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愿海差别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下)》 ︱ 智圆法师 编述 ︱
二、愿海差别
分十六:(一)修炼意乐清净;(二)不忘菩提心之道;(三)自在无碍行;(四)利益有情;(五)披精进甲;(六)会遇同分菩萨;(七)令善知识欢喜;(八)常见如来常兴供养;(九)摄持正法;(十)得无尽藏;(十一)趣入;(十二)力;(十三)修习对治;(十四)菩萨诸业;(十五)随学诸佛菩萨回向;(十六)净土愿。
理解以下的经文内涵都需要加上一个“愿”字,因为此后是至心地祈愿,我们念诵时也就要特别注意作愿,而不是口头念空文。
(一)修炼意乐清净
分三:1、修炼常随佛学意乐;2、修炼庄严国土意乐;3、修炼利乐有情意乐。
“修炼”,是经由不断地串习,使意乐达到恒常、猛利的地步。一旦串习到量,就不必造作而自然运转,从而摄持我们的心生生世世如是修学。以此有愿必果的道理来看,我们不能忽略当前的每一念心。一切缘起无不是在心上运转,当我们心中有了欲乐,就会开始祈愿,可谓是“诸法唯缘性,枢要在欲乐”。
1、修炼常随佛学意乐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学习此段的目的是为发起常随佛学的意乐,我们不断地每次修习,都要回向祈愿升华这种意乐。
常随佛学的内容有三:一、我愿随学一切如来而修习普贤圆满行;二、为能随学如来,对于三世一切佛呈现供养。也就是供养能使我们在缘起上相应,以供养故自心与佛心相合,使得随学之行自然顺利、具足缘起;三、我普随三世而修学的目的,是为速疾成就大菩提。
此常随佛学的意乐,应当展拓到无量无边、周遍圆满的地步。也就是尽法界心中有多少佛,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在十方世界的哪一处示现成道,从因至果的一切普贤行我都发心随学,并且让这种随学的意乐达到最究竟圆满。
它的违品是:对于本性的普贤,以自己的妄执分别人为地划成片段,认为我只需学此佛、不需学彼佛,只需学现在佛、不需学过去佛,或者只需学未来佛等等,诸如此类,无疑是心量局限所造成的结果。
普贤愿王则是法界量有多少,即如是而发愿,叫做称性而发。再者,一切佛与自身原本同体,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缘故,诸佛所具有的普贤行,即是自心中本具的普贤行,因此排除取一舍一的偏执,对一切佛的一切普贤行我都发心随学。如是当自心浩若太虚时,如同虚空中映现的一切色法都是虚空中所本有,我们法界心中无论有多少佛陀所现的何等微妙德行,同样也全是自心中所本有。因此,以面见、供养诸佛为助缘,以随学为缘起,以发愿为动力,开发出自心无量无数的普贤德行,从而成就广大菩提。我们应当如是把握此行愿的要点。
再者,譬如地藏有大愿之德,我如是随学就能开发自心的地藏;文殊有智慧之德,我如是随学便能开发自心的文殊;普贤有大行之德,我随学他也就能开发自心的普贤;观音有大悲之德,我如是随学而开发自心的大悲;维摩诘有净明之德,我如是随学而开发自心的净明,等等。如此,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自性德行所表现出来的圆满普贤行无一例外,均应看作自心本有,今以随学的缘起而迅速开发。
依于浩若太虚、无边无尽的心量,自然能够集起极大功德,我便以此随学三世一切佛、修习普贤行的方式,求能速疾圆满无上菩提。
2、修炼庄严国土意乐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观修时需作意以法界心为体。尽真心中的一切十方刹海都是自性本具,是常寂光净土,具无量的实报庄严,微妙而清净,因此,我今发愿,欲使一切国土变现为普贤境界。意乐方面广大无边,函括十方一切刹海;愿欲方面达至究竟,也就是,土本是心,圆明具德、有着无边的清净庄严的缘故,在此希愿十方一切刹土都显现为如极乐世界般广大清净、微妙庄严。
以上是依报国土的庄严相,正报则是圣贤,时间是无量的菩萨海会、声闻眷属围绕如来都在菩提树王下的不迁变圆满时。其实此颂蕴含了五圆满的祈愿,也就是令十方一切处都住在本自圆满——清净刹土当中,师为诸佛如来,眷属为具足功德的菩萨海会,时为不迁变圆满时,法为殊胜大乘法。以此庄严国土行愿,使一切重新回归清净法界。我们应当再三修炼此意乐。
