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六师品第十四
《贤愚经讲记(一)》 ︱ 智圆法师 讲述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之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洴沙王,已得初果,信敬之心倍复隆厚,常设上妙四事所须,供养于佛及比丘僧。乐人同善,志兼劝导。
阿难尊者说,就像我所听到的,当时佛在王舍城的竹园当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在一起。当时,洴沙王已经证到了初果罗汉,他的信敬之心更加地深厚,常常陈设所须的四事供品,所谓的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四种生活资具,都极为上妙,供养佛和比丘僧。由于他已经证果,更加知道三宝是无上福田,所以对于三宝的信心和恭敬心就加倍地增上、厚重,也因此他时常不断地施设最好的供养品来供养佛和僧众。
我们要学习他意乐上这种非常深的信心和恭敬。他是已经证得了圣果的人,跟凡夫大不一样,内心对三宝已经产生极大的胜解。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证了圣果的人就不作什么福业,千万不要执理废事。后面也会讲,世尊自己都说,我无量劫以来一直在修慈修福,从来没有感觉到厌足。所以我们得了因果见以后,不要堕在一种偏枯当中,或者堕在一种很庸俗的无事当中,那就不对了。善是从来不能离开的。只不过你真正证得了以后,它就转成更加任运自然的方式而已。虽然在求证的过程中,某一个阶段要舍开一切事,一心求证,但是证了以后,大乘佛法就是智和悲两个,佛是叫做福慧两足尊。这是我们首先必须确立的观念。在悟道以前要非常精勤地积资,在悟道以后仍然是如此。
所以,我们看看洴沙王,他证了初果罗汉,这个时候并不是说对三宝就无所谓了。相反,他的信敬之心比以前不晓得要增加多少倍,他已经胜解了三宝就是殊胜的福田。本师释迦佛要讲《般若经》等的时候,都是亲自敷设法座的。这既是法尔的规律,是他自心真正想这样做的,也是给天下后世的一切后学作楷模。
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常时供养三宝?学了《贤愚经》,你就可以处处看到圣者们示现的典范。也因此,你会把供养三宝确立为自己人生当中的修行常规。就像我们欲界众生一天少不得吃饭,作为修行人,也是一天少不得皈依、少不得以信敬之心供养三宝,不然我们就称不上是一个随学诸佛如来的弟子。我们连一个起码的修行者的情操也没有,那就很惭愧。
可以看到,洴沙王在证果以后,他的修行更加精进,是因为他对缘起见得更加真切。“常”就表示恒时不断,“信敬”就表示心极其殷重,“上妙”就是他一直在表示自己的尊重之心,用的是最好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来作供养。比丘众并不一定都是证果的,但是作为一个修行的原则来说,他是僧众的代表。就像萨迦法王是居士身,他见到小沙弥也合掌。可见我们是需要有这个原则的。你没有这个,你的皈依根本修不成。你眼里就不清净,认为:我怎么可能去供养他?这显然是大我慢。
不但是我们,佛菩萨圣者们见到僧众的时候,也是非常恭敬的,这跟他本身证到圣者并不矛盾,相反,他是自自然然会这样做的。《贤愚经》里讲,佛自身都是这样做的,他见到盲眼比丘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替他穿针。这样我们就懂了:原来我要修这个善心。就像法王说的,你一切修行的根本就是修善心。 [1]
