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乙一、净土易行得忍

《般舟赞略释》 ︱ 善导大师.原著 ︱ 益西彭措法师.讲述 ︱

乙一、净土易行得忍分五:一、三界唯苦 二、分化度生 三、随机说法 四、顿渐差异 五、知难归净
这五科的关联为:见三界周遍是苦,释迦如来兴大悲心,从报土中分身化于浊世,救度众生;救度的方便是随众生根机演说妙法;所说法中又有顿、渐差异,渐教万劫修功方证不退,顿教一至七日念佛往生即得不退;了知渐教难行之后,一心归入净土。
丙一、三界唯苦
般舟三昧乐   三界六道苦难停
旷劫已来常没没 到处唯闻生死声
众生长劫流转在三界六道中,苦患难以停息,也就是惑、业、苦三连环不断。“旷劫已来常没没”,就是到如今已经历尘沙劫数,却始终沉没生死海中无由超出。“到处唯闻生死声”,就是放眼无边三界,到处只听到生死愁叹之声。
丙二、分化度生
释迦如来真报土 清净庄严无胜是
为度娑婆分化入 八相成佛度众生
释迦佛的真实报土清净庄严,就是所谓的“无胜世界”。佛为度娑婆众生,从报土中分身化入娑婆,以示现八相成道来度众生。
佛在《涅槃经》上说:从此娑婆世界往西经过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为“无胜”,如同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清净庄严。我是在无胜世界出现于世,为度娑婆众生而在此世界化现,转妙法轮。
“八相成道”是释迦示现成佛的方式,包括由兜率降生、托胎、出生、出家、苦行、降魔、转法轮和入涅槃。以此示现,众生便见如来有诞生、有出家、有苦行、有降魔等等,这是慈悲到极点,示现与人类相同的身相、行为和语言,由此来接引众生。
丙三、随机说法
或说人天二乘法 或说菩萨涅槃因
或渐或顿明空有 人法二障遣双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 钝根无智难开悟
释迦成道后,说法四十九年,普化群机。或说人天乘五戒十善之法,使众生得生善趣;或说声缘乘四谛、十二缘起之法,使众生得到解脱;或说菩萨乘成佛正因,使众生发菩提心、行持六度而成佛;或说三阿僧祇劫圆满福慧而成佛的渐法;或说众生自性即佛、速疾成就的顿法 [1]
总之,宣说这一切法是阐明空、有二谛,开示诸法实相,以遣除众生内心的人法二执。根性利者听佛说法,都获得法益,如:发菩提心、得法眼净、证无生忍等。钝根人缺少智慧,难以开悟。
丙四、顿渐差异
璎珞经中说渐教 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 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 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槃国 即得不退证无生
世尊一代时教有顿、渐差异。《璎珞经》说渐教,菩萨初发心后,经万劫修集功德,证入不退;《观经》、《弥陀经》等宣说顿教菩萨藏。《弥陀经》说,一至七日系心不乱,专称佛名,命终须臾间往生极乐。一入弥陀涅槃国,即得不退转,证入无生。
因此证入不退有两种:一、按《璎珞经》,万劫修功证得不退;二、按《弥陀经》,一至七日专称佛名,命终往生,即得不退。二者在快慢上相差悬殊。
丙五、知难归净
万劫修功实难续 一时烦恼百千间
若待娑婆证法忍 六道恒沙劫未期
万劫修功证入不退实为难行。因为如果中间退堕,就又要经很长时间才回到原位,因此说“万劫修功实难续”!
不必说万劫,就看一天一个时辰中,也有贪、嗔等烦恼百千次生起,所以说“若待娑婆证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意思是,要等到在娑婆世界证得法忍,只见随业不断流转六道,经恒河沙数劫也不见成就。
贪嗔即是轮回业 烦恼岂是无生因
验此贪嗔火烧苦 不如走入弥陀国
只要起贪、起嗔就是轮回之业,贪、嗔是烦恼,哪里是证入无生的因呢?要知道,贪是执我而贪,嗔是执我而嗔,慢是执我而慢……,像这样起烦恼只是强化我执,哪里是证入无生的因呢?无生就是无我,只有观照无我才能证入无生,现在不断地执著我,就只是不断地造生死因,哪里是证入无生的因呢?
“验此贪嗔火烧苦,不如走入弥陀国”:检察到自身时常处在贪嗔火烧的苦中,就知道往后还有无尽的生死!再看到单仗自力难超生死,因此不如直接趣入弥陀净国。
以上七颂半总的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有长劫流转生死的大苦,释迦佛为救度众生,以悲心示现化身,随众生根机转种种法轮,其中又有顿渐之别,对比二教的难易后,决定径直趣入弥陀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