表世间的快乐;愚人与王后地位悬殊,很少能得到与王后私会的机会,代表世间快乐极其稀少,很难得到;愚人想尽办法去追求王后,并且用一整年的时间,在等待着王后的来临,代表世间人追求快乐的过程,非常辛苦和漫长;但是就在王后来临的那一天,这个愚人被师父安排外出去寻牛,而失去了机会,代表凡夫虽然梦想着获得快乐,但是因为分别心不安分,外驰而去贪著情欲,从而一直获得不了梦想中的快乐。
还有一个公案是这样的:一个织匠被王后的美色迷住了,他见人就问:你见过王后吗?她会来吗?她说起我了吗?这个织匠,心迷乱而外驰,对王后产生了虚妄的清净相,产生了贪心,结果就陷入在了痛苦之中。
那么执著深重的世间人,还会提出来新的问题,下面他们就这样问:
设问:即使女人身上的乐是虚妄的,但是这些交合等的乐趣还是因为有了女人才能够得到,离开了女人,连虚幻的乐也没有了,所以女人还是应该被贪爱的。
答:
如汝常爱重,不能常与合,
属我非他有,此摄持何为。
难词释义
合:交合,即不净行。
摄持:牢牢地执著为我所,或者说占为己有的意思。
何为:有何道理?即表示根本不合理。
颂文直解
如是进行观察时,明明女人没有任何乐,而将女人妄计为乐因,这样你的心已经颠倒,而日夜不断地对女人生起贪爱。但是在你正对女人爱重的时候,也仅能与女人偶尔交合,而不能长时间交合。那么你为什么还认为这是自己的女人,不属于他人,如此而将她牢牢地执著为我所呢?
这是说,既然在世间女人身上获得的虚妄快乐时间很短,那么就应该放弃对世间女人一直执为我所的占有欲。
释义
世间贪爱深重的人,即使从理上知道了女人等一切境是虚幻的,女人身上所谓的清净相更加是虚幻的,但是心中贪爱的习气难以一下子克服。就是说,即使是虚幻的相,他也会去贪执。就像《入行论·般若品》所说那样:“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故见幻女时,见者空习弱。”这样的人在颠倒执著女人为乐因之后,对女人的贪爱和看重,就会越来越增加,甚至做梦都会梦到。
世间男人贪爱女人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的目的,就是想与女人发生性关系、作不净行。他们在贪欲心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地去追求女人,去讨好女人,最终想要实现的,就是这种低劣的愿望。有人也许想,性欲是低劣的,但是爱情应该比较高尚吧。有这样想法的人确实比较多,但是大家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明白,如果一个女人是石女,那么男人还会对她生起贪心吗?还会去追求她吗?世间上所有将女身执为清净,赞美女人美丽和具有魅力的众多词句,其实都是建立在女人可以作不净行的基础上的。
但是,圣天菩萨这里告诫说:对女人非常爱重的人,快乐却并没有相应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不能常与合”。也就是说,作不净行的时间很短,所以即使与所贪爱的女人一直在一起,大部分时间都做不了不净行。而且在作了不净行后,因为愿望已经暂时满足,所以贪爱会暂时减少,这时对方的魅力就没有之前那么大了,心里就会很不在乎,很不耐烦,就会开始发生争吵。所以,一个认理的人,就应该放下对女人的贪执。
《四百论广释》中讲到了下面两个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
一个婆罗门因为消化功能减弱,吃不下多少东西了。他虽然还有很多食物,但是一点也不想布施给别人。这些食物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作用了,他还当宝贝一样留下来,这就纯粹是一种舍不得、放不下的自私、吝啬心态导致的。这种低劣的习气,不但没有让他得到任何的利益,而且以后会因此而堕入饿鬼道。对女人的贪爱也是一样的道理,既然贪爱女人的真正目的就是作不净行,那么在不作不净行的时候,还要去占有她,是完全不应理的了。
另一则公案是这样的:一个国王有许多妃子,虽然他对这些妃子没有贪心,但是也没遣散她们。一天一位比丘问国王:是否还想与这些妃子作不净行?国王回答说:不想。于是比丘给国王讲解了应该行持善法,国王听了后,就全部遣散了她们。确实是这样,既然这位国王不想与妃子们作不净行,那留着她们还有什么必要呢?当然这位国王有善根,能从善如流,接受比丘的劝导,这样的国王很难得。世间人也都应该学学这位国王,放下对女人的执著。
不但是对女人的执著是这样的,其他被认为是清净、悦意的事物,也都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很多人对自己的孩子特别爱重,认为孩子能带来无穷的欢乐,就可以用这个偈颂来作如理的思维。“如汝常爱重”:本来是说对女人爱重,这里就可以对应到爱重孩子上;“不能常与合”:对应女人是合,对应孩子,那就是孝顺,也就是说,不能经常得到孩子的孝顺;“属我非他有”:就是还想着这孩子只能属于自己,不能属于其他人,只能孝敬自己,不能孝敬其他人;“此摄持何为”这样牢牢地将孩子执为我所,是一点也没有道理的。
很多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占有欲和控制欲非常强,想要管着孩子的一切,连孩子穿什么衣服这一类的小事情上,也都一定要听自己的。通过这些事情,父母的我所执在孩子身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这都是不正确的,是愚痴颠倒的做法。因为孩子在上辈子不是你的孩子,在下辈子也已经相逢不相识了,只是在这辈子,才有机缘做你的孩子而已。孩子十来岁左右开始懂事之后,因为他俱生烦恼习气和业力的影响,有了他自己的个性、爱好、追求等等,就会和父母越离越远,在他成家之后,父母就更加靠边,以至于现在,都要通过立法来规定孩子必须看望或问候老年人了,这说明孩子照顾父母不周全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既然等孩子成年后,来看望一下都不愿意,那么对孩子还那么执著,那么希望占有,就是一件一厢情愿的愚痴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