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广说差别因与果
《随念三宝经释讲记.无尽吉祥妙音讲记》 ︱ 智圆法师.译讲 ︱
2、相好的作用:“由此增长所有众生之欢喜”。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作用是能增长众生的欢喜。具有大福德、具足相好的人,才能成为大众的欢喜之处。即使在人间,要想成为某一地区人们的欢喜之处,也要具足一定的福德之相。而要成为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爱戴的对境,就更要有伟人之相。而人间的伟人又不一定引起天界的注目,只有像大梵天王那样具足天王之相,才会成为整个天界的欢喜之处。但是这也不可能成为出世间行者的仰望之处。现在有一位补特伽罗,成为所有十方世界中一切圣凡的爱戴之处,成为全有情界的欢喜之处,他就是佛陀。《宝性论》中说:“见时喜足功德者,所谓妙相三十二。”《大智度论》中说:“佛一切众生中,身色颜貌,端正无比,相德明具,胜一切人,小人见佛身相,亦知是一切智人,何况大人?(佛陀在一切众生当中,身色相貌,端正庄严,无与伦比,佛陀色身相好的功德明显具足,胜过一切梵天、帝释、转轮王等,连小孩见到佛的身相,也会立即知道这是一切智智的法王,何况大人?)”
【 如是因圆果满之佛身,无论行住坐卧,甚至动一毛孔,无不成为利益众生。 】
这一句是总说佛身的作用。这里所讲的,不是业惑之身,也不是意生身,而是因和果的功德都究竟圆满的佛身。这样的佛身无论显现行住坐卧哪种相,甚至只是动一个毛孔,都有不可思议的妙用,都是在利益有情。
佛的色身可以说是妙到极点。当我们寻找能够成就他利的依处时,找到最后,最殊胜的就是佛的色身,这才是能成就他利圆满功德的依处。有漏的杂食身、无常的变易身都无法与佛之色身相比,更不是某种外物可以比拟的。所以《宝性论》中说:“他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世俗身。”在报化两种色身当中,佛的报身更加微妙不可思议。在《宝性论》当中说:“诸佛法身如虚空,能作圣者六根境,令见非大微妙色,令闻清净微妙音,令嗅善逝戒妙香,令尝大圣妙法味,令受三昧妙乐触,令知甚深胜妙理。”所以佛的一切示现,都是在开启众生的觉悟、显发众生的佛性,都是让众生种下不可思议的善根。因为佛在因地的修行深广不可思议,果地成就深广不可思议,所以佛的任何一种示现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都能给我们不可思议的利益。所以,对于佛陀,我们应当发起甚深的信心,应当发誓生生世世皈依佛陀。
从“佛身无不利益众生”这一点可以决定佛身是“行境相顺”、“见无违逆”。下面讲的就是这个内容,其中“行境相顺”是从佛身具有悦意功德角度讲的,“见无违逆”是从远离过失的角度讲的。
【 故谁人见佛,即显现相应其根机意乐之行境,故为行境相顺,“行境”属佛,“相”为所化相续,“顺”为随顺适合,是就悦意之德而言。 】
诸佛色身的任何一种示现,都决定是利益众生的。所以无论是谁见到佛,佛自然会在这个有善根的众生心前,示现与他的根机、意乐最适合的一种行境,这叫做“行境相顺”。这种示现不需要造作、分别,法尔从法身中流现。比如一面明镜,藏人来藏人现、汉人来汉人现,不需要分别、勤作,法尔就显现出相应的境界。
“行境相顺”分开来讲,“行境”是指佛示现的相,比如着衣持钵、入定说法、放光现瑞、敷座而坐、摩顶授记、舒颜微笑等等,这些都是示现在众生心识前的行境。“相”是指所化的相续,有八万四千种之多,比如疑惑的相续、渴望的相续、成熟的相续、恭敬的相续、散乱的相续、懈怠的相续、贪执的相续等等。“顺”是随顺适合的意思,就是“恒顺众生”的“顺”。这个“顺”字非常重要,因为佛具足大慈大悲,语默动静都是在随顺众生的心,所以能做到在在处处,令众生生起欢喜之心、爱敬之心、觉悟之心,从而普遍感化一切众生。比如在儿童面前,就要示现一种与儿童心理相合的行为,要与他的意乐相应,这样他才会喜欢你。以此类推,对于不同阶层、性格、爱好的人,都要分别示现随顺于他、适合于他的一种行境,就是行境相顺的意思。
一般人,只能对某一类众生做到很初步的行境相顺,但是佛陀则在在处处,小到动一个毛孔,都完全是行境相顺。这说明佛的利他,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一点点失误、不应机的地方都没有,可以说是妙到极点,妙到毫端。
在面对众生时,如果行为、语言不相顺,比如谈论的话题、说话的方式不能相应对方的根机意乐,对方就会不愿意听,动作举止如果不适合,他会不愿意看,这些都属于不相顺,说明利他的方面还有欠缺,还有失误。但是,佛对任何一类所化,都能示现得恰如其分,所以佛能够巧妙摄持一切所化的内心。
在《大智度论》记载这样一则公案:
有一次,佛陀进入比丘的房屋,见到一位比丘生病很苦,却无人看护,他卧在床上大小便,不能正常起居。佛就问他:“你这样苦,怎么无人看护?”
比丘回答说:“大德!我的性格很懒惰,别人生病时,我没有看过一次,现在我病了,别人也不来看我。”
佛说:“善男子!我来照顾你。”
佛用手抚摩他的身体,一切苦痛当下消除,身心顿时安稳下来。这时,世尊轻轻把他扶起来,而且扶他到门外,帮他洗澡、穿衣,再慢慢进屋,给他敷好草垫,让他坐好。像这样的示现,就是行境相顺,随顺病人的心理、想法,体贴关怀无微不至。断尽自我执著的人,才能这样与一切法随顺相应,才能这样没有障碍地遍入有情界,这完全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流现。这就是佛陀利他的无上境界。
下面是从远离过失的角度讲:
【 又见佛身时,见者绝无心生违逆,故从离过而说“见无违逆”。 】
(“绝无心生违逆”,就是一点心生违逆都不会有。)
从反面来讲,见者见到佛身时,心里不会产生丝毫反感的情绪,所以从不会产生负面作用的角度,叫做“见无违逆”。
比如当今中国大都市的人,开始喜欢染发,大街上有很多红头发、黄头发的人。假如到了全民染发的程度,佛要化现一个在家身份来利益众生,也一定会示现染发,不然现代人都不认同黑头发是美,在人群当中突然出现一个黑头发,他们会视为天外来客,见到都会心有违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