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原文》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二、修悲)

二、修悲中,悲所缘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

修习渐次,先于亲友,次于中者,次于怨修。若于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如是于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说,此极扼要。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于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后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

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于生起。若于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于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于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此乃略说。

广则应如《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强心力应当修学。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菩萨修悲思苦众多。若无量门思惟无乐、苦恼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坚固。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

此如前说趣大乘门是发心理及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后生证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别,惟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所至。修余事时皆如是知。

其悲生量者。《修次初篇》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性相应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此说心中最爱幼儿,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几许悲痛,即以此许而为心量。若于一切有情悲任运转,说为圆满大悲体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当了知。又彼论续 [1] 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此说能生愿心之因,须前所说如是大悲 [2]

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摄大乘论》亦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三无数劫起首菩萨,亦须发起如是之心。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追求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了知大乘扼要观之,实可笑处。多经宣说“诸胜佛子于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而正修学”,况诸惟能了知名者。又此非说不修余道,是说须将修菩提心而为教授中心修习。

总未能生前说领感,若善了知大乘学处,坚信大乘,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次乃修习菩提之心。如《入行论》,先受律仪及菩提心,次于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乃广宣说修菩提心。然为成就此法器故,于先亦须修众多心,谓思惟胜利、七支归依、修治身心、了知学处、发心欲护。

故进道中,修空性解须渐增进,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须善修上上转胜,令道升进,名亦弗存。此于一切佛子惟一真道《波罗蜜多教授论》中,宣说二十二种发心,从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之理,应当了知。

(三、修增上意乐)

第三,修增上意乐者。

如是修习慈悲之后,应作是思:噫!此诸有情可爱悦意如是乏乐、众苦逼恼,云何能令得诸安乐、解脱众苦?便能荷负度此重担,下至语言亦当修心。

前报恩时虽亦略生,然此说者,仅生慈悲与乐离苦犹非满足,是为显示须有慈悲,能引是心“我为有情成办利乐”。

又此非惟于正修时,即修完后,一切威仪皆能忆念,相续修习增长尤大。《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于一切威仪之中,于一切时一切有情皆当修习。”悲是一例,随修何等所缘行相,一切皆同。

如大德月大论师云:“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润滋,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谓如极苦“嘀哒”大树,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如是无始烦恼苦味熏心相续,少少修习慈悲等德,悉无所成,是故应须相续修习。

(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

由如前说次第所致,便见利他定须菩提,起欲得心。然仅有此犹非满足。如归依中说,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先应尽力增长净信。论说信为欲依,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则于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种智必不可少。

能为引生发心之因虽有多种,然悲为胜,自力所发极为殊胜,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

(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

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

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

其差别者,随顺《华严经》义,《入行论》云:“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此说分为愿、行二种,异说虽多。然作是念“为利有情,愿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修次初篇》云:“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

此中虽有多种征难,兹不广说。

〔注〕菩提心总相者,即本卷四缘发心中,《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终


[1] 原文“绪”应改为“续”。

[2] 原文“大慈”应改为“大悲”。