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函遍复

《印光大师文钞选讲(一)》 ︱ 印光大师.著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这封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文词质朴,意义都是按照佛经而说,里面对如何修净土、如何奠定净业基础以及在世间如何敦伦尽分、孝亲教子等切身问题都做了切要指示。如果能按这样实行,一定会得到无穷利益。

下面分十二段作解释:

一、净土法门的宗要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先是讲到净土法门的殊胜之处。

其一、法门摄机极其广大,所谓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就是此意。这是由于弥陀愿海要普摄一切圣凡众生速成佛道,因此无论哪种上中下根机、无论利钝,都统统收摄在内。

其二、法门简易、方便,这是能让下自五逆十恶在内的众生以信愿持名往生的法门,是即生了脱生死的大法。

如果已经遇到了净土法门却不信、不修,那是很可悲哀的事!因为这会让自己失去一生解脱的良机。

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净土法门以什么为修行宗要呢?或者这一宗所崇奉的法门关要在哪里呢?就是三点:信、愿、行。首先要以起信作为先导,由生起信心,就会发起迫切求生净土的愿;发起了迫切求生净土的愿,就会精勤地修净业;由精勤地修净业,就能圆满所愿、证得所信。所以,净土法门的宗要就统摄在信、愿、行这三项当中。

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

首先讲“信”字。这里开示了两层:第一层,要信娑婆是苦、极乐是乐。这一点能彻底信解,就自然会引发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切愿。所以特别紧要。

首先对照人间八苦而言,正如《弥陀疏钞》所说:“八苦者,生居胎狱,老厌龙钟,病受痛疴,死悲分散,爱则欲合偏离,冤则欲逃偏遇,求则欲得偏失,乃至五阴炽盛,总成上七(指以五阴炽盛为总的苦因,造成上七苦),名八苦也。而彼国莲花化生,则无生苦;寒暑不迁,则无老苦;身离分段,则无病苦;寿命无量,则无死苦;无父母妻子,则无爱别离苦;诸上善人同会一处,则无冤憎会苦;所欲自至,则无求不得苦;观照空寂,则无五阴盛苦。”

其次按照三苦的情形作观察:在此世界所得到的受用无非是苦、乐、舍三种。有时身心忧苦,有时得到身心的乐受,有时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中。观察下来,这三种受都是苦的自性。

为什么呢?因为苦受不必说是真正的苦,而乐受也无非是享受外五欲所生的乐,及不求欲乐、摄心住定,从内发起的喜乐(即欲乐、定乐二种)。但是,这只是由惑业造成的暂时幻受,因缘一散就归于空无,这时人得不到乐受,心会不自在地陷在忧苦中。所以到头来只落得忧悲戚苦而已,哪是什么真实安乐呢?不苦不乐的舍受也只是暂时没遇到缘,以宿业势力维持一段时间平静。但这并不是永久的平静,前业一旦报尽就又随着各种因缘发起苦苦和坏苦;而且再次起惑造业,感召未来的苦苦、坏苦。总之,没有生起能根断烦恼的对治——无我空慧之间,就始终住在苦因的状况中,也就会不断地遇缘发起种种苦,因此是苦的自性。

像这样认定了此世界中所得到的任何受都是苦之后,就不会再寄望于世间得安乐了。

另一方面观察:如果我往生到了极乐世界,有没有真实安乐?答案是恒时有真实安乐。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建立功德极其殊胜的净土,让具缚凡夫一生到里面就受到境缘的强大加持,而不会发起丝毫烦恼和有漏业。以此缘故,往生净土,唯一享受无漏安乐。

在娑婆世界无漏的乐等于零,有漏的苦是百分之百;在极乐世界,有漏的苦等于零,无漏的乐是百分之百。这样比较就很清楚,往生净土是真正的离苦得乐!超胜人间天界无量百千亿倍!能在这点上认定下来,就会停止追求世间有漏乐的心,而一心一意地求生净土。

净土法门的殊胜就在于成办往生非常容易,只要临终具足信愿,下至十念与佛的心相应,顿时就被佛力摄持而往生到了净土;一往生到净土,没有任何引生惑业的因缘,连一刹那执著我和我所的心都不会产生,所以不会有人间现在这样的烦恼、种种的非理作意和颠倒行为。佛国的器情清净庄严,色等五尘都是以佛的神力所变现,五根一触五境就加持自己的心,不起任何烦恼,而且念念增益道心。这样修道不断地增进,就不断地增上殊胜安乐,所以有恒时无尽的安乐。

