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宗分

《佛遗教经略释》 ︱ 智圆法师.编述 ︱

三对治灭烦恼法要三:初瞋恚烦恼障对治;二贡高烦恼障对治;三谄曲烦恼障对治。

今初

以下世尊所教授的对治嗔恚的法要包括四项内容:

(一) 教诫遇到任何怨害,都应摄护自心,不起嗔恨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

这是佛教导我们要建立起一个修行观念,就是在“遭遇任何怨害时,都应当安忍而不起嗔恚”。为此就举出“节节支解”这样极其难忍的伤害来涵盖一切怨害。意思是说,即使在被人残酷地节节支解时,也唯一只摄持自心不起嗔恨,何况其它轻微的伤害?总之修道人在遇到任何怨害时,都要念念往道上会,不能无明动嗔。这就给我们指示了行为的方向。

我们要按经文这样设想:我已经被某个怨敌五花大绑,没有任何人身自由,这怨敌手持尖刀将我的身体从手、脚等处一节节地剖开、割断,在受到这样残酷的伤害、身体剧烈疼痛时,我应该怎么对待?这时只应当摄持自心,不起一念嗔恚,不说一句恶语。在被极度残害时,尚且要护住心口不造恶业,何况遭遇轻微的打、骂等时,自然更应当不做计较。

临时能不能安忍不动心,全靠平时有没有做过如理的思维。所以现在关键先要把道理想通,在心理上欣然接受安忍之行。要想清楚:为什么在被节节支解时,还要唯一调伏自心而不做任何还击?这又要用智慧衡量哪种做法对自己有利。要这样观察:如果这时我生嗔还击,这是维护了我的利益,还是损坏了我的利益?结果会发现:如果放任嗔恚,做了心态和语言上的还击,这不但不能挽回已受的伤害,而且会使长期修集的功德功亏一篑,会大大地退失修行。在这样见到放纵嗔恚是极大自损的行为后,就应当主动遮止嗔恚。

“则自妨道,失功德利”这一句,按《入中论》所说:如果起一念嗔恚,就会摧坏百劫中修习布施、持戒所集的善根。《入中论释》中说道:好比大海的水量,以秤无法计算其量,嗔恚感果的量像这样难以定出。所以能引恶果和能摧善根的法,没有比嗔恚更厉害的。

《菩萨藏经》里有一段经文讲到菩萨在遭遇伤害时,这样思惟:如果我现在动嗔恚,就会迅速摧坏我百千劫里所集的善根。如果我的善根被嗔恚摧坏,那以后就还要再经百千大劫,才开始勤苦修行圣道;如果我按这样迅速退堕,那将极难证得无上菩提。所以我现在一定要披忍辱铠甲,以坚定的力量摧伏嗔恚魔军。

要像这样牢牢地记住嗔恚只会损坏自己,平时要有意识地多次在心里这样设想:以后如果我被别人节节支解,也一定要安住在正道上,尽量摄持自心不起嗔恚、不说恶语。又多次地想:以后如果我被别人用木棒、拳脚等痛打时,被别人恶骂时,我一定要安住在正道上,摄持自心不起嗔恚、不说恶语。要像这样反复地串习安忍的观念来对治嗔恚。

(二) 教导如何策励自心行持安忍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学习这段经文,一要学会认识安忍的殊胜功德,常勉励自己做个有力量的大人;二要学会常常教诫自己:如果我不能欢喜安忍,那就不是入道有智慧的人。以此激励自己,做个欢喜忍受恶逆的智者。

在六度中,安忍排在第三,持戒排在第二,这是因为六度里前前度易修,后后度难修;前前度微劣,后后度殊胜;有前前功德并不兼具后后,有后后功德必定具足前前。所以能安忍者就必定能持戒,能持戒者未必能安忍。因此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比如世间人也能做到布施财物、奉献身心力量等,但要能做到持戒禁止身口意的恶行就非常少见。虽然戒除身口意的恶行是很难的事,但要做到遭受伤害时内心安忍不动,那就更难。能够这样行持安忍,才称为“有力大人”。

