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竭诚方获实益论

《印光大师文钞选讲(一)》 ︱ 印光大师.著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忽有书生,无何而至。云所欲洁净,并能行之。即于清旦,食讫入浴。着净衣,受八戒。入净室,口含檀香,烧香悬幡,寂然抄写,至暮方出。明又如先,曾不告倦。
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位书生,不晓得从哪里来的。对他说:“你要求的整洁、清净,我都能一一做到。”
看到志同道合的写经者来了,昙韵就请他写经。也就从这一天清晨开始,饭食完毕,沐浴清洁,穿上干净的衣服,再受持八关斋法。受戒之后,进入写经的房屋,口含檀香,焚烧名香,悬挂幢幡。悄无声息地抄写。一直写到天黑,才出写经的屋子。
第二天,又跟前面一样,周而复始,从没说过疲倦的话。
可以看到,当时写经的整个过程非常寂静,在这寂静当中一笔一画地写好了《法华经》。
及经写了,如法奉嚫。相送出门,斯须不见。
等经写完时,昙韵如法地向写经人奉上供养。才把他送出门,忽然不见。这才知道是圣人的应现。
乃至装潢,一如正法。韵受持读之,七重裹结。一重一度香水洗手,初无暂废。
到了对经卷装裱时,非常如法地做。之后,昙韵就开始受持读诵,以七重的包巾裹着经卷。每次读一回经时,就先用香水洗一次手,从没有废弃过。
后遭胡贼,乃箱盛其经,置高岩上。经年贼静,方寻不见。周慞穷觅,乃于岩下获之。箱巾糜烂,拨朽见经,如旧鲜好。
后来因为遭到胡人骚扰,他就把经卷装在箱里,安放在很高的岩洞上。
过了一年,贼乱平定,再去找经卷时,已经不见了。他心里很慌张,到处寻找,才在岩洞下找到。箱子、包经的巾布都已糜烂,拨开箱子和巾布,见到经卷崭新完好,一如当初。
写经心诚,感圣来应。圣虽来应,示同凡夫。故一依其法,清旦食讫入浴,着净衣等也
由于昙韵写经的心非常虔诚,所以感得圣人化现来帮助他。圣人虽然来应,示现如同凡夫。凡是所说的要求,都一一照办,早上也要吃饭、沐浴、穿干净衣服等等。
八戒,即八关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以不杀等八戒助成。关闭贪瞋痴等烦恼惑业,不令生起。乃令在家人受出家戒。从今朝清晨受,至明日明相出为限。写经令其日日常持,故须日日常受。至暮方出,则午亦不食矣
八戒,即八关斋法。其体性是过午不食,助缘是不杀、不盗、不淫等八种戒;受戒的目的是关闭贪、嗔、痴等烦恼和业,不令生起,这是让在家人受持出家戒;受戒的期限是从当天清晨开始,至次日明相出来为止。
由于写经要求内心清净,也就必须每天都受斋戒。从“写经人到天黑才出来”就知道,他从早晨吃好饭入静室写经,直到天黑才出屋,中午也不吃饭。
裹音果,包也。一重一度香水洗手者,即读一回经,先用香水洗一度手
当时《法华经》有七重包裹。每次读一回经,先用香水洗一度手,然后打开包裹,展开经卷读诵。之后读第二回经,仍然如此,这叫“一重一度香水洗手”。
箱巾烂而经鲜好者,一以圣人之法力加持,一以韵师之诚心感格,一以妙经之功德难思故也
经是用宣纸写的,比包巾要薄,照理说宣纸应该早就烂了。但是箱子烂了,包巾也烂了,剥开来看,里面的经卷却完好无损。在这样的环境里风吹日晒,应该早就坏了;就算不坏,也应该旧了!不但不坏,还不旧,这就不可思议了!