总之,由于生到净土以佛力等的助缘力量,从根本上止息了我和我所的心想,而遮止了惑业,因此五蕴已经不再成为苦因,唯一成为乐因。也就是从这五蕴上不断地现起无漏功德,不断地受用出世法乐,因此纯是乐因。这就彻底消除了苦苦、坏苦和行苦。

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第二层信心,要信我依仗自力决定不能即生了脱生死。又信佛有大誓愿力,只要我念佛求生佛国,临终佛决定接引我往生西方,从此就永远超出生死。

如果这两点信得真,就会一心一意地寻求往生!因为第一条路——凭自力,走不出去,第二条路——凭佛力,极容易走出去!那就选择走仗佛力往生的路!因为达到的是同样的效果,而后者这么简易、稳当,只要全力以赴地修持,十拿九稳可以成办。信了这一点,就会引发一心求与佛力相合而求往生、求成道的愿了。所以,由第二个信心会引起后来的愿。

这里要仔细考虑:我这一生到临命终时到底走哪一条路?我有没有能力在这一生,多而几十年、少而几年中就证悟?如果能证悟,又断得了烦恼,那就准你一生了脱。如果不能证悟,无力断烦恼,那也决定会被业力牵引而受生三界。

其次考虑:假如我选择走临终往生西方这条路,我能不能成办?衡量下来,“信、愿、行”三字自己完全能做得到!不但做得到,还能加深。因为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信心,还能通过闻思净土经教进一步增长;对于愿,也可以通过思维苦、乐等来加深;作为行,比如念弥陀名号、密咒等,我也完全做得到。只要我具足信愿,临终时心里念佛,就一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这事完全能办得到!

能够这样信受、决定下来,紧跟着后面的发愿、实行就会顺理成章地生起。就像常常讲的“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净土道的源头,是产生往生净土、住不退地、圆满菩萨道无量功德的母亲。

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

由以上信解了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就会引发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心。既是纯一苦海,就一心求出离;既是纯一乐国,就一心求往生!又能信解唯仗自力难以即生解脱,而兼仗佛力很容易往生解脱。这样就决定下来——今生命终唯一去极乐世界,由此发起迫切求生净土的心,就是所谓的愿。

两个“愿速”,“速”是表达非常迫切的意思,就像囚犯长期关在监狱里,一心就想脱出监狱。他越是思维受刑的苦、毫无自由的苦……,就越想脱出牢狱,回到自由、广阔的天地中!有这样极迫切想脱出监狱的心!如果有机会能出狱,他会立即出去。求生净土的愿要有这样的程度才好。

如果已经把娑婆世界看成一大监狱、一大粪坑、一大苦海,那么无论如何都只觉得是苦,身体有大的病痛,当然是苦!遇到很多违缘、折磨、灾难,也肯定是苦!而想起这一生所享受的那些欲乐,也只是苦味而已;处在不苦不乐的舍受中,也并不是已经息灭了苦,自身上有极大的隐患尚未消除,始终是苦因的状况,当然是苦的性质!

总之,轮回中的一切衣食住行、工作生活都是苦,心里只想“快点脱离这个苦海”。再想到极乐世界不论听经闻法、禅定修持、他方供佛、普度众生,做任何事都极具功德、极有意义,都是那么殊胜!心里只想“快点生到佛国”。有了这两种心,就是生起求生净土的愿了。

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

生起了求速出苦海、速生净土的心,接下来就要想:我怎么做才能办到?这就要至诚恳切地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不忘念佛。修净土是以阿弥陀佛为根本,所谓的往生就是自心与弥陀愿海相合而被佛力摄持到了净土,所以念佛是净业的根本。

“南无”是归投、礼敬之义。就是把全副生命归向阿弥陀佛,把心归在佛上、归在本源上。这样常念阿弥陀佛,忆佛的心到了真切程度,就会念念不忘。念力串习深了,就坐也弥陀、行也弥陀、睡也弥陀……,做什么都是弥陀!这时佛已经成了归命之处,成了全心投注之处,也就能与佛相应而决定往生了。

(以上是按持名念佛的修法讲述了“行”,如果修持咒、观想等法求生净土,则应随本门法规如法而行。)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