布施身外的财物、禁止身口的恶行,还不是直接向内降伏我执,不一定能称得上“有力大人”。如果不具安忍的道力,只要稍受伤害,就会难以忍受地大发嗔恚。而行安忍者遇到侵犯时,心里不作计较,海阔天空,一任鸢飞鱼跃,因此赞叹为“有力大人”。( 所谓“海阔天空,一任鸢飞鱼跃”是比喻修道人的心境非常开阔,犹如大海和天空,任鱼在里面跳跃,任鹰在里面飞翔,心里不起任何计较。 )这只有放得下自己才能做到,起码也要执著自己的心很薄才可能这样豁达大度,无论别人怎么打骂、污辱,都丝毫不做计较。这就像布袋和尚所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于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任别人怎么恶骂,心里毫不在意,只是说“好、好、好”;任凭对方使什么动作,用皮鞭、棍棒等在身上怎么抽打,自己主动躺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受。不但不生气,还生欢喜心,认为“打得好、打得舒服”;即使别人在自己脸上吐唾液,也随它自己去干,懒得去擦。这就叫“海阔天空,一任鸢飞鱼跃”。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如果在受到恶骂时,不能欢喜领受如饮甘露,则不名“入道有智慧的人”。

入道的人和世俗的人完全不同。世间人对待怨害的态度是以牙还牙,如果受人侮辱还不还击,那就会被讥笑为“软弱无能”。但入道人的做法是以德报怨,这是由于入道的人有智慧能认识业果、认识功德和过患等等。入道的人知道现在受人恶骂是前世业力的反弹——叫“领受等流”,因为从前骂过别人、诽谤过别人,因此现在要遭受恶骂、诽谤,这是理所当然要偿还的,所以就安然顺受。而这样顺受,业障很快就化障了。而且入道人知道:受人打骂会成就自己的安忍波罗蜜多。自己安忍的道力要在境界上练,没有人恶骂、侮辱我怎么能练成安忍呢?所以恶骂我的人实际是成就我安忍道力的善知识。入道人又会想:这是诸佛显现损害相,来使我一次性消除多劫罪业、增长无量福德。我借着恶逆境,越能修安忍,道力就越强、功德就越深。所以这是能滋长我慧命的极有利的好事!甘露称为不死之药,饮了甘露就能使人长生不死。现在降临的恶骂正是滋长慧命的甘露,所以我应当欢喜地饮服这恶骂甘露。

但是没有智慧的人,只会想“我受这样的伤害,真是莫大的污辱!”以这样的非理作意,心里会越想越生气,很快就发起嗔恚的烈火,结果顿时就烧毁多劫里所积的善根功德,会开启百万障门,会造成来世极其恶劣的异熟果、等流果等。

从现前的情况看,生一次嗔恚,一整天的心态都恼乱不安,吃不香、睡不安,心情很坏。如果多次串习嗔恚,会让脾气越来越大。嗔恚一旦加重了,就是堕恶趣的前相。像这样,就是没有智慧,傻楞楞地起这样的反应,一直往毁灭的深渊里跳。

有智慧的人,心转得快,在见到怎么做才有利无害后,会马上转变想法和做法。一旦他认定了受恶骂等是极有利益的事,就开始欢欢喜喜地顺受,视恶骂为甘露、视痛打为加持。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说:“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不管别人如何污辱,我的心都不为境所转。只要我心里不接受,毁谤就只回到对方身上。就像手持火把想烧天,只是徒劳自累而已。天没有形体,怎么能烧到呢?我闻到恶骂,如饮甘露般,内心清凉,不生热恼。我的心已得到自在,顿时销融入于不思议解脱境界。 )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 我以智慧观照恶骂的声音,犹如空谷回响,这唯一成就我的功德法财,成就我安忍的道力,所以唯一是助我修定的善知识。 )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我能了达善恶的声音都不可得,就像听风吹树梢的声响,只是单纯的声音,不分别善恶,以此而起冤亲平等之心。无论何时,遇何逆顺境缘,都以平等心坦然自在,了无挂碍。若不如此,怎能表明我无生慈忍的道力? )”