为什么能这样呢?就是有加持融入的原因。一来,写经是圣人应现,有圣人的法力加持;二来,由于昙韵的诚心感通;三来,由于《法华经》功德不可思议。三缘和合就有这样的灵应。
韵师后住隰州。道宣律师,贞观十一年至彼见之。时年已七十矣。此下数条,皆出三宝感通录
昙韵师后来住在隰州。贞观十一年,道宣律祖到他那里和他见过面,当时70岁了。
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敬信佛法。欲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无由自检。凭彼土抗禅师检校。抗乃为在寺如法洁净,写了下帙,还岐州庄所,经留在庄。并老子五千言,同在一处。
唐朝贞观五年,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对于佛法恭敬信奉,想书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经,自己没办法校对检查,依靠当地的抗禅师校对。
抗禅师在寺院如法洁净,写了下函,就回了岐州庄所。当时经卷留在庄所,和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放在一起。
忽为外火延烧,堂是草覆,一时灰荡。
有一天,忽然外面的火延烧过来,堂屋是用草盖的,一下子全部烧成灰烬。
轨于时任冯翊令,家人相命拨灰,取金铜经轴。既拨外灰,其内诸经,宛然如故。潢色不改。唯箱帙成灰。
令狐元轨当时作冯翊县的县令,他的家人互相喊着拨灰,取出了金铜做的经轴。把外面的灰拨开,里面的经卷还跟当初一样完好无损。不但完好无损,连装裱的色彩也没改变,只是装经的箱子和套子烧成灰了。
这就不可思议了,火实际烧过来了,箱子被烧掉了,套子被烧成灰,唯独没有烧到经卷;不但没烧到经卷,连烤也没烤到。当时烈火温度很高,经卷装裱的色彩却没改变。这都是因为经卷具功德力的缘故。
又觅老子,便从火化。乃收取诸经,乡村嗟异。
再找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已经被火焚化。这样就收取各种经卷。一时乡人叹为奇异。
其金刚般若一卷,题字焦黑。访问所由,乃初题经时,有州官能书。其人行急,不获洁净,直尔立题,由是被焚。
只有一处特别,就是《金刚般若》一卷经的经题变得焦黑。大家询问缘由,才知道最初写经题时,有位州官很会写字,请他来写。这个人做得很匆忙,没有整洁身心,直接就题上去了。由于当时心没有安住在诚敬中,写的经题没有功德力,所以火就能烧上去,使得字迹焦黑。
其人现在,瑞经亦存。京师西明寺主神察,目验说之。
令狐元轨现在还在世,当初写的大乘经也还存在。这是京师西明寺的寺主神察师目睹此事而讲述的。
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经。一切佛事,俱以戒行诚敬为本。若戒行精严,诚敬笃至。则三宝诸天,皆为拥护。否则无边法力,莫之能感
一切佛事,无论书写、讽诵、受持、开演,或者祈福、禳灾、延寿、超度,都要以戒行和诚敬为本。如果戒行精严、诚敬到量,三宝诸天就一定会拥护。
这里要晓得,三宝的力量遍于一切时空,只要我们竭尽诚心来做,就一定能召来三宝的加持。这不同于求世间的达官贵人,即使费尽功夫,也不一定求到。佛法上的事,只要具有持戒、诚敬这两个条件,三宝、龙天就一定会作护持、拥护。而没有持戒和诚敬,就不具感通的条件,因此虽有无边法力,也无由显现。
观此诸经毫无所损,唯金刚经题,字迹焦黑,以其人既无戒力,又无诚心故也。受持佛经者,可不以持戒竭诚为急务哉
看到这些大乘经丝毫无损,唯有《金刚经》的经题字迹焦黑,就是因为当初写经的那位州官,没有持戒的力量,而且写经时心无诚敬,以不具功德的缘故,就被火烧得焦黑了。这样看来,受持佛经的人能不以持戒和竭诚作为当务之急吗?
唐河东有练行尼,常诵法华。访工书者写之,价酬数倍。而洁净翘勤,有甚余者。一起一浴,燃香熏衣。筒中出息,通于壁外。七卷之功,八年乃就。
唐朝河东有位练行尼,常诵《法华经》。她访问善于书写的人写经,给他写经的报酬好几倍。
写经人洁净勤奋,超过其他人。每天起床都做一次沐浴,烧好香,再用香熏衣。写经时有个筒通到墙外,要出气时就由这个筒通到外面。
这七卷《法华经》用了八年才写成(写经的时间这么漫长,可见每个字都倾注了极大诚心)。
龙门寺僧法端,集众讲说。借此尼经,以为楷定。尼固不与,端责之。事不获已,乃自送付端。端开读之,唯见黄纸,了无文字,余卷亦尔。
龙门寺的僧人法端集合大众讲说经典,要借练行尼这部《法华经》作为样本。练行尼坚决不给,法端就责怪她。实在不得已,练行尼只好自己送来经卷,交给法端。
法端要讲经了。打开经卷,只见黄纸,根本没有字!不但这卷经如此,其他六卷经统统无字。
端愧悔送尼。尼悲泣受已,香水洗函。顶戴绕佛,七日不休。开视,文字如故。即贞观二年,端自说之云。
法端惭愧、忏悔自己的轻慢,导致经文隐没不现。他只好将经卷送还给练行尼。
练行尼悲哀哭泣,受取经卷后,用香水洗净经函。对着经卷礼拜、绕佛,七天不休息(她对《法华经》非常恭敬,见到经卷无字,心里特别难过,就祈求佛力加被,以恢复经卷的原貌。所以她竭尽诚心顶戴经卷,绕佛祈求,七天不休息)。再打开经卷,经文恢复如初!一个个字都显出来了!
这是贞观二年,法端自己讲述的事。
本拟广录恭敬三宝之利益,及亵慢三宝之罪愆,令研究佛学者取法有地,获罪无由,以目力不给,遂止
印祖说:原本打算广录恭敬三宝的利益和亵慢三宝的罪过,以使研究佛学的人有所效仿,不至于遭到罪报,但因眼睛不好,只能中途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