经文又讲到:“乐人同善,志兼劝导”,洴沙王有一种乐人为善的心,别人好就像自己好一样,他非常欢喜别人一起来行善法。而且,他有一种愿力,就是劝导人行善。我们也要学习这一点。我们见到人的时候,不要谈这种世间的事,关键是要互相策励,要劝导在善行上进步。
国有六师,富兰那等,先素出世,邪见倒说,诳惑民庶。迷冥之徒,信服邪教,众类广布,恶党遍满。
前面我们讲了洴沙王是证得圣果、拥护三宝的好国王。反面人物就是在国家里有所谓的六师外道富兰那等,他们是外道头子。在佛之前,他们就已经出现在世间,宣扬各种颠倒邪说,诳惑国中的民众。那些没有智慧、愚痴的人往往信服邪教,结果他们手下的徒众有各色人等,广布在整个国家境内。
时王有弟,敬奉六师,信惑邪倒,谓其有道,竭家之货,供给与之。
当时洴沙王有一个弟弟,非常敬奉六师外道,相信他们的颠倒邪说,认为他们都是有道之人,竭尽家里的财产,来供养他的外道师父。
佛日初出,慧流肇润,无心拔擢,没在重网。
当时,佛陀日轮最初在这个迷惑黑暗的世间里出现,佛在人间以他的智慧流开始滋润众生的心田,无分别任运地拔济那些陷溺在重重世间迷网中的众生。这里的“无心”指的是没有分别,不属于心意识范畴里的事。
兄王洴沙,甚爱重之,殷勤方便,晓令奉佛。弟执邪理,不从王教。
当时兄长洴沙王对弟弟非常爱重,所以他常常殷勤地用方便开导弟弟要供奉无上的世尊佛陀。但是这个弟弟受了邪教的熏染,一直执著邪的道理,不能听从兄长的教导。
数数敕令请佛供养。弟白兄王:我自有师,不能复往奉事瞿昙。然王有教,理无有违。当设大会不限来众,若其自至,我当与食。
但是洴沙王还是强制性地多次下命令叫他的弟弟要迎请佛来供养。他这个弟弟被逼无奈,只好勉强敷衍地对兄长洴沙王说:“我自己有师父,我不能再去奉事瞿昙啊!但是既然国王你有教令,我也不能违背。我会施设一个供养大会,不限制来受供的人,如果他们自己来,我就给他们食物。”
许王之后,办设供具,饶敷床座。事讫设会,遣人往唤,六师之徒。
当时弟弟答应了洴沙王以后,就开始去置办各种供养的物品,敷设了很充足的床座 [2] 。准备工作做完了之后,他就开始办理供养大会,然后派人去叫六师外道师徒。
寻皆来集,坐于上位。怪佛及僧不自来至,即往白王:王前数数,敕请瞿昙。今为设会,日时欲至,如何不来?
当时六师外道很快都集合在供养的场所,他们都坐在上首的位置。这个时候,国王的弟弟觉得奇怪,怎么佛和僧众自己还不来呢?他就去告诉洴沙王:“国王你前面屡屡地下命令要请瞿昙他们。现在我已经设了供养法会,时间都快到了,怎么还不来?”
王告弟言:汝虽不能躬自往请,可遣一人白于时到。王弟受教遣人白。时佛与大众,来至会所,见诸六师先坐上座,佛与众僧,次第而坐。佛以神足,令此六师合其徒类,忽在下行。
国王就告诉他:“虽然你不能亲自去迎请,但是可以派一个人去通知应供的时间到了。”他弟弟遵照吩咐派人去通知。当时佛和大众就来到了供养的场所,见到六师们已经先坐在上位,佛和僧众就次第坐在下面。佛以神足通让六师连同他的徒众忽然之间坐到了下面。
六师情耻,各起移坐,坐定自见,还在其下。如是再三,移坐就上,犹自见身,乃在下末。更无力能,俯仰而坐。
当时六师就感觉到非常羞耻,因为他们我慢很大,怎么能够坐在下位?所以各自都起身想移座位,等他们坐定了自己一看,还是在下位。这样再三地移到上面坐,还是见到自己在下面。他们再也没什么能力,当时就装着有的仰着头,有的低着头,这么很狼狈地坐着。
檀越行水,至上座前,佛语施主:先与汝师。持水往师前,即举罂,罂口自闭,其水不下。还往佛前,从佛作次,尔乃水出,咸得洗手。
当时施主要供养水的时候,要依次第地供,就来到了上座前面(因为当时佛以神变已经坐在上位,按照规矩首先对上首作供养),佛就对施主说:“还是先供你师父吧!”施主就拿着水到了他外道师父前面,举起罐子,罐子的口自己封闭了,水流不出来。没有办法,他只有再回到佛面前,从佛那里依次地来作供养,水才出来,这样大家都能够洗手。