(三) 明示嗔恚的过患,教诫对治

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

为何要修安忍呢?这要认识到嗔恚有什么大的危害。嗔恚会破坏内心的净戒、三昧、智慧、精进、喜乐、会损坏声誉,今生来世人不喜见。

所谓破诸善法是指长期以来所修集的善根,以一次起嗔就会烧毁无余。已有的功德会退失、未生的功德会难以生起。

有了福德,内心安静,就会有智慧,看什么都一清二楚。但如果不护持好自心,不断地生嗔心,那就会退失福慧而变得愚痴。会失去以往内心的清明,失去对万法清晰的观照,领悟力、觉知力、记忆力都会下降。而且嗔恚一起,心态、表情就急剧改变,善心会被嗔恚压制,连基本的好的态度都做不出来,所以嗔恚会严重地压制善法。这里反省一下:当自己大发嗔恚的时候,能发得起善心吗?能心平气和地说话、做事吗?能为别人着想吗?恐怕什么也想不到、做不出。这就是内心受到障蔽的结果。

所谓坏好名闻,比如以前大家对自己的看法很好,但一次大发雷霆,说了很多恶语,就使自己的声誉直线下降。所以嗔恚会使人失坏好名闻,失坏亲和力。

由以上观察就知道嗔恚的过患甚于猛火,因此要常常防护,不要让嗔恚进入内心。在劫夺功德方面,没有比嗔恚更厉害的盗贼。

(四) 教导行者观察道、俗的差别,呵责自己不应起嗔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

在家人本是受欲者,不是行道人,自然在遇到伤害、侮辱等时,会无法克制地生起嗔恚,这也情有可原。因其以世间的名利为重,对所谓我的尊严、我的名誉、我的身体、我的财富等非常看重,又不懂得如何对治烦恼。

这里,“受欲”和“非行道人”是世俗人无法克制嗔恚的原因。一来贪、嗔互为表里,越是贪著五欲,在受到损失时,就越会生起嗔恚。二来世俗人没有学过佛法,不了达无我、五欲无实义、嗔恚有极大过患等等,更没有修法对治烦恼,因此会无法自制地生嗔。

但出家放下五欲的行道人,如果还生起嗔恚,那就特别不应该了。

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离欲修道的人还心怀嗔恚,那就像清凉的云中起霹雳火一样,非常不应该。

世俗人希求的是受用五欲的快乐,所以自己的利益被夺走或受了损害,势必生起嗔恚,无法忍受。但修道人是出世离欲、一心求解脱的人,已经以智慧看清了五欲毫无实义,名声只是空谷回音,身体犹如虚幻影像,轮回中的一切现象都如梦幻泡影。而且知道现在遭受损害是过去伤害别人的果报,理应偿过,没有任何不公平。如果这样还心怀嗔恚,那是很不合理的。要像这样自我呵责,止息嗔恚。

二贡高烦恼障对治

凡夫都把五蕴身执著是“我”,而且最爱重的就是“我”,所以时时刻刻都在装饰“我”、尊重“我”、供养“我”,要把这个“我”装饰得足够体面,要把“我”放在尊贵的位置才满足。这样就看到在装饰自我、尊重自我上下足了功夫。比如怎么装饰头、怎么装饰上身下身、穿戴什么衣帽、选什么颜色、怎么搭配,从上到下的一身打扮就是为了装饰“我”而做的,“我”装饰得很好,马上就生起自豪感;稍微觉得自己难看些,就会觉得无脸见人。

像这样,生活资具、容貌打扮等处处都很讲究,而且只有让“我”处在高位才满足。如果要让他做下贱的事,比如乞讨、打扫、服务别人,就非常不愿意。这样就是以贡高烦恼障碍了自心。

下面的经文是教授对治贡高烦恼障的方法: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

对治骄慢的方法是常常提醒自己现在是什么身份,现的是什么相。这样提醒就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可骄慢的。

