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行备忘录·闻法行为讲记

《系列四.祖师心髓4-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备忘录.闻法轨理(三)闻法行为》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不励力求法,指得不得法都无所谓,对于法不励力求,就像在马前倒骨头、在狗前扔青草一样的心态。对治为:需要发起正法难遇和善知识难见之想,之后对于法的每一句义都生起励力求的欲乐。

第三个闻垢是不励力求,没有一种极大的希求心。不是一说到正法,主动力就被引发出来,不是对法一心求取、希求修持。

譬如过去杨露禅 [1] “偷拳”。由于他特别喜欢太极拳,又没有条件拜师,就在一旁偷偷观看,看了以后马上私下练习,要把这些招式练出来,这就是他有希求心、好乐心。相反,如果对法没有好乐心,即便法师传授再多也不会有用,简直是对牛弹琴、跟石头说话一样。生公 [2] 说法,顽石还会点头,但对于没希求的人,恐怕再如何说,他也不会点头。这种人无异于画中人,他没有一颗真实求法的心。然而,内在一颗火热的心对于学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乃至学到最后都不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也就是说,连勇悍上进的劲头都没有,连一种求法的殷重感、迫切的希求心都没有的话,他绝对不会成功。

励力求是精进的不同表达。战士要有斗志,修行人要有修志,要有舍命都可以的极大求法心,才决定成功。学人是否具足闻法的德相就要看他希求还是不希求。如果认为自己得不得无所谓,得也好,不得也罢,跟我没多大关系。如此无动于衷,就是没有励力希求心。自心的主动力没有开发出来,心力没有开张,怎么可能得到?世间法方面也是同样,譬如爱迪生寻求科学发明时一心贯注,他非常希求能做出这方面的贡献,因此不断奋斗。其他无论是世间的求学、求财、求名等等,都是有希求才有行动,否则定然不肯行动。

如上所述,要走一条从西安出发一直到金刚座的路,我们内心有没有希求呢?如果没有励力希求心,不是一心盼望去金刚座朝拜圣地,就一定不肯走,难道不是吗?即使别人说:我给你一张机票怎么样?但对于无动于衷的人来说,机票就跟一张草纸也没什么差别。相反,如果有特别强大的劲头,一听到说有人带领要走这条路,去向金刚座,那种希求、向往心使得他简直睡不着,日夜渴望加入这一次朝圣之旅。

现在我们就是要走一条内在的朝圣之路,一条成佛之路,所以应当特别盼望、希求,超过任何世间人对财富、权力、知识等的希求力、求取力。心里发愿:“我要用最大的努力来求取它”,或者想:“我从现在起到死之间都要努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这就是励力,它表示给自己加劲,使内在的力已经要冲出来了。他甘愿“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任何饥寒困苦都扛得住,能够不惜身命地去求法。强烈的求法精神,使他对于法师所传的任何一部法,都视为无价之宝,并尽己全力去修行每一段内容。

如果缺少了这种希求心,其实再传多少都没有用,如同在马前面倒骨头、狗前面扔青草一样,与自己毫不相关,这种心态绝对不可能成功。(马是“素食家”,给它倒草料它会吃,但如果给骨头,它的态度就是:这个跟我没关系,我不稀罕;狗是一种喜欢吃骨头的“荤食家”,给它扔再多草,它都不会瞟一眼,反而表示:我不要这些。其实这便是“不励力求”。)

如果驯马师不断地给马喂骨头,马儿却连口都不肯张,更不必说咀嚼,如此一来,它怎么能吸收呢?又好比对于丝毫没有主动性的人,让他做什么都不肯。同样,传法师好比驯马师,即使他再殷勤传法,学人却一直无动于衷,看都不看一眼,觉得那些法跟自己无关,心不励力求取,能有什么用呢?能吸收佛法、能让佛法利益自己的相续吗?