洗手既竟,次当咒愿 [3] 。檀越捉食,在上座前。佛语檀越:本不为我,往汝师前,自令咒愿。
洗手完毕,应当是轮到咒愿的时候了。施主又拿着食物来到上座前面。佛对施主说:“这本来不是来供养我的,还是去你师父前面,让他来祈愿祝福。”
受教寻往,至六师所。六师口噤,不得出言,但各举手,遥指于佛。佛便咒愿,梵音声畅。
施主按照吩咐很快就来到了六师的座位旁边,请六师咒愿。六师嘴巴封住了,说不出话,每个人都举着手,遥指着佛。佛就开始为施主祝愿,当时佛咒愿的声音是非常流畅、清彻的梵音。
咒愿既竟,次当行食,欲随上座,作次付之。佛又告言:先与汝师。即便持食,从六师付。食皆忽上,住虚空中,各当其上,取不可得。行食与佛并僧遍讫,食乃还下,各在其前。
咒愿完毕,轮到要供养食物的时候,施主还是按照次第首先要供养上座。佛又说:“还是先给你师父吧!”这样他就持着食物从六师那里开始来供养食物。这时,食物忽然之间腾在上面,安住在虚空里,每一份食物都住在六师每人的上空,没办法拿下来。到了施主从佛那里一直供完了僧众以后,六师上方的那一份食物才降下来,住在他们每一个的前面。
佛与众僧,一切食讫,澡漱还坐。次当说法,佛语檀越:令汝师说。寻请六师,六师复噤,但各同时,举手指佛。于是如来,广为众会,出柔软音,畅演法性,分别义理,应适众情。闻佛说法,咸得开解。
当时佛和众僧,受用饮食完毕,漱好了口,回到座位上。接着应当说法,佛对施主说:“还是让你师父说。”他很快就请六师来说法,六师仍然嘴唇封闭,说不出话来,只是各自同时举着手,指向佛。这样佛就为大众出柔软音声,畅演法音,分别各种法义,都能够适合听法者的心。这样大家闻佛说法以后,都得到了开解。
洴沙王弟,得法眼净。其余众人,或得初果,至第三果,出家尽漏,发无上心,住不退地,随心所慕,悉得其愿。各乃识真,信敬三宝。薄贱六师,舍不承供。
洴沙王的弟弟也因此得到了法眼净,其余的很多人或者得到初果乃至三果不等,有的出家断尽了烦恼,有的发了无上道心,有的安住在不退地当中,随着他们心中的希求也都圆满了他们的愿望。这些人由此认识了真相,对于三宝生起了信心和恭敬。轻贱六师,舍弃他们不再承事供养。
于是六师,甚怀恼恚,各至闲静,求学奇术。
这样六师们都怀恨在心,他们各自到寂静的地方,求学很多奇门外道。
天魔波旬,惧其情怯,不能宣布恶邪之毒,即下化作六师之形,于一人前,现五人术,飞行空中,身出水火,分身散体,百种现变。愚痴之徒,更相恃赖。
当时天魔波旬害怕他们胆怯,不能宣布各种邪法毒术,怕他自身的队伍势力缩小,所以就化成六师的形相,下到人间,在每一个外道师面前,显现其余五个人的把戏,有的时候飞行在虚空当中,身体出水、出火,或者能够分身散体、一人变现多人等,示现上百种变化。六师等人愚昧无知,由此更加相互倚仗、信赖。所以众生很愚痴,你给他现一点小神通,他就非常地相信。
忿前见辱亡失供养,六师悉集,各共议言:我曹技能,不减瞿昙。缘前一辱,众心离散。比来众师,神术显变,今察奇妙,足任伏彼,当诣国王求决胜负。
由于六师们还是因为前面被侮辱了,心里愤愤不平,而且因为这一次失败,很多徒众都归入了佛教门下,令他们失去了很多供养,所以他们要报仇雪耻。这样,六师们集合在一起,共同商议说:“我们的技能也不比瞿昙差。因为前面一次的屈辱,众人的心都散掉了。近来各位师父显现了神通、技能,现在观察我们的奇妙足以能够胜伏瞿昙,所以我们要去国王那里请求跟他决一个胜负。”
作议已定,即诣王所,自说智能神化灵术,贪共沙门,讲格奇变,对试之后,可否自现。
当时他们这么商议好了,就来到国王那里,各自讲述自己的智慧能力、神变灵术,并说极想跟沙门一起来比试一下神通变化,比试以后看看谁厉害。”
王笑之曰:汝等何痴!佛德弘大,神足无碍。欲以萤大与日诤光;牛迹之水,与巨海比大;野干之微,与师子捔猛;蚁蛭之堆,须弥等高……大小之形,昭然有别。迷惑高企,何愚之剧!
