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上)》 ︱ 唐实叉难陀 译丨 智圆法师 讲述 ︱
本师在此经中讲述了地藏菩萨往昔立誓救母的因缘,这都是由如来神通发起,又是在忉利天所显,因此称为“忉利天宫神通品”。
忉利天宫:“忉利”是别名,“天宫”是通名。“忉利”是梵语,翻为三十三天,位于须弥山顶,中间是善法堂天,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在忉利天中间的善法堂天中有善见城,此城中央有宝楼重阁,楼高五百由旬,广二百五十由旬。在这重阁的最上方、中央的圆室全是琉璃所成,是帝释天王所住之处。如来在此升座,为母亲说法。“天宫”是依报。“天”是殊胜的意思,“宫”是穹庐的意思。
神通是由如来所显。佛为母亲说法完毕,当时显现种种神通,使十方诸佛菩萨一时云集于天宫之中,作为本经的发起。
神通:如《璎珞经》所说:“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神是指不可思议的本然的心,通说明它是智慧性,本来无碍。这样天然的智慧彻照无碍叫神通。譬如本来妙明的本心如果没有被虚妄分别障蔽,那十方法界一切的色、一切的身、一切众生心、一切寿命,都会无余地在心中显现。再者,要到哪里、做什么事、做何种变化,都能如意的显现,或者明知能达到漏尽的正道、过程等,这一切都在心中无碍地显现出来。因此,天然的智慧彻照无碍叫做神通。神通又有有漏、无漏的差别,有学、无学的差别,修通、道通、鬼通、依通等的差别。这里是指如来无上、无漏的道通,正是说明如来不可思议的慧心妙用。
甲一、序分分二:
一、通序;
二、别序。
通序:又名证信序。阿难当时请教佛:佛灭度以后,结集佛的言教时,为使世人深信,应当如何安置经前之文?佛说:你就说‘如是我闻’等。这样表明是阿难亲自在佛前闻到的,当时的时、处、法、众如何,这样作为证信,使世人都相信这是如来的真实言教,并非臆造。
别序:又叫发起序,每一部经都有别于诸经的缘起,用来说明经不共的发起因缘、发起状况者,称为“发起序”。
乙一、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忉利天”是处成就,“尔时十方等”是众成就。
如是:如者不异,是者无非,表示佛所说的法都是真谛、实谛,言无虚妄,都是超凡入圣的殊胜证入。
我闻:阿难本来已经证得圣位,但为了随顺世俗也假名说“我”。以耳根发耳识为“闻”,当时如来的言音全记在心中,以闻陀罗尼一字不失。这样如实地记录,后代的学者可以信受。
一时:本来时间没有定时,此方彼方、人间天界,各自随着业缘而现时间的相,譬如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古代印度、汉地等各国的历算也不相同,因此佛经中以“一时”表示时无定法。
“佛”是说法之主,在五浊恶世人寿百年之际,第四导师降临世间,成为一代法教之主。
“处”是忉利天,佛为报母恩升到忉利天,历经三个月为母亲说法,这正是应了这一部经的宗旨。佛升忉利天是要报母恩,这是发起地藏本愿的由来。因为地藏法门可以说是佛门的孝经,讲述了菩萨宿世做婆罗门女等时以大孝心为救度母亲,从而广度一切诸母有情的事迹,正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
佛上升到忉利天有三重意义:一、为了酬报母亲的孕育之恩;二、为了告别天人,酬报他们护法的功绩;三、为了灭度后的受苦众生,要在忉利天把他们都交付给地藏大士,直到弥勒佛出世。
乙二、别序分三:
一、果因集赞序;
二、现相集众序;
三、问答释疑序。
丙一、果因集赞序
佛是果人,菩萨是因人,共同集会忉利天宫赞叹释迦牟尼佛于五浊恶世救度群生。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尔时”是佛为母亲说法之时。此时如果十方一切诸佛、诸大菩萨不来云集,而世尊下了忉利天就要入灭,末法众生咐嘱给谁呢?因此全仗诸佛云集发起这个大事因缘。
因缘际会之时,佛佛道同,共行救度众生的事业。一佛出世诸佛拥护,一佛唱灭诸佛云集,前来护持释迦世尊交付度众大业给地藏大士的大事因缘。诸佛都已经云集了,如来又放光召集天龙八部等,可见这一切都是法界的因缘,都是世尊的慈悲愿力、神力所感召,也是本来之事。
“世界”是依报,诸佛菩萨是正报。十方虚空不可尽故,世界不可尽;世界不可尽故,一世界有一佛化主,现坐道场,因此有不可说不可说无量无数的诸佛。诸佛座下又有诸大菩萨摩诃萨,这一切诸佛和大菩萨们都云集到忉利天宫,来赞助这次法会。而这一切诸佛都是因为地藏大士施设教化而成就的,可见地藏累劫度脱众生的事业是不可思议的。为了报过去本师的恩德都前来辅助地藏法门的流通,因为他们都曾经是地藏菩萨的弟子。
十方无量的诸大菩萨来到忉利天宫后,共同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在五浊恶世行此普度众生的难行之事,而且各自遣侍者前来问讯。这是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在五浊炽盛的恶劣之世示现不可思议的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使他们知道苦乐之法。
作赞叹有两个原因:一、浊世成道难,正如《悲华经》所说:千佛都取净土,只有释迦佛摄取秽土,他要在最苦难、最恶浊的世界成道,以度化最苦难的众生。他因地发了五百个如白莲花一般的大愿,现在愿满成佛,就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世间,示现这样寿命极短的身相。因为不论是有情还是国土的情况都非常糟糕,没有佛愿意在这样的国土成佛,因为太难了,而世尊竟能做到这样,这是第一个要赞叹之处。第二、教化恶世众生更难。因为这些众生善根消灭,都是背道而驰,不敬师长、不孝父母,各种颠倒的业流汹涌澎湃,恶性极强,要使他种一个善根、把他挽回到道行当中十分困难,因此赞叹教主释迦佛。
释迦牟尼:翻为能仁寂默,他从这样本自寂静的大智慧中,运同体慈悲而能做一切救度之事,因此为能仁。
五浊:指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五种浊到了人寿百岁的时候已经非常深重。以见和烦恼为因感得众生命浊的果,这四种浊聚会在一个时期里,总体称为“劫浊”。到了人寿百岁的时候,由于众生的烦恼和业非常炽盛的缘故,叫做“五浊恶世”。在这样的情形下,众生这么浑浊,本来是现不出清净的影像,但是由于世尊特别的愿力,竟然在此时、此地能出现佛,以这样慈悲、智慧的力量调伏极其刚强的众生,使他们生善根、得成熟、得解脱。最根本的是针对刚强的众生,让他知道苦乐之法,知道三恶趣是苦、人天是乐,由此要修人天正道;又要知道世间的苦集二谛是苦,出世的道灭二谛是乐,由此就要修解脱之道,由此得升天、能得涅槃,就像这样叫“知苦乐法”。
各遣侍者,问讯世尊:“问”是问起居,“讯”是询问事业。本来应当有问讯的词句,比如《法华经》里分身诸佛都派遣侍者来问讯世尊“少病少恼,气力安乐”等,在本经里省略了这些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