真正有求法之心,他的内外状态就会完全不同。不仅从内心里特别注意、特别想要通达法义,而且也会非常认真地听闻:那是在说什么?并积极思维:它的涵义如何?等等。

不励力求的对治是生起难遭遇想,认识到此中具有极大意义,所谓千载难逢、万劫难遇,如何珍惜都不为过,从而把每一句法都视为如意宝,生起一种“我要尽最大努力求取到它”的意乐,来对治垢染。

具体而言,我们应当如理思维:正法极其难遇,在无佛出世的漫长时期里,一句法也听不到,是如来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福慧圆满而成道,才宣说一切正法。再者,龙钦宁体是总摄小、大、密三乘修要的至极精髓的大法,的确可谓亿劫难逢,这一次错过了,何时才能再遇呢?无论如何我都要把求法视为最重大的因缘。之后又想:善知识非常难遇,如果没有往昔的福慧善缘,就连一面也难以见到,然而今天的因缘多么殊胜,人身也得到了,法也遇到了,何况善知识还正在传授,我就一定要好好把握当下的因缘。否则,错过这一次,岂能再有下一次的机缘?

在此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们往往以为,正法能够源源不断、层出不穷地流传,因而任何时候自己也都能得到。然而这种错觉其实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网络上虽然充满佛教资料,但如果没有具相法师的传授,学人依然不能学懂。佛法绝不是随便看看、听听就能轻易通达的。况且,因缘错过难再值遇,传一次《前行》就需要好几年时间,妄想自己以后还有机会学,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应该衡量:《前行》能得几度闻?尤其是如此完整、详细的传授,到哪里能再找到?再者,几年以后人都老了,因缘或许会把自己牵得东奔西走,还能遇到如此大法吗?实在是非常困难。即使常常听到法讯,知道这边有法师在讲什么,那边又在讲什么,但由于因缘不能相合的缘故,始终没办法深入佛法。不过是在外面听听消息,做个观赏者,或者偶尔翻一翻书。对于其中具体的环节,自己哪有心思一步步跟着学修呢?

也就是说,这次其实是极其难得的机会。因此,对于正法字字句句的涵义,我们一定要有励力求取的意乐:“这次闻法时,我争取把每一句都求到!”细到对其中每一个法句、每一个要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珍惜地受持。好比导游带领我们从西安出发一路朝圣,我们会想:对于路途当中每一处佛教圣地或山洞、每一个加持物、每一尊圣像,我都一定要真心地磕几个头,顶戴碰触、真心发愿,一丝一毫都不漏过。为什么呢?因缘难得,这次能来,以后不一定有机会。譬如年纪大了,或者经济条件不允许,或者不想走动、缺乏意乐等等,朝圣之路在今生当中可能只旅行一次,下次再来的可能性不大。

人生之中,各种因缘虽然众多,但法缘其实极其稀少,过分幻想只会障碍自己。在当前法缘出现时,就一定要以大希求心立即求取、毫不放过。与上述譬喻相反,我们要如同狗面前出现骨头那样,马上咬住,津津有味地“啃食”,吸收其中全部的营养;又如同马面前出现青草般,马上在口中不断地咀嚼,使之消化吸收、滋养身体。

思维佛法难得、善知识难见,观想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从而好好把握。把握又要切入于最精细处。由于其中每一法句都是金刚句,涵义无比殊胜、富有加持,能带来无比的大利益,所以我们对于每一句话也就都应当视若至宝般希求闻受,以此对治不励力求的过失。

思考题

1、相信法无欺、法师无欺的心态是怎样的?

2、大圆满龙钦宁体法的来源、性质、作用、行进速度等是怎样的?从暇满到上师相应法之间的修心路程大体是如何进行?如理思维,对本法的无欺性产生正信。

3、如何认定法师无欺?结合向导引路的譬喻如理思维,对法师生起正信。

4、励力求法的心态是怎样的?结合朝圣的譬喻详细体会。

5、反省自心是否有励力求的德相,认识错误后发起欲断除的决心。

6、如理思维正法难遇、善知识难见之理,尤其确认到此次法缘难得,对于本法的每一句义都生起励力求的欲乐。


[1] 杨露禅(1799—1872年),杨式太极祖师。

[2] 竺道生大师(355—434),一般称为生公,是晋宋间的义学高僧。尝讲经于虎丘寺,聚石为徒,说到一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