当时洴沙王笑着说:“你们何等愚痴!佛是那么弘大的功德,有自在无碍的神变力。你们想以荧火虫的光来跟太阳比试,想用牛脚印里的水来跟大海比大,你们想以小小的狐狸的力量来跟狮子比较勇猛,你们以蚂蚁的土堆想跟须弥比高……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在大小上的悬殊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你们迷惑无知,妄想过高,怎么愚痴到这种地步!”
六师复言:验事在后,大王未见我等殊变,是使偏心谓望彼大,决试之后,巨细自定。
六师很不服气地说:“这事要在后面才能断定的,大王没有见到我们殊胜的神变,你是以一种偏心认为他大,比试以后是大是小自可断定。”
王又告曰:欲试可试,但恐汝等自招毁辱。正使与佛捔神足者,当使我曹具睹异变。
国王又告诉说:“你们想比就可以比,但是恐怕你们是自招屈辱。如果你们真的要跟佛来比较神变力量,那就要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这个神变境界。”
六师言曰:期后七日,愿王平治讲试之场。
六师说:“约定七天以后跟佛较量,愿国王为此事布置一个比赛的场所。”
六师去后,王即严驾,往至佛所,以事白佛:六师纷纭,欲得讲术,以理呵语,其意不息。唯愿世尊,奋其神力,化伏邪恶,尔乃从善,因使我曹得睹其变。
当时六师们离开后,国王就严整车马来到了佛陀那里,把这件事情具体汇报给佛:“六师他们议论纷纷,说是要跟佛来较量神变,我给他们讲道理,批评他们,但是他们的心还是歇不下。唯愿世尊用威神力降伏、化导这些邪恶的人,使得他们都能够改恶从善,也让我们有幸目睹佛的大神变力。”
佛告洴沙:我自知时。洴沙谓佛可共捔神,即敕臣吏,平治博处,安施床座,竖诸幢幡,庄严挍珞,极令丽妙。
佛对洴沙王说:“我自己知道时机。”洴沙王认为佛已经答应可以跟六师外道较量神通,立即就命令官吏,去布置好比赛场所,在那里安放好多的床座,树起各种幢幡,使得整个会所极其地美观、庄严。
其当会日,一切企望。于时如来及与众僧,从王舍城,往毗舍离。毗舍离中,诸律昌辈,与诸人民,皆来奉迎。
已经到了比赛这一天,大家都在期望着观看。在这时候,佛和僧众从王舍城去了毗舍离。毗舍离的诸律昌和人民都出来迎接佛。
诸人后日,求佛不在,问实乃知,至毗舍离。六师之徒,兴张唱言:久知瞿昙智术单浅,诸人犹豫,不信我言。克期捔术,自省不如,靡然逃去,至毗舍离。诸六师辈,贡高转盛,各共相率,当必追穷。
这些人到了这一天,想见佛找不到,询问才知道,已经到了毗舍离。这时六师的徒众很嚣张地说到:“我们早就知道瞿昙的智慧、神通是很浅薄的,你们还犹豫不信我的话。现在已经克定日期来较量的时候,他自感不如,所以就灰溜溜地逃走,到毗舍离去了。”六师外道更加贡高傲慢,相互激励一定要穷追到底,把佛和僧众追到一比高低。
时洴沙王,办设供具,满五百乘车。王与群臣十四亿众,各办粮食,悉随佛往,前后络绎,集毗舍离。
当时洴沙王办好各种供养具,五百辆车装得满满的。国王和群臣以及十四亿人民各自准备好了备用的粮食,都跟着佛一起前往,前后络绎不绝,都集中在毗舍离城当中。所以,当时这个城市里忽然之间来了很多的人。
六师复往白诸律昌:听我曹等,与此瞿昙,捔试神力,谈讲实性。若见听者,期来七日。
当时六师们亲自到了诸律昌的面前请战说:“你们要允许我们跟瞿昙比试神力,谈讲真理。如果同意的话,七天以后准时比赛。”
时诸律昌,复往白佛:六师群迷,自谓有道,求与如来共捔神力。唯愿世尊,垂神降伏。佛又告曰:佛自知时。