3、修炼利乐有情意乐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普贤行愿是回归清净法界的大愿海,其中清净意乐是依于三分来修持:一、从自身方面随学一切佛,使自己重归正等觉法界,成就无上菩提;二、修习庄严国土意乐,令十方一切处都回归本有的普贤法界,具足依正庄严;三、此处修炼利乐有情意乐,则是发起大悲心,愿能普济一切有情,使其尽数还归法界。由此普贤行愿的大缘起力,能使我们生入不可思议、重重无尽、微妙庄严的法界,它是最重要、最殊胜、最圆满、最广大、最无尽、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缘起。我们应当如是珍视对本部大法的修持。
以随学诸佛,我们能与一切佛相应,进而开发出自身的普贤妙德;由庄严佛土的意乐修行,我们将重新回归于清净观中,进而以清净见开发清净之德;从利乐有情分,我们将能启发出大悲意乐,以它的力用遍覆法界一切处、一切种类。总而言之,三分意乐将开发我们自心的智悲力大用。
为能开发大悲,此处先应在法界心中观照,十方刹海所有沉没生死苦轮的众生都在毫无安乐的处境当中饱具忧患。由此以同体大悲自然发心,愿令一切众生远离粗细一切忧患,获得现前与究竟所摄的所有安乐。
为使他们能够离苦得乐,需以悲心摄受,并为他们开示离苦得乐的正道,因而在此发愿,令一切众生得到甚深的正法利益。此悲拔苦要令其达到究竟地步,也就是愿使十方刹海一切种类的众生无余灭尽烦恼,下至最细的人我执和法我执的习气都无余遣除,从此远离迁变之苦,重归大乐法界。
修炼之初,要练习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让善心常常在心中生起。自己想要的,也一定要让众生得到。我想永远脱离生死忧患,也要让我真心中的一切众生永离忧患;我想得到恒时不退的安乐,也愿一切众生得到恒时不退的安乐。
总之,要像对自己一样对待一切众生,就自然会发起贤善的心愿;之后把它扩充到尽法界的范围,尽未来际的时量,就远离了不足或不遍,成为随顺愿王而发愿。此处如果能再配合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菩提心修法,会更加容易趣入。
以上“愿差别”的第一部分——“修炼意乐清净”,又包括常随佛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三部分意乐。“修炼”,指自心数数依照愿文串习,在内心不断发起意乐,并使其强化坚固,才算是大体具备了修学普贤行愿的意乐。
常随佛学,是以三世诸佛为榜样,按照诸佛因行果德的表现,一直修习普贤圆满行。其次分开来说庄严国土和利乐有情的意乐,则是具体完成佛道的必经之路。只有立志成就尽虚空界的清净国土和圆满地利乐有情,才能满足无上的菩提大愿。
(二)不忘菩提心之道
关键是“不忘”。在此科判中,围绕如何在生生世世中不忘菩提心而发愿,来讲述趣入菩提心之道的方法。
首先是在一切生中具足宿命通、不忘前世的愿力;其次(为了保持菩提心,为了一心趣于法道,避免被世事牵缠、落入过患而)发愿恒时出家,守持菩萨净戒;再者发愿常常为有情说法,由此就会时时不忘利益众生;然后是发愿的正行——“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一切时中精勤修习能达至菩提的波罗蜜多之行,包括布施乃至般若,同时不忘失菩提心;继而再发愿消除一切菩提心的违品——“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这几颂都是在如何成就发心的顺缘、免除发心的违品方面励力地发愿。由此使得菩提心未生能生,已生增长,乃至圆满。菩提心是佛道的根本,只有在自身上不断地作愿,不断地在每一次完成功德后,都以这种愿力印持回向,才能使得一切所为、一切力量因缘,都往实现普贤行愿的方面转化。我们应当如是以自身的立愿决定未来一切生修行的方向。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念诵的同时需要随文作意:我为了成就无上菩提而修行时,无论生在哪种生趣,但愿都能成就宿命通,不忘失宿世为菩提所发的誓愿。还要祈愿在一切生中都能出家,修持菩萨净戒,使它无垢、无破、无有穿漏。
