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破见品第十二

《中观四百论讲记(三)》 ︱ 智圆法师.讲授 ︱

壬二、余义

那么,既然外道也同样认为要舍弃诸有,才能获证涅槃,那他们与内道的区别在哪里呢?

不知舍方便,无由能弃舍,

是故牟尼说,余定无涅槃。

唐译:

(不知舍证因,无由能舍证,

是故牟尼说,清凉余定无。)

难词释义

余:指内道之余,即外道。

颂文直解

外道仅有舍弃三有的意乐,但是却不知道舍弃的方便,所以他们不可能真正舍弃。是故佛说:外道决定不可能证得涅槃。

(唐译:外道虽有舍弃生死与求证涅槃的意乐,但是因为嫌憎、背离真空,耽著妄有,导致不善知舍与证的方法,所以不可能成功。是故佛说:四沙门果,我法中有,余法定无。)

释义

本颂前两句指出外道不能证得涅槃的原因,后两句引佛语证明。

要舍弃杂染的轮回,证得清净的涅槃,必须要依靠真正的空观,也就是观一切法为空。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方便。但是真正的空观,只有佛法中才有,不见于一切外道的邪论之中。外道们只有归依了三宝,奉持真正的空观,才能获得解脱。如果执著己见,诽谤空观,那就永远不可能获得解脱。

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说我蕴实有,世间数论师,胜论裸形前,试问离有无。故应知佛法,不死真甘露,离有无甚深,是不共正法。”意思是说:应该问那些执著我与蕴实有的傲慢声闻与外道,包括外道中的数论派、胜论派、裸形派,他们到底是否远离了有与无。他们必然无法给出清晰的回答。故只有佛法,才能给众生带来不死的甘露。因为佛法极其深,远离了一切的有与无,是与所有外道都不共的正法。

外道因为没有质直心,所以对内道三宝不会产生信心。现在的人也一样。如果有质直心,就会开始闻思修佛法,所以质直心很重要。

上面讲了不具质直心的过患,接下来讲不具备智慧的过患。

辛二、不具智慧之过患

若于佛所说,深事以生疑,

可依无相空,而生决定信。

难词释义

深事:隐蔽难测之事。

颂文直解

若有人对于佛所说的四谛甚深义等极为隐蔽的所量,不具备观慧,未能如实了达而生起疑惑,就应该首先对无相空,生起信解。即对隐蔽的四谛义等,生起决定的信心。

释义

导师佛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有很多是超越众生现量所见的。比如现在有很多人对佛所说的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极乐净土、四谛等等的法义,抱有将信将疑的心态。那么如何能证明佛所说的,必定是真实不虚的呢?本颂提供了一个非常妥当的办法,那就是对佛所说的最最深奥的法,也就是无相的真空,进行比量推理。经过比量推理后,必然能去除对诸法自性的执著,确立无相空的正见。因为佛对最深的胜义无相空都作了正确的宣说,那么对于比这浅显的世俗法,也必定做了正确的宣说。就像一位壮士,能举起一百公斤的物体,他必然也能轻易地举起八十、六十公斤的物体。

但是外道又这样想,如果佛所说某一部分是真实的,就能类推出其他的内容也都真实。那么这既然适用于佛法,也就同样适用于其他宗派。前面也说了,要舍诸有,才能涅槃。这是佛法与其他宗派的共同观点,于是外道就说,可见他们自己也有正确的地方,因此可以推出他们的所有法都是正确的。对此圣天菩萨说:

观现尚有妄,知后定为虚,

诸依彼法行,被诳终无已。

难词释义

妄、虚:此处都是颠倒、错误的意思。

现:指现起、表面的事物。

后:指隐蔽的事物。

颂文直解

这并不相同。外道观察表面、粗大的事物,尚且有颠倒之处,由此可知他们对隐蔽难知之义,必定愚蒙无知。那些缺乏智慧,依外道法修行的人,将被欺骗,而流落在无尽的轮回之中。

释义

本颂前两句指出外道所说为颠倒法,后两句指出对此缺乏分辨的智慧,盲目跟从,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

佛所说的一切法可信,是因为佛所说的最深奥的胜义无相空,真实可信。但是外道则完全不同,他们首先在最粗浅的现世法上,就有许多错误的地方。因此恰恰说明了,他们所说的内容越深奥,错误也就越多。就像一个连满月的月亮都看不清楚的人,就更不可能看清楚星星了。比如色法是现量见的,但是数论外道说色法上具有苦乐舍的自性,这就违背了众生的现量感受与比量推理。连这样明显的事实,都已经混淆,那么对于他们关于胜义谛中有神我与自性的教义,就更不能相信了。

那些想要解脱,但是又缺乏拣择智慧的人,如果接受了外道的法义,他们就会被各种错误的见解蒙蔽。即使精进修行,也只能在邪路、歧路上用功,而根本没有出离轮回的机会。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具有辨别的智慧。认清只有内道才能真正帮助他解脱,这样幡然醒悟后,才能真正走上解脱之路。

非法器之过患有三种:一、不住质直之过患,二、不具智慧之过患,三、不具希求之过患。前两种已经讲完了,现在讲的是第三种。

辛三、不具希求之过患分三:一、失坏涅槃清净因果之理;二、轮回杂染不退之过;三、教诫信解甚深见义。

如果一个人对圣者的善说之义没有希求心,会产生两大过失:首先,他会失坏清净涅槃的因与果;其次,对他来说,杂染的轮回不会退失。在讲了这两大过失后,圣天菩萨接着教诫了要信解甚深的空性见之义。