这是指净业行人要立一个日课来约束自己,每天都专注在净土上,以符合经中一向专念的要求。

坚持很重要!什么事每天坚持不断,就容易成熟。就像练拳的人,每天早上练几个小时,长年坚持下来,就有功夫、有受用。假使一曝十寒——进进退退,好不容易修了几天,中间又间断,那自己的心又缘在世间法上,这样让轮回的事很熟、净土的事很生,就不容易成熟净业。又好像母鸡孵小鸡,要一直护持暖气不断,才能孵出小鸡。

如果能按自己的闲忙程度立一个相应的课程,这样来保证每天都有一段时间,心缘着净土、熏习净土,每天都和净土打交道。串习深了,心就能不离净土、常常缘念净土。到了临终,自然一心倾注在阿弥陀佛上,就能往生。

在固定的课程之外,平常的闲散时间也要好好利用。不要认为在佛堂中做功课的一段时间是在修净土,出了佛堂就和修净土了不相干。不是这样的!要尽可能地相续!

所以走路也不间断念佛,站着心也缘在佛上,坐着也是念佛,躺下也念着佛入睡。做扫地、做饭、洗衣、洗菜、买东西等一切不用心的事,也要一边做事一边念佛。如果心里考虑事情,比如写作、思维等等,不能一心两用,那时是念不了佛。除此之外,做不用心的事都可以念佛。

这样一边做事一边念佛,不会让你烦恼,反而能生起法喜,这是人生一大享受!以前讲过湖南黄打铁的故事,打铁本是一件苦事,尤其到了炎热夏季,在高温火炉旁做这种单调工作,非常苦恼。后来有位师父劝他念佛,他念了一段时间,打铁时已经不感到烦躁,心里很清凉。所以能养成习惯就很好,一心缘在佛上,心会渐渐安定下来,也就能时时得到法乐了。

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

睡觉时不能出声念,出声会伤气,所以就只心里默念耳朵听,念四个字就可以。其他像衣冠不整、洗澡、解手、到不干净处时,都要默念。如果出声念,在仪式上不适合。

总之,一句佛号始终不离心口,当仪式上不合适时,就只默念,得到的功德是一样的。

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无论是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心里默念,都要做到三个清清楚楚,这是念佛法门的诀窍。

眼、耳、鼻、舌、身、意是六道门,叫做“六根门头”。心是从这六道门跑出去的。如果对这六道门不严加守护,心就容易散乱。心一散乱,修什么、念什么功德都很小。

那么,怎么来守护六根门头呢?就是在六根中,垂下眼帘不东张西望,摄住眼根;身体端坐不动,摄住身根;鼻子闻的是檀香,摄住鼻根。之后,就用一句佛号摄住意根、舌根和耳根。怎么摄住呢?方法就是做到三个清清楚楚。每一句佛号力求在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里听得清清楚楚。做到了这三点就能把心摄在一句佛号上,不令外驰。

这样使心系在一句佛号上,一句接一句相续。久而久之,妄念逐渐止息、佛念逐渐精纯,所以功德最大。

二、净业的基础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念佛人必须修好“观经三福”中的第一福。必须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以奠定净业基础。

第一、孝养父母。

要想到:今生能得到人身,是假借父母的因缘而来,没有父亲,就缺少能生的因;没有母亲,则不会有受生的缘。没有父母,就失去托生的处所而做不了人。所以须有父母的助缘,才有受身之处(这就是说,在中阴无主漂泊的时候,急切想找到受生之处。以父母的精血为因缘,才得到现在这个人身)。因此,父母给予自己人身的恩德极为深重。

而且,在母亲怀胎十月期间,行住坐卧常常生起苦恼,而且忧心生产时的死难。如果幸运地降生了,还要在三年中无微不至地关怀、哺育。婴儿没有生存能力,全靠母亲养育。三年中每天和母亲同睡,常常拉屎撒尿。母亲晚上经常就睡在屎尿中,床被、衣服都不干净。等到长大成家,所爱的却是妻子、儿女,对父母反而生起嫌恨、厌恶之心。这样不行孝养,就与畜生一样了。

再者,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佛在世时,有一年发生饥荒。当时很多人都饿死了,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难以得到食物。

当时世尊等比丘们离去,就独自去城市乞食。从早上到中午,挨家挨户地问:“有饮食吗?有饮食吗?”这样乞食,却没有人给世尊饮食,所以世尊托着空钵回来。

第二天又去,仍然一无所获。第三天也一无所获。

忽然有位比丘在途中遇见佛,见佛脸色异常,有饥饿之相。就问佛:“世尊!您现在饭食完毕了吗?”

佛说:“比丘!我这三天来没得到一匙饮食。我现在饥饿虚弱,没气力跟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