应当自己摸摸头,头上没有漂亮的帽子和发型;再看看身体没有任何装饰物,没有系领带、没有围围巾、没有各种佩饰;穿的是坏色衣,没有西装革履;手持应器,没有仆人服侍,是独自托钵乞讨而生活;而且没有任何积蓄的财物。像这样,看到自己没有装饰、没有财富、没有权势,只是一个一贫如洗的乞丐,没有什么好骄慢的。如果生起了骄慢,就应当立即消灭,不容它存留。

“坏色衣”,指三种袈裟和一切下裙、坐具等都用青、黑、木蓝三种坏色。“应器”就是钵。无论体、色、量都要合法。钵器的体是瓦、铁两种成分,色彩熏得像鸠鸽,钵的量按食量而定,因此叫“应器”。

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易经》中说:“人道恶盈而好谦。”这是指世俗人道中也不喜欢人骄傲自满,而喜欢人谦下。老子说:“柔弱者生,刚强者死。”也说到过分刚强、贡高我慢,决定自我毁灭。所以世间尚且不推崇骄慢的行为,何况出家入道的人,为求解脱而自降身份以乞讨来谋生呢?当然更不应当骄慢。

修解脱道的重点是对治我执,在见到无我后不再执著我,就会止息烦恼。以这个原因,修解脱道的人在任何时处都要对治“我爱”、“我慢”,要尽量把“我”放下。这和现代人的做法完全相反,现代人处处要表现自我、张扬自我、尊重自我,而这只会使我执加重,最后到我执膨胀到难以制伏时,惑、业、苦就会泛滥成灾,因为惑业苦就是由执著自我而来。

佛教导我们要“自降其身”,这跟世俗人的做法恰好相反。世俗人要装饰我,而出家入道人把装饰我的假相都去除。出家是毁形坏色,也就是剃除须发,穿坏色衣,不做任何装饰,这上的做法跟世间人完全相反;世间人求恭敬、求尊贵,也是为了显耀自我,出家修道人手持应器独自行乞,这上的做法也是相反的。

所以要常常想到:世间尚且不赞叹骄慢,何况我为求解脱甘心作乞丐来求道,我怎么能增长骄慢呢?常常记得现在现了出家相来求解脱,目的是降伏我执,不应该和世间人一样显示自我、装饰自我。要按这样来对治贡高我慢的心。

三谄曲烦恼障对治

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

“谄曲”是两种心态,目的都是骗取对方的信任、遮掩自己的过失、求得种种利益等。以这样的目的迎合对方说一些别人爱听的话,叫做“谄”;随顺当时的情况,心里狡诈地施设各种方便,叫做“曲”。分别来说,表现在外的语言是“谄”,深藏内心的活动是“曲”。

修道贵在质直( 质朴、正直 ),而谄曲是虚伪、曲折的心,因此与道相违。《维摩诘经》说:“从初发心,至坐道场,纯一直心,中间并无诸委曲相。”所以修行人应守护质直,断除谄曲。

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谄曲看起来是在骗别人,其实第一个骗的是自己。比如心里明知不好,却说好;明知无利益却说有利益。以为这样能骗取到利益,其实是失了大利益,因此是自欺。

谄曲会使丧人失真诚、纯朴,因此会失去真实的利益。比如会失去自在,失去坦然,失去寂静,失去清白,失去喜悦,失去端正,失去诚实……会损减福德、智慧、仁慈、寿命、健康;会使心变得阴暗、狭窄,会障蔽内心的力量发挥;会障蔽真心显发;会无法相应实相;会无法与一切众生无碍地交流、融合。如果谄曲已经串习成性,那就只能活在虚伪中,无法过真诚的生活。所以谄曲唯一是自诳、诳他。

以谄曲的心来入道,一无是处。意思是任何道的深处都到达不了,连门都无法进入,因为道贵在真诚,而谄曲是虚伪的心,以虚伪的因绝不可能得到真实的果,所以说“一无是处”。因此世尊教导我们:应当端正自心,以质直为本。

“端心”,浅说就是使心诚实不欺,深说就是智慧正念真如。自心直下契于真如,不落于计有、计无、计常、计断等的妄分别中,就是真正的“端心”。落于种种戏论,就是“邪曲”。因此《信心铭》说:“才有是非,纷然失心。”《维摩诘经》中说:“直心是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