壬一、失坏涅槃清净因果之理分三:一、于果失坏所得过;二、于基失坏正见过;三、于道失坏进止过。

癸一、于果失坏所得过

圣者的善说之义,最究竟的也就是甚深空性见。对此没有希求心的人,他的第一个过失是得不到殊胜的佛果。

智者自涅槃,是能作难作,

愚夫逢善导,而无随趣心。

难词释义

善导:即能善巧引导的导师佛。

颂文直解

《广大游戏经》中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之法吾已得。”如所说般,智者导师佛靠自力证悟甚深实相义,自己进入了寂灭之涅槃,这是极为稀有、难作的事业。但是愚痴的凡夫,即使遇到了如此殊胜的善导,却因为缺乏希求心的缘故,也不会生起随善导而趣入涅槃之心。

释义

本颂前两句讲佛凭自力最终获得涅槃。后两句讲愚夫即使遇到了如此殊胜的导师佛,但因为对甚深空性见没有希求心,也不愿意走向涅槃。

对甚深空性见有极大希求心的人,不会甘于被常、乐、我、净等种种假相蒙蔽,而会一直探索、求取诸法的实相。在这过程中,他会发现诸法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世俗真相,并最终证得空无自性的胜义真相。譬如,当年悉达多太子走出王宫。经过东、南、西三座城门时,分别见到了老人、病人、死人,认识到了老、病、死等苦才是人生的真相,而种种享乐只是表面的假相。后来经过北城门,见到了修行的僧人,便激起了出家修行、求得真理的决心。而一般的人,如果生了病,或者遇到亲朋好友去世,短期内虽然也会产生一些震动,对无常相感到畏惧。但是因为心里缺乏对胜义实相的希求心,没过多久,又恢复到了执著常乐我净的状态,似乎这些生老病死的苦根本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一样。这样的人,更不可能去精进求取万法皆空的胜义真相了。即使遇到了善导的佛,他们也依然无动于衷。不会随佛闻思修行,趣入涅槃。这样的人就是愚蒙不化的人。

希求心非常重要。有了希求心,就会有浓厚的兴趣,这是行动力量的源泉。一个人如果对世间的名闻利养有希求心,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投机钻营;如果他对出离轮回、获得解脱有希求心,就会自觉地喜欢修行声闻、缘觉法门;如果对度化众生有希求心,就会精进修行大乘菩萨行法门;如果他对甚深实相般若有希求心,那就必定会精进闻思修大乘的心要——般若法门。

在听法的诸位道友,大家想一下,你愿意做这里的智者,还是愚夫呢?为了成佛度化众生,你应该像智者那样,对诸法皆空的甚深正见产生希求心。而且这个希求心要越强烈越好,这样就会珍惜和充分利用现在闻思修佛法的善缘。说实在,现在学习佛法的机会不缺,但是如果你的希求心不强,那么,你便正是圣天菩萨这里说的愚夫了。

癸二、于基失坏正见过

对甚深空性见没有希求心的人,他的第二个过失,是会失坏对空性这一万法之基的正见。

不知无怖畏,遍知亦复然,

定由少分知,而生于怖畏。

难词释义

不知:此处指不了知空性之义。

遍知:此处指周遍了知、完全尽知空性之义。

颂文直解

如果对甚深空性之义一无所知,就不会生起怖畏之心。反过来说,彻底了知了空性之理,如实见了空性,怖畏也会彻底退失。所以,可以确定地说:对空性之义仅略知少分,不知道空性真正的意义,又没有希求心的人,才会对它生起怖畏。

释义

不同的人,因为对空性之义理解不同,而有三种反应。本颂前两句指出了对空性之义不生怖畏的两种人。以此为对照,在后两句指出了对空性之义生起怖畏的人,是那种一知半解,又没有希求心的人。

对空性之义完全不了解的人,因为不懂得空性、无自性等这些能诠句所诠释的意义。就算每天都在念《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等经文,他的心里也不会有丝毫的畏惧。这就是“不知无怖畏”的意思;而如果一个人通过闻思,对空性之义产生了定解;或者通过修习,已经如实现见了空性,那么他对空性之义的怖畏就不会产生。这就是“遍知亦复然”的意思;而对空性的意义有所了解,但同时又没有希求心的人,听说涅槃境界中空无所有,他就害怕失去我与我所,因此对空性产生了畏惧。这就是“定由少分知,而生于怖畏”的意思。

大家想想,就像数论外道,已经发现了许多世俗变异相都是虚妄不实的。这已是非常难得的正确观察,但是他们心里害怕失去我与我所,不敢按照所发现的事实那样如实地彻底放下,还是去增益、编造出了自性与神我这两个实有的胜义谛。

这就像黄昏的时候,路边有一条绳子。路过的人中,没有见到这条绳子的人,根本不会害怕;已经知道这是一条绳子的人,也不会害怕;而那些见到绳子后,误以为这是一条蛇的人,就会禁不住吓一跳。还有,骑上大象,会有被大象甩下来而受伤的危险。对此一无所知的人,一点也想不到他所面临的危险,就会很冒失地骑上去;而训练有素的人,知道如何驾驭大象,骑上去也不会害怕;但那些知道骑大象的危险,又没有驾驭经验的人,是怎么也不敢骑上去的。

所以,对甚深空性见有希求心非常重要。这样的人,就能完全按照如实观察,接受生死轮回的生只是假的苦生;生死轮回的灭也只是假的苦灭,接受本来无我、诸法皆空。这样对空性、对涅槃一点也不会生起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