当时律昌们都来到佛这里汇报:“六师这些人都是邪迷心窍,他们自以为有道,想跟如来比较神力。唯愿世尊以威神力降伏他们。”佛又告诉说:“我自己知道时辰。”
诸律昌辈,合率臣民,严治设办,如洴沙王比。悉皆企慕,望在明日。
当时律昌辈带领他们的大臣、人民非常精心地准备,这一切就像洴沙王那样。大家都期盼着明天能够看到精彩的比试。
佛与众僧,至拘睒弥,拘睒弥王,名曰优填,将诸群臣,亦来奉迎。毗舍离人,明晨问佛,云佛已往拘睒弥国。六师闻是高心遂盛,合徒聚众,规必穷逼。
这一次佛和僧众又离开了毗舍离,到了拘睒弥,拘睒弥的国王叫做优填王,当时就率领着群臣出来迎接佛。毗舍离人第二天早上问佛在哪里的时候,都说佛已经去了拘睒弥国了。六师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的高慢心更加生起,集合手下的徒众发誓说:一定要穷追到底。
诸律昌辈,办致供具,五百车载,用俟供养。将领国人七亿之众,并洴沙王,集拘睒弥,观佛六师共捔神力。前后满道,络绎而至。
当时律昌辈知道佛已经离开,到了拘睒弥国,他们也备好五百车满载的供养具,用来供养佛。带领着七亿多国人和洴沙王一起都集会到拘睒弥国内,想观看佛和六师较量神力。当时整个去往拘睒弥国的道路上满满的都是人,络绎不绝。
六师既到,见优填王,腾说事情如上之辞:沙门自省,内无顾恃,空空逃避,不可要勒。须王克定,令与我试。优填白佛,说六师辞:世尊!宁可与捔之不?佛复告言:我自知时。
当时六师也很快就赶到,见到优填王,具体地述说以上的情况,非常不平地说:“沙门自己感觉没有什么可依靠处,比不了,所以他屡屡地逃避,我们没办法抓住他。需要国王下死命令,规定让他跟我们比试。”优填王也就把六师的话转告给佛,并问:“世尊,可不可以跟他们比?”佛就告诉他:“我自己知道时候。”
优填望佛在其国试,严治设办,如洴沙王比。皆到当会。佛复舍去,与比丘僧,至越祇国。越祇国王屯真陀罗,将诸人民,来迎世尊。
优填王也是盼望着佛能够在他的国家里跟外道比试。他觉得这是一件很大的事,因此非常精心地置办各项设施和用品,就像洴沙王那样。众人都到了比赛场所。佛又离开了,和比丘僧们到了越祇国。越祇国王屯真陀罗带领着人民出来迎接世尊。
拘睒弥人明日乃问,云佛已去,向於越祇。六师徒众,寻逐其后。时优填王与八亿众,并洴沙等诸国人民,悉共往诣,集越祇国。
当时拘睒弥人第二天询问的时候,说佛已经离开,往越祇国走了。六师的徒众立即追赶在后面。当时优填王以及他的八亿人民,连带洴沙王等的各国人民,又一起赶赴到了越祇国。
六师见王,广自陈说:当令瞿昙与我共试。屯真陀罗,复往白佛,佛犹答言:佛自知时。王亦严办。会日垂至,佛与众僧,即向特叉尸利。此国中王名因陀婆弥,与诸臣民,亦来奉迎。
话说六师也赶到了越祇国来见国王,非常详细地述说了情况,而且对国王说:“你要让瞿昙跟我们比试。”屯真陀罗就又去向佛汇报,佛还是回答说:“我知道时辰。”国王也是非常用心地准备比赛的各项用品。等到这一天快来的时候,佛和僧众又往特叉尸利国去了。这个国的国王叫做因陀婆弥,和他的诸多大臣、人民也都出来迎接佛。
屯真陀罗与五亿人,洴沙王等诸王臣民,亦皆逐佛,向特叉尸利。
屯真陀罗和五亿国人以及洴沙王等各国国王、大臣、人民,也都跟随佛来到特叉尸利。
六师已到,白因陀婆弥,极自诪张,高谈大语:听与瞿昙捔试神力。因陀婆弥,复往白佛,佛故答言:我自知时。
六师又来到了这个国家,非常猖狂地向因陀婆弥王说:“一定要答应我们跟瞿昙较量神力。”因陀婆弥就去跟佛说,佛还是说:“我自己知道时间。”