以下具体分析。“为菩提修行时”,说明我们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完成无上菩提。三殊胜修法中的加行发心殊胜,也是为菩提而修行的意思。这需要最初就发心:为了普度尽虚空界的一切有情,我要成就无上菩提;为了成就大菩提,我要励力地修行。随后将此愿总贯到一切修行当中。
为使修行从此时起直到成就菩提之间连续不断,需要在任何一趣受生时都成就宿命通、能忆念宿世的立愿。否则就很容易在现前的因缘里迷失方向,忘失菩提大道。
以成就宿命的力量,在一切生中辗转受生时,自然能忆念居家过患和出家利益,从而一心向往出家。如同不动比丘曾发心:在修行一切菩萨行时,乃至没有成佛之间,唯一希求获得比丘所依身。
在家有各种留难,会使自心陷在俗世的尘网中,无法一心投注于修行。由此在趣往菩提的进程上徒增了许多牵缠、缺漏、杂染等因缘。因此,最初即应注意到圣道的第一个要点,发起完全的出离心,希求出家,受持菩萨净戒。(菩萨净戒包括了三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摄律仪戒当中又有别解脱戒的内涵。)
修普贤行愿要总体把握四个修行要点: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和求生净土。以这四点贯穿外内,摄持一切普贤行愿。最后的导归极乐,则是圆成一切行愿海的殊胜方便。由于此生寿命短暂,只有直接去西方净土,得弥陀愿海加被,才能够迅速完成,所以它属于完成行愿的特殊之愿。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三者则是我们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成之间,肯定要经历的修证关要。此处着重说到“不忘菩提心”,因为出离心作为它的前方便,已经含摄在“常得出家愿”中。
从内心深处真实发愿,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例如念诵“常得出家修净戒”时,就要至心祈愿:愿我生生世世都能出家,把身心全部投入到完成普贤行的法道上,不在世间的杂染事业甚至是造恶业的方面分心。这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一因缘。
出家以后的关键则是修持菩萨净戒。犹如一切情与无情的依处是大地,只有依靠大地,才能出生繁花硕果以及各种事业;同样,一切普贤行的依处是菩萨净戒,作为坚固基础的菩萨戒如果缺漏缺失,行者就无法在普贤行的大道上推进。反之,如果菩萨戒持守得清净,打牢了这一基础,就能发生无量无边的普贤行海。因此,为了得到这种殊胜的依处,我们要再再地祈愿:愿我生生世世守持菩萨净戒,达到无垢、无破、无穿漏的地步。
何谓“无垢无破无穿漏”?龙树菩萨以如意珠的比喻解释说:如意珠体性清净,不染尘垢,也不会破裂失坏,没有任何过失;有如意珠所在之处,能够满足一切心愿,远离一切热恼,避免一切疾病,息灭一切横事,出现诸多利益。同样,菩萨的三聚净戒就像如意珠,它是心地的妙宝。
分别而言,首先是以守持菩萨净戒远离小乘发心的过失。因为菩萨戒以成佛利他的菩提愿心为根本,是不可或缺的成佛正因,是极其清净的自性。换言之,菩萨戒一向以“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大愿来摄持,毫不沾染小乘只求一己解脱的下劣作意,这叫做“清净”。
其次,菩萨净戒不染惑业的客尘。住于清净的菩萨行当中,不会以自我为主,发起各种烦恼和业的杂染,所以是“无垢”。
再者,由于内心恭敬一切菩萨学处,不造堕罪,所以会时时慎重地守持,不会失坏学处,或者说没有破戒的过失。
再则,没有三种过失。对于过去法不顾恋,对于未来法不希冀,对于现在法不耽著,心里没有缘三世起各种过失的心,所以是无过。
从正面而言,以守持菩萨戒的力量,会一心趣入利他的修行当中。菩萨戒如意珠不仅能远离一切热恼,能超出生死,成就不生不灭的法身,而且还能满足一切众生希愿,成为一切众生的大受用处。
如实了解菩萨净戒极其殊胜的功能、力用、清净的体性等之后,就应当发愿:愿我一切生中,都守持清净的菩萨戒,使它没有垢染,没有失坏、破损,没有穿漏,直至成佛之间恒时修持。这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二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