严办日到,佛复舍去,并与诸众僧,至婆罗奈。波罗奈王名梵摩达,亦与人众,躬来迎佛。特叉尸利人民,明日乃知佛去。六师追逐,寻迹驰往。因陀婆弥与六亿众,洴沙王等一切随逐。六师既到,如前白王。王如前辞,往白于佛。佛亦答言:我自知时。
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佛又离开了,和僧众来到了波罗奈国。这个国家的国王叫做梵摩达王,也和人民一起亲自前来迎接佛。特叉尸利的人民第二天才知道佛离开了。六师们也赶紧追在后面。因陀婆弥王和他的六亿眷属,连带洴沙王等这一切人都跟随在后。六师到了之后,像前面一样向国王禀白。国王也像前面一样向佛汇报。佛也说:“我自己知道时候。”
严办日到,佛复舍去,与比丘僧,往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诸释种辈,率诸大众,皆来迎佛。波罗奈人,明日乃知。六师徒众,续复驰逐。梵摩达王与八亿人,洴沙诸王六国人民,皆悉前后,随逐佛往。六师既到,向诸释种,纷纭自说,广引术能:听与瞿昙,共决神力。释种复往白佛,具宣其事。佛又告言:我自知时。
举办的这一天到了,佛又离开,和比丘僧一起前往迦毗罗卫国。当时这个国家的释迦种族率领着大众都出来迎接佛。波罗奈人第二天才知道佛已经走了。六师徒众仍然奔驰、追逐。梵摩达王和八亿人民,以及洴沙等六国人民都前前后后跟随着佛前来。这样六师来到了迦毗罗卫国后,向释迦种姓的人纷纷地讲述,而且非常广地讲到自己的神通技能,说:“你们应当允许我们跟瞿昙较量神力。”释迦种姓又去禀白佛,具体地说到事情的经过。佛又告诉说:“我自己知道时候。”
严治设办,克日垂至,佛与众僧,往舍卫国。舍卫国王名波斯匿,与诸臣民,皆来迎佛。释种明日乃知佛去。六师率徒,从后追之。释种将领九亿人众、洴沙王等诸国人民,亘川满野,逐趣舍卫。六师等到,见波斯匿,具自陈说本末情事:欲与瞿昙决捔神力,临期逃避,不可要勒。今与大众,逐至王国。大王!当使与我等决。
当时释迦种姓就去精心地办理比赛的事宜,等到这一天快来的时候,佛和僧众又前往舍卫国。舍卫国的国王叫波斯匿,他和大臣、人民都来迎接佛。释迦种族第二天才知道佛已经离开了。六师率领他的徒众又从后面追赶。释迦种姓带领着九亿人民以及洴沙王等各国人民漫山遍野都跟随前往舍卫国。六师外道等一到,就去见波斯匿王,具体地讲了前后的经过,而且说:“我们想跟瞿昙比较神力,他一到了时间就逃避,我们没办法抓住他。现在我们和大众一直赶到您的国土,国王!您应该让他跟我们决一胜负。”
波斯匿王,亦用为笑,说:佛殊变难可思议,云何以汝卑陋凡细,与大法王捔试力能?六师凶凶,言气遂高。
当时波斯匿王也觉得可笑,说:“佛是不可思议的神变力,怎么能以你们这样低等、浅陋的凡夫人的力量,跟大法王比较能力呢?”六师们气势凶凶,语气更加高昂起来。
波斯匿王,既往见佛,白言:六师殷勤乃尔,唯愿世尊,垂神化伏,普使一切别伪识真。佛告王言:我自知时。波斯匿王,寻敕臣吏,平治场地,多积香花,敷设床座,竖诸幢幡。严办已讫,大众都集。
当时波斯匿王就去见佛,汇报说:“六师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跟佛比赛,唯愿世尊降下神通力降伏他们,让一切大众都能够识别真伪。”
要知道,只有内教的三宝才是真实的皈依处。外道的这一切,由于没有证得真理的缘故,都是一些虚伪的法。所以我们皈依的人一定要知道这些具体的经过,懂了以后,就坚定地执持佛法僧为唯一的皈依处。只有佛法僧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安乐的坦途,只有佛法僧能够赐予我们解脱成佛的真实果位。其他的外道都是落在一种虚妄分别里,学习他们的技艺,暂时可能有一点小小的有漏神通,或者得一点小好处,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这一点我们务必要有深刻的认识。所以要从这些故事里得到启发,一定要知道,唯有佛是无上的皈依处,这样自己的皈依戒才能清净。不然的话,就很可能脚踏两只船,或者成为附法外道,口里说的是我皈依三宝,实际上心里还是在皈依外道。
佛就告诉波斯匿王说:“我自己知道时候。”波斯匿王马上就派有关的大臣去安排场所,尽量庄严,布置很多香花,敷设好多床座,竖了各种的幢幡。这样做了很完备的准备后,大众都集合在赛场上。
腊月一日,佛至试场。波斯匿王,是日设食,清晨躬手授佛杨枝。佛受嚼竟,掷残着地,堕地便生,蓊郁而起,根茎踊出,高五百由旬,枝叶云布,周匝亦尔。
腊月初一,佛来到比试的场所。波斯匿王这一天供养饮食。清晨,他亲手授予佛杨枝。佛接受杨枝,咀嚼完之后,就把残余抛在地上,顿时长出树来,蓊蓊郁郁,根茎涌出,有五百由旬高,树的枝叶如云般覆盖到四周,也达五百由旬。
渐复生华,大如车轮。遂复有果,大五斗瓶。根茎枝叶,纯是七宝若干种色,映灿丽妙,随色发光,掩蔽日月。食其果者,美逾甘露。香气四塞,闻者情悦。
这棵树逐渐地开出花来,有车轮那么大。然后又结了果实,有五斗瓶那么大。这棵妙树根茎枝叶都是七宝所成,有多种颜色,灿然妙丽。而且随着每一色都发出相应的光,那一种光辉映蔽了日月,极其地灿然光明。品尝这树上的果实,比甘露还要味美。树的香气散布在四周,非常浓郁,当时闻到的人,心情非常愉悦。
香风来吹,更相蹚触,枝叶皆出和雅之音,畅演法要,闻者无厌。一切人民,睹兹树变,敬信之心,倍益纯厚。
香风吹来,树上枝叶拂动互相碰触,从中都传出十分和雅的乐音,这些乐音都在畅演各种微妙法要,闻到这法音的人都心无厌足,听了还想听。一切人民看到这样的神变树,敬信之心更加深厚。可见无上大师佛陀,具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确实能一切自在。
佛乃说法,应适其意,心皆开解。志求佛者,得果生天,数甚众多。
当时佛就给大众说法,所传的每个法都恰如其分地适合着人们的意乐,一听之后,就心开意解,顿时开了智慧。当时人们的善意乐都发出来了,按照不同的根性,有的发起了菩提心,立志求证佛果,有的得了圣果,有的生天,这个数量是极多的。
次第二日,优填王请佛。于时如来,化其两边,成两宝山,严显可观。众宝杂合,五色晖耀,光焰炜晔。若干种树,行列山上,华果茂盛,出微妙香。
第二天,优填王接着请佛供养。这时,世尊又示现不可思议的神变,在两边化现了两座大宝山,十分的高显、庄严、美观。这两座山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妙宝彼此合成,五色耀眼夺目,有非常炽盛的光焰。在宝山之上有很多种树,排成非常美观的形式,树上有自然的花果,非常茂盛,从这些花果里传出微妙的香气。
这都是世尊示现的神变。其实这也是本性的妙德,纯粹是大智慧的游戏。因此我们要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其实就是毗尼遮那的化现,所以一切无不自在。因此,我们一定要分开内外道,一心地只皈依无上大师佛陀,这要成为我们尽未来际的信仰。这件事极为重要,我们要从经文中得到认识。
其一山顶,有成熟粳米,滑美百味,甘之附口,人民之类,自恣而食。其一山上,有